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河泱泱訪古今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曹植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多有借鑑宋賦。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為六段: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看到“麗人”宓妃佇立山崖;第二段寫宓妃容儀服飾之美;第三段寫作者非常愛慕洛神,她既識禮儀又善言辭,作者雖已向她表達了真情,贈以信物,有了約會,卻擔心受欺騙,極言愛慕之深;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後的情狀;第五段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寫別後作者對洛神的思念。全賦辭采華美,描寫細膩,想象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託。

    洛神,又名宓妃,中國遠古時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陽。曹植的《洛神賦》即是描寫她千古名篇(是否是透過她描寫甄宓存在爭議)。而《太平廣記》卷三百十一《蕭曠》篇和《類書》卷三十二《傳奇》篇,記述著蕭曠與洛神女豔遇一節。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作為《詩品》全書中品第最高的詩人、中國詩歌抒情品格的確立者,在詩史上具有“一代詩宗”的歷史地位。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主旨爭議

    關於此賦的主旨,歷來有較大爭議,當前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甄氏說

    認為,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嫂甄氏。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授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妃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魏國建立。甄氏被封為妃,因色衰失寵最後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發遮面,十分悽慘。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234年),明帝曹叡繼位八年後,為避母名諱,遂改為《洛神賦》。由於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后認定成洛神了。

     第二種觀點:君王說

    這種觀點認為認為,所謂的“洛神”並不是甄氏,甚至曹植和甄氏也沒有發生過戀情。

    宋人劉克莊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實之”。明人王世貞又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傖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輿、丁晏、張雲等人,反對洛神即甄氏說。

    把他們的論點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點:

    第一,納甄氏時曹丕18歲,甄氏23歲,而曹植僅13歲。對於一個比自己年長十歲的已婚女子曹植不太可能有過多的想法。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為政治的鬥爭,本來就很緊張,《感甄賦》若是為甄氏而寫,豈不是色膽包天,不怕掉腦袋了嗎?

    第二,圖謀兄妻,這是“禽獸之惡行”,“其有汙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汙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為帝王者乎?”從曹植的為人看,雖也有行為放任、不拘禮法,但絕不會做出類叔嫂私通等有違倫理的事來。

    第三,叔嫂情的傳說始自唐代李善注引《記》,此前400多年並無此說。而李善在《記》中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里老所不為”,何況是帝王呢?極不合情理,顯然屬無稽之談。

    第四,《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題名“感甄”實際是曹植在感傷身為鄄城王的自己。

    第五,《感甄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曹植在賦中已表明“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是有感於宋玉的《神女賦》《高唐賦》兩篇賦而作。可能是寫給其兄魏文帝曹丕的。隱喻君臣大義說較為流行。

     第三種觀點:亡妻崔氏說

    一直以來,甄氏說都佔據著主流,而君王論也時而露露頭角。幾年前,學術界另一種觀點橫空出世,認為洛神賦所描寫的其實是曹植的亡妻崔氏。 崔氏為名士崔琰兄之女,嫁給曹植為妻室,後因穿衣太過華麗被曹操所殺。(《三國志》裴松之注引《世語》曰: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令,還家賜死。)之後好多年,曹植都沒續正室。洛神賦,其實是曹植懷念當年與妻崔氏一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有感而作,其形象鮮明而具體,絕不似由想象。其中“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四句,是埋怨妻子為何當年拋下自己獨自去了,使得此刻“人神之道殊”,天人兩隔。“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是模擬崔氏心理描寫,雖然處於陰間,但心裡還是掛念著曹植。“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匏瓜本是一個整體,如今分而無匹,牽牛織女本是一對,如今只剩自己一人,都是反映由成對而分開的情形,來形容曹植與崔氏及其合適,而來形容甄氏實為不妥。

  • 2 # 北緯26度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授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妃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魏國建立。甄氏被封為妃,因色衰失寵最後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發遮面,十分悽慘。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繼位八年後,為避母名諱,遂改為《洛神賦》。

      由於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后認定成洛神了。

  • 3 # 蠢笨695

    原本想寫給他嫂子的 但在寫後 發現所寫內容都是形容洛水仙子的 發現自己真心愛的其實是洛水仙子 所以改名《洛神賦》

  • 4 # 使用者6892176718663

    洛神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曹植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多有借鑑宋賦。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為六段: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看到“麗人”宓妃佇立山崖;第二段寫宓妃容儀服飾之美;第三段寫作者非常愛慕洛神,她既識禮儀又善言辭,作者雖已向她表達了真情,贈以信物,有了約會,卻擔心受欺騙,極言愛慕之深;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後的情狀;第五段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寫別後作者對洛神的思念。全賦辭采華美,描寫細膩,想象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託。

    洛神,又名宓妃,中國遠古時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陽。曹植的《洛神賦》即是描寫她千古名篇(是否是透過她描寫甄宓存在爭議)。而《太平廣記》卷三百十一《蕭曠》篇和《類書》卷三十二《傳奇》篇,記述著蕭曠與洛神女豔遇一節。

    (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作為《詩品》全書中品第最高的詩人、中國詩歌抒情品格的確立者,在詩史上具有“一代詩宗”的歷史地位。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關於此賦的主旨,歷來有較大爭議,當前主要有三種觀點。

    認為,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嫂甄氏。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授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妃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魏國建立。甄氏被封為妃,因色衰失寵最後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發遮面,十分悽慘。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234年),明帝曹叡繼位八年後,為避母名諱,遂改為《洛神賦》。由於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后認定成洛神了。

    這種觀點認為認為,所謂的“洛神”並不是甄氏,甚至曹植和甄氏也沒有發生過戀情。

    宋人劉克莊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實之”。明人王世貞又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傖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輿、丁晏、張雲等人,反對洛神即甄氏說。

    把他們的論點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點:

    第一,納甄氏時曹丕18歲,甄氏23歲,而曹植僅13歲。對於一個比自己年長十歲的已婚女子曹植不太可能有過多的想法。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為政治的鬥爭,本來就很緊張,《感甄賦》若是為甄氏而寫,豈不是色膽包天,不怕掉腦袋了嗎?

    第二,圖謀兄妻,這是“禽獸之惡行”,“其有汙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汙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為帝王者乎?”從曹植的為人看,雖也有行為放任、不拘禮法,但絕不會做出類叔嫂私通等有違倫理的事來。

    第三,叔嫂情的傳說始自唐代李善注引《記》,此前400多年並無此說。而李善在《記》中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里老所不為”,何況是帝王呢?極不合情理,顯然屬無稽之談。

    第四,《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題名“感甄”實際是曹植在感傷身為鄄城王的自己。

    第五,《感甄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曹植在賦中已表明“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是有感於宋玉的《神女賦》《高唐賦》兩篇賦而作。可能是寫給其兄魏文帝曹丕的。隱喻君臣大義說較為流行。

    一直以來,甄氏說都佔據著主流,而君王論也時而露露頭角。幾年前,學術界另一種觀點橫空出世,認為洛神賦所描寫的其實是曹植的亡妻崔氏。 崔氏為名士崔琰兄之女,嫁給曹植為妻室,後因穿衣太過華麗被曹操所殺。(《三國志》裴松之注引《世語》曰: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令,還家賜死。)之後好多年,曹植都沒續正室。洛神賦,其實是曹植懷念當年與妻崔氏一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有感而作,其形象鮮明而具體,絕不似由想象。其中“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四句,是埋怨妻子為何當年拋下自己獨自去了,使得此刻“人神之道殊”,天人兩隔。“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是模擬崔氏心理描寫,雖然處於陰間,但心裡還是掛念著曹植。“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匏瓜本是一個整體,如今分而無匹,牽牛織女本是一對,如今只剩自己一人,都是反映由成對而分開的情形,來形容曹植與崔氏及其合適,而來形容甄氏實為不妥。此處只是拋磚引玉,點明一二,詳情可參考所印文獻,細細體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有兒女第一部歡歡,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