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有好球
-
2 # 張律明
我在中學時就閱讀過“史記”,史記中將漢高祖劉邦流氓嘴臉描述的栩栩如生;將漢武帝劉徹迫害忠良刻畫的入木三分。與孔子評論“春秋”中魯國國君的利弊得失,如出一轍。所以,魯迅在評論“史記”時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所以,我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對“史記”重拜的五體投地,並以司馬遷所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作為座右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對“史記”內容產生了許多懷疑:
一、神醫扁鵲:“史記”中扁鵲既醫過趙簡子,又醫治過虢國太子,又見過齊國恆侯。史記中如果扁鵲真實存在,他差不多要四百歲了。
二、愛國者屈原:在現存的先秦典籍中完成找不到“屈原”的名字。要知道諸子百家中,有名氣的人物在先秦典籍中都有記載,但從沒有人提到過屈原。現代歷史學家達成共識,孤本不能做為證據,即認為屈原是虛構的歷史人物。(新版歷史教科書將屈原內容刪除。)
三、五帝本紀:五帝就是黃帝、顓頊、嚳、堯、舜。但是,考古學家顧頡剛在商務印書局在編寫教科書中,閱讀了大量的上古典籍,發現了上古時期神話層累地建造了中國古史。“詩經”中的大禹原型,盡然是鑄造九鼎之上的一個動物圖型,後人傳說中有大禹治水,出現的時代是西周;孔子的“春秋”論語中出現了堯舜,也就是為了堯舜禹禪讓而出來的話題;戰國早期有了五帝之說,戰國晚期鄒衍將黃帝列為華夏的共祖;伏羲、女媧、神農在漢代開始流行,但是伏羲和女媧是蛇身人首,神農是人身牛首。到了魏晉時期,開天劈地的盤古最後出現。就是說,上古時期的神話,越是古,越到後來才發明。所以,顧頡剛會說,上古的神話就像一臺戲,越到後來便添枝加葉演繹越多。司馬遷的五帝傳說,是根據孔子的後人孔安國按照儒家的典籍而寫,可能當時為了漢朝的大一統。但是,二千多年下來,中華民族的子孫們認為自己就是炎黃子孫,實際上是一種神話,被當作歷史來承接了。
儘管,“史記”有許多不足之處,增加了許多儒學的觀點,並且強調了漢武帝頒佈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含義,為儒家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二千多年作出的巨大的貢獻。但是,“史記”在中國歷史書中開啟了先河,那就是以人物和歷史事件相結合傳記所寫的歷史書!
-
3 # 江南俗士1972
《史記》,魯迅先生稱讚其“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評價極高。事實上,史記也為後世留下了諸多的成語及其典故。
不過個人認為,史記文學價值大於歷史價值。作為史書,文筆精彩固然重要,但最根本還是要“可信”,否則就不叫史書。這方面史記做得不夠好。
拋開迷信成分,也不說考古學尚無定論的三皇五帝和夏朝,就拿具體的細節來說,史記硬傷不少,甚至到了荒唐的地步。舉幾個例子。
1、荊軻刺秦。刺殺敵國最高統治者,絕對是最高機密。而史記裡,荊軻赴秦,好基友高漸離等一大幫人為之在易水邊踐行,又是喝酒又是彈琴唱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這不是給秦國通風報信嗎?
2、沙丘密謀。趙高和胡亥勾結李斯,偽造遺詔。此等絕密之事,怎麼可能流傳下來?所有的當事人都不會洩露這個秘密,旁邊也沒有記錄者。司馬遷怎麼知道的?
3、蕭何自汙。劉邦建立漢朝後,擔心蕭何坐大,準備對他下手。蕭何為了打消劉邦顧慮,故意違法亂紀。按照司馬遷說法,劉邦殺蕭何,還只是內心的想法,根本沒有流露出什麼,甚至蕭何本人也沒感覺到危險,反而是蕭何的門客猜到了。那麼問題來了,1、劉邦的心思,司馬遷怎麼知道的?2、蕭何的門客看破了劉邦的意圖並提醒蕭何,司馬遷又是怎麼知道的?人命關天的事,不可能有其他人參與。3、蕭何違法亂紀的目的,司馬遷又是怎麼知道的?蕭何及手下門客肯定不會老實坦白是為了麻痺劉邦,否則他還自汙個啥?
諸如此類的例子,比比皆是!
歸根結底,司馬遷受宮刑後,性格扭曲,史記成了他個人抒情洩憤的平臺,因此留下了種種違背史實的故事
-
4 # 馬振廷1
,極恐莫過大徒殺,戰爭,大洪水災,大地震,大火災,大旱災,大蟥災,大病災,大的糧災,還有臺風,海嘯,等無非就這些,查史記,也不過是這樣吧。平常的那就是,人死亡的那個時間段,是每人都恐怖的。好啦不說啦,思考這樣的問題讓人不舒服。你知道嗎,聖人修身修的什麼嗎?就是每天修的如何死。老子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如何能自主的死,是人生最大的命題,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壽,亡者往也,不想亡就回來,想亡就不回來了,人常說某某修的好,一點罪沒受,跟睡著啦一樣。
整部道德經就是研究死的命題,修士天天做功,就是天天去死,死了生,生了死。就象外出遊玩一樣,說走就走了。想回來就回來了。比正常人要多活一百多歲,活夠了,不想回來,就不回來了。了
-
5 # 三上歷史
周亞夫,漢開國功臣周勃之子,位居丞相。
為人恃才自傲,桀驁不馴。
幫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居功至偉。
一日景帝請周亞夫吃飯。
只給他上了一整塊大肉,不給切,又沒筷子。
周亞夫心中不平,讓服務員拿筷子來。
景帝笑著說:這些不能滿足你嗎?
周亞夫趕緊脫帽謝罪,景帝起身相讓。
周亞夫藉機走了。
景帝看著他走出去,說:
這樣一個滿肚子怨氣的人不能做少主的臣子。
於是,找了個理由,景帝把周亞夫整死了。
-
6 # 一往文學
我認為是:伍子胥的復仇故事
伍子胥遭到楚國太子的老師費無忌的陷害,父親和兄長都被楚平王殺害了,他被迫逃往吳國。司馬遷在《史記·伍子胥列傳》中對伍子胥復仇過程作如下描述:遭奸佞,父兄被殺;圖雪恥,亡走異國;過昭關,越險赴吳;存大志,助闔閭立;謀國事,數請伐楚;得良機,引兵入郢;鞭王屍,終雪大恥。
伍子胥在復仇過程中借吳國之力報父兄之仇,“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可以說,伍子胥是仇報恥雪,名震天下。
在《伍子胥列傳》結尾“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讚賞之意溢於字裡行間。我們從司馬遷的評價中不難看出,他對伍子胥這個復仇人物的偏愛。這種偏愛與他獨特的心理有密切的關係,司馬遷因李陵事件遭受宮刑,不僅生理上受到嚴重損傷,心理上也受到嚴重的摧殘,使他承受著奇恥大辱。封建時代講“忠孝”、“務本莫貴乎孝”,而保護好自己身體是孝的第一要義。《孝經》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教之始也。”司也遷也深知“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汙辱先人,亦有何面目覆上父母丘墓乎?”所以受宮刑,不僅辱沒他本人,也汙辱了他祖先。這必然在他心中產生強烈的復仇情緒。這種強烈的復仇意識使得他的認知心理和審美心理發生了改變,也使得他對冷酷現實有了與常人所不同的認識和感受,對於那些敢於與命運抗爭,歷經磨難,頑強不屈,“棄小義,雪大恥”的復仇者,他由衷地敬佩和喜愛。他們的經歷對他而言彷彿一面鏡子,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復仇的希望。由於漢武帝的專制,司馬遷不能用傳統的殺人復仇的方式,也不能用韓信、範睢等人嘲諷的方式,他選擇了發憤著書來實現自己復仇的願望,透過對復仇人物的描寫,在自己的內心架 構起一個理想怕復仇世界,所以他常常在描述復仇人物時產生一種幻化意識,彷彿自己成了書中的復仇者,盡情地渲瀉自己憤怒的情感。在記錄伍子胥的復仇的過程中,伍子胥的復仇史傳達出他強烈的復仇意識,成為了他向漢王朝復仇的代言人!他那不甘屈辱,不甘沉淪的思想和靈魂找到了釋放的缺口,他強烈的復仇心理和情感找到了寄託和抒發。
他認為假若伍子胥為盡孝而與父親一塊死,那麼他的死“何異螻蟻”?毫無價值和意義。而伍子胥為復仇選擇了“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的“忍就功名”之路,司馬遷認為“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言為心聲,司馬遷的復仇思想在其議論中一覽無餘。在《報任安書》中他曾就自己選擇宮刑袒露心聲“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在生與死的問題上,司馬遷認為:一個人如果有怨仇,為保全氣節放棄復仇而去死,其死不過是保全了“小義”,是“輕於鴻毛”的。如果為實現復仇之願,能“棄小義,雪大恥”,其價值“重於泰山”,因而世人評價說“太史公滿腹怨言,亦借題發揮,洋溢於紙上,不可磨滅矣。以傷心人寫傷心事,哪能不十分出色” 。
-
7 # 滄桑短笛
不請自來。《史記》中細思極恐的例子很多,但再多也比不上《史記》本身的細思極恐。
一、《史記》有多少篇
都說,“《史記》有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史記》有多少篇還用問嘛?呵呵,我問的不是算術問題。
《史記》共130篇,這一點司馬遷在自序中就白紙黑字寫著的。但是,司馬遷自序中還有一句話:“十篇沒寫”(大意,書不在手邊,原話記不準了)。我們今天讀到的《史記》並不是120篇,而是130篇。
細思極恐的是:多出的十篇誰寫的?130篇中,哪篇屬於多出來的十篇?
二、擇善而從的《史記》
歷史上,《史記》經過流傳,有多個版本。現存的《史記》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劉宋裴駟的《史記集解》、唐司馬貞的《史記索引》和張守節的《史記正義》。題圖的這個版本是中華書局中華書局1959年9月版的《史記》,應該屬於經典中的經典了。但是,這個善本(好的版本)卻是清朝同治年間,張文虎“擇善而從”的版本。
分析下這個關鍵的“擇善而從”。
“從”就是從屬、依從的意思,從編輯的角度來說,就是認定的意思。
“善”就是好的意思,比如不同說法中,說法最多的一個;比如不同解釋中,讀起來更符合邏輯的一個,等等。
“擇”就是選擇。這個很簡單、也很恐怖。簡單的是“擇”字理解上沒有歧義。恐怖的一是需要“擇”必然意味著不同版本的《史記》記載的內容也不同。二是“擇”是清朝張文虎一個人作出的選擇。如果說司馬遷是《史記》的原作者,而張文虎是有記載的一次“擇善而從”,那麼歷史上,曾有多少個張文虎、李文虎、王文虎?只有天知道了。
綜上。我們現在看到的,最經典版本的《史記》,居然清朝同治年間張文虎個人選擇的結果。舉個邏輯上的例子說。白起是白是黑,是高是矮?只要張文虎個人認為白起是一個黑黝黝的矮個子,白起又黑又矮就成為了歷史記載。而且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記載。
這,夠細思極恐嘛?
最近幾年火熱的《大秦帝國》,作者創造中就採用了大量不同史書、同一本史書不同版本的對照。列出來的參照數目,數量驚人。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史記》畢竟是《史記》,歷史地位擺在那裡。但是,唯《史記》或者僅憑一個《史記》就蓋棺定論的觀點,顯然是不靠譜的。
“多一個心眼看歷史”是程步先生的格言。這個辦法,靠譜。
回覆列表
1、黃帝之父曰少典。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取代神農氏為帝,國號有熊。25子有姓14人。正妃嫘祖生玄囂、昌意。玄囂,嫡長子,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少昊氏,還有一個叫昌意。這個昌意有個兒子,叫乾荒,號高陽氏,高陽是誰呢?就是顓頊。所以顓頊和皇帝啥關係?爺孫關係。
2、帝顓頊生子曰窮蟬。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顓頊有個兒子叫窮蟬,請記住這個名字,後面還會提到。顓頊死後,玄囂的孫子高辛即位,也就是帝嚳。
3、帝嚳娶娵訾氏生摯,陳鋒氏生帝堯名放勳,元妃姜原生稷,次妃有娀簡狄生契。帝摯立不善,不久改立帝堯, 國 號 陶唐。這段話呢告訴我們,帝嚳四個兒子中有倆繼承過帝位,帝嚳死後摯即位,但是沒幹好,就被踹下去了,他的弟弟,也就是帝嚳的第四個兒子放勳即位,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帝堯。
4、堯就位年齡不詳,立73年令舜攝政,闢位28年而崩,在位101年。契,姓子氏,治水有功,封於商,傳13世至成湯而滅夏。周后稷名棄,姓姬氏,舜封之於邰,傳16世至武王滅商。
5、堯年老的時候問諸侯誰很賢能可以接任帝位,諸侯推薦舜,說他是一個盲人的兒子,父母對他都不好,還有個狂傲無禮的弟弟,但是舜還是對他們很好。堯一聽,哎喲這小夥子不錯啊,就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他考驗他,結果一考驗發現,這小夥子的確是個人才,後來就把帝位禪讓給了舜。
這是一個窮屌絲靠自身才華和努力逆襲娶到媳婦兒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啊!太勵志了對不對!
Too Young Too Simple
6、帝舜年30舉,用事20年,代堯攝政8年,堯崩3年喪畢,61歲即位,在位39年,享年100歲。
舜的父親叫瞽叟,這個我們都知道,但是接下來來看一下《史記》裡的一段話: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已至舜七世矣。
就是說舜的父親叫瞽叟,瞽叟的父親叫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句望,句望的父親叫敬康,敬康的父親叫窮蟬。窮蟬這個名字我開始有提到,他是顓頊的兒子黃帝的曾孫。所以黃帝和舜是啥關係?簡單來說,黃帝是舜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直觀的說,舜是黃帝的第八世孫,雲孫輩。
7、好,說完舜我們來說禹。禹姓姒氏,名文命,國號夏後,在位10年。塗山氏生子啟,至桀傳17世而亡。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從小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當然我們也知道禹是接替其父鯀的職位,而鯀治水不利,被舜殺了。那麼問題來了,鯀是什麼人?[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
禹是黃帝的玄孫,是顓頊的孫子,那鯀是什麼人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顓頊的兒子,皇帝的曾孫。
5、也就是說禹和堯均為黃帝的五世孫,舜為黃帝的九世孫,而禹位承舜,相差四代。
還是理不清楚的可以看圖,其實我只是想說,史記只是告訴我們這是哪門子禪讓公天下,分明是黃帝家的家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