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小妮

    作為寶玉身邊最主要的丫頭之一,晴雯的身世坎坷,令人唏噓。但是,作者到第七十七回,晴雯臨死之前,才介紹她的身世,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怪異。我覺得有很大的一種可能,是作者寫晴雯寫到後來,要安排她最後的結局的時候,覺得特別不好安排。王夫人將她趕出去了,可是,趕哪兒去呢?她自小沒有家人,總不能讓她流落街頭吧。所以,在這時候臨時給她安排一位遠房表哥,來過渡過這段細節。

    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這晴雯當日系賴大家用銀子買的,那時晴雯才得十歲,尚未留頭。因常跟賴嬤嬤進來,賈母見他生得伶俐標緻,十分喜愛。故此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使喚,後來所以到了寶玉房裡。這晴雯進來時,也不記得家鄉父母。只知有個姑舅哥哥,專能庖宰,也淪落在外,故又求了賴家的收買進來吃工食。

    晴雯不知道父母是誰,應該比較好理解,可能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死了,她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而身為孤兒的晴雯就這樣被人賣給了賴嬤嬤,後來賴嬤嬤又將她獻給了賈母。但是,晴雯最早進賈府的時候都沒有介紹她的表哥的事,更沒有說到還有個表嫂,即使她跟賈璉有染的時候都沒有提一筆。甚至有的版本還沒多姑娘寫成了“燈姑娘”,這些都說明這樣的情節很有可能不是早期的鋪排,而是後來的新增。

    然而,這樣的新增,卻起來的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讓寶玉和晴雯有了最後相見的機會。

    怡紅院的丫頭中,晴雯在寶玉的心目中的地位是無人可替代的。好好地被趕了出去,如果沒有個安置的地方,從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那讓寶玉情何以堪?也不符合曹公寫作的慣例。對這樣的人物得有個交待,同時也突出了寶玉之情。

    二是藉助多姑娘從側正再證晴雯之清白。

    寶玉和晴雯的這一場相見,晴雯拿貼身小衣跟寶玉互換,其實就是在證明自己的清白。她眼裡容不得沙子,所以當聽襲人說“我們”的時候她的反應那麼激烈。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哀。晴雯那時候或許內心裡真有點後悔,早知道擔這樣狐狸精的名,又何必當初一直守著自己的清白?她對寶玉的愛天地可鑑。而多姑娘在房間外的偷聽,更加證實了晴雯的清白。在多姑娘眼裡,或許天下的女人都如她一樣,有男人就要拿來考一下,何況晴雯這樣整天跟寶玉朝夕相處的丫頭。可是,事實卻讓她大吃一驚。原來並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也一樣,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她所想象。

    如果你細看,《紅樓夢》中其實有好多臨時出現的人物,他們在書中一閃就再也不見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那些人的出現,才讓整部書變得更加豐滿,故事情節更生動。

  • 2 # 小路118

    這個可能是作者本身的失誤,也可能是原來這個情節就有漏洞 後來抄寫小說的人自說自話的補寫了一個情節。

    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晴雯的表兄也不知道自己的家鄉和父母在哪裡,都是流落街頭的人,被賈府買來當了奴僕。因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抄家”聞名,晴雯是被抄家之後流落他鄉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 3 #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中晴雯是個可憐姑娘,從小就被父母賣出,甚至不記得自己的父母家鄉在哪裡。對於那個年代來說,晴雯是所有貧苦人民賣兒賣女的縮影。也變相反映出晴雯性格的養成。有意思的是,晴雯不記得父母,卻還記得有個表哥多渾蟲,這不能不說是個奇怪的描寫。

    這晴雯進來時,也不記得家鄉父母。只知有個姑舅哥哥,專能庖宰,也淪落在外,故又求了賴家的收買進來吃工食。

    這是七十八回的一段描寫。作者交代晴雯出身,幾句話可以透露出晴雯應該是極小就被賣出去了,所以不記得父母家鄉。之所以記得有個表哥,我認為只能是兩個原因。

    第一,晴雯表哥是個廚子,在外頭幫工,經常會帶來一點吃食給年幼的晴雯。晴雯太小,記吃不記事,所以不記得父母家鄉,卻還記得有個表哥是廚子。當然這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表哥在哪裡應該也不會記得才對。她被賣給賴大一家,應該很難找到表哥。

    第二,晴雯與表哥一起被賣。兩個小孩一起相依為命漸漸長大。表哥被人賣做童工,給人幫廚做苦力。晴雯被調教規矩,年紀大了賣給賴大,跟在賴嬤嬤身邊伺候,憑藉自己伶牙俐齒,討人歡喜,又求了賴大將表哥也收了進來。

    賴家的見晴雯雖到賈母跟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卻倒還不忘舊,【庚辰雙行夾批: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傳。可知晴雯為聰明風流所害也。一篇為晴雯寫傳,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風流也。】故又將他姑舅哥哥收買進來,把家裡一個女孩子配了他。

    脂硯齋批語說得好: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傳,說的是晴雯的不忘舊。晴雯自幼親情缺失,她珍惜與吃死酒的表哥多渾蟲的親情,明知道表哥不成器,也求人收進了賈府,保證表哥衣食無憂。她珍惜親情,作為後來人,她融入賈家那群小丫頭中間,以為大家都接納了她,一輩子在一起。晴雯從來不拿自己當外人,主要是她從小被賣,必須表現出討好,伶俐,討人喜歡的樣子。否則應該沒有吃,還捱打。她不避諱其他人,凡事張嘴就說,牙尖嘴利,也是她被賣來賣去的影響。畢竟太軟弱也容易被同伴欺負。晴雯看似討厭,實則太讓人心疼!來到賈家她認為這次安穩了,大家都是親人,不會怪她。可她不知道,鴛鴦襲人等在細數她們的朋友圈的時候,獨獨沒有她。

    晴雯被以狐狸精的名義攆走後,見到賈寶玉,她哭道: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並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後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不想平空裡生出這一節話來,有冤無處訴。”

    晴雯死前醒悟,已經太遲了。她到死才明白,那座怡紅院,從頭到尾她都是一個外人。只有賈寶玉真心對她,所以她說:早知如此,當日也另有一個道理。她不是想不到如何抓住賈寶玉,而是她覺得那樣做太無恥,她不屑為之,因為她篤定,自己是賈母給賈寶玉的,今後一定有她一個位置。殊不知,煮熟的鴨子都能飛了,何況是她。

    晴雯死前,叫了一夜娘。令人聞之落淚。這樣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子,一生大半就落在外被賣來賣去,為一口吃食,一個眼色就要絞盡腦汁。她最渴望的是親情。所以哪怕表哥不成器,哪怕表嫂不堪,她都對他們不錯。她唯一能記得的只有表哥,她就想盡辦法把表哥接到身邊。這樣一個丫頭,你說她能有多壞?很多人不喜晴雯,我認為還是不能認真懂得晴雯。

    脂硯齋說:【一篇為晴雯寫傳,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風流也。】晴雯就代表了女兒風流,而女兒的風流絕不止是寶釵和襲人一般八面玲瓏和周到。反倒是晴雯這樣的紅袖添香妙人更可人!

  • 4 # 萍風竹雨123

    晴雯不知父母家鄉,說明她離開父母家鄉時還沒有記憶。科學上解釋,人在三歲以前幾乎沒有記憶,而書中的甄英蓮,三歲多丟失,仍然對以往之事忘記了,這說明晴雯三歲之前就離開父母家鄉了,至於原因,可能天災人禍,晴雯父母過早離世

    為什麼對姑舅哥哥多渾蟲吳貴有印象呢?當然因為晴雯離開父母家鄉後,一直跟著舅父舅母四處流浪,大約晴雯到了十歲時,實在生活無奈,二老辭世前,將多渾蟲與晴雯這一對錶兄妹賣於了賴大家。也可能是二老辭世後,多渾蟲與晴雯一起被賴大家買走。

    後來,晴雯因常跟賴嬤嬤到賈府做客,聰明伶俐,入了賈母的眼,被賴嬤嬤送給了賈母,賈母又講晴雯送給了寶玉。而多渾蟲一直在賴大家做奴才。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因多諢蟲的父母對晴雯有恩,晴雯才會在多諢蟲在賴大家混不下去時,央求鳳姐將多渾蟲要到賈家去,晴雯死後,四百多金的身價遺給了多渾蟲夫婦。

  • 5 # 潤楊的紅樓筆記

    這個問題,非常好。指出了晴雯身世之謎。

    晴雯的身世值得考量。她十歲被賣給賴大家,十歲的孩子是能記住自己的家鄉父母的。可是晴雯卻忘記了,更奇怪的是晴雯忘記了家鄉和父母卻記得有一個姑舅哥哥。而且知道哥哥的特長:專能庖宰。那麼晴雯是真的忘記了家鄉父母,還是另有隱情?下面我們分析一下。

    1.晴雯忘記家鄉父母是因為從小被拐賣,或者父母吃不上飯,把她賣了。

    如果晴雯小小年紀被拐賣,她自然不記得父母家鄉,更不會記得有個姑舅哥哥,顯然拐賣之說不成立。

    如果父母家窮,像襲人家一樣快餓死了,才賣女兒。那麼晴雯應該和襲人一樣,家住京城。襲人被父母賣進賈府的時間比晴雯早得多,襲人賣得還是死契,就是說襲人一輩子都是賈府的人,任處置。可是襲人和家裡有聯絡。偶爾可以回家探親。

    晴雯被賴嬤嬤買來的年紀大,然而和家裡沒有絲毫的聯絡,這說不通。顯然晴雯不可能忘記家鄉父母,只不過由於特殊原因,不說而已。

    2.晴雯被賴家買來之前是其他富貴人家的丫頭,這家人轉手把晴雯賣了。

    晴雯的見識和女紅水平是賈府最高的人。京城知名匠人都不認識的雀金裘,晴雯認得,不僅認得,還知道製作工藝,更厲害的是還會織補。這說明晴雯在到賴家和賈府之前,她見多識廣,是比賈府更尊貴的家庭裡的下人。

    這樣尊貴人家是不會轉賣丫鬟的。賈府沒賣過丫鬟。

    薛家也沒賣過丫鬟。薛姨媽因為和夏金桂生氣,要打發人牙子賣襲賣香菱的時候,寶釵說過,我們這樣的人家只有買人的,哪有賣人的。以此類推大戶人家沒有轉賣丫鬟的。晴雯被轉賣的說法不成立。

    3.晴雯被大戶人家趕出來的?

    大戶人家打發丫鬟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年紀大了給她們配小廝,讓她結婚成家立業。一個是犯錯誤,被攆回家,讓他們家自己處理。

    晴雯只有十歲,不到結婚年齡,不會是這個原因被打發。

    晴雯年齡小,聰明伶俐,女紅又好,會犯錯誤嗎?

    晴雯雖然脾氣不好,但是她在領導面前還是很會做人的,賈母喜歡她,王夫人把晴雯找去教訓的時候,晴雯說自己不知道寶玉的事,她原是老太太的人,寶玉由襲人,麝月伺候,自己要做針線活和老太太房裡的活計。顯然,晴雯不是因為犯錯誤,被原主子趕走的。

    晴雯被賣給賴家的原因只有一個,家裡遭遇滅頂之災,她的姑舅哥哥救出了晴雯。晴雯怕被害,所以隱瞞身世。

    為了生活,姑舅哥哥把她賣給了賴家。因為她的姑舅哥哥是自由人,生活無著,淪落在外,晴雯求了賴家的收買進來吃工食。

    正因為家裡遭逢大變故,晴雯表哥的生活態度有了轉變,他混吃等死。晴雯依然保持一顆高傲的心,她瞧不起襲人拍王夫人馬屁,也瞧不起秋紋把王夫人賞的別人挑剩下的東西當寶貝,而且沾沾自喜。

    晴雯的高傲是骨子裡的,晴雯的出身決不簡單,她絕不是平民的後代。

  • 6 # 小涵讀書

    因為晴雯的身份很特殊,所以才會有前後矛盾。

    晴雯究竟是什麼身份呢?

    1.林之孝家的透露,晴雯是賈府裡的家生子

    第六十三回中,林之孝家的巡園至怡紅院時,聽到寶玉直呼丫鬟們的名字,說了這麼樣的話,透露出晴雯的來歷。

    “這才好呢,這才是讀書知禮的。越自己謙越尊重,別說是三五代的陳人,現從老太太、太太屋裡撥過來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裡撥過來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裡的貓兒狗兒,輕易也傷他不的。這才是受過調教的公子行事”。

    她說的這些人中自然包括晴雯,因為她說完之後,晴雯和襲人忙為寶玉辯解開脫。這裡面透露:晴雯是賈府三五代的陳人。換句話來說就是一直在賈府裡的老人,世代家生子的那種。

    但這與書所寫晴雯是被賴家買了之後送給賈母,賈母再派給寶玉的事實有矛盾。

    2.晴雯被攆到多渾蟲家裡,證明是10歲左右被賣進賈府的

    第七十七回中,曹雪芹這樣寫的:

    “這晴雯當日系賴大家用銀子買的,那時晴雯才得十歲,尚未留頭。因常跟賴嬤嬤進來,賈母見他生得伶俐標緻,十分喜愛。故此賴麼麼將她孝敬了賈母使喚,後來所以到了寶玉房裡。……目今晴雯只有這一門親戚,所以出來就在他家”。

    這裡又明明在說晴雯不是賈府舊人,而是賴麼麼買來的,後來才孝敬給了老太太,這才進了賈府。她也不記的自己的父母了。

    那麼兩種說法究竟哪種更靠譜呢?

    3.晴雯有一個神秘的身份

    除了這兩種身份這外,晴雯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神秘的身份。

    第二十六回中,小丫頭佳蕙對小紅抱怨道:“可也怨不得,這個地方難站。就象昨兒老太太因寶玉病了這些日子,說跟著伏侍的這些人都辛苦了,如今身上好了,各處還完了願,叫把跟著的人都按著等兒賞他們。我們算年紀小,上不去,我也不抱怨;像你怎麼也不算在裡頭?我心裡就不服。襲人那怕他得十分兒,也不惱他,原該的。說良心話,誰還敢比他呢?別說他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可氣晴雯、綺霰他們這幾個,都算在上等裡去,仗著老子孃的臉面,眾人倒捧著他去。你說可氣不可氣?”

    仗著老子孃的臉面,這句話透露晴雯應該是賈府的家生子。她的老子娘在賈府裡應該還是有點臉面的。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賈母才把晴雯派到賈寶玉房裡。如果這一點成立的話,那麼晴雯的身份就有另外一種可能,她原本就是賈寶玉的侍妾。

    賈寶玉在《芙蓉誄》中寫道:“及聞槥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愧迨同灰之誚”,脂評中還引用了晉楊公回詩云:“生為並身楊,死作同棺灰。”這其實就是暗示了晴雯的其實是一個侍妾。而這個侍妾就如同賈璉的僕人興兒說的那樣,“我們家的規矩,凡爺們大了,未娶親之先都先放兩個人伏侍的。”換句話說,晴雯和襲人一樣,都是與寶玉之間有過雲雨情的。有了這層關係,所以晴雯臨死前才會剪斷指甲送給寶玉,才會掙扎著與寶玉換了內衣。

    所以實際上,晴增應該是賈寶玉的一個侍妾,只不過這種身份,在曹雪芹增刪修訂的過程中,為了表達對晴雯的特別喜愛,表達對末世的控訴,所以才把出現了前後矛盾之處,在這種情況下,她不知父母家鄉,卻知多渾蟲是自己的表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商企業管理和工商管理專業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