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萬歲

    作為一個老農對你提出的小麥黃葉爛根,沒有加一說明。是小麥出土後在年前出現小麥黃葉爛根,還是過了年生長期出現黃葉爛根。在不然是在小麥巴節期出現小麥黃葉爛根。還者是小麥出穗受粉期出現小麥黃葉爛根。

    小麥出現黃葉爛根不能一垂定音,根據季節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除非小麥收穫季節黃葉爛根是好的豐收外。其它時間不提小麥黃葉。就單說小麥爛根這個情況。一年的小麥就是顆粒無收。小麥如果出現爛根,根本沒有治療的特效藥。

    最好的辦法帶上小麥稞到植保站,讓專家對土壤進行評估。徹底檢查土壤的性質。重心改良土壤。作為我這個土生土長的老農。還真沒有那方面知識。因為對土壤的評估那是要高階的議器才能進行的。個人的理論只是在吹吹牛,那得有一定的資料,才能知道土壤變質的程度。謝謝!

  • 2 # 農民的小幫手

    小麥黃葉和爛根,基本上是由於病害所引起的,比如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這三種病害的發病症狀,從外觀看,基本都能引起黃葉爛根,而病害的大面積發生,和以前因素有關:

    1、品種抗性不強,如果你們當地的小麥,往年發病都很嚴重的情況下,在購買種子時,就要選擇抗病性較強的種子,先從根本上來預防。

    2、重茬種植過於嚴重,由於一個地塊,連年種植小麥,土壤中的病菌抗性也會越來越強,這就是有些朋友反應,為什麼農藥用量越來越大,但是防治效果還越來越差的一個因素。

    3、施肥方面,過於的追求氮肥,而鉀肥、磷肥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不重視,導致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吸收不足,麥株長勢較多,抗逆性不強,後期的病蟲害就隨之而來。

    4、種植過密,小幫手經常給大家說,種植小麥下種量不要太大(其他作物也是),種莊稼和其他的不一樣,並不是種的越稠,產量就越高,恰好相反的是,種植過密,田間的通風、通光性變差,相互之間互相爭奪養分,只會造成所有的麥株都長不好,這樣的話,到了中後期,感染了病害,等著黃葉爛根現象出現吧。

    想要解決爛根黃葉現象,就先從解決這些病害開始,下面說的這3點,希望以後在種植小麥過程中,要注意:

    1、在品種的選擇上,儘量選擇當地抗病性較強的品種(由於種子區域性太強,這裡不說具體品種),另外,在播種前,一定要進行拌種處理,拌種劑要選擇殺蟲劑、殺菌劑都有的,不要只拌殺蟲劑,而為了省那幾塊錢,忽略了殺菌劑的作用。

    2、輪作倒茬,在連續種植了2-3年小麥後,可以適當的換種其他作物,然後在繼續種植小麥,能很好的減輕一些病害的發生。

    3、在水肥管理上,不要馬虎,有些朋友是為了施肥施肥,什麼意思?就是看別人都下地施肥了,自己感覺不好意思,也去施肥,而購買的肥料,也是比較隨便,豈不知,別人家的小麥水肥管理,是按照小麥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定的,而你則是花了錢,也不討好。

    4、田間一旦發生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病害,一旦要在發生前期進行噴藥防治,可選擇的藥劑有很多,比如苯甲·丙環唑、烯唑醇、三唑酮等唑類的殺菌劑,一次不行,中間擱7-10天,再進行二次防治,如果等到發病後期在防治,那就等著減產吧。

  • 3 # 鄂東三農

    小麥為什麼黃葉爛根?答案:小麥幼苗期黃葉是兩種原因,病害和缺肥。小麥拔節後黃葉爛根是四種原因,病蟲害、脫肥、氣候惡劣、土壤酸性化。原因分析:

    一,小麥幼苗期黃葉。

    ①病害。小麥種在出土不久,氣溫在12~16℃時,最容易發生兩種疾病,條紋病和白粉病。在葉片、葉鞘或莖稈上產生與葉脈平行的條紋,條紋由黃白色逐漸變為褐色條斑,病葉逐漸枯乾,不久生出大量灰黑色黴粉。防治方法,使用無病種子,先用冷水浸4小時,再用52℃的溫水浸5分鐘。還可用石灰水浸種。葉面施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其它無機硫劑。也可用2500倍的多菌靈或代森錳鋅噴霧。

    ②,缺肥。小麥苗開始生長過旺,由於缺少底肥,造成肥料供給脫節,葉片發黃。處理方法每畝追施尿素三十斤加磷酸二氫鉀五斤。

    二,小麥拔節後黃葉爛根。

    ①病蟲害。小麥拔節後到揚花期和灌漿期最易發赤黴病和鏽病。有苗枯、穗枯、莖腐、根腐等症狀。黃葉是黃鏽病,爛根是根腐病,其實就是赤黴病。處理方法是,一是用滅菌靈和代森錳鋅2500倍溶液葉面噴霧。二是0.5~0.8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三是15%的粉鏽寧100克加三唑酮100克兌水200斤葉面噴霧。

    ②,脫肥。小麥拔節後脫肥,不能直接灑施重量肥料,避免旺青。只能葉面噴肥,一次每畝尿素兩斤,磷酸二氫鉀半斤,兌水200斤葉面噴肥,一週兩次,連續三週。脫肥就會好轉。

    ④,土壤酸性化。麥地長期使用單一化肥,造成土壤酸性化,土壤板結,不透氣,也容易引起黃葉爛根。處留為法,中耕土地,提高麥根透氣能力,並葉面噴氮磷鉀肥,和防赤黴病等病藥。

    總結,小麥黃葉爛根,根據什麼時期判斷什麼原因造成的,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 4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黃葉爛根,這個是關鍵詞,其中爛根又會加重黃葉發生,直至最後植株枯死。生產上小麥黃葉爛根從出苗到灌漿期都可以發生。通常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除草劑藥害。一般除草劑選用不當或除草劑殘留影響,根系或其它部位吸收藥劑後,藥劑傳導至根系,導致根系枯死腐爛,最終水肥不能有效疏導供應,進而引起植株葉片發黃。這種情況一般秋季播種,苗期及春季噴施除草劑後多容易發生。

    2.漬害漚根影響。地勢低窪,土壤透氣性不好,或降雨量大,田間積水,或澆水過多,或陰雨天氣多,田間溼度過大,導致漚根漬害影響,通常會根系發褐腐爛,地上部分葉片發黃,生長緩慢長勢不好,嚴重時植株枯死。

    3.病害引起。根腐病為害通常會造成根系或芽鞘變褐腐爛,長勢不好,嚴重時還會為害莖杆 葉片等部位,造成葉片發黃枯死。全蝕病為害也會引起,一般是根系變黑腐爛,葉片發黃,分櫱減少,長勢差,猶如缺肥症狀,嚴重時死亡。拔節後莖基部1-2節葉鞘內側和莖稈表面溼度大時有黑褐色菌絲層,又稱黑腳,病膏藥病。

    注意,紋枯病,肥害,缺肥或秸稈還田影響等一般會造成葉片發黃,但不會導致根系腐爛,要注意分辨。

    總之,小麥黃葉爛根也有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原因要結合田間發生情況等進行排查判斷方能確定,進而去針對性制定措施解決。

  • 5 # 農醫生

    小麥出現黃葉爛根現象一般來說是由於病害所造成的。常見的引起小麥黃葉爛根的病害是小麥紋枯病、小麥根腐病和小麥全蝕病。它們如果發生就會大面積的發生,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種植的小麥品種抗病性不強。如果當地種植的小麥幾乎每年都有發病現象出現,並且還相對嚴重的話,購買小麥種子的時候就要選擇抗病性較強的種子,真正做到從源頭上來防治小麥這些病害。

    (2)連作現象顯著。同一塊土地,年年種植小麥,這樣在土壤中殘留的病原菌就會越來越多,即使你每年都在打農藥進行防治,但是土壤中的病原菌基數大,病原菌的抗性會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增強,到後期就會出現感覺好像打了藥液也沒用,沒有防住病,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狀況。

    (3)施肥不合理。氮肥的使用過多,而磷肥鉀肥以及一些其他的肥料使用不足,出現小麥生長過程中吸收的營養不夠,長勢不好,抗病性較差,病蟲害來襲時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4)種植密度不合理。種植得太密集了,植株之間不通風透氣,一株被感染其他的很容易被傳染。

  • 6 # 農廣科技

    麥苗爛根發黃!排除蟲害肥害藥害!估計可能是小麥根腐病,紋枯病了!分清那種病害對應治療即可,分不清可以噴施三唑酮,甲基託布津,惡黴靈,多菌靈等殺菌劑任意一種!

  • 7 # 紅江橙鄉三哥

    一、長期水淹 除理蔬通排水。

    二、長期幹早 灌水。

    三、紋枯病 殺菌劑。

    四、缺肥 灌水施肥。

    五、肥害 灌水排水。

  • 8 # 開心先生M

    近期正是小麥病蟲害高發期,不少農民朋友反映小麥出現黃葉、爛根、枯萎等現象,不知道什麼原因引起,又該怎樣防治?

    近年來,由於種植結構的調整,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麥根病的發生呈逐年加重的趨勢。小麥根病主要由以下幾種病原菌引起:小麥紋枯病菌、小麥全蝕病菌、小麥根腐病菌,其引起的相應根病為小麥紋枯病、小麥全蝕病、小麥根腐病。

    發生原因

    重茬:小麥連年種植,土壤中的菌源量逐年增加,造成根病發生率提高。

    品種抗病弱:感病品種的大面積種植為病害的浸染、繁殖、積累、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寄生條件。

    施肥不合理:農民重施氮肥,輕施磷鉀肥、有機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結構惡化,小麥植株不健壯,抗逆效能差。

    管理不當:在生產中,種植管理粗放,植株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水澆地、低窪田持水量高,排水不良。

    防治不當:小麥拌種只用殺蟲劑,而不用殺菌劑。

    防治對策

    選用抗病品種:淘汰感病品種,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和比較抗病品種。

    合理施肥:小麥播種前多施土雜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增施磷鉀肥,根據地力施用適量的氮肥。

    輪作倒茬:合理輪作倒茬,調整種植結構,採用科學的種植方式。

    藥劑拌種:小麥播種前用20%粉鏽寧乳油50毫升或10%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50克對水2~3公斤,拌種50公斤。

    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發病主要原因

    1.氣象因素

    影響小麥病毒病發生程度的氣象因素主要是溫度和溼度,對於小麥黃花葉病毒病來說,秋播后土壤溫度和溼度及翌年小麥返青期的氣溫與發病關係密切。連續持續5~20℃的溫度與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病情發展的適宜氣溫高度吻合。

    2.小麥播期偏早,播量大

    早播的土溫有利於土壤中禾穀多黏菌休眠孢子萌發侵染,故來年顯症狀時發病重;遲播則不利於休眠孢子萌發和遊動孢子的侵染,發病輕;同時,早播和濫播容易造成冬前麥苗旺長早衰,使小麥降低了抗病、耐病能力。

    3.管理粗放,措施不到位

    多數農戶對病蟲害的認識水平仍停留在“防治”階段,沒有意識到“預防”的重要性,只有病蟲害發生到一定程度時,農戶才開始噴藥防治,否則就會認為“白花錢”。據調查,麥苗開始返青就進行麥田管理的地塊,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相反,管理方式較粗放,等到麥苗顯症狀在進行管理的地塊發病較重。

    4.農事操作不規範

    在田間,小麥黃花葉病毒病呈現隨水流、地勢、機械操作擴充套件的蔓延勢態;由於農事機械的混合使用,小麥黃花葉病毒病呈現在多數鄉鎮交叉感染的佈局;再加上農戶種植管理意識薄弱,自家地塊管理的時候也不考慮土壤傳播的問題,這就是近幾年岱嶽區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麥黃花葉病毒病配套栽培技術

    1.輪作倒茬

    輪作倒茬是防治土壤傳播病害的關鍵措施。透過與非寄主作物油菜、馬鈴薯等蔬菜輪作,能夠改變禾穀多黏菌的生活條件,達到減少病原菌、減輕病害的目的。

    2.選用抗、耐病品種

    防治小麥黃花葉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是選用抗病品種。

    3.加強田間管理

    前茬收穫後及時深耕滅茬,施用充分腐爛的農家肥,可以增加農田土壤微生物種類和數量,抑制病菌的滋長;及時清除田內及周圍雜草;適時遲播,避開禾穀多黏菌的最適侵染時期;避免透過帶病殘體、病土、農事機具等途徑傳播;禾穀多黏菌侵染小麥根系需要有一定的水分,整治好內外溝系,降低田間溼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害發生;翌春早劃鋤,早追施肥料,增強植株個體的抗耐病能力。

    化學措施

    ①播種前種子消毒

    是最常見的第一步減輕病害的方法。可用600-800倍液的惡黴靈或800-1000倍液的甲霜惡黴靈,進行拌種,晾乾後播種。

    ②土壤消毒

    可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每平方米拌藥1.5克,同時可兼治根腐病等。也可用1200-1500倍液的惡黴靈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惡黴靈多菌靈消毒。

    呈現點片發生的地塊,要注意控制該病毒在田間的大量傳播,可以對發病的點塊進行藥劑處理(代森錳鋅200倍液灌根),減少田間傳毒介體的數量;發病較嚴重的麥田,可施適量速效氮肥,促進病苗快速恢復生長。發病地塊可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以補充營養,同時噴施20%嗎啉胍 乙銅100克,加生長調節劑雲苔素內酯10ml,加葉面肥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

  • 9 # 煎餅果兒串串香

    小麥黃葉爛根,多發生在小麥苗期,此時小麥葉片少,根系差,抗逆能力差,麥苗很容易造成危害。

    這裡分析一下什麼因素可以造成小麥黃葉爛根:

    一、缺肥。

    特別是氮肥缺乏,此類麥苗瘦弱,葉片細窄,色淡。

    二、秸稈還田旋耕後沒有耙實的地塊。

    此類麥田小麥葉片多色淡,葉片幹尖,拔出小麥根系少、幹。

    田間多為成片表現症狀,地頭很少有出現,天旱發生更嚴重,甚至死苗。

    三、土質問題。

    主要是常年不使用土糞,大量使用化肥的黃土地。

    土壤乾旱時,此類麥田開始發黃,近看麥苗,心葉綠,老葉上出現黃斑一樣苗不長,早春看根系腫大,但沒有根毛。

    土壤墒情越差,黃化越嚴重。

    四、病蟲危害。

    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危害,在天旱蟲害發生嚴重時,麥苗葉片色淡,近看葉片上好像覆蓋一層灰土。

    病害可以造成小麥爛根,如紋枯,赤黴,根腐病等,如果苗期墒情充足,溫度適宜,土壤中的病菌就會侵染危害小麥根系,造成爛根死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人一句,觸動你的歌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