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里江流域。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698年建立渤海國。十二世紀,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1483年,清太祖統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10月13日,皇太極繼位稱帝,改國號清,廢除女真舊稱,改族名為滿洲。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本來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四十年代,滿族大量入關後,普遍開始習用漢語文。現只有黑龍江省黑河市愛琿鎮和富裕縣還有人能講滿語。早期滿文著作有《滿文老檔》、《滿州實錄》和《異域錄》等。滿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獵、戰鬥的活動演化而來。滿族喜愛的娛樂活動還有跳馬、跳駱駝及滑冰等。十八世紀中期,“八旗子弟”創作了一種新的鼓詞,配合鼓板、三絃演唱,名為“清音子弟書”。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髮梳辮留於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裝與漢族服裝趨於一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要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日常食俗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閒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乾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麵發酵做成“酸湯子”。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米+查)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餑餑是用黏高梁、黏玉米、黃米等磨成面製作的,有豆麵餑餑、搓條餑餑、蘇葉餑餑、菠蘿葉餑餑、牛舌餑餑、年糕餑餑、水煮餑餑(漢語的餃子)等。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醃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醃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酸菜可用熬、燉、炒和涼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鍋別具特色。配菜也可用來做餡包餃子。東北地區的滿族,每戶醃漬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還有蘿蔔、豆角等。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製。遼寧瀋陽市的那家館是家有100多年曆史的滿族餐館,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節日、祭祀、禮儀食俗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逢年過節,都要殺豬,過年(春節)時每家要殺豬二至三口。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樣糧食煮粥,稱為臘八粥。除夕吃餃子,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根白線,誰吃著白線就意味著誰能長壽:也有的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枚銅錢,吃到便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有錢花。此外還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點心“薩其瑪”。滿族過去信仰薩滿教,每年都要根據不同的節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豬和豬頭為主要祭品。在大祭時要殺豬,特別是在祭祀祖先時要選用無雜毛的黑豬(有的還必須選黑公豬),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內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已領受,即可宰殺。此舉俗稱為“領牲”。有的地方要將豬腸和膀胱放入吊斗掛在杆子上,讓烏鴉來吃,如果三天內被吃掉,就為吉利。然後把全豬卸為八塊,按原樣擺在方盤內,供於家裡屋內西山牆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輩份排列免冠叩頭三遍,再將肉切碎入鍋熬煮,全家圍坐,蘸鹽而食。此時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頭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謝。滿族人家至今還有逢殺豬時請親鄰好友前來品嚐頭頓豬肉的習慣。過去,在莊稼成熟的季節,滿族還有“薦新”祭祀的習慣,如今已被“上場豆腐了場糕”習俗所代替,即在五穀上場時,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場結束時,用新谷做大黃米飯或豆麵餑餑吃,以慶豐收。滿族男女青年結婚時,新娘必須先在南炕上坐帳,也有稱“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張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繞桌子三圈後對飲。 典型食品 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巖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最早是清朝皇帝到東陵祭祀祖宗時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稱為“祭餑餑”。做供品時有果餡厚酥餑餑、魚兒餑餑、匙子餑餑、菊花餑餑、糊面餑餑、炸高麗餑餑、江米糕、黃米糕、七星餅、雞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幾十種。傳入民間製成糕點後,大體上分為大小兩種餑餑。大餑餑每斤八塊,俗稱清東陵大八件;小餑餑每斤十六塊,俗稱清東陵小八件。大小餑餑品種主要有太師餅,鬆餅,玫瑰餅,龍鳳餅,山楂桃。還有無餡的七星點子、八裂餅、核桃酥、到口酥等。 傳統節日 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釋出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沙琪瑪!茬子! 滿洲餑餑 滿族餑餑。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外出射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製作精巧,風味獨特的各種點心,統稱為"滿族餑餑",因此素有"滿點漢菜"之說。滿族餑餑歷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 滿族入關前有一種筵席叫"餑餑席",每桌使用麵粉80斤,可見規模之大。使用的麵粉多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黃米、小黃米為主,摻入適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餡。主要的品種有薩其瑪、綠豆糕、蘇葉餅、豌豆黃、牛舌餅、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滿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幾鍋粘豆包,凍起來隨吃隨拿。現在瀋陽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經常可以聽到粘豆包的叫賣聲。 菜餚。滿族人特別喜歡吃豬肉、酸菜,而且烹調方法很多。比較有特點的菜餚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腸、火鍋、酸湯子等。 遇到喜慶的事情或祭祀時,要設肉食大典。八人為一桌,席間主人端上一方方約十斤左右的豬肉和調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將肉切成塊或片,蘸肉汁吃肉,並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白肉血腸是滿族人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五花豬肉,切薄片,與細切的酸菜同時下鍋,開鍋後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腸。這道菜香而不膩,營養價值很高。現在瀋陽的那家館白肉血腸,風味絕倫,深受消費者歡迎。 涮火鍋是最為典型的滿族飲食。這種飲食與當年滿族人遊獵生活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所以,不論是原始的滿族火鍋,還是如今華夏大地隨處可見的現代火鍋,吃起來都會令人聯想起"噼啪"作響的山林篝火,聯想到"吱吱"作響的小吊鍋。可以說滿族火鍋是如今風靡全國的火鍋老祖。除菊花火鍋外,比較有名的有什錦火鍋和三鮮火鍋。 酸湯子是滿族傳統食品。秋季新糧成熟之後,農村幾乎家家泡酸湯子。將新打下來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發酵,然後用清水沖洗,將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後,過濾去渣皮,即成湯麵。食用的時候,鍋內燒開水,用特製的湯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團湯麵,用右手擠壓,擠出的湯子條直接入鍋煮熟,撈出來後,拌入肉炸醬、雞蛋醬或蔥花醬之類的佐料即可食用。 餑餑和沙琦瑪
、烏蘇里江流域。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698年建立渤海國。十二世紀,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1483年,清太祖統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10月13日,皇太極繼位稱帝,改國號清,廢除女真舊稱,改族名為滿洲。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本來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四十年代,滿族大量入關後,普遍開始習用漢語文。現只有黑龍江省黑河市愛琿鎮和富裕縣還有人能講滿語。早期滿文著作有《滿文老檔》、《滿州實錄》和《異域錄》等。滿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獵、戰鬥的活動演化而來。滿族喜愛的娛樂活動還有跳馬、跳駱駝及滑冰等。十八世紀中期,“八旗子弟”創作了一種新的鼓詞,配合鼓板、三絃演唱,名為“清音子弟書”。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髮梳辮留於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裝與漢族服裝趨於一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要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日常食俗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閒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乾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麵發酵做成“酸湯子”。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米+查)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餑餑是用黏高梁、黏玉米、黃米等磨成面製作的,有豆麵餑餑、搓條餑餑、蘇葉餑餑、菠蘿葉餑餑、牛舌餑餑、年糕餑餑、水煮餑餑(漢語的餃子)等。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醃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醃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酸菜可用熬、燉、炒和涼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鍋別具特色。配菜也可用來做餡包餃子。東北地區的滿族,每戶醃漬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還有蘿蔔、豆角等。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製。遼寧瀋陽市的那家館是家有100多年曆史的滿族餐館,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節日、祭祀、禮儀食俗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逢年過節,都要殺豬,過年(春節)時每家要殺豬二至三口。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樣糧食煮粥,稱為臘八粥。除夕吃餃子,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根白線,誰吃著白線就意味著誰能長壽:也有的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枚銅錢,吃到便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有錢花。此外還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點心“薩其瑪”。滿族過去信仰薩滿教,每年都要根據不同的節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豬和豬頭為主要祭品。在大祭時要殺豬,特別是在祭祀祖先時要選用無雜毛的黑豬(有的還必須選黑公豬),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內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已領受,即可宰殺。此舉俗稱為“領牲”。有的地方要將豬腸和膀胱放入吊斗掛在杆子上,讓烏鴉來吃,如果三天內被吃掉,就為吉利。然後把全豬卸為八塊,按原樣擺在方盤內,供於家裡屋內西山牆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輩份排列免冠叩頭三遍,再將肉切碎入鍋熬煮,全家圍坐,蘸鹽而食。此時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頭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謝。滿族人家至今還有逢殺豬時請親鄰好友前來品嚐頭頓豬肉的習慣。過去,在莊稼成熟的季節,滿族還有“薦新”祭祀的習慣,如今已被“上場豆腐了場糕”習俗所代替,即在五穀上場時,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場結束時,用新谷做大黃米飯或豆麵餑餑吃,以慶豐收。滿族男女青年結婚時,新娘必須先在南炕上坐帳,也有稱“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張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繞桌子三圈後對飲。 典型食品 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巖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最早是清朝皇帝到東陵祭祀祖宗時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稱為“祭餑餑”。做供品時有果餡厚酥餑餑、魚兒餑餑、匙子餑餑、菊花餑餑、糊面餑餑、炸高麗餑餑、江米糕、黃米糕、七星餅、雞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幾十種。傳入民間製成糕點後,大體上分為大小兩種餑餑。大餑餑每斤八塊,俗稱清東陵大八件;小餑餑每斤十六塊,俗稱清東陵小八件。大小餑餑品種主要有太師餅,鬆餅,玫瑰餅,龍鳳餅,山楂桃。還有無餡的七星點子、八裂餅、核桃酥、到口酥等。 傳統節日 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釋出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沙琪瑪!茬子! 滿洲餑餑 滿族餑餑。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外出射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製作精巧,風味獨特的各種點心,統稱為"滿族餑餑",因此素有"滿點漢菜"之說。滿族餑餑歷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 滿族入關前有一種筵席叫"餑餑席",每桌使用麵粉80斤,可見規模之大。使用的麵粉多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黃米、小黃米為主,摻入適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餡。主要的品種有薩其瑪、綠豆糕、蘇葉餅、豌豆黃、牛舌餅、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滿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幾鍋粘豆包,凍起來隨吃隨拿。現在瀋陽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經常可以聽到粘豆包的叫賣聲。 菜餚。滿族人特別喜歡吃豬肉、酸菜,而且烹調方法很多。比較有特點的菜餚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腸、火鍋、酸湯子等。 遇到喜慶的事情或祭祀時,要設肉食大典。八人為一桌,席間主人端上一方方約十斤左右的豬肉和調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將肉切成塊或片,蘸肉汁吃肉,並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白肉血腸是滿族人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五花豬肉,切薄片,與細切的酸菜同時下鍋,開鍋後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腸。這道菜香而不膩,營養價值很高。現在瀋陽的那家館白肉血腸,風味絕倫,深受消費者歡迎。 涮火鍋是最為典型的滿族飲食。這種飲食與當年滿族人遊獵生活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所以,不論是原始的滿族火鍋,還是如今華夏大地隨處可見的現代火鍋,吃起來都會令人聯想起"噼啪"作響的山林篝火,聯想到"吱吱"作響的小吊鍋。可以說滿族火鍋是如今風靡全國的火鍋老祖。除菊花火鍋外,比較有名的有什錦火鍋和三鮮火鍋。 酸湯子是滿族傳統食品。秋季新糧成熟之後,農村幾乎家家泡酸湯子。將新打下來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發酵,然後用清水沖洗,將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後,過濾去渣皮,即成湯麵。食用的時候,鍋內燒開水,用特製的湯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團湯麵,用右手擠壓,擠出的湯子條直接入鍋煮熟,撈出來後,拌入肉炸醬、雞蛋醬或蔥花醬之類的佐料即可食用。 餑餑和沙琦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