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托 意思是“紅色英雄城”,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 (Ulan Bator) 是一座具有濃郁草原風貌的現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常住人口94.2萬(2004年底) ,其中70%的人口是年輕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米。這裡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2.9℃。烏蘭巴托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
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後的150年中,遊移於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如今,烏蘭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變成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附近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煤。全國大部分工廠企業設在這裡,工業以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全市工業總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烏蘭巴托市地毯廠生產的純羊毛地毯多次獲得萊比錫國際博覽會獎牌,還有裘皮服裝、山羊絨和駝絨製品,成了該市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烏蘭巴托是全國交通運輸的樞紐。這裡有通向全國各省市的公路網和飛機航線,有鐵路同中國、俄羅斯相銜接。還有固定的航班開往北京和莫斯科。烏蘭巴托鐵路局同中國呼和浩特和天津市鐵路局在國際聯運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烏蘭巴托鐵路局統管蒙古全國的鐵路及國際聯運,承擔著全國貨運週轉量的80%和客運週轉量的近50%。從烏蘭巴托向南北延伸的鐵路幹線,不僅在蒙古經濟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而且是連線中蒙俄三國並繼續延伸的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這裡就有7所。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據統計,烏蘭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學。
烏蘭巴托市寬廣整齊、風景秀麗。它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興的年輕城市。市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在現代化樓群之中,傳統的蒙古包仍然可見。
烏蘭巴托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和天津市結為友好城市。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這裡就有7所。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據統計,烏蘭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學。 烏蘭巴托市寬廣整齊、風景秀麗。它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興的年輕城市。市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在現代化樓群之中,傳統的蒙古包仍然可見。
烏蘭巴托 意思是“紅色英雄城”,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 (Ulan Bator) 是一座具有濃郁草原風貌的現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常住人口94.2萬(2004年底) ,其中70%的人口是年輕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米。這裡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2.9℃。烏蘭巴托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
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後的150年中,遊移於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如今,烏蘭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變成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附近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煤。全國大部分工廠企業設在這裡,工業以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全市工業總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烏蘭巴托市地毯廠生產的純羊毛地毯多次獲得萊比錫國際博覽會獎牌,還有裘皮服裝、山羊絨和駝絨製品,成了該市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烏蘭巴托是全國交通運輸的樞紐。這裡有通向全國各省市的公路網和飛機航線,有鐵路同中國、俄羅斯相銜接。還有固定的航班開往北京和莫斯科。烏蘭巴托鐵路局同中國呼和浩特和天津市鐵路局在國際聯運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烏蘭巴托鐵路局統管蒙古全國的鐵路及國際聯運,承擔著全國貨運週轉量的80%和客運週轉量的近50%。從烏蘭巴托向南北延伸的鐵路幹線,不僅在蒙古經濟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而且是連線中蒙俄三國並繼續延伸的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這裡就有7所。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據統計,烏蘭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學。
烏蘭巴托市寬廣整齊、風景秀麗。它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興的年輕城市。市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在現代化樓群之中,傳統的蒙古包仍然可見。
烏蘭巴托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和天津市結為友好城市。
烏蘭巴托 意思是“紅色英雄城”,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 (Ulan Bator) 是一座具有濃郁草原風貌的現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常住人口94.2萬(2004年底) ,其中70%的人口是年輕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米。這裡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2.9℃。烏蘭巴托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
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後的150年中,遊移於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如今,烏蘭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變成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附近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煤。全國大部分工廠企業設在這裡,工業以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全市工業總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烏蘭巴托市地毯廠生產的純羊毛地毯多次獲得萊比錫國際博覽會獎牌,還有裘皮服裝、山羊絨和駝絨製品,成了該市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烏蘭巴托是全國交通運輸的樞紐。這裡有通向全國各省市的公路網和飛機航線,有鐵路同中國、俄羅斯相銜接。還有固定的航班開往北京和莫斯科。烏蘭巴托鐵路局同中國呼和浩特和天津市鐵路局在國際聯運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烏蘭巴托鐵路局統管蒙古全國的鐵路及國際聯運,承擔著全國貨運週轉量的80%和客運週轉量的近50%。從烏蘭巴托向南北延伸的鐵路幹線,不僅在蒙古經濟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而且是連線中蒙俄三國並繼續延伸的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這裡就有7所。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據統計,烏蘭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學。 烏蘭巴托市寬廣整齊、風景秀麗。它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興的年輕城市。市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在現代化樓群之中,傳統的蒙古包仍然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