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浩漢防務論壇

    印度三十年磨出來的光輝戰機,欲8500萬美元單價出口,能賣出去嗎?

    此前印度脅迫斯里蘭卡放棄“梟龍”轉為採購“光輝”戰鬥機,號稱“光輝”擁有三代半能力吊打準三代的“梟龍”,擁有空中加油能力,這樣的條件看著很像是能光靠印度“軍事評論磚家”就能把“梟龍”給吃了似的,人家一看價格,不得了,這“光輝”趕超了蘇35,單價達到8500萬美元。 8500萬美元什麼概念?出口中國的蘇35SK戰鬥機,單價才8200萬美元。而技術含量與“光輝”相差無幾的“梟龍”戰鬥機,單價3000萬美元左右,FC20單價4200萬美元。就是美軍的F16BLOCK50,單價也不過6000萬美元。如此看來,“光輝”的價效比,真的不知低到哪裡去了。F16號稱全世界最強輕型戰鬥機單價不過6000萬美元,“光輝”真的好意思賣出8500萬美元嗎?

    況且“光輝”戰鬥機服役了將近5年,印度國內的裝備量僅僅剛好組建一個沒有形成戰鬥力的中隊。什麼原因?自己都不敢用的東西硬推給別人,是不是想的太美了?光輝的發動機採用了通用電器的F404-GE-IN20,最大軍推僅僅53.9千牛,先不說有沒有摻水,53.9千牛就是超過了RD93剛好4千牛,更何況“光輝”還比“梟龍”重了不少,就更打不過了。

    綜合性能還是要處於“梟龍”的胯下的“光輝”,價格當年一架能頂“梟龍”兩架半,就差500萬美元湊齊三架。這就更加賣不出去了,自家軍方都不敢要,何來奢談外貿?前些天美軍將領乘坐“光輝”,下來時的“感覺特別好”估計是睜眼說瞎話。航程僅僅1700千米,“梟龍”都能達到2500千米。要這個空中加油,其實聊勝於無。

  • 2 # 新銳觀察影片

    印度中國產的LCA光輝戰機是從1983年正式開始研發的,不過由於基礎工業嚴重不足,加上研發能力不足導致該型戰機在35年後的今天,也才完成了8架量產型戰機(完成首飛的數量)。而最早提出該專案時,印度是計劃在1994年就開始大量列裝這款中國產戰機的。只不過當時印度政府過於樂觀並沒有考慮到其研發的艱難程度和資金量,就算是到了今天,LCA都還沒有達到作戰狀態。

    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讓LCA的進度屢次被拖延。1994年的計劃沒人再提之後,一直到2001年,印度又開始暢想到2006年至2008年時向印度空軍交付8架低速量產型LCA戰機,對此印度空軍也挺樂觀,在2005年時出資訂購了20架LCA,還很大度的說你們不用急什麼時候準備好了,什麼時候再交付~~印度航空工業同時還計劃在2008年時讓LCA具備完全作戰能力,隨後要開始進入全速生產階段。想得雖好,但實際上又被拖延了。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和全面作戰能力時間分別被拖到2010年與2012年。結果原計劃的8架沒有交付空軍,全部轉為原型機了。還好印度空軍也沒指望這8架。

    到2011年時LCA專案終於獲得了初始作戰能力,結果這個成果獲得後,LCA又被卡住了由於太多效能不達標,遲遲進不了完全作戰能力狀態。但是即使問題都沒得到解決,LCA仍然是進入到了量產階段。第一架量產型機SP-1,序列號LA-5001在2014年9月30日完成首飛,這比計劃又拖了9個月時間。試飛完成後該機交付印度空軍,到2015年1月17日,這架LCA正式交付印度空軍。不過在當年舉行的航展上,印度空軍的參謀長稱SP-1與後面的SP-2、SP-3號量產型機,並不符合生產型戰機的要求。

    雖然不滿意,印度空軍仍然在2016年7月組建了代號為飛行匕首中隊,列裝了 SP-3、SP-4、SP-5、SP-6 等四架LCA戰機。在今年2月份時SP-7號完成首飛,3月13日時完成SP-8號機的首飛。截止到現在LCA在印度空軍的服役量共有8架,其中前2架因為問題太多,沒有交付;SP-8也還要進行一些試飛後才能交付,因此印度空軍現在真正意義上的LCA裝備量為5架。當然,由於SP-7號機與SP-8號機之間的試飛時間比較短,應該是解決了量產存在的大問題,後續其產量可能會增加。不過根據LCA第二條生產線年產3架LCA的數量來分析,暫時LCA的年產量不會超過8架。

  • 3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光輝(Tejas)是印度自行研製的單座、單發輕型戰鬥機,是印度自行研製的第一款高效能戰鬥機。該機是一款典型的三代機,採用無尾三角翼佈局,採用四餘度電傳飛控、脈衝多普勒雷達、高效能渦扇發動機等先進技術,具有制空、對地攻擊等多用途能力。

    光輝戰鬥機雖然被印度標榜為自行研製,但是關鍵系統全部來自國外技術。無尾三角翼的整體佈局來源於法國達索的支援,電傳飛控也是法國技術,發動機採用美國的F404,雷達是以色列的產品。但是作為第一款自行研製的戰機,基礎薄弱的印度廣泛採用國外技術也是可以理解的。光輝戰機最讓人笑話的地方是其漫長的研製歷史和目前騎虎難下的服役前景。

    光輝戰鬥機於1983年開始研製,比殲10還早一年。但是知道2015年才定型,研製過程長達32年,可謂是三十年磨一劍。令人尷尬的是,即便如此的“慢工出細活”,印度空軍也不願意要這款飛機,一直想直接購買國外成熟產品,也就是F-16或鷹獅這個輕型戰鬥機計劃。光輝戰機的生產也頗具印度特色,4年量產了8架,平均年產量2架。據說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決定再上一條光輝戰機生產線,將年產量翻一番,達到每年4架,好可怕的產量……

    光輝戰機的研製過程是一個典型的印度軍品專案,心比天高,但是受限於自身糟糕的技術基礎和專案管理能力,一般就搞成了爛尾專案。比如阿瓊坦克、中國產航母、中國產核潛艇專案,都是如此。光輝在開始研製時定下的技術性能無異是比較先進的,但是等三十年後研製成功時,“服役即落後”了。但是光輝戰機是印度的臉面,無論如何都得有個結果,尤其是莫迪政府提出的“印度製造”政策下,光輝戰機必須要搞下去,所以採用印度政府擱置採購國外輕型戰機的計劃,逼著空軍76億美元採購80架,單價接近1億美元,跟F-35差不多。

    中國的軍迷都愛取消印度,在光輝戰機這個事兒上,還喜歡拿殲10奚落印度。殲10比光輝晚立項一年,但是目前已經發展出四個型號,總產量500架左右。但是我覺得我們沒必要取消印度,畢竟我們也是從那時候熬過來的。光輝戰鬥機之於印度,有點像殲10之於中國。印度透過光輝的研製,初步掌握了現代戰鬥機的研製方式,算是在這個領域入了門。待印度各方面的能力配套上來,印度有朝一日也能研製出像樣的戰鬥機,考慮到印度的發展潛力,這是一定的。

  • 4 # 陶德中士

    印度LCA戰機目前依然還處於初始生產階段,此前一年的產量只有2架。現在印度正在計劃增加生產線,讓其產量達到翻幾倍的水平,一年8架。

    印度空軍目前已經建立了首個LCA戰機中隊,命名“匕首”中隊。該中隊目前一共接收了9架LCA戰機。而這批訂單是印度空軍在2006年簽署的,當時是要生產20架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的LCA戰機。然而直到現在第一筆定單還有11架沒有交付。而第二批20架完全作戰能力的訂單到現在還沒有開始生產。

    第三批83架的訂單印度空軍到現在也沒有具體實施。因為印度希望得到LCA MK1完整版戰機,但是現在MK1型LCA依然沒有徹底完善。

    對於LCA最終的裝備數量,最近印度空軍元帥在一次媒體公開會上進行了明確的解釋。他提到印度空軍最終將會獲得231架LCA戰機,其中IOC版本20架,FOC版本20架,MK1A版本83架,MK2版本108架。這算下來總共為12箇中隊,平均一箇中隊為19架LCA戰機。一般的印度空軍戰機中隊標配為18架戰機。

  • 5 # 魂舞大漠

    截止到2018年,已有兩個中隊的光輝戰機入役,數量達到了40架。按照印度官方公佈,已得達到空軍88架的訂單。不是印度生產能力不夠,要開足馬力,產能至少還是能滿足的,要在空軍堅決不願要,是政府部門硬勒肯著頭皮,嚴令勒逼,不得不要。現在正在按照訂單,生產剩餘部分,以滿足印度空軍四個中隊的飛機數量。LCA最大起飛重量13.5噸,大致與中國“梟龍”相等,但在航程等主要戰技術指標,不如“梟龍”,要在印度自己沒有武器可以匹配自己飛機,航程太短,搶過了米格-29短腿王的稱號,由於機體強度嚴重不足,飛行員要做高G機動,即要面臨解體之憂。即便種種缺陷,戰機的價格卻是不菲,據悉達到了每架8500萬美元,表示有興趣外銷,以實現以數量來降低價格的目的,只是目前看來可能性不高。有幾個國家圍觀,說這戰機不錯呀,完全就是哄印度開心的,致於購買,完全沒有可能。

    ●最難產。史上最難產,其實也不是難產,製造完全超出了設計,超重,而且還不結實,為降低各項不能達到設計的問題,印度一直在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又有不少新的想法臨時產生,一會一個主意,層層加碼,加碼的結果,效能就更加達不到要求。不少印度裝備製造過程當中,經常遭遇這樣的問題。比如其“阿瓊”坦克,一再拔高效能指標,造出來的坦克,看似堆積起不少高大尚的裝置,根本就不能用。中國產航母製造時,請的外方設計,在付出了一大筆錢後,設計要好了,印度又改了主意,要增加排水量,不得不另花一大筆銀子,進行重新設計。印度光輝,從1983年即開始規劃,弄到今天居然是這樣一種結果,隨心所欲,不能嚴格按照規劃和計劃來執行,計劃隨時都在變動,根本沒個準譜,應該是一大原因。

    ●萬國楞拼。有熱拼,有冷拼,哪有楞拼的呢?印度是的。自己根本玩不了,比如造了四十年的卡佛裡發動機,專案終於歸為失敗。可樂的是,不少人對印度矢志不移的國防自主努力,還挺佩服,說這份努力可貴。不管造不造得了,反正是造了,只看努力,不看結果。印度的努力,比如光輝,技術真能達到按其宣稱的60%,也是不錯,可是根本不是這樣,有專家分析,能達到30%就謝天謝地了。關鍵技術完全東拼西湊,楞楞地裝將上去,裝上去也並非自己想要的。如戰機研製出來後,居然發現不能發射導彈,機體發生了嚴重的劇烈抖動,經過一通折騰,據說得到了解決。還有無其它問題?可能還是有的吧?非外人所可知道,這就是空軍不願要的原因呀,完全就是一個繡花枕頭,莫說打空戰,飛行安全亦會成為問題。現在又有人這樣說,貌似一架也沒摔過呢,這倒是的,僅僅裝備了40來架,量小加之飛得少,出事機率就小呀。

    ●鹹遭吐槽。世人太也不厚道,有人把LCA定性為21世紀的米格-21戰機。本來人家明明就是三代機嘛,四代差點,雖說有點夠不上,三代還是基本夠格的,可能欠火點,比如機動性的問題,過載太大要解體。比如機載武器的問題,充其量不過一個二代半的水平。但是這樣說話不免太過刺激,傷人呢。這也就是在國外,其國內被狂噴得就更不像樣。有人說它還不如巴基斯坦撒農藥的,有人說它就是個災難,更有人講就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一個大玩具。巧的是光輝戰機中隊,名稱飛刀,可不就是個成人的大玩具嗎。有人則看出了一點事,說不是印度製造的,就是俄羅斯的垃圾貨,刷上了一點油漆就是了。有人嫌其效能不成,說梟龍圍它轉一圈,幾秒之內即可將其擊落。可見,不看好光輝者,不只國外的專家。最清楚這點事的,大概只是印度空軍。連自家都不願要,猶說外銷,這話誰信?

  • 6 # 遊者走天下

    印度的光輝戰鬥機怎麼樣?

    題主你問的這款戰鬥機在印度可是很有名的,這是印度政府致力於武器裝備中國產化的重要里程碑。

    光輝戰機是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輕型戰鬥機,說起來這款輕型戰鬥機可是研發了有些年了。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就開始有了光輝戰鬥機的研發計劃。1983年的時候,當時的印度空軍希望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能夠設計一款替代米格21戰鬥機的輕型戰鬥機。同時,也希望印度空軍能夠裝備上自己國家的戰鬥機,逐漸擺脫對外國的依賴。可以說,光輝戰機的研發代表印度將會走向獨立自主的武器研發和生產的道路。如果飛機研發成果,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在接到任務以後,該公司極為重視,在夜以繼日的努力下,到1990年就已經完成了設計初稿。但是,設計出初稿只是完成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由於印度科技落後,光輝戰機經歷了10年的時間才開始正式首飛。

    2001年1月4日,第一架光輝戰機飛上天空,向世人展示了十幾年磨一劍的成果。

    這款戰機長13.2米,翼展8.2米,高度4.4米,空重6.5噸,載重9.5噸,最大起飛重量13.2噸,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6馬赫,理論上能達到1.8馬赫戰鬥半徑為300公里,航程3000公里,實用升限1.5萬米。

    直到2015年1月17日,光輝戰機才正式加入印度空軍,到目前為止,光輝戰鬥機已經實現批次生產,單位造價為3100萬美元,至少會生產300架列裝到印度空軍之中,整個採購金額將會達到100億美元。

    印度軍方預計,在未來30年,中國產的光輝戰機將會成為保護印度領空的主力,這對印度來說無疑是激動人心的。

    不過,服役之後的光輝戰機表現卻差強人意,雖然印度空軍成功演示了使用光輝戰鬥機進行空對空超視距導彈發射的實驗。並且該實驗中導彈精準的摧毀了空中目標,顯示了光輝戰鬥機在空中具有一定的格鬥能力。但是,與同類戰機相比,光輝戰鬥機存在著諸多問題。

    第一,作戰半徑過短

    光輝戰機作戰半徑只有300公里。而巴基斯坦裝備的梟龍戰機作戰半徑達700公里,是光輝戰機的2倍還多。巴基斯坦裝備的F-16戰機的作戰半徑更是達到了900公里,是光輝戰機的3倍。

    (F-16戰機)

    第二,維護時間太長

    據統計,光輝戰機每飛行一個小時就要用20個小時來維護,而F-16戰機只需要6個小時的時間維護。

    第三,成本高

    一架光輝戰機的售價是3100萬美元,幾乎是美國F-16戰隼戰鬥機的2倍,梟龍的5倍。效能差,賣的還貴。

    不過,畢竟這是印度第一款自主研發製造的戰鬥機,是印度軍事工業重要突破。所以,不能對印度掉以輕心,假以時日誰知道他會發展到什麼水平呢。

  • 7 # 大國之盾

    前陣子,印度內閣批准國防部購進83架LCA光輝戰鬥機的事引起了廣泛關注,將成為印度軍事航空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大家在感慨印度仍願意在疫情危害下投入大筆資金用於軍事領域的同時,不免質疑印度採購LCA戰鬥機的必要性,畢竟這款從研製到服役花費了近30年的戰機一直都被人們詬病為戰鬥機界的奇葩,更有人稱其為效能落後的老古董,是空軍不愛海軍不要的“雞肋”,那這款擁有30年沿革血淚史的光輝戰機到底有沒有大家口中的那麼不堪?

    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印度的軍工製造水平很低,絕大多數武器裝備都得靠進口,但是一味地去購買別國的先進武器並不是一條長遠的道路,所以印度人也一直在擺脫依賴國外提供武器系統、研製中國產武器裝備作為一項重大的舉措去實行,光輝戰機就是印度探索自研武器的一次嘗試。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急於擴大自研超音速戰機領域的印度政府向航空業提出了一個目標,要求他們製造一款擁有2馬赫飛行速度的作戰飛機來提升印軍整個實力,這對於剛剛起步不久的航工業來說無疑是難於登天,就算引入了德國飛機設計師進行指導,這款名為HF-24“風暴之神”的攻擊機也沒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僅能達到了1馬赫音速,況且這對於只進行了組裝工作的印度軍工製造體系來說沒有一分一毫的幫助。

    進入20世紀80年代,科技經濟水平有所提升的印度重新燃起了自研武器的信心,恰逢自己的“老冤家”巴基斯坦因為蘇聯進犯的緣故獲得了美國的經濟軍事援助,其中就有F-16A和F-16B兩型戰鬥機共40架。為了對抗巴鐵先進的F-16戰鬥機,以及替代退役的老式米格-21戰鬥機的需要,印度在1983年成立了新型戰機研究專案,並將其命名為LCA,全稱Light Combat Aircraft,翻譯過來就是輕型戰鬥機的意思。

    從1983年的正式立項研製,到2013年進入印軍服役,LCA光輝戰機真的歷經了30年的沿革,如此漫長的研製週期在航空史上實屬罕見。俗話說三十年磨一劍,就算是塊粗糙不堪的石頭也會被打磨的光滑鋥亮了,更何況是集萬千心血於一身的戰鬥機,那麼這款LCA光輝戰機效能究竟怎樣,咱們接著往下看。

    雖然說LCA光輝戰機是印度的自研武器專案,但在專案成立沒幾年後,就邀請了法國達索公司作為技術顧問,深入參與到了該機的研發設計中,這就導致了光輝戰機跟人家的Phantom-2000十分相似。首先,從整體上來看,光輝戰機採用了無水平尾翼的大三角翼設計,使其自身擁有比較優秀的短距起降能力。機身採用了鋁、鋰、碳以及鈦合金等諸多複合材料在內的輕質材料製造,不僅有效的降低了戰機的自重和研發成本,還極大的提高了光輝在近距離纏鬥中對高過載的承受能力,況且光輝的機體複合材料、機載電子裝置以及相應的軟體系統都具備抗雷擊的能力,這就使得它能夠進行全天候作戰,用途廣泛。

    光輝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讓光輝戰機儼然成為了體型極小的輕型戰機。據介紹,光輝戰機具備一定的隱身效能,但是從外形上來看該機並沒有增加隱身設計,所謂的隱身效能只不過是小體型搭配複合材料,利用進氣道的“Y”型設計遮擋住渦輪葉片帶來的效果罷了,在現代各種先進的雷達聲吶偵測系統面前,這點隱身效能近乎於無。

    武器配置方面,光輝戰機一共有8個武器掛架,兩邊的機翼各有3個,另外2個掛架則設定在機身的中央下方和左舷進氣口的下方,掛載方案為三具副油箱、四枚無制導炸彈以及兩枚自衛用空空導彈,還可以外掛電子吊艙和偵察吊艙。除此之外,戰機的右舷進氣口下面的泡狀整流罩內裝有一門23毫米的雙管GSH-23航炮,備彈220發,炮彈初速每秒715米,射速為每秒50發炮彈,最大作戰半徑為500千米。

    動力配置上,印方最開始為光輝戰機裝備的是一款名為“卡佛裡”的自研發動機,可惜由於技術所限遲遲未能研發成功,印方只能購進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GE-F2J3發動機。本能很好契合光輝的F404發動機也因為印度的非法核試驗導致美國停止向其提供發動機而夭折,沒辦法,印方只能將引進的幾臺F404先用於試驗機的試飛,並繼續研究卡佛裡發動機。發動機的問題就是光輝戰機遲遲未能服役的重要原因之一。

    LCA光輝作為一款三代機,雖然說是印度自行研製的成果,但無論是研製過程還是飛機裝置方方面面都有其他國家參與其中,印方原計劃100%的中國產化到最終制成只實現了60%,而且這還不是主要系統。像什麼雷達系統、座艙系統、鐳射瞄準系統基本用的都是別國的進口產品,後世被大家詬病的“萬國造”也確實是印度薄弱軍工製造水平的一種體現。

    對比中國與巴鐵共同研製的“梟龍”戰機

    LCA光輝戰機也確實為三代機乃至三代半戰機中效能優越的佼佼者,但是在當今四代機橫行、五代機頻出的時代,光輝戰機無論在設計還是效能配置上都已經處於明顯的落後局面,畢竟30年的沿革時間確實過於久遠,LCA難逃服役即落伍的命運。不過印度軍方宣稱光輝戰機的MK II型正在研發當中,將在不久後完成研發進入服役,屆時這款劃分在四代機行列的新型光輝戰機將重新煥發印度自研武器的春天,但從印方大力鼓吹一代光輝戰機的盲目自信來看,這個二型想要達到預期的標準確實還是個未知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Xmodem傳輸協議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