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個習

    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老師上課經常會告訴我們,學習是應該把知識點消化吸收了,作為學生的我們,聽見老師這麼說的時候經常會發懵,到底啥叫消化吸收啊?

    知識,這玩意太過於抽象,又不像五穀雜糧,蔬菜水果,我們能夠吃到肚子裡然後就可以消化吸收了,而知識只能記在大腦裡面,如何能夠做到消化又吸收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同時為看了不少關於學習類的書籍,包括《認知天性》等等,最終也徹底想明白了,下面就講下我對於知識點消化吸收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其實,在我看來,學習與我們吃飯是一樣的,我們要是隻吃飯不消化,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營養不良,然後身體也會越來越差。

    同樣的道理,我們學習,也是一個輸入的過程(類似於吃飯),包括我們平時聽老師講課(被動輸入),自己看書,背誦(主動輸入)。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屬於輸入。

    但是,學習不止有輸入就可以,最關鍵的是另外兩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叫做處理與輸出,這個才是老師強調的對於知識點的消化吸收過程。這也是我們最值得重視的。

    那麼怎麼做到知識點的處理與輸出(知識點的消化吸收)呢?主要有三種方式。

    ①:透過一些小測驗,比如隨堂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透過測試可以強迫自己對所學知識點進行處理與輸出,並且同時也可以檢驗自己是否將輸入的知識點完全消化吸收。

    ②:透過講給別人聽,要是沒有人,可以想象你面前有個小學生。把你所學的知識用自己的話來講給他聽,儘可能通俗易懂,只有你能夠順暢的講完,並且保證他能聽懂,那麼說明你已經把知識點完全地消化吸收了。

    總之,老師所強調的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消化吸收,也就是指我們能夠將新學的抽象的知識點透過自己大腦的思考與已有知識融會貫通,然後徹底能就變成自己的知識,並且能夠透過考試,或者給別人講課等方式準確輸出。

  • 2 # 小鄧教師

    需要先了解一般學習過程,然後才能理解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一般學習的過程:

    1.研究 要對所學的知識抱有研究的心態,否則直接影響知識理解的深度。

    2.速讀 快速的閱讀文字材料,抓住文字材料的重點,從整體上了解文字材料的意思。

    3.理解 在第2步的基礎上,反覆閱讀自己不懂的地方,根據上下文理解文章的內在邏輯。最好的方式是認真聽老師講課,不懂的要及時問老師。

    4.練習 在第3步的基礎上,做一些必要的、適量的練習,以檢查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若效果不佳請重複第3步。

    5.領悟 定期複習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其目的是為了記憶、總結,以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所以,老師所說的“消化吸收“是兩個過程,指的是學習過程中的“理解“和“領悟”。“消化”表示“理解“了,理解這部分知識的深層次含義了。“吸收“表示“領悟”了,把在外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學習知識只能先“消化”才能“吸收“,可現在很多學生只“消化”了,卻不主動“吸收“,容易造成平時學的挺好的考試卻不出成績的怪現象。

  • 3 # 李小汪老西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介紹了讀書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同樣的在讀書考試中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分別是識記、理解和建構。

    學習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識記

    古人治學講究“厚積薄發”,很多人也都知道語文學習要厚積薄發,其實學習任何科目都要有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為什麼要獨上高樓,才能夠望盡天涯路呢?為什麼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呢?

    是因為你只有讀得多了,見的多了,那麼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多了。

    在學習中也是這樣的,積累非常關鍵。語文就不用過多的舉例了。就拿很多學生從小接觸到大的數學來說,高考數學經常會考查函式的奇偶性、單調性。如果是簡單的題目,那就是判斷函式的奇偶性,這類題目,相信大部分同學都會。但如果是一個綜合性的題目,那麼單調性和奇偶性往往會結合在一起考察,如果你不知道單調性和奇偶性還具有某種聯絡,那麼在遇見這些題目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知道在考察哪個知識點,也就談不上來掌握這類題目了。

    古人常說“師傅引進門”,也就是說任何學習都是有一定的門檻的,老師最重要的作用是帶領你邁過這個門檻。

    而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注重聽課。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學,老師在強調重點,他正在思考自己的問題,老師講完了,他也完美的錯過了考試的重要內容。

    要想消化吸收,先要確保你收集的資訊是完整、準確、全面的。如果你在課堂上記的都是錯誤的筆記,聽的都是片面的資訊,那麼這時候就談不上理解,更談不上消化吸收了。

    所以,老師說的要消化吸收,那麼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課堂筆記,先把老師講的重點、難點以及常考點等,都補充完整,記在自己的筆記上。

    第二重境界---理解

    但是收集完資訊只是學習的第一步,接下來關鍵的是還是要理解。這就是王國維在讀書的第二重境界中,說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為什麼會為伊消得人憔悴?古人有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正是因為有了相識相知,所以才會願意為你梳妝,為你等待,為你憔悴。

    記憶只能夠幫助你get到資訊,接受到資訊,並不代表這些資訊你就理解了,也並不代表你就會運用了。而能夠理解的才算是真正的知識。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物理學家普朗克。關於普朗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他在1918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之後,自然是會有很多學校和科研機構,請他去作各種演講。

    並且在每次演講時,大家都會要求他講一講他的獲獎理論。講的次數多了之後,連他的司機都背下來了,有一天他司機跟他說:“原來你們物理學家只搞這些呀,你每次講的內容差別真的不是很大,演講內容連標點符號,我都記得差不多了,要不下次我講一講,你也歇一歇。”

    普朗克就答應了這名司機的要求,演講開始了,司機自己登臺演講,對著一群頂級物理學家慷慨激昂的陳詞。可是當演講結束的時候,有一個教授舉手說:“我想問一個問題。”

    這位司機急中生智的說:“這個問題太小兒科了,要不就讓我的司機來解答吧,相信我的司機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雖然這是物理學家普朗克的一個異聞趣事,但背後反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道理---記憶只是資訊接受的一個環節,要想把這些知識變得有用,重要的還是要理解。

    那麼怎樣才算是理解了呢?

    物理學家費曼分享過一種學習方法,叫做費曼技巧。檢驗一個知識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掌握,有兩種辦法。

    第一,可以講給別人聽,如果一個知識,你能夠講解的讓別人聽明白,能夠解答別人的疑問,那麼這個知識有較大的可能,你已經掌握了。如果找不到可以講解的物件,那麼還有一個辦法。拿出一張A4紙在紙上用自己的話,把相關的知識要點重新的複述一遍。記住!不是默寫,而是用自己的話,把這些知識重新寫一遍。

    當然,對於在校學生來說,還有一種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去做習題。如果對應的知識點的習題,你能夠獨立的解出來,那就證明這個知識你真的掌握了。

    在學校裡面有接近30%的學生,學習停留在記憶的層面,停留在識記層面,有60%的學生能夠達到理解的程度,如果你想成為學習的高手,除了理解之外,一定要學會建構。

    第三重境界---建構。

    如果你看過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的筆記,就會發覺這些學生的筆記,不僅會有老師上課講的內容,而且還會有自己的反思和總結。

    很多人認為記憶只是理解並存儲資訊,實際上知識的儲存是新舊知識的重新組合。那麼所謂的建構,最基本的就是要去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絡,把新的知識和舊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如果是能力允許的話,可以構建一個知識樹,把學到新的知識加到舊的知識體系當中,進而讓自己能夠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以數學為例,比如說高中數學的三角函式和函式有區別,也有聯絡,學完三角函式以後,就要把函式和三角函式放在一起歸納、區分。再比如,三角函式還有可能和解析幾何結合在一起,那麼學完解析幾何之後,就要整理歸納一下橢圓、圓、雙曲線,都有哪些知識點能夠和三角形結合在一起,這些知識通常會以什麼樣的形式考察。

    當然,構建知識體系最高境界是,讓知識“為我所用”,而不是跟著知識的尾巴走。有些學習高手,在構建知識體系時,會把老師講過的知識拆解、打碎之後,再進行重新組合。

    他們在記筆記的時候,關注的是自己不會的要點,以及自己的學習心得和自己總結的技巧。

    也就是說,高手是在嘗試把知識變成了自己的,根據自己的思路來整理筆記體系。他們關注的要點,可能和老師關注的要點有很大的不同。他們記筆記也並不是事無鉅細的。把老師的內容全部總結一遍,而是爭取讓筆記中每一句話,每一個題目,都是對自己有“用”的。

  • 4 # 哄哄愛教育

    知識的消化和吸收,該怎麼理解呢?

    先看人體的消化和吸收是什麼概念:食物經過消化器官,把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的過程就叫消化,比如蛋白質→多肽→氨基酸,澱粉→麥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小分子透過消化道壁進入血液的過程就叫吸收。

    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就類似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比如,老師講初中數學公式:

    上面這些公式,如果你只會死記硬背,但是不懂得其內涵,那不叫消化,叫讀死書,這樣學數學就是大忌,打死也學不好。如果你懂得每個公式符號的意義,影象的意思,並且能用語言或文字把公式和圖表轉換過來,能搞出個一二來,真正理解每個公式的本質和用法,這才並且熟練內化到大腦才可以叫消化。

    吸收呢?就是在消化的基礎上,找一定量的對應習題去刻意聯絡,現在的人叫“刷題”,目的就是達到靈活運用公式和舉一反三的效果,透過不斷做題是書本知識得到鞏固和更深刻的理解,連出題者的方向,目的和套路都搞得一清二楚,絕不含糊和一知半解了,才叫知識的吸收。

    人隨便亂吃東西,便出現消化不良,容易引起腹瀉或其它腸道疾病,從而影響食物的吸收,穩態被破壞,人就要患病。學知識,首先得打好基礎,搞好消化工作,找出相關知識點,深刻理解並反覆琢磨對比反思。

    知識消化得好是知識吸收效率高的先決條件,心中有高樓,那就好好打地基。夯實基礎再去做習題,學習方法就對頭了。去一片渺無人煙的沙漠,首先得找一張地圖,瞭解地形,再行動,否則就如無頭蒼蠅,看起來很忙的樣子,其實都是瞎子點燈。

    問題是,身邊很多學生不喜歡消化,喜歡直接吸收。他們連課本有幾個單元,每個單元講什麼知識都不清楚,課前不預習,課上不停或辦聽不聽,課後不消化課本內容和老師講的知識,就簡單粗暴直接去刷題,這就是典型的無頭蒼蠅,不講方法,基礎一點也沒有,卻想建高樓大廈,即使建成,也一定會轟然倒塌。

    讀書學習離不開消化和吸收,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缺一不可,構成學習的一個整體。沒有消化的吸收是海市辰樓,沒有吸收的消化是水中望月。

  • 5 # 劍客談教育

    老師常說學習應該把知識點消化吸收,這個消化吸收應該怎麼理解?

    這幾天上課,剛剛講到這個問題。為了讓學生理解,我先提了一個問題:“圖書館管理員為什麼能很迅速地找到讀者借閱的圖書?”學生的回答綜合起來有五種觀點:

    1.管理員熟能生巧;

    2.管理員記憶力好;

    3.管理員給圖書分類了,一種按照圖書內容分類,一種按圖書名稱音序分類;

    4.管理員把書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了;

    5.管理員給所有的書都貼了標籤,建立了索引目錄。

    這五點剛好對應著學習的處理過程的五個環節:分類、消化、歸置、記憶、重複。當我們學習一個新知識點時,就相當於往大腦這座圖書館裡添加了一本新書,學習者作為管理員,必須要對這本書進行分類、整理、提取關鍵詞、貼上標籤、放置到固定區域、經常重複拿出來放回去、形成長期記憶。這樣就可以牢固地記住它並且快捷地找到它,用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什麼叫消化呢?簡單的講就是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好比我們這一整本書,把它拆開了、揉碎了,關鍵資訊都提取出來了,更形象的說法是庖丁解牛,把一隻全牛分割成骨、肉、皮、血和內臟。

    什麼叫吸收呢?就是我們把這隻牛身上有營養的部分吃了,轉化成自己的肌肉和力量。但我們不可能一頓就全部吃完,也不可能頓頓都只吃牛,我們都是搭配著吃,分開來吃,儲存起來慢慢吃。

    所以,學習的消化吸收過程也是這樣,我們把一個知識體系(學科)分解成許多小知識點,一個個地去理解它,這是消化;而這些知識點真正轉化成了我自己的智慧,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之後,就是吸收。

    綜上所述,我們用自己已知的東西去解剖未知的東西,把大的分解成小的,然後用自己的話去解釋清楚這些小的,最後還能重新組合成一個方便自己使用的完整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回到開頭的提問,圖書管理員整理、分類、貼標籤就是消化;歸置、記憶、取用就是吸收。我們學習的過程是輸入—處理—輸出,消化和吸收就是處理,這個環節做不到位,就會影響後面的輸出。而這個環節的關鍵就是建立最便捷的索引目錄,其實我們學過的很多東西並不是忘了,而是找不到了。

    當然,我們的大腦也不是無限容量的,它也分兩個區域,就像電腦的記憶體和硬碟,一個負責即時處理短期記憶,一個負責長期儲存隨時取用。消化就相當於在記憶體里加工處理,吸收就是把處理好的資源儲存到硬盤裡。為了能迅速找到它,必須把它放到該有的位置、編上合適的關鍵詞。而為了讓我們的儲存空間不至於擁堵不堪,一方面我們要及時清除垃圾或廢棄的東西,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輸入真正的好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大家現在所處的世界,會不會就是一個類似於正在探索的一個微觀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