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法瀾秀小兔媽咪

    什麼時候開始,要根據你家孩子的適應能力來決定,而不是到了3歲或者8歲就必須分床不可。一般來說,能在3-10歲這個階段內完成分床就算是比較合適。

    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或者身體狀況不同,比如一些獨立性比較強的孩子,可能在3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分床,而有的孩子可能因為性格比較喜歡粘人或是身體較差,喜歡跟父母在一起不分開,即使到了七八歲也不肯分床,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家長們應更多一些耐心,給孩子一個慢慢適應分床睡的過程。

    小貼士:讓孩子分床睡,除了“狠心”之外,一定要講究一些方法才行。比如,營造孩子睡覺的氛圍。在孩子睡覺前,可以給孩子洗個熱水澡,換上舒適的睡衣,然後給他(她)耐心地讀一個有趣的故事,幫助分散他們獨自睡覺的恐懼感。

  • 2 # 南方菇涼梅小梅

    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和孩子分床睡、分房睡是不可避免的事,這對孩子的個性、心智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基於今天的整個問題,我覺得我很有發言權。

    孩子多少歲該跟他分床睡?如何讓孩子順利分房睡?我們先來看看各個權威機構的看法:

    美國兒科學會:2016年發表的最新宣告指出,為了降低睡眠相關的死亡風險,嬰兒出生第1年應該與父母睡在同一房間。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們是要睡在自己的嬰兒床或搖籃中。簡而言之就是,嬰兒出生的第1年,孩子應該跟父母同房不同床。

    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博士:提出bed share,父母和孩子同床睡覺。差不多在2-3歲時,大部分寶寶都會接受從父母的床上離開。

    西爾斯博士認為,同床而睡,寶寶可以更好地入睡,在父母懷裡睡著,會幫孩子建立健康的睡眠態度;孩子跟父母睡在一起,父母能及時知道孩子的需求,安撫孩子或者餵奶,哄寶寶再次進入沉睡狀態,其他家人的睡眠也不受到大幹擾。還有,媽媽也能睡得更好,因為睡在一起,這樣減少了夜間頻繁起床走到孩子房間的過程,讓媽媽能很順利地餵奶、換紙尿褲、安撫孩子。

    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這兩種育兒方法,他們都是有道理的。育兒方法作為指導意見,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每個家庭的寶寶情況不一樣,需要靈活借鑑這些方法。

    比如你家寶寶是個高需求寶寶,夜裡需要媽媽頻繁夜奶,而媽媽是職場媽媽,平時與孩子接觸較少,如果早早跟孩子分房睡,既讓孩子焦慮也讓媽媽很疲憊,同床睡更適合夜間育兒,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家寶寶是個比較安靜不鬧的娃,媽媽疲於夜間餵奶,平時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良好的話,那麼從安全形度出發,越早分床睡越好,擁有自己個人空間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有幫助。

    其實我是很喜歡跟女兒親近的人,一直覺得強烈的親密才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我不太認可早早就跟孩子分房睡的方法。

    可以試著從寶寶的角度考慮一下,想象你就是正在房裡哭的嬰兒,你想要你的父母怎麼做?你願意孤獨地睡在一個黑黑的,沒有爸爸媽媽熟悉的聲音和氣味的房間裡嗎?答案肯定是希望父母陪在身邊吧。

    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是高需求的物種,高度依賴父母。當他們從睡夢中醒來時能感知媽媽的溫度、氣息、母乳和安撫,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平穩熟悉的環境,給他安全感,再次進入睡眠。

    綜上,我更傾向在孩子2-3歲前,同房不同床睡,3歲以後可以逐漸與孩子分房睡。

    最後再說說如何順利跟孩子分房睡。

    其實跟孩子分房睡就像斷奶一樣,要循序漸進。

    1、先從分床開始,逐漸過渡到分房。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約定好要跟孩子分開睡覺,但是在同一個房間。

    2、帶著孩子一起去家居店,讓他來挑選他喜歡的兒童床,一起佈置房間,在房間放置喜歡的玩具。不過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需要給床設上圍欄,可以在地上鋪上軟墊。

    3、然後跟孩子約定一個時間,告訴他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在一個房間睡覺了,可以給孩子講獨立睡覺的繪本故事,讓寶寶覺得獨自睡小床是一件很有棒的事。

    4、讓他學會獨自睡覺可能要花很長時間,一開始父母一方可以陪孩子入睡,給他講故事,玩睡前遊戲等。

    5、如果分房睡遇到困難,需要多多鼓勵孩子。比如夜裡醒來沒有叫媽媽的話,第二天就可以獎勵寶寶,比如帶孩子去玩或者獎勵一個禮物。

    6、給孩子他喜歡的安撫玩具。其實很多小孩從小就會有一隻陪伴成長的安撫玩具,讓安撫玩具陪著孩子一起睡,會幫助他戰勝害怕。

    7、有些孩子半夜醒來會直接爬上父母的床睡覺。這時候父母要做的是安撫好孩子的情緒,等情緒穩定下來了,讓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間睡。要讓他知道要在自己房間睡,大部分時候都這樣,除了生病或者特殊情況以外。

    總之,不管怎樣,孩子最終肯定會離開父母的床,自己獨立睡覺的,最好在6歲前,讓孩子順利完成分房睡覺。

  • 3 # 四月的茅草花海

    小孩子應該是4到6歲分床比較好,剛開始肯定不習慣,要分床之前應該提前一段時間就要和他打招呼,讓他有個心裡準備,和他說說分床睡的好處啊,和他一起裝扮自己的房間啊,讓他自己作主,等差不多了就讓他一個人試著睡,房門不關讓他有事就喊,陪著他睡著再走,試著講點睡前故事,慢慢的讓他習慣。

  • 4 # 洛弦693

    一般來說是三歲左右開始分床,可以先讓小孩子先不分房只分床睡,然後等小孩慢慢習慣了再分房睡,剛開始分床睡的時候父母可以在小孩子床上一起陪睡,等她睡著了父母再走開,讓孩子習慣一段時間後再單獨分床睡

  • 5 # 波哥裝修家居分享

    寶寶慢慢長大後都要面對跟父母分床的問題,有的寶寶適應能力強,能很快的接受,也有的寶寶就是願意粘著媽媽,不想分床。怎麼辦呢?

    首先,分床不建議太早。太早分床分房睡,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幼小寶寶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的細心照料和媽媽溫暖的懷抱。一般建議等寶寶長到三歲以後再考慮分床分房的事。

    其次,分床分房房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生硬的讓寶寶接受。如果覺得寶寶應該自己睡覺了,要提前給寶寶溝通,告訴寶寶“寶寶長大了,應該一個人睡覺了”。寶寶當然不會一下子就接受的,這時需要寶爸寶媽不斷的給寶寶灌輸這種想法,然後也可以跟寶寶玩這方面的遊戲,看這方面的故事,尤其是寶寶喜歡的動畫中的人物或者故事書中的人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好的榜樣,寶寶接受起來也容易些。

    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讓寶寶明白,雖然是分床分房睡覺,爸爸媽媽依然一樣愛他(她),不要讓寶寶覺得“是不是媽媽不愛我了”。睡前最好能陪著寶寶,給寶寶講故事,或者說會兒話都行。也可以給寶寶一個喜歡的毛絨玩具陪伴寶寶入睡。還要注意一下如果寶寶願意嘗試,在寶寶入睡後如果有需求媽媽一定要及時迴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在的。如果寶寶表現的好,一定要積極的鼓勵寶寶甚至物質獎勵,讓寶寶樂意做這件事。如果寶寶表現的不配合,也不要著急,還是要耐心的引導寶寶,鼓勵寶寶。一般到四五歲的時候就可以獨自入睡了。

  • 6 # 早教研習社

    不同月齡段有不同分床技巧

    1歲前: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分床

    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剛剛萌芽,對父母的“黏度”沒有達到最強階段,這個月齡可以先分床再分房間,既方便及時照料孩子又不至於讓他過度依賴,讓孩子從小習慣與父母分床的狀態。

    2-3歲:分床難度最大

    孩子處於從“家庭社會”到“公眾社會”過渡的階段,本身對父母有很強的心理需求。這個階段分床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儀式感,形成一整套固定的睡前程式,比如睡前洗澡、放音樂、讀睡前故事,等孩子熟悉儀式裡的元素,然後再慢慢替換掉個別元素,讓孩子循序漸進的適應變化的環境。

    3-6歲:進入理性分床階段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開始理解社會基本道德和規範,願意遵循社會意志普遍認同的觀點。這個年齡段分床睡可以先進行心理建設,讓孩子對分床睡形成規範意識,然後逐步實施分床過程 ,實現從心理層面到行為層面的轉化。

    現場嘉賓:小蘋果媽媽 (女兒,21個月)小蘋果現在特別怕生,不願與家人之外的任何人接觸,是怎麼回事呢?小蘋果剛好處於一個比較特殊的月齡段,這個月齡段孩子對看護人依賴性特別高,家庭範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孩子到2歲以後,逐漸從“家庭社會”邁向“公眾社會”,但仍以家庭為主。3-6歲,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社會生活逐漸豐富,開始佔據孩子生活的主要部分,這是孩子社會心理逐漸養成的過程。

    孩子不願意走出去,不代表家長不能有所作為。如果說孩子是一艘船,父母就是他的港灣,船不願意離開港灣,但港灣卻可以移動,帶著船去看世界。

    主持人提問孩子的獨立性包含哪些方面?

    周漢民老師:孩子的獨立性主要體現為自我照顧和周圍環境照顧兩方面。自我照顧主要體現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包括自主穿衣、吃飯、洗漱、上衛生間等自我服務和自我滿足層面,是孩子維繫生存的必備技能。環境照顧是指孩子對其生活範圍內的事物的整理和關懷,比如玩具整理、疊被子、澆花、喂寵物等,屬於服務他人的層面,實質是為了提供更舒適整潔的生存環境。

    周漢民老師提示

    1. 是孩子分不開還是大人分不開?

    孩子本身有分床睡的心理需求,但受到社會約定俗成和家長的錯誤引導反而形成依賴,錯過了早期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時機。此外,很多家庭裡,父母也樂於享受被孩子需要的感覺,等到孩子上幼兒園甚至小學後才想起給孩子分床,強大的慣性阻撓使得分床睡難度大增。

    2. 父母該為孩子的分床做哪些準備?

    首先,要有環境上的連結。不要突然把孩子切換到一個全然陌生的空間裡,讓他感到恐慌。像“溫水煮青蛙”般一點點切換,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適應分床的過程,儘量減少心理衝突。其次,保留寶寶熟悉的物品。寶寶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來源於熟悉的人和物,分床時儘可能保留寶寶常用的物品,比如:他的小被子、枕頭,小毯子,喜愛的小玩具等,讓孩子依然待在熟悉的物品裡,感受熟悉的氣味和情感寄託。

    3. 在特定階段學該學的技能,做該做的事

    “不會扣紐扣,就從毛氈扣開始做起”父母要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動機,根據孩子體能發育做好相應的精細動作練習,讓孩子從簡單的事情開始操作,不人為拔高孩子的技能。“玩具不會操作,我為你做好示範”孩子學習的過程不是口頭說教的過程,而是反覆模仿和實踐的過程,是典型的“具象學習”模式。教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我演示給你看,而不是我說你做,更不是我幫你做。“洗漱池太高,我給你小板凳”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大都是為方便成人使用而設定的,給孩子的操作增加了難度,容易打擊孩子自信。父母要儘可能提供適合孩子的尺寸,“應手才能得心”。

  • 7 # 王爺4375

    這個問題我來答一下,孩子和家長分床睡的最佳年齡是3至4歲。3歲之前太小,不能自理,易出事故;6歲已有性別意識,孩子對家長會產生嚴重的依賴性。我家孩子是4歲半分床睡的,之前一直是和她奶奶睡。拖到這麼晚分床是原來我的住房只有兩房,孩子4歲時置換了三房的新房。分床睡主要有三大好處:1.培養孩子的生活獨立性 2.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3.避免戀母情結和具有性別意識。6歲孩子不願意分床睡,家長可多做準備工作,和孩子多溝通,有一個過渡適應期。如把他的房間佈置精美些,他睡覺時家長給他講小紅帽的童話故事,等他睡著了再離開。第二天就表揚他,連續幾天,孩子就養成了獨立睡覺的習慣。另外晚上家長悄悄起床,去看看孩子是否翻開被子,以免著涼。千萬別逼孩子,慢慢引導一定能實現。

  • 8 # 秋-星雨傘

    最好在上學時,上小學一年級時(個人觀點),與父母的房間最好近點,可以減少孩子的恐懼感,多一絲安全感

    我剛上一年級時,就一個人睡覺了,剛開始一個人很害怕,但是父母的房間就在旁邊,所以也就習慣了。

    如果有條件,可以給孩子買一個他特別喜歡的東西陪他,但是第二天必須拿走,或藏起來,不能讓孩子對它產生依賴,讓他第一天先感受一個一個人睡的感覺,第二天就徹底讓他“獨立”。而且白天要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

    僅供參考

  • 9 # 侯媽家庭教育

    孩子最佳的分床年齡是在3歲,但是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分床睡覺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孩子根本不聽你的,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願意分床睡覺呢?

    一、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父母要告訴孩子分床睡覺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必須要與父母分床睡覺,平時可以用給孩子講一些獨立的的故事,培養他的獨立意識。

    二、佈置好環境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商場,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小床,然後和孩子一起把床佈置得漂亮一個些,讓孩子愛上自己的小床。

    三、多鼓勵孩子

    剛開始分床睡覺的時候,孩子可能不願意,甚至半夜跑到父母的床上,這時候父母不要急於把他抱走,而是要等他睡著了再抱走,也可以先陪孩子睡覺,等孩子睡著了再離開。

  • 10 # 搖籃兔直播互動早教

    分房睡沒有“標準”可言,但是孩子如果超過了8歲,還是要開始嘗試逐漸分離。

    畢竟,孩子遲早是要獨立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讓孩子的”心理斷乳“,成為一種自然而然地、沒有傷害的分離。

    那麼,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順利分房睡呢?

    給孩子預留足夠的緩衝時間

    比如,先從分床不分房開始。

    習慣了和父母一起睡的孩子,突然被要求分房睡,無疑會打破他們內心的安全感。而分床不分房,能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裡入睡,適應逐漸分離,減少焦慮感。

    除此之外,還可以藉助動畫片或繪本的力量,給孩子灌輸獨立睡覺的勇氣。

    繪本《不再害怕獨自睡覺》,就講述了小女孩艾米麗克服恐懼的心理,自己一個人睡的故事。

    艾米麗和很多小朋友一樣,都怕黑、怕怪獸,而且每次一躺下睡覺,腦子裡還會冒出許多奇奇怪怪的“假如”:

    假如衣櫃裡鑽出來一頭犀牛怎麼辦?假如一覺醒來,發現在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國家怎麼辦……

    後來,艾米麗學著放鬆自己,想了一些美好的事情,很快就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原來,自己一個人睡覺也沒什麼可怕的嘛。

    有了這樣的心理暗示,等到孩子自己獨立入睡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陪孩子一起佈置屬於他自己的小天地

    按照孩子的喜好,陪他一起佈置自己的房間,不僅會是一次愉快的親子活動,更是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的最佳方式。

    佈置的時候,不妨多問問孩子的意見,比如:

    孩子喜歡什麼風格的床和書桌;

    小夜燈擺放在什麼位置;

    需不需要擺放一些他喜歡的玩偶……

    佈置完後,也不要吝嗇你的“誇讚”:“這是誰的房間呀?太漂亮了,我好羨慕啊!”

    滿滿的成就感和歸屬感,就會在孩子的內心油然而生,分離焦慮自然也能緩和不少。

    不強硬、及時安撫

    有的孩子分房睡之後,可能偶爾還會要求跟爸爸媽媽一起睡大床。

    這個時候,父母不用強硬地拒絕。試著用輕鬆的語氣和孩子交流,效果可能會更好。比如:

    “你今天為什麼想跟媽媽睡呀?”

    “其實媽媽也很想跟你一起睡,但是我們一起睡會互相打擾呢。”

    “要不,媽媽抱著你講一個故事,然後就回自己的房間睡,好不好?”

    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是天生的。當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不那麼堅定的時候,不妨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為他們積攢更多的勇氣和能量。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分離和愛同等重要,它們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它們一起作用,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孩子的成長,又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既然如此,為何要糾結早一點,還是晚一點呢?

    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給予他們滿滿的愛和安全感,然後順其自然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夫妻之間就沒有愛情了嗎?總是缺乏安全感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