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菲的日本
-
2 # 橋本看日本
日本問題還是交給日本問題專家橋本來回答。
在回答日本家常菜有什麼之前,先聊另一件事情,前幾天接待一個美國學術團,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請他們吃飯,第一天請他們吃壽司,在吃的中間,一位美華人問你們是不是每天吃壽司?這個問題把我問樂了,就像華人不是每天吃烤鴨一樣,日本人也不是每天吃壽司,只是在有客人,或者有喜慶的時候才會吃,那有每天吃壽司。
言歸正傳,日本人的家常菜有哪些呢?
先說早飯,一般的菜就是納豆,紫菜,雞蛋(白煮蛋,或者蛋卷),以及日本泡菜或者南韓泡菜,如果考究的話,應該還有一份烤魚。但這些菜不會一頓出現,也是2-3樣的組合,一般家庭早餐還是比較簡單。
中午飯的話,如果是一般家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妻子的“愛妻盒飯”,裡面的菜也是家常菜,如炸雞塊,考腸,蔬菜色拉等,有的妻子上心,還會變換花樣,這樣在職場中很有面子,但也有的妻子病不上心,筆者就見過一位,白飯上放一顆梅子,然後放點紫菜就是盒飯全部了。還有一種呢,就是一般的在附近餐館吃定食,大約1000日元左右,每天都會換,如刺身訂食,烤肉定食,烤魚定食等等,這樣費用要比帶盒飯高。
晚飯的家常菜就多了,也分為冬天夏天,冬天的話都會在家裡搞一個火鍋,以及咖哩,奶油濃湯,這樣吃下去身體也會熱,不要看日本人不大喜歡油膩的,但炸雞塊或者天婦羅等是餐桌上的常客,當然,家庭主婦也會去超市,或者商店街的魚店,買份刺身作為一道家常菜。魚類有烤魚,紅燒魚(煮魚)等,有的孩子多的家庭,會做煎肉餅這道菜,既有肉,又有菜,還有土豆泥等,老少都喜歡。
-
3 # 橫濱沒有水手
到了日本後魚吃的明顯多了。但日本很難買到淡水魚,基本上都是都是海魚。
早餐的煎魚:
午餐的生魚片、榨魚等等:
晚上的烤魚:
當然,華人天天吃這個有點受不了,自己做些家鄉菜滿足一下思鄉之情:
-
4 # 飲食創客
日本!屬於沿海島國,因為朋友在日本呆了一段時間,所以對於這方面我可能瞭解的要比你們多一點!在這裡我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日本家常菜就是我們這邊比較昂貴的海鮮!因為蔬菜太貴了!而且因為比其他國家更能充分利用海產品!所以它們自封為食魚民族!
日常生活中,他們特別鍾愛生的食物!什麼生魷魚,生魚片等等,都是讓他們欲罷不能的!不過呢?近些年來,日本人的飲食也有了諸多變化,像一些麵包啊,肯德基,印度小吃也都普及他們生活了!當然了!說到這裡,壽司,便當就更不能少了!它們兩個也是日本人的最喜歡的傳統食物。因為它們之中分類多多,我也就不詳細介紹了!
總結來說,日本人的日常飲食比較起我們來,要清淡,新鮮一點,而且他們更注重營養調理,葷素均衡!
-
5 # 美食特派員
味增最經典的吃法絕對是味增湯,但除了煮湯外它其實還有許多用法,像是與花生、芝麻調合成味增沾醬,或者拿來醃製食材,我在這篇中做的味增蝨目魚卷便是將味增當作醃醬來使用。說回來味增湯,我想從兩件事來說明,第一個是湯底,味增本身含有大量的鮮味成份,即使用清水煮也好喝,但如果湯頭有先熬煮,不同食材間所釋放出來的鮮味物質會與味增互動作用,風味自然倍增;第二,不曉得大家是否有聽過混合味增較單一味增好喝的說法?這不是偏方,後面再來聊一下為什麼要混合,以及混合比例該如何決定。
【湯底:小魚、柴魚、蛤蜊、海帶、甲殼類海鮮】
味增湯的湯底大底是以海鮮為主,省事一點也可以直接炒蔬菜料加水煮成味增湯,用豬骨湯底也可以,沖繩的鄉土料理就會在味增湯中加入排骨,不過仍以柴魚、小魚乾和海帶這類的日式高湯基底最常見,你可以選擇其中一到兩個食材來熬湯底,甚至將三種高湯混合也很好,我的習慣是以兩種高湯料作為湯底,一方面味道不會過於單薄,而用到三種以上對鮮度提升的感受也有限;假如使用甲殼類海鮮(蝦、蟹)作為湯底,可先將肉取出後再以殼熬湯,若使用蛤蜊,蛤蜊肉久煮後會縮小變幹,這時我會買便宜的小蛤蜊,煮完後不食用。
【混合味增的方式】
日本主婦在煮味增湯時常會準備兩種以上的味增,超市裡也能見到「調合味增」,像是風味強烈的八丁味增就常混以米味增調合,讓味道更加溫順;混合味增也是為了增加湯的厚度,味增這類的發酵食品即使使用相同材料、以相同時間製作,都會因當下環境、菌的不同而產生細微差異,更何況是原料和釀造時間完全不同的味增,這也就是為什麼混合複數的味增會較單一味增來的美味。至於混合比例該怎麼抓呢?由於魚貝類味道清甜,如果味增湯中的海鮮料較多,相較於風味強烈的紅味增,溫和的白味增更為搭配,因此我在比例調整上會以白味增為主,紅味增為輔來調合,若材料中有味道較重的紅肉魚,或是用了血合柴魚片,那麼就增加紅味增的比例;再來,若湯底偏濃,味增的量就要減少,可以一邊試味道一邊調整,原則大致是這樣,味增的滋味各有千秋,像豆味增非常耐煮、味道不易煮散,中京地方的味增關東煮和土手煮便是以豆味增調味,若手邊有好幾罐味
增,不妨試試看各種組合吧!
首先要準備以下材料:
o水:1000毫升
o柴魚:4大匙
o龍蝦:1只
o洋蔥:0.5顆
o赤味增:1匙
o白味增:3匙
o糖:2小匙
o香油:適量
o青蔥絲:適量
o豆腐:0.5塊
步驟:
1. 材料如圖,先將青蔥切成細絲泡水,豆腐切成小塊狀,味增則抹在網勺上備用
2. 將龍蝦剪開取出蝦肉,蝦頭和蝦殼留用
3. 起一鍋水煮滾後熄火倒入柴魚片,悶泡約15分鐘後將柴魚瀝出,放入蝦頭、蝦殼和洋蔥並倒入清酒,開火煮10分鐘後放入豆腐、龍蝦肉並續煮1分鐘
4. 湯內點入少許香油和蔥絲,這樣就完成咯!
以上就是美食食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
6 # 澹奕
雖然說到日本料理,人們想到的都是生魚片、壽司、天婦羅之類,還有非常高階的日本牛肉等,然而在日本的普通家庭,是不可能經常食用這些日本的“代表性料理”的。那麼,日本普通家庭一般都吃什麼呢?
日本人對米飯的堅持雖然日本國土狹小,四分之三地區都是高原山地,大部分農產品都需要進口,然而只一樣,日本的大米是能夠自給自足的。
日本人非常鍾情米飯,即便早餐也會煮飯,日本人一般會將米飯做成飯糰,或者加上海苔、木魚花做成茶泡飯,或者更著名的,還有納豆拌飯與生雞蛋拌飯。
日本普通的家庭,都會準備著很多的生雞蛋。與國內的雞蛋不同,日本的雞蛋都是經過嚴格的消毒殺菌處理,從飼養開始都特殊處理,沒有腥味。
與國內不同的是,日本人平常會帶便當,而日本的便當不是熱飯而是冷飯,會加上梅子與蘿蔔。
日本人的其他家常飲食雖然神戶牛肉、松阪牛肉等非常著名,但是日本家庭平常並不會經常食用,偶爾會用牛肉製作日本傳統的“壽喜燒”。
作為島嶼國家,日本海鮮產量巨大,人均海鮮消費量也位居全球前列。日本的刺身非常著名,金槍魚刺身、河豚刺身、真鯛刺身等是著名的珍饈,不過日本家庭食用海鮮,主要以烤魚為主。
最多的主要是烤鯡魚、烤秋刀魚之類,日本家庭烤魚一般不去內臟,直接加鹽炭烤,佐以蘿蔔泥與日式醬油即可。
除此以外,日本人對於中餐、西餐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日本人對漢堡、餃子、拉麵等非常鍾情。中餐裡的餃子對於日本人來說,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日本人將餃子作為主菜,而不是主食,日本的餃子是用來配飯來吃的。
另外,還有日本的味增湯、可樂餅、牛肉咖哩、烤飯糰、炸豬排、玉子燒、紅豆麻薯、日式土豆燉牛肉、日式炒飯、炸蝦等等。
-
7 # 熊大美食分享
其實也很多,據我瞭解有:雞蛋料理(蛋包飯、煎蛋等),味噌湯,日本飯糰,炸豬排,炸蔬菜,炸土豆片,土豆飯,咖哩飯(把想吃的肉和蔬菜一起放鍋裡煮,再加一塊咖哩塊),日式烤魚,烏冬麵,蕎麥麵,素面,通心粉,壽司,當然還有著名的刺身了,總之還有很多!
-
8 # 緣分130887157
去吃吧,日本已被核汙染了,想要經受疾病折磨和後代奇形怪狀者,都快去吃吧。看看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調查,該事故造成歐洲近30萬死亡,那些人並不是靠近事故現場的人,因為核物質隨風飄散造成的,難道日本的核事故的核只在事故現場?不隨風漂移?看看去年的報道,日本政府謊話連篇,有人進入事故現場二十公里勘察,是日本政府說的資料的幾百倍。
-
9 # 蔥油餅不帶蔥
排在第一名的是烤魚,在日本很多超市有賣已經醃好入味的魚,回到家直接烤就行,超級省事。而且只是一大片處理好的魚肉,並不像我們大中國那樣,拿一整條來烤,並且有很多配菜。
排在第二的是炒菜,在他們看來炒菜屬於“中華料理”的範疇,日本人也經常在家做,而且人氣還很高。他們就是普通常見的蔬菜一炒,和我們大中華的炒菜比,簡直是弱爆了。
排在第三的是懶人飯-咖哩飯,把自己看著想吃的肉和菜,放在鍋裡煮,再加一塊咖哩塊。這個也不知道有啥好吃的,反正我是不喜歡。
排在第四的是刺身,最常見的吃法是配上日式的醬油,然後和米飯一塊吃。順便再說一下,日本人吃刺身的機率可能都沒有某些華人吃的機率大。
排在第五的是炸土豆餅、炸魚、炸豬排,日本人很喜歡吃炸的東西,有時候甚至要把蔬菜也炸成一塊餅。
最後說一下日本的壽司,其實日本人也是很少在家裡做的,畢竟程式複雜,而且外邊的壽司店到時多的很。
下邊來看一下日本人的擺盤,確實是精緻的很。再有一點說下,日本人和西方人一樣,都是分餐制的,如果是一個人的量和下圖一下的話,這飯量也不下了,但是估計他們洗碗刷盤子就要忙活一會了。
-
10 # YOYO謎兜
日本料理其實很簡單,日本人常吃最常吃的就是味增湯,幾乎家家都會吃,還有飯糰便當基本是上班族、上學的孩子必備的。
回覆列表
蘇菲帶你領略“日本老百姓的舌尖生活”。
我們先來說說日本人的“主食”吧!
日本的主食以米飯為主,而且日本的大米都是本中國產的,謝絕進口,這一舉措主要是為了保護日本的第一產業。除了白米飯,還有“雜殼(各種粗糧的意思)米”、“紅豆米”等,做法很簡單,到超市買袋裝的“雜殼粗糧”或“紅豆”跟米飯一起煮就可以。此外,日本人還喜歡在蒸熟的白米飯上加漬物(也就是帶有顏色的醃製品,比如梅子)、海苔、魚鬆、魚子醬等。
(各式各樣的日本米飯↓)
此外,日本人還喜歡把生雞蛋或者半生的雞蛋,和米飯拌勻一起吃。
(生雞蛋拌米飯)↓
關於日本的菜餚,不得不提“煎餃”。煎餃在日本不是主食,而是一道菜,在日本,米飯+煎餃or拉麵+煎餃是很正常的組合!!!
(拉麵店的拉麵餃子套餐↓)
日本的菜餚以魚類、肉類、蔬菜為主,種類多、分量少。一般是幾塊肉+湯+沙拉+水果+漬物的組合。如果是去中華料理店吃午餐套餐,一般是把肉的部分替換成麻婆豆腐、宮保雞丁等主菜。
湯類的話,日本比較愛喝海帶湯和味增湯。海帶湯做法簡單、價格便宜、味道鮮美,深受日本人喜愛。做味增湯,需要購買各種食材和味增(一種調味料)一起煮。
(日式套餐↓)
提到以米飯為主的日本料理,就不得不提壽司了。做壽司的米飯,其溫度跟人的體溫差不多,還要用壽司醋調味,所以觸感會有點涼。在塊狀的米飯上配以雞蛋、海鮮、魚肉、蔬菜等,就是美味的壽司了。日本人在壽司店吃壽司的時候,習慣點海帶湯、蟹肉湯、茶水等熱騰騰的東西。在家裡吃飯的時候有時也會自己買魚肉做一些簡單的壽司或者直接叫壽司外賣。
(壽司↓)
飯糰也是以米飯為主的食物,飯糰中會包裹著肉鬆、梅子、肉等,外面裹上海苔,日本的飯糰一般是涼的。
(飯糰↓紅色的飯糰就是用“紅豆飯”做的)
日本人喜食米飯,也會吃一些麵食,日本超市有賣烏冬麵、蕎麥麵、義大利麵等成形的面。日本的拉麵也不是中國傳統的那種“拉”出來的面,更沒有刀削麵、棒子麵、燴麵等吃法。所以,在日本的食品超市,沒有大袋大袋的麵粉,500g一袋的麵粉也多是做蛋糕用的。連鎖拉麵店的面,多是機器壓的,當然也有部分拉麵店經營“自家制”拉麵。日本的拉麵,有種程式化作業的感覺,選面→選湯汁→選澆頭→選配菜or飲料,然後一份拉麵就OK了。在自己家裡做拉麵,基本上也是這個程式,很多澆頭和配菜甚至湯汁,都能在超市買到。也就是說,日本食品超市除了有生鮮食品,還有很多加工好的食品,大大縮短了主婦烹飪的時間和難度。
(日本拉麵套餐↓請注意裡面的豆芽,日本的豆芽十分便宜,兩三塊人民幣就能買一小袋)
日本的食品超市還有各種日式火鍋底料、燉肉原汁、麻婆豆腐汁、宮保雞丁配料等,買回去按照說明書或蒸或煮或炒就行了,所以在日本做飯不是很難。還有很多義大利麵醬、沙拉醬等,直接澆在煮熟的義大利麵或者蔬菜沙拉上就齊活兒了。更有一種素食
咖哩,用熱水燙一下澆在米飯上就是咖哩飯!
(各種口味的咖哩↓)
以上就是日本老百姓的舌尖生活了,希望題主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