首頁>Club>
港交所擬准許新經濟企業以“同股不同權”架構發行上市,未有盈利或收入之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在英、美上市的公司來港作第二上市。2017年,隨著一些大科技公司,如眾安保險、美圖、閱文、易鑫、雷蛇等以市值收入法來港掛牌上市,市場反映極其熱烈,上市表現也非常搶眼,公司的估值也都非常高,未來會不會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和科技公司將以香港作為最佳上市地?
8
回覆列表
  • 1 # 老汪198703932

    這個是肯定的,畢竟是中國自己的地方,修改上市規則後基本上上和美國股市看齊而且監管比較鬆,香港沒有外匯管制,融資配股也沒有限制,沒有行政命令也沒有漲跌停板,科技股估值也不錯,騰訊從小到強,從貌不驚人到巨無霸,同在香港上市有密切關係,這個榜樣對那些雄心勃勃的創新科技企業家不無吸引力。

  • 2 # 中立守望

    會的。

    想想在美國股市,有多少中概股。至少第一映像裡就又阿里巴巴和百度、京東。現在作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巨頭,新的所謂BATJ,除開騰訊在港股上市以外,其他三家都在美國。作為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中國的股民卻沒有能夠買到他們的渠道,不能獲得好的投資收益,這實在是一件讓人傷感的事情。

    由於投資者環境和估值等等問題,以前A股基本不在各路創新科技企業的考慮範圍。現在有了創業板,要好不少。不過更多的,仍然是考慮港股和國外比如美國股市。

    港股為什麼迎接同股同權了呢?這話頭還得說回馬雲和阿里。當年阿里第一次在港股上市的時候,還不是合夥人制度框架,所以沒有上市阻力。之後阿里2012年私有化完成結束,由於和雅虎簽了對賭協議,阿里需要在2015年底之前重新上市才能有權進一步回購雅虎手裡剩餘的20%的股權。所以阿里開始謀求第二次在港股上市的時候。這個時候,阿里的合夥人制度框架就給香港上市路程出了問題。

    所謂合夥人制度,即企業看企業發展中的價值貢獻來分享未來價值而不是完全根據投資佔股比例。說白了,即存在著企業領導人或者領導團體小股掌大權的情況。而當時的港交所就一直拿“同股同權”說事,即事權必須是根據股權的比例來判定。這在當時是阿里的高層核心領導團隊所不可接受的,因為軟銀和雅虎掌握了大多數股權,如果完全按照“同股同權”,那麼事權也會被軟銀和雅虎掌控。所以雖然阿里和港交所談了很久,但是仍然沒有談攏。最終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最後時刻沒辦法,阿里直接跑到了美國上市,所以這事吧責任完全在港交所而不在阿里,當年阿里還是非常有誠意想要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後面有人出來說了一句“阿里巴巴的股價每往上漲一次,港交所的內心就在滴血”

    目前而言,大量的網際網路企業和高科技公司都採取了合夥人框架的股權結構設計。如果仍然按照“同股同權”來限制,自然是擋住了中國大量的好的企業在香港上市的路徑。雖然香港和深圳之間還有海關,但畢竟屬於中國,肉在自己鍋裡總好過跑到別人鍋裡。而過去的多少年,中國內地企業本可以獲得很好的直接融資渠道,卻排除香港,直接跑到美國上市,除去阿里、百度、京東,能念得出名字的知名企業還有不少。

    1月初香港特首鄭月娥在一次公開活動中,公開表示:希望阿里巴巴能夠再來香港上市!

    馬雲後來在其他公開活動中迴應:“行政長官敢於這樣說,標誌著一個堅定的承諾,因此我們一定會認真考慮香港市場。”也都是為這個事情造勢。最近雷軍的小米要上市被炒的風起雲湧,我認為也會和港交所配合。

    港股處於仍處於大牛市中,恆指已經達到歷史新高,在此時去進行上市應該存在估值溢價。這也是前期為何大量的公司去美國股市上市的原因,因為美國股市處於長牛之中,就存在可能的估值溢價。所以港交所既然終於想通此事,迎接“同股不同權”,未來必然有越多的科技公司和創業企業到香港謀求上市。而且前期預計可能存在著某些開綠燈的渠道來吸引各類企業去港股上市的熱情。

  • 3 # 投資界

    “我們並不比市場更聰明,也不是上帝,要仔仔細細把規矩定好,然後讓市場跟著規則走。很多人問,香港開闢了資本市場新土地,大家就有通暢的退出機制。這就嚇到我了,應該要不斷地接棒、送棒,而不是‘丟手絹’。”在港交所25年來最大變革前夕,4月22日,港交所集團行政Quattroporte李小加現身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50人論壇年會(H50),詳解這一改革“初心”。

      據李小加透露,港交所4月24日關市以後,會正式公佈整體改革和新規則。公佈完之後,4月30日將按照新規接受申請。“港交所的這次改革,是香港資本市場上25年來一個最大的改革。這次改革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是新經濟裡的特殊股權安排,第一次在香港允許了; 第二,是生物科技公司生命科學公司,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也可以上市了;第三是在美國已經上市的想回家,家也可以安在香港,而且這個家既溫暖又容易。”

      為什麼這個時候做如此改革?李小加坦言,“特別是對今天生物科技、生命科學領域來說,我們覺得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到了。社會環境條件具備了,資本市場也必須要跟上節奏。”

      那麼,國內醫藥企業應該選擇哪裡作為IPO的上市地?李小加把內地、香港與美國股市管理層對上市藥企的態度,形象地比喻成婚姻關係,以通俗易懂的“王老五尋親記”講述圍繞著中國內地、香港、美國三地的“IPO爭奪大戲”——管理層是岳父,藥企是女婿,姑娘就是散戶。內地姑娘對男朋友不瞭解,全靠岳父把關,出了事姑娘怪岳父,美國自由戀愛,前提是不良愛好得全說出來,否則告你破產,香港岳父也要參考下,籤婚前條約。

      在李小加看來,香港市場處於內地、美國兩者之間,既能理解中國的情況,也清除了之前上市的一些限制。據瞭解,此番港交所上市規則改革之際,有多家來自中國內地的醫藥企業正在準備排隊赴港上市。“說句實話,大家很激動。我們在找懂生命科學的人做我們的監管者,我們建了一個大的顧問委員會,所有的一切就希望這個事情出生順利,孩子生了以後很快就能夠長大,長得很好,不要出大的問題。”

  • 4 # 天下移商

    香港傳來大訊息!港交所迎來上市規則的最大改革。

    港交所今天官網

    三大改革,劃重點!

    港交所行政Quattroporte李小加表示,這輪改革是自24年前接納H股上市後,香港就上市規則作出的最大改革!

    港交所這次改革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上市;

    第二,是生物科技公司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也可以上市了;

    第三,放寬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作第二上市。

    “爭搶”獨角獸成了過去一段時間的熱點話題,此前港交所兩次錯失阿里巴巴、京東,這次真不想錯過小米、螞蟻金服了。

    為什麼說是20年最大變革?

    關於同股不同權:

    可能不少人還記得,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之前,最想在香港IPO,但由於阿里巴巴是採取所謂合夥人制度下的雙重股權設計。

    管理層的股權可以以少抵多,用少量的持股權換取多數的投票權。比如說,假設管理層只有10%的實際股份,但在雙重股權設計下,可以擁有50%以上的投票權,董事會提名權。

    舉個例子說,截止到2017年6月,阿里巴巴的的大股東軟銀集團持股比例是29.2%;二股東雅虎的持股比例是15%,而包括馬雲在內的管理層一共持股10.6%,其中馬雲持股7%,蔡崇信持股2.5%。

    儘管阿里的管理層只有10.6%的股權,但是在合夥人制度下的雙重股權設計規定,阿里合夥人擁有半數董事會席位的提名權。

    這一制度令馬雲們牢牢的掌握著阿里巴巴的企業發展方向,而軟銀和雅虎只能賺點阿里股票紅利,無權干涉阿里的發展。

    類似的,在美國上市的很多中概股都是採取類似的雙重股權設計。馬雲的老對手京東更厲害,劉強東用15.8%的持股比例,撬動了80%的投票權。百度的李彥宏也是,用16.1%的持股比例,換得60%的投票權。

    在美國這種雙重股權結構叫AB股結構,A類股一人一票,一個股權一個投票權;B類股一人N票,一個股權等於多個投票權。谷歌、臉書都是這種。

    回到香港,2014年香港市場堅持同股同權(一人一票)的原則,所以所以阿里飲恨遠走美國上市。

    本次港交所修改了上市原則,允許同股不同權,一人多票的公司上市,那麼等於是允許像阿里,京東這種企業未來在香港上市。未來螞蟻金服、小米等等企業完全不用去美國上市了,就近香港上市就可以了。

    關於第二上市渠道:

    以前,港交所“海外公司上市聯合政策宣告”,“業務重心位於大中華區內的海外公司,其第二上市申請將不會獲批”;

    在這樣的條框約束下,香港失去了不少希望在香港上市的業務,阿里們想要透過更便捷的第二上市渠道,在香港募股集資也不能成行。

    港交所此次改革,體現了香港的開放和包容,對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是巨大的,受益更大的是:具備上市條件的大批中國公司,大家有機會繼續掌握公司發展的主導權,享受上市帶來的紅利。

    誰會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

    如今內地眾多獨角獸企業、以及背後的VC/PE機構早已迫不及待了。放眼國內,小米科技、陸金所、螞蟻金服、快手、騰訊音樂....誰會率先成為此次資本盛宴的受益者?

    網際網路產業鏈服務商天蒐集團認為,隨著香港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未來香港市場的估值會越來越吸引人,香港市場的崛起,既有利於留住那些有出國投資需求的本土資金,也能吸引更多全球資本來華投資。

    堂哥建議大家開通港股通賬戶,買進優質股,享受香港,享受中國的資本紅利。

    香港1997年迴歸畫面

    香港迴歸21年鉅變,是香港的幸事,更是我們中國的幸事!說真的,馬雲、劉強東、李彥宏,可以回家了!

  • 5 # 黑馬財經圈

    港交所修訂後的上市規則明天開始生效,主要包括:1 同股不同權,2 沒有實現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上市了。很多的中小股東對於第一條有很多的擔心,因為怕自己的利益不會受到保護。

    這個制度的改革是港交所近幾年最重大的改革,也是爭議最大的改革。

    一 什麼是同股不同權?

    什麼是同股不同權?黑馬給你解釋一下,作為創業者,我對這個還是非常熟悉的。

    我們都知道創業公司如果想要把公司做成功,必須要有資本的支援,所以需要不斷的融資,在這個過程中,創始人團隊的股份會不斷的稀釋,而資本的股份會越來越大。比如滴滴,經過十幾輪的融資,現在程維的團隊股份加起來還不到20%,騰訊的大股東是南非報業集團,阿里的第一大股東是孫正義,幾乎每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大股東到最後都不是創始人,而是資本投資方,如果按照股份的比例投票,最終創始人團隊將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最後出局。而這個結果對於公司並不是好事,因為投資人的專業是投資,而非創業和管理公司,他們肯定不會比創業者更懂業務,但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最有名的就是喬布斯,國內就更多了,那怎麼辦呢?

    設計AB股,A是普通股,一股一票,B是特殊股,由創業者團隊擁有,比如一股10票,這樣就能控制公司了。

    比如經過多倫融資後,創始人團隊的股份也許只有15%,但是在公司章程裡,和投資人的協議裡就規定,我的一股的投票權,相對於你們普通投資者的10股,所以即使創始人團隊只有15%的股份,但是對重大事項的投票權卻大過大股東。

    這種投票權主要用於董事會提名等重大事項,創始人團隊透過控制董事會的席位,來確保對公司的控制權。

    京東就是這樣獲得公司的控制權的,劉強東的團隊股份也在20%以下,但是透過同股不同權牢牢的把公司控制在自己手裡。

    2 同股不同權會侵犯小股東利益嗎?

    透過上面解釋,我們可以看到,透過不斷的引入資本,其實創始人團隊自己就是小股東了,所以其實這個制度會保護小股東的利益而不是相反。

    那對於資本方,大股東來說是有利還是有弊呢?這就要看投資人的看法了,一般對於投資人來說,他們追求的是投資回報率,而不是對公司最終的決策權,只要你能把公司搞好,讓我賺到錢,那我為什麼要管你呢?所以我們從來沒有聽過騰訊的大股東要把馬化騰換掉的說法。

    關鍵就是能不斷盈利發展,否則就會被資本方趕下去,上次聊得萬科和寶能,之所以寶能有可能控制董事會,是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股權結構設計。

    所以在同股同權的情況下,管理層的壓力會更大,必須為保住公司的控制權而努力,也就是要把公司的業績做的越來越好,而不能偷懶或者貪汙腐敗,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寶能這樣的大股東給予管理層的壓力,是非常有利於小股民的。

    這個制度其實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你要看人要看的準。而對於我們這樣的小股民來說,其實也從來不在意對公司的投票權,我們在意的是你多幫我們賺點銀子回來,好嗎?所以這個不會對小股東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

    3 為什麼要推出同股同權?

    這個制度最開始是從阿里開始的,阿里是合夥人制度,正是透過這個制度馬雲牢牢的控制住了阿里巴巴,但是去香港上市的時候悲慘了,因為香港不同意這種AB股結構,阿里只能去納斯達克上市,而香港就這樣硬生生的錯過了中國另外一個最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這成為的港交所的遺憾。

    而現在全球的金融市場都在激烈的競爭,必須要把最優質的上市公司抓在手裡面,否則就會越來越落後。香港和全球的金融中心都是競爭的關係,而美國在科技革命方面 已經領先全球,香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還有內地也推出了CDR試點,所以必須要順應時代的背景。

    而CDR未來的發展也是二個方向,一個是有限的試點,難以形成規模,這樣對A股的影響不會很大,一個是開始全面改革,對新經濟全面擁抱,改變現在的發行制度和監管邏輯。

    但具體怎麼發展,現在還不知道。

  • 6 # 方先生63355245

    當年對傳統的堅持,錯過了阿里,近年,科技類如京東等都採取這種模式,在納斯達克大放異彩,成為主流!並向其他行業滲透。

    港交所,痛定思痛,知錯而改,亡羊補牢,期待在李小加等牛人帶領下再創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排球比賽激勵口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