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冰娉
-
2 # 知我君
從小到大,零零星星地看過很多這方面的故事。
1.王羲之與王獻之的故事。他們父子兩個都是書法家,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其《蘭亭集序》被奉為國寶,據說被李世民隨葬在自己墓中。王獻之有心超過老爹,非常用功地練字,門前小池塘都被墨水染黑了,被稱為墨池。有兩個故事是說父子兩個的比試,一次是在木板上寫字,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王獻之則做不到,另一次,王獻之寫了一個“大”,王羲之點了一點變成“太”,王獻之讓他母親看自己的字,他母親笑著說,這個點不是你的。
2.畫龍點睛的故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梁國的畫家,在寺院畫龍時不點眼睛,說畫上眼睛就飛走了,沒人相信他,等他點睛之後,龍果然飛走了。這和神話故事差不多,多半不是真的。
3.南朝智永和尚據說是王羲之的後代,求他寫字的人把門檻踏壞了,於是包上了鐵皮,人稱“鐵門檻”,而他用禿的筆被他葬在一起,人稱“退筆冢”。他傳“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
4.畫聖吳道子殺人。吳道子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最擅長畫佛道故事,畫人物,以及壁畫創作。他的人物畫有“吳帶當風”的稱譽,就是說畫的人物的衣帶好像會迎風拂動。傳說他為了畫《地獄變相》而殺了一個非常有繪畫才華的青年。
5.唐代書法家懷素在芭蕉葉上練字。懷素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6.書法家顏真卿一門英烈,他也與75歲時被叛軍縊死。顏真卿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與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
7.揚州八怪鄭板橋,老年得子,臨終前贈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9.齊白石最初是學木匠的,後來主要靠自學成名,然後兼學並蓄,成為大家。據說他為了賣畫養活一大家子,讓那些還是童子的小學徒用屁股坐進墨盆,然後坐到紙上,留下一個輪廓,他再根據輪廓勾勒描畫,畫成荷花,加快畫畫速度。
10.畫家範曾,名氣極大,據說他畫畫是流水線一樣,一次畫很多一模一樣的畫。
11.書法家啟功,出身滿清貴族,為人低調和善,很多平民百姓都能求到他的字。
12.黃永玉,自學成才,設計的猴票非常出名,人稱老頑童,常有一些不羈言行。傳言95歲開法拉利,被稱為最酷“90後”。
其他能想到的還有一些,但是,暫且就這樣吧。
-
3 # 聞道深般若
說一個草聖林散之的故事。
林散之,南京書畫院老院長,上個世紀最著名的書畫藝術家之一,尤其70年代後,他的草書書法日臻完美,名震中外,受郭沫若、啟功等權威大師推崇,有“當代草聖”之盛名。
大概是在1973年的秋天,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國畫書法篆刻展。林老也送了三幅書法作品參展。就是本文的插圖這三幅。
開幕式當天早晨,美術館的館長突然找到林老說,參展的一幅作品,昨天備展的時候還掛在牆上,今早突然不見了。只好緊急拜託林老重寫一張,林老呵呵一笑,鋪紙研磨,很快又寫了一張。
館長不待墨幹,轉身要走,說還要去公安局報案,林老立刻阻止他,意思說喜歡書法是雅好,緩緩報案,看能否找回再說。
林老緊接著又寫一份“失物通告”,囑咐館長儘快貼出,力爭索回這張作品,以免事態擴大。
林老原指望失物通告貼出來,被偷的“詠梅”或許會被歸還,誰知遺失的“詠梅”未被歸還,貼在大門外的公告一夜之後也被人揭走啦。
為什麼一張公告也會被偷走?原來這張公告比前面失去的“詠梅”更不簡單,它是林老情急之下,以行書急救章的形式書寫,急切之情躍然紙面,其文辭直白樸素,但又妙趣橫生,甚至有點小孩子氣,讓人忍俊不禁。
這張《失物通告》全文為:
鄙人參加省美展 書寫主席《卜算子·詠梅》二件 不意失去 想系樑上君子所為 餘不深究 唯該紙乃舊藏名箋 字雖不佳紙卻名貴 深望諸君子急將拙書送還 一張賠兩張 兩張賠四張 決不失(食)言 因感於此 作六絕句不(補)之
奇事孤山沒奈何 梅妻鶴子騙人多 無端錯認林和靖 又竊梅花當老婆 主席詠梅卜算詞 為傳訊息報芳時 不知誰透春風信 奪取人間第一枝 獨寫梅花答上蒼 梅花香色豈尋常 我書不比蘭亭價 既賺金錢又賺糧 昔盜青氈似為貧 奈何今換嶺梅春 原來樓上同樑上 一樣宿行君子人 欲補新詞憶上林 春光濱漾感思深 可憐夜半猶磨墨 為報寒梅一片心 寂寂靈箋覓舊痕 幾回惆悵此芳魂 願君高誼留千古 早把梅花送上門
當然, “詠梅”和“告示”遺失至今已經46年了,從來沒有任何一件被“送上門”,但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這兩件瑰寶會再現人間,補上這個故事的最終結尾。 -
4 # 古靈精怪的熊
有一個關於書王範笑歌的書法故事,一位範笑歌的朋友帶一本罕見的魏碑字帖去見範笑歌。
他見範笑歌在案頭寫字,就把字帖給範笑歌看了,範笑歌看了幾眼就把字帖放到一邊。於是範依然練字,他的朋友坐在一旁聊天,過了一會兒,他的朋友忽然發現範笑歌練的字眼熟,原來竟然是自己帶來那本字帖上的風格,範笑歌只看了幾眼就學會了這種字帖的風格。
此事說明了範笑歌領悟力和讀帖能力的超強。
很多人覺得悟性好的人才能成大器,但什麼是悟性好,沒人能說得出,像這樣的具體事件就能說明一個人悟性的重要。範笑歌向來以讀帖聞名,以至於可用讀帖代替臨帖。
-
5 # 紅梅工筆佛畫
齊白石不僅是國畫大師,他栽培後學也是其人生的燦爛亮點。齊白石的弟子眾多,有李苦禪、李可染、婁師白、王雪濤、許麟廬、陳大羽等等,人稱“弟子三千”,今天就說說齊白石和幾個弟子之間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而且大家對齊白石都有“小氣”的傳聞,透過以下的故事也許可以更好的瞭解白石老人。
20年代的李苦禪與齊白石合影
1、齊白石與李苦禪
國畫大師李苦禪年輕時投師於齊白石,生活無著,只好兼職拉洋車求溫飽。某日拉車到王府井大街,路過一家書畫店,恰遇齊白石從店裡出來,李苦禪忙拉車想躲開,卻被齊白石喊住:“苦禪,還不過來,送我回家。”李苦禪又急又愧,說:“我,這,給老師丟臉了……”齊白石正色道:“丟什麼臉?誰不知我是魯班門下出身?靠勞動吃飯不丟臉。”
李苦禪作品
後來,齊白石讓李苦禪把租來的洋車退掉,讓他搬到自己家,騰一間廂房給他住,並挑出李苦禪的幾幅畫,親筆題款,送去畫店。畫上有了大師的墨寶,熠熠生輝,被爭搶一空,從此也開始揚名了。李苦禪脫離生存困境,遂一心一意學畫,盡得老師的藝術精髓。齊白石對待學生,總是傾囊相授,作畫寫字,從不避人,當面觀看。而學生每到齊家,都會得兩元錢車錢,那個年代,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十元錢。
李可染與齊白石合影
2、齊白石與李可染
李可染拜齊白石為師是經徐悲鴻介紹,當時的齊白石是中國畫壇的巨匠,人們有敬畏之心,另外,還有傳言說老人有點兒吝嗇,你別到那兒多呆會兒不能吃他的東西,實際上李可染去了以後情況是不一樣的。他是年輕人,戰戰兢兢,想拿一卷畫給老師看看,當時在藤椅上的白石老人看了幾張以後就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邊看邊說:“這才是大寫意呢!”。
李可染作品
這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白石,解釋原因。齊白石心直口快,連聲說:“什麼也不需要,什麼也不需要。”當天在齊白石第三子齊子如陪同下執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李可染起來。此後,李可染便正式成為齊白石的得意弟子。
3、齊白石與婁師白
婁師白是齊白石的入室弟子,14歲就在齊白石先生家中學習詩、書、畫、篆刻,直至白石先生逝世,長達25年之久。被齊白石稱為“我最好的學生”。
婁師白與齊白石合影
婁師白是公認的齊白石大弟子,他全面繼承了齊白石的藝術技法特色,少年時婁師白臨摹老師作品已經能達到亂真地步。有一次琉璃廠的畫店來人取齊白石的畫,齊尚未畫出,來人見到側案上擺著婁師白作品,以為是齊白石畫的,一定要從中取走兩張。
事後齊白石為其中的一幅《青蛙蘆葦》題:“少懷弟能亂吾真, 而不能作偽,吾門客之君子也。”婁師白作品
婁師白曾經對白石老人表示:“只要您在世,我絕不賣畫”,事實上,後來他果真沒有賣過畫。在婁師白學藝有成之後,
齊白石還在他的畫《貝葉草蟲》上題寫:“婁生少懷不獨作畫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好讀書不與眾爭,亦不為伍”,對他表現出超乎師生關係的父子情結。五十年代,王雪濤與齊白石、胡佩衡的合影
4、齊白石與王雪濤
王雪濤(原名庭鈞,王雪濤這個名字是齊白石為他改的。
齊白石喜作荷塘,雪濤亦畫荷塘;齊白石喜畫不倒翁(自稱“打不倒的好漢”),雪濤追隨其作。
1931 年白石在雪濤畫荷塘上題曰:“作畫只能授其法,未聞有授其手者。今雪濤此幅似白石手作,餘何時授也?”白石老人曾有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在王雪濤的畫上作此評語,褒貶皆有,喜憂參半。有人曾說,白石老人的畫,在他畫出來以後,你會覺得它很容易模仿;但是在他沒畫以前,你是想不到的。世間只有一個齊白石,即使臨摹得再像,那氣質也不是自己的。
於是王雪濤在30年代初開始轉變他的學畫思路。
王雪濤作品
1935年,白石老人在王雪濤摹明代畫家陳淳的捲上書跋:“前朝白陽山人長於花草,一時名振後人,師之者眾,皆能栩栩自許。得其筆姿秀雅者,惟吾賢”。可以看出齊白石對王雪濤學前人筆法的不斷鼓勵。而實則早在一年前,他在雪濤雜畫冊上已題曰:“藍已青矣”。這是對王雪濤自成一家的肯定。
齊白石曾對弟子李苦禪也說過類似的話,足顯白石老人寄厚望於後學的大家風範。同時從不斷的題跋中,也可以看出齊白石對弟子們的嚴厲要求和慈愛有加。
齊白石與陳大羽
5、齊白石與陳大羽
陳大羽以畫雞享譽畫壇,原來叫陳漢卿,齊白石1945年將他收為入室弟子,並給他改名翱,字大羽。
在眾多的齊派弟子中,陳大羽是生活最困難的弟子,白石老人從來不收取大羽先生的學費並對家人說道:“只要大羽來訪大門敞開,大羽不用磕頭下跪”,還時常到大羽家裡做客傳授。
在一幅作品裡白石老人題跋道:“論藝術要能有天分過人,有此畫雞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況天道酬勤,大羽弟應得大名。”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的哲嗣陳顯銘曾說:“你要知道,當時我父親只是一個窮光蛋,人生黯淡之時能得到大師的指點與肯定,那種感覺是無法形容的。”
在陳大羽心裡,他與齊白石的師生情分實在太深重了,他認為齊白石不是一般的老師,而是有大恩的師長。
回覆列表
很久很久以前,大約在幾百年前,有位老爺子,官員用刀逼著他畫畫,他不畫,換了位美人來與他喝了杯酒,立刻畫了;
他年過半百卻依然有泡妞之心。
和好朋友大半夜江上划船,在喝高了的時候,遇到一位不知從哪裡來的美人想要搭船。老爺子一看,是美女呀,有湖光山色,有酒有好友,再有美人陪伴豈不是錦上添花的美事?於是,撩美女喝酒。從水路上一直拼到陸路上,不知醉倒在了哪裡,早上一醒來,挨著墳頭睡覺的,就他一人。
出生在官宦世家,早慧的繪畫天才雖不為生計所愁,卻是個逢考必掛的命。
到了後來,估計也是認清楚了自己的內心,放棄科舉,放棄繼承權,放浪形骸地隨心隨性。
可雖然醉生夢死,做什麼事要美女陪在身邊,但可不是白陪的。用現在的話說,就算泡妞,老爺子也實現了變現。
憑藉多年觀察美女的經驗,他把戲本里的鶯鶯小姐和紅娘畫成了版畫,畫得生動活潑,在民間瞬間爆紅,名利雙收。
你以為老爺子畫畫美女就完了,還真不是。
老爺子畫的畫,在當時就是非主流一般的存在,一點也不高大上。得不到上層社會的喜愛,卻接地氣,老百姓非常喜歡他。
版畫雖然沒這麼高雅,但是他畫得好,而且可以反覆印刷,很快就能傳遍天下,在沒有網路的年代,老爺子著實靠著忠粉基數,紅遍大江南北。
聞名天下的《水滸葉子》,就是他的傑作。
“葉子”是一種紙牌,雖然不知道具體怎麼玩,可是每一張上都帶有錢數。
接地氣,粉絲忠誠度又高,每印出一套葉子,老爺子的知名度就提升一層。如果他活在如今的時代,應該也是位段位不低的大V。
從前,這位有趣的老爺子,名叫陳洪綬。
當今也有一位老頑童——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永玉先生。
年輕時,頭角崚嶒;年老時,不改其樂。少年無意氣,中年難豁然,老年不通透,多少人終其一生,僅僅是經過人間,未必真正活過。
12歲,他在戰亂之中,流落異鄉,為了謀生,做遍苦差,幾成“百匠”之人;
32歲,終以畫作博得大名;
50歲,考取駕照;95歲,仍開法拉利四處兜風。同時,寫詩,寫小說,出書,辦畫展。
林青霞說到他,一臉崇拜,稱他為“我見過‘九零後’最年輕的漢子。”
媒體提及他,用了5個字:酷、炫、狂、霸、拽。得其一者已為奇人異士,他卻集齊了最“囂張”的五樣。
他和沈從文是表叔侄。
他不但畫畫,還給孩子們“畫了一本”動物寓言。
他自己在書序裡寫道:人真不是個東西!動物比人好,動物不打孩子,人常常打孩子。人喂小鴨小雞好玩,養大了殺了吃了。雞鴨臨死前被卡住脖子的時候,不信人和它有這種生死關係。
聽說舊時候雲南四川貴州的馬幫,一兩百匹馱馬走在路上,其中一匹老馬倒地不起時,馬群就會一齊仰天哀號。想起這些事,我總是不好過。我也是人啊!
#筆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