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閱動力
前置前驅和前置後驅汽車之間的含義和區別是什麼?
顯示發動機的位置和驅動輪的位置,每個都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執行特性。專業術語“驅動系統”。從發動機的位置和驅動輪的位置對汽車的結構進行分類的名稱,大致分為五類:FF,FR,4WD,MR和RR。
前置前驅
最受歡迎的商用車是前置前驅車:前置發動機和前置驅動器。在當前市場上的車輛中,大多數車輛使用的驅動系統是前置前驅。前置前驅,其中發動機和驅動輪都位於車輛前方。由於不需要安裝將發動機的輸出連線到後輪的驅動軸,因此很容易擴大內部空間,並且由於零件少,可以減輕重量。
前置後驅
也稱為FR(前發動機/後驅動器)稱為後輪驅動。和前置前驅汽車的區別在於,發動機在汽車前,但驅動輪是後輪。一個主要特徵是,傳遞動力的傳動軸在車身中央的底盤下執行。如果只有一根傳動側,則在施加多個方向的力時會斷裂,透過等速萬向節的零件進行連線了。該驅動系統用於跑車和高階轎車,具有自然的加速和轉彎感覺。
前置前驅和前置後驅汽車外形特徵
它們車身結構不同,外觀也有所差別。前置後驅車的前懸更短(突出到前輪前方的部分),並且引擎蓋具有更長的結構。
第一個結構性原因是如何放置發動機。基本上,前置後驅車的發動機平行於車身的前後方向安裝(垂直),前置前驅車的發動機垂直安裝(水平)。因此,前置後驅汽車自然需要前部的長度,這在外觀上造成了差異。同樣,作為汽車的特徵,採用前置後驅的轎車通常是高階轎車,所以車身也隨之較長。
前置發動機的優勢?1:更寬敞的內部空間
前置前驅汽車的最大優點是可以擴大內部空間。許多前置前驅車輛使用前後方向較短的臥式發動機,並且變速箱和其他零件尺寸越來越小,因此可以節省空間。
另外,前置前驅車輛不再需要用於向後方傳遞動力的傳動軸和後輪周圍的零件,一般駕駛室以及後備箱的空間較大。
2:易於降低製造成本
前置前驅汽車的零件數量少並且可以減少製造成本。前置後驅車配備傳動軸,必須注意車內的安靜和振動控制,因此零件數量將比前置前驅車要多很多。
3:易於提高直線穩定性
前置前驅車輛由前輪驅動和轉向,車身向前拉,可以提高直線穩定性。由於它是由前輪驅動的,因此非常穩定,可以抵抗崎嶇不平的道路。
4:不怕積雪的路面
由於前置前驅汽車的驅動輪離發動機很近,因此它具有強大的動力將牽引力(驅動力)傳遞到路面。當然,它不如四輪驅動汽車,但相對於前置後驅汽車有很多優勢。
5:提高燃油效率
由於前置前驅車輛不需要長的傳動軸,因此減少了與行駛相關的零件數量,零件之間的傳動損失也減少了。這樣做的優點是,可以用較少的能量移動車身,並且容易提高燃油效率。
前置前驅汽車的缺點1:車身結構變得複雜
首先,車身結構變得複雜。在前置後驅轎車中,驅動單元和轉向系統部件可以前後分佈,而在前置前驅轎車中,發動機,驅動輪和轉向系統部件都放置在車輛前方,因此車輛結構變得複雜。
2:瞬間加速減慢
前置前驅汽車的前面很重,後面卻很輕。在瞬間加速時,車身的後部下沉,相反,車身的前部浮起。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則驅動側的前輪將無法獲得足夠的牽引力,並且可能會感覺到加速度比前置後驅車輛要慢。
3:轉彎時容易向外凸出
轉彎時很容易向外凸出,這被稱為轉向不足,這是前置前驅車輛特有的現象。由於前置前驅汽車既有驅動輪又有方向盤,所以如果要保持速度,將無法轉彎,如果增加轉彎力,則必須減速。隨著速度的增加,彎曲力減小,向外的膨脹力增大。為了消除轉向不足,重要的是不要踩油門,而要放鬆油門並放慢速度。
4:方向很重,很難轉彎
前置前驅汽車的前輪比其他驅動系統更重,因此方向盤往往更重。即使是小轉彎,其前部也有許多結構,並且許多型號的發動機都水平放置,因此確保輪胎彎曲的空間是有限的。
前置後驅汽車的優點前置後驅車輛的優點之一是簡化了車身結構。這種傳輸方法在許多跑車中都被採用,因為它易於操作,動力從後輪傳遞,並且具有出色的瞬時加速效能。另外,由於重物前後來回分佈,容易使前後重量分佈為50:50,並且還具有提高轉彎效能的特徵。透過佈置這些部件,可以縮短懸掛,並且由於前部的較小結構,可以增加方向的轉向角。容易轉彎也是一大優勢。
前置後驅的缺點傳輸動力的傳動軸位於車輛中央的地板下方,這給內部空間帶來了壓力。特別是對於較低的轎車,地板不會變平,並且中控臺和後排座椅中央的腳部空間會變窄。在行駛方面,後輪的抓地力在前輪之前降低,從而導致轉向過度的現象,即車身比轉彎方向更多的內側,如果在惡劣天氣下高速行駛時發生過度轉向,則會引起旋轉。
-
3 # 行之御風
SUV最早是指運動型多用途汽車,要求有一定的在非鋪裝路面上行駛的越野能力,為了實現這種效能,在誕生之初普遍用的都是帶車架的非承載車身和4WD四輪驅動;現在各個品牌大量推出的所謂SUV其實都是在轎車的基礎上拓展而來的跨界車,用的是承載車身和轎車上普遍採用的前置動力系統。
汽車動力佈局能做的方案人類都基本嘗試過了,經過不斷最佳化,儲存至今的都是經過大量的驗證後證實有實用價值的方案,不排除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驅動技術的進步,會出現新的佈置方式,比如說輪轂電機。
傳統的內燃機(包括各類混動)領域中發動機放在車頭位置,輸出動力作用在前車軸上就是前置前驅(FF);發動機同樣也放在車頭位置的動力艙內,但是輸出動力作用在後車軸上,就是前置後驅(FR)。這是發動機佈置在前的情況,當然還有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這兩種發動機大部分都是縱置的。當然還有現在出現各種四輪驅動,橫置、縱置,前驅後驅都能實現。有沒有後置前驅呢?歷史上有過但由於效能實在太差,放棄了。
後驅車的驅動在後而轉向機構在前,前輪負責轉向,後輪負責驅動。透過合理設計,整車容易實現前後軸50:50的質量分配,質心與結構中心更貼近,所以後驅車可以獲得更好的駕駛樂趣,這其中就表現為加速起步快,操控感更好。由於零部件集中度相比不高,可維修性也好一些。
缺點是,由於後驅車型普遍採用的是縱置發動機,而且與變速箱串列縱向佈置,佔據了駕駛艙的部分空間,導致整車空間相比前置前驅車型要侷促一些。而且不可避免要增加一根貫穿全車的傳動軸,這樣使得傳動部件的增多,整體傳動效率有所下降,效率降低也就意味著油耗不可避免增加。對於後驅車特別是在冰雪路面上容易出現打滑和後軸甩尾,儘管現在有很多車身控制系統可以打幅度降低這種風險,但結構上存在的先天不足是無法徹底消除的。另外就是縱置發動機的車型的成本要比橫置發動機的車型高,因此很多豪華車型都喜歡搭載縱置發動機。後驅動汽車典型的自動轉向響應特徵就是會出現過度轉向,這種趨勢是各類跑車和賽車所期望的,儘管這種特徵屬於不安全範疇,但透過調整轉向機構可以明顯改善。
前置發動機的優點是,發動機輸出端與前車軸平行,結構緊湊,不需要更多的傳動部件,效率高。因此造價也低廉,油耗有優勢。駕駛艙空間可以輕鬆滿足5人需求。應對溼滑路面的能力要好於後驅車。前驅車型結構天然存在轉向不足特性,是汽車主動安全的一項特徵。
缺點是,前輪負責轉向也負責驅動,變速器,傳動軸等部件都集中在車頭,使車頭重量大大增加,結構複雜空間小導致可維修性差。前驅車大部分狀態下的質量分配比都達不到50:50,加上前軸負荷重,轉向靈活度差,所以其駕駛樂趣不及後驅車。
市場中的越野SUV由於動力輸出的特殊需求,都需要採用四輪驅動外加差速鎖才能滿足,不過硬派越野車屬於小眾車型;而主流是城市型跨界車,與轎車同平臺,基本都是前驅結構,不過現在有AWD型全輪驅動系統普及的趨勢,AWD採用多片離合限滑差速器實現適時四驅功能。SUV這個車型由於重心較高,側傾相比轎車更加明顯,如果採用單獨的後驅結構,存在結構安全不足,因此很少有車型選擇這種驅動形式。
回覆列表
前置前驅適合SUV-前置後驅適合轎車或商用車型
問題:
前置後驅是否一定比前置前驅好?這是個存在很大爭議的問題。一般認為後輪驅動的汽車操控感會更理想,前驅汽車的操控極限理論上要低得多;但是前驅系統又有節油的優勢,那麼究竟哪種更好呢?其實這也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因為不同的車型適合不同型別的驅動系統,車型的特點更能決定車輛的操控極限哦。
SUV&FFFF·前置前驅適合普通的代步型SUV(≤13萬區間內的選項),因為四驅系統的製造成本更高,而後輪驅動並不適合這種相對笨重的車型。家用代步選擇最多的是A/B級純的SUV,車身尺寸的平均標準如下。
A級-4600*1850*1700mmB級-4850*1900*1750mm從車身的高度標準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重心過高,轉彎側傾程度會很大。車身的重心會隨著高度的升高而同步提高,重心到底盤懸架位置的長度等於「槓桿原理」的力臂,而車輪到底盤的小小的離地間隙則等於阻力臂,結果會怎樣呢?參考下圖。
給我一個槓桿可以翹起地球,雖然這是個比喻但完美的詮釋了槓桿原理;相同的作用力施加於不同長度的力臂上,結果總會是力臂越長撬動物體移動的程度就會越大。SUV車型不僅僅是重心高所以“力臂”長,同時車輛因使用了過多的鋼材,造成整備質量(空車重量概念)過大。
於是在轉向時就會產生較大程度的側向作用力,那麼再加上重心高的缺點,車輛則必然會有相當程度的側傾;說白了就是SUV不論用前驅、後驅還是四輪驅動,其公路操控的極限都會很低!比如某些全時四驅SUV進行麋鹿測試,時速65km/h左右就會失控,這是基本沒有什麼駕駛樂趣可言的——不考慮駕駛樂趣,需要考慮的是不是省油呢?
FF系統的特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緊湊。
發動機前置很好理解,就是把發動機放在車頭位置;此時有人會疑惑了,難道發動機還有放在其他位置的嗎?跑車會採用後置後驅或者中置後驅,微面多為中置後驅,客車則為後置後驅,重卡當然是中置發動機,不同車型會有不同的佈局方式。
不過前置發動機是最常用的選項,因為發動機與副車架等結構可以作為碰撞緩衝;至於前置前驅則是把發動機橫著放在發動機艙裡,變速箱也是體積小巧的橫置型別,傳動軸可以用“mini”來評價。整套動力傳動系統都很小巧,使用的鋼材更少,這就能夠有效的降低整備質量了。而質量每降低100kg,百公里耗油量就能下降0.5L左右,所以前驅系統還是有些優勢的。
其他車型·FRFR·前置後驅適合的車型很多,在乘用車型中有三類適合使用。
轎車MPV輕客前置後驅仍舊是把發動機放在車頭,但動力輸出端是朝向車尾,以90°垂直於後橋;這種佈局叫做縱置,FF則為橫置前驅。
縱置發動機需要透過變速箱和傳動軸與後橋分動結構連線,可想而知在足夠長的車身底部,總會有一組碩大的變速箱,以及一根很長的傳動軸。這種設計的缺點在於比較笨重,但優點對於上述車型而言就有很多了。
優點1:FR縱置系統有效均衡了前後輪的抓地力,因為車身中後部也有比較重的傳動結構,前後的重量基本相同;而重量施加於車輪的垂直壓力直接決定了抓地力的強弱,那麼前後相當則抓地力相當,高速轉彎時的後輪就不容易側滑了。
然而FF的三大核心總成都集中在車頭,車尾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配重”;結果則是後輪的垂直壓力很低,以稍微高的車速轉彎就有可能側滑。(SUV不會去極限操控所以無需關注)
優點2:汽車在起步加速過程中重心會後移,滿載之後的重心也會後移;此時的後輪壓力與抓地力就會更強,同時前輪的抓地力會減弱。
那麼使用前置前驅則會出現較大的輪上功率損耗,這又會增加油耗;在溼滑路面或過於陡峭的坡道爬坡時,前輪很有可能打滑而造成車輛失控。但是後輪驅動就不用擔心了,因為動力會輸入到抓地力越來越大的後輪上,車身被推著前行則沒有問題。所以核載人數較多的MPV和輕客都適合後驅,大型客車當然也不例外,卡車動輒運載幾十噸的貨物,不用後驅幾乎沒法駕駛。
總結:前置前驅適合是操控極限本就很低,同時也沒有過多核載人數(重心不會過於靠後)的車型,SUV是最適合這一系統的車型。當然能夠選擇四驅會更好,操控極限和透過能力的提升也是有價值的;只是四驅SUV畢竟價格高,那麼在前驅和後驅中二選一則不如選擇前驅。
至於轎車肯定是後驅更好,只是後驅系統實際還是比前驅成本高;所以≤20萬的車輛主要還是用前驅,目前在20/30萬區間有不少後驅轎車,其中指導價偏高但實際可以低至18萬級的凱迪拉克CT4挺不錯,其次還有捷豹XEL、BMW3 Series、CT5/6等,這些轎車的駕駛感受比前驅更理想。
天和MCN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