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千千里馬

    霸道是一種現實的戰術性的王道。要霸道,就需要不斷的擴張,打打殺殺,一切從實用主義出發。凡是有利的就做,凡是沒有利益的就不去做。

    孟子處於戰國紛爭的高峰時代,每一個諸侯國,都在不斷擴張,這種擴張的結果,就是弱肉強食,所以,最後就是秦始皇一統天下。

    這等於說霸道是不可長久的。

    我們從後來的社會歷史實踐也可以看到,一個只會實用主義的政治,最後就沒有實用了。

    所以,孟子他們繼承了儒教的傳統,希望找到一個長治久安的政治理想。

    孟子和孔子一樣,都是希望恢復到理想的堯舜時代,最次也應該恢復到西周時代,因為那個時代是一個有秩序的社會。

    那麼,如何達到那個理想社會?那個理想社會有什麼好處?

    孟子突出了“力假仁”,“德行仁”的理想。也就是說,戰爭的手段不過是為了實現仁這個目的。如果是以暴易暴,那就好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止於仁者,天下歸仁。

    以德行仁,就是說提倡仁,才會得天下。

    孟子提出的這些偉大理想,在戰國時代不太適用,在秦始皇時代也不太適用。

    但是在漢代得到重視,從此以後,國家統一安定以後,都是要用“德行仁”的。

    從長治久安來說,這是一個和平共享的思想,值得我們重視。

    但是,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國的儒教思想也有不善進取的一面。

    特別是在面對強敵的環境下,往往以為世界都很仁,結果被野蠻的侵略徹底粉碎了仁道的夢想。

  • 2 # 煮酒笑醉生

    這句話是說:用武力假借仁義的人可以稱霸,以道德施行仁義的人可以使天下誠服。我個人理解,這句話有一定的正確性。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商朝末與西周初就是鮮明對比。如桀和李世民也是鮮明對比。

    但是這句話具有片面性。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還是要靠法律法規來進行治理。法律就是準繩。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以此為底線,不可碰觸,否則,就要受到懲罰。

    現在的社會複雜,只單單考仁義去治理,效果是很差的。有些人屈服於武力,必須要強制執行。國際上更是“以武力論排名”。誰強大,就誰說了算,就可以享受更多的資源。

    所以。一個國家的治理都離不開武力和仁義這兩個東西,當然,基礎是法律

  • 3 # 邢百里

    這裡說的是兩種治國理念,一種是當時各國君王普遍奉行的霸道,這種霸道的核心是以力服人,依靠軍事力量使人屈服。這裡所說的假仁不是假借仁的名義,而是假借強力推行仁義,參考春秋第一霸的會盟宣言。

    第二種是孟子主張行仁政的王道。主張輕徭役薄賦稅,使人民安居樂業,教化人民孝悌。在戰火紛飛的那個時代,做出這樣的楷模,人民心嚮往之。如此則兵鋒所向,敵國軍隊會紛紛起義,不戰而屈人之兵。

    孟子這種想法太天真、太理想化了。孟子說只有王道能統一天下,最不可能統一天下的是秦楚那樣行霸道的“嗜殺人者”。

    事實上,在當時唯一適用的是叢林法則。正是實行先軍政治的秦國實現了統一。後世孟子擁躉找理由說秦國雖統一,但二世而亡,不能算。那麼後世國祚綿長的漢、唐、宋、明、清怎麼沒有一個開國皇帝是孟子理想的仁君?

    諷刺意味的是將孔孟思想抬上廟堂,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其一生實行的是霸道,和王道一點兒不沾邊。

    事實上,後世推行孔孟,不過是利用孔孟思想,加強國內的中央集權統治。

  • 4 # 無憂谷逍遙子

    謝謝非常茴香豆友邀請!孟子這句話全文是“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待”字應該做“有恃無恐的恃”來理解!如果要準確理解這句話得先區分確定什麼是“霸”、“王”?霸字有“春秋五霸、西楚霸王、李元霸”等詞彙基本都有以力取勝蠻不講理的含義即依靠強力迫使他人屈服,例如今天的美帝就是世界霸主;“王”則是的得民心得天下,依靠順應民意來完成天下統一,周文王姬昌在商末以仁義待百姓,天下歸心,紛紛逃亡西岐,所以後世姬昌諡號“文王”,這是“王即王道”的定義;當然孟子的唯心主義詮釋“霸,王”有理想主義的色彩,只能是一種思想,在人類社會的進化中如何把握“霸和王”是何其難之事,用“成王敗寇”來說明可能更合適吧!由於水平有限無法準確理解見諒!

  • 5 # 詩夜城主

    孟子言“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通俗的理解:以“力”者竟可以稱“霸”,可以看出此“力”並非完全指兇殘的武力,若是兇殘的武力又怎能稱之為“假仁”,故而,以“力”是指用權錢美色花言巧語迷惑人蠱惑人心,看似慷慨的行為,霸氣如虹,實則是內心別有企圖虛情假意,一旦達到目的後就過河拆橋,此為“假仁”也,又稱為“小人”,翻臉比翻書還快;

    以德行仁者為王,就好理解了,忠孝禮廉仁義道德之胸懷,便可得道多助,成功名大業。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偽似真。忠義與邪惡從來都不是能夠從表面就能看出來的;三國時期的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可以說是以德行仁者,方能三國鼎立為魏王。

  • 6 # 風雅正

    王霸之辯,是孟子學說的重要內容。《孟子·公孫丑上》篇記載孟子之語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題主所謂““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即出於此處。

    在談自己的理解之前,我們先讀下孟子自己的解說: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楊伯峻先生譯文雲:

    用武力征服別人的,別人並不是真心服從他,只不過是力量不夠罷了;用道德使人歸服的,是心悅誠服,就像七十個弟子歸服孔子那樣。《詩經》說:‘從西從東,從南從北,無不心悅誠服。’正是說的這種情況。

    這段話最後所引詩句,意在說明以德服人的盛況,即說普天之下,四裔八方之人,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孟子推崇王道,貶斥霸道。原因在於,霸道仰仗武力,霸道的維持訴諸武力,可能會帶來戰爭,使得天下紛然,人民受害。

    霸道依靠武力,當然是大國才可能稱霸,春秋時期的宋襄公爭霸未遂,主要原因便是宋國相對弱小,綜合國力欠佳,縱然興盛一時,也難以維持其霸主地位。

    而王道,訴諸德性,以君主自己的德業言行感化人,身邊的人,被其感召,提高自我要求,剋制私慾,幫助國君維持健康的統治秩序。遠方之人,亦向風而化,向善向上,而不是妄圖為滿足自己的慾望而為所欲為了。

    霸道的達成,需要強大武力的支撐,故而,只能行之大國。

    王道的達成,在德不在力,大國小國均可行之,具有更大的“普適性”。商湯和周文王,起初都是小國之主,卻依靠仁道,成為王者的典範!

    霸道依靠武力,武力極易引發爭戰,成為和平的隱患。特別是武力相當的國家之間,勢必要有一戰,結果百姓流離失所,田園荒蕪,大量人民被殺戮。顯然,霸道極易導致屠殺,是野蠻之途!

    王道崇尚的道德,要求君主剋制自己的私慾,防止個人膨脹,而是按照相對公正友善的原則,以和平穩健的方式治國。王道對戰爭持排斥態度,愛好和平,嚮往公序良俗,可以說,王道是文明之途!

    無論霸道王道,愛“仁”都是其中之義。

    只是霸道並非真正的熱愛“仁”,而是把“仁”作為工具,追求霸道者,真正迷戀的是力量。

    崇尚王道者,認同仁,願意施行仁政,更願意以德的方式達到王道。也只有以德的方式,才能夠達到王道。

    渴望成為霸主的君王,承認仁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認為武力的影響力更強大,為了滿足其征服欲和虛榮心,追求霸道的人,就利用王道,虛心假意地宣稱自己熱愛仁道,實際所崇尚的確實武力。

    可以說,霸道以武力為信仰,認同的是野蠻的叢林法則。王道以仁道為信仰,推崇的文明的理想法則。

    叢林法則,殘酷無情,激發人性中獸慾的一面,因其缺乏底線,無所不為,在失序社會中,更容易佔據上風。

    理想法則,溫情脈脈,發揚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在秩序良好的社會,更容易推行開來,否則,強行推進,可能會被信奉叢林法則的衣冠禽獸戕害。

    王道指引世人朝著理想一途邁進,雖然困難,終究是向上一途!

    霸道鼓動人們奔向現實一方,看似更為高效直接,然而,其成果很難儲存,極易失去,對自身和他人的傷害,極為深遠巨大,是墮落路線!

    孟子在戰國時代,之所以不被待見,各國君主不願實行其主張,很大原因在於戰國亂世,崇尚武力,如尚德求仁,可能會在武力角逐中落敗,君主們會失去自主權,甚至自家性命。

    然而,孟子的王道,在太平之世,也沒有得到施行,可能也是因為叢林法則從未遠去,人類文明的進化過程,要遠比人類肉體進化得慢。

    只是,在人類文明進展到比較理想階段的之前,人類能夠保證不會互相殘殺殆盡,不會走向滅絕嗎?

    孟子和孔子一樣,都試圖是用超前的理想法則,來收拾已經顛倒的乾坤。可惜,他們都失敗了,這是他們自身的悲劇,是理想主義者的悲劇,更是人類的悲劇!

    更多人文精彩解讀,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 7 #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他是在強調教化的政治理念。

    在春秋戰國時期,圍繞如何治國,士人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理念。儒家提出仁和禮,仁政愛民,教化百姓。法家講權術勢,嚴刑峻法,革新。道家講無為而治。墨家說兼愛非攻,反對戰爭,絕對平等,能者居之。……

    而孟子為儒家。在回答怎麼稱王時,他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那麼王是什麼呢?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頭的形象,象徵軍事首領的征伐權力。

    那怎麼才能真正為王呢?

    他認為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武力,一種是德治。武力統一的那是霸道,以德服人的才是真正的王道。

    那為什麼說王道可行,教化可行呢?他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善,只是後天被矇蔽了,故教化可使人不忘初心,重歸正道。

    這就是孟子思想,注重德行的作用,這對於今,不是也很有意義嗎?

  • 8 # 陳廣逵

    “以力假仁者霸”和“以德行仁者車”出自《孟子·公孫丑上3》

    原文是這樣的: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通釋如下:

    孟子說“靠力量藉助仁的招牌的君主可在天下稱霸,稱霸一定擁有大國。靠德行施行仁政的君主會擁有天下,行王道不必等待土地廣大。商湯靠七十里的土地行王道而擁有了天下,周文王憑一百里的土地行王道而一統天下。靠力量讓人順從的,並不是內心順從,是順從的人力量不夠大。憑德行讓他人順從是發自內心愉悅的真順從,就像七十名弟子順從孔子。《詩經》說‘從西從東,從南從北,沒有誰不想著順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以,憑,用,靠。假,藉助。霸,作動詞,稱霸,在天下作霸主。有,擁有,依託。

    行,實行。第一第二個“王”,音wàng,行王道,擁有天下,統治天下。待,等待。

    服,使動用法,使……順從。非,並非。不贍,接濟不上。贍,供給充足。

    誠,真。

    無不思服,沒有誰不想著順從。

    這裡談論了霸道與王道的本質區別。通俗些說,霸道靠的是力量,“仁”只是它的招牌,霸道是讓人口服而心不服;王道靠的是德行,“仁”是它的根基,王道是讓人心服口服。

    其實,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客觀現實中,“霸道”是可以暫時實現的,可持續多久取決於多種因素。“王道”可以實行,但很難實現。孟子說的“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還不是真“王道”,只是以“王道”為名行霸道之實的取勢而已。孟子游說諸侯行“王道”,對大國底氣尚足,對小國底氣就沒了,比如跟滕文公的對話中感覺孟子的話太蒼白。

  • 9 # 巴山夜雨涮鍋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同時我們要注意,孟子是儒家行善論的代表人物,也可以說是儒家中理想主義的一派(而和現實主義的荀子不同)。他的思想,簡單說就是要行仁義,認為仁義才是濟世救民之本,鼓吹武力不如仁義。這在戰國是否真正有效姑且不論,他老先生的思想確實就是如此單純。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理解這段話了。孟子說,使用武力,而只是假借仁義(的名頭)的人,可以稱霸。稱霸的,一定是個大國,(因為需要武力做後盾)。而憑藉道德來真正踐行仁義的,則可以稱王。稱王的,不一定是大國。然後他還舉了當初商湯以七十里土地起家,周文王以一百里土地起家,都建立了幾百年王朝。孟子還進一步說,靠武力來征服別人,別人心裡不服氣,力量不夠了就麻煩,靠道德征服別人,別人都心悅誠服,也就不會有反彈。

    這種觀點當然有單純理想化的一面。孟老夫子純粹是抱著儒家精神做美夢。實際上單純有道德肯定不能成事,商湯七十里也好,周文王百里也要,就算是真的,也只是他們在初期的本錢。最終他們能推翻夏桀和商紂王,還是靠著軍事實力。而周朝從東周開始的不斷衰亡,並非周王室道德越來越差,而是實力越來越削弱而已。戰國最終統一的秦,更是七國中最沒有道德的國家。

    但另一方面,孟子這番話也有可取之處。如果我們把這裡的仁義和道德,不單純看做一個道德精神上的高光,而是看做讓天下百姓安生的大仁大義大道大德,那麼確實只有實現這一點的君主才能夠真正贏得人心,建立穩定的統治。漢高祖劉邦的起家兵力遠不如秦始皇,但他僅僅用了七八年就掃平天下,這裡面當然有劉邦本身的才能,但他能用“仁義”的手段讓天下百姓安生從而獲得擁戴,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漢朝也因此延續四百年。

    總之,力和德兩者,在孟子的話中被對立起來,這是侷限性。但在實際中,君主想要獲得天下,應該德力合一。大凡能從天下群雄脫穎而出,則力這方面本身應該不差了。這時候,需要比較的,就該是德這一方面。這種思路,對於警惕後世統治者也是有道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球是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地球衛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