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克亞VIP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後面兩句是我最欣賞的。

  • 2 # 王全記

    楊萬里詠荷詩我最喜歡,最能打動我的心。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 3 # aohanmifeng

    小池

    宋朝·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我特別喜歡他這種意境,泉水娟娟細流,樹蔭映在水面靜靜的,小荷嫩嫩的還有一隻蜻蜓停在上面。體現出那種幽靜、祥和的情境。

  • 4 # 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

    《蘇幕遮》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5 # 林默之健龍達人

    描寫荷花的詩,寫得最好,最能打動我的,應該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詩: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釋義:六月裡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線,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Sunny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豔嬌紅。

    賞析:此詩透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首二句以“畢竟”二字領起,一氣而下,既協調了平仄,又強調了內心在瞬間掠過的獨特感受。然後順理成章,具體描繪這使他為之傾倒與動情的特異風光,著力表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得“別樣”、嬌豔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於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詩的後兩句是互文,文義上交錯互見,使詩句既意韻生動,又凝練含蓄。

    讀到這首詩,大家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置身六月的西湖邊,“接天蓮葉無窮碧” 的“碧” ; “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紅”!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宏大的精彩的畫面!湖面荷葉的萬綠叢中,有著別樣紅的荷花!

    這些是字面給出的畫面。那麼再看看作者楊萬里和友人林子方是什麼樣的身份和交情?

    詩人介紹: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孝宗初,知奉新縣,歷大常博士、大學侍讀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主張抗金。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初學江西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

    南宋年間,林子方是皇帝辦公室的值班秘書(直閣秘書),專門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有人戲說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寫下的:

    皇帝要把林子方外調去做知府,林子方從處級幹部一下變成了市長,自然很開心。詩的作者楊萬里作為林子方的上級和好朋友,卻不願意讓林子方去,因為他認為林子方只有留在首都、留在皇帝身邊才能有更大發展。

      但話不能明說,因為中國的文人都喜歡講含蓄,而且在那個封建時代也不得不含蓄。所以在淨慈寺這個地方,兩人話別,藉著荷花,楊萬里給林子方提出了職業生涯的建議:

      “畢竟西湖六月中”,西湖代指臨安,南宋時是首都,陰曆六月是杭州最熱的時候。所以這句話在暗示:你畢竟是在首都,在最有資源、最有實力、最炙手可熱的位置上。

      “風光不與四時同”,在首都你的前景未來,比到小城市去當市長要好得多。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下一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接天”中的“天”是指天子,就是說,小林你即使就是個普通的荷葉,但因為你是天子的秘書,接著天,很容易獲得認可,前途無量,“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日”還是代指皇帝,這句說的是在天子手底下工作,即使只出了一點點成績,因為你是天子身邊的人,天子很容易看到,周圍的人也很容易認可,所以連“紅”都是別樣的“紅”啊!所以楊萬里的核心就是勸林子方別離開這崗位,給天子做助手、積累資源要比去外地當一個小頭頭好得多。有了“別樣紅”和“無窮碧”,又這麼年輕,在天子身邊工作會有更大發展。

    這樣解讀,也是深諳官場世道人情!蠻有意思吧?!

    不再戲說了,回到詩的本身,總的來說,畫面感極強!陰曆六月炎熱夏天的早晨,從淨慈寺出發,送友人離別,深情寫下這麼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看似詠荷,實則寄託了好友的深情!“畢竟”,“別樣”,這樣的用詞,確實寄託了不一樣的情誼!

    這樣的詩,耐品!好吟!

  • 6 # 青松5698

    我最喜歡南宋詩人楊萬里寫了兩首荷花詩。

    一首是《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另一首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7 # augustgift

    本人比較喜歡蘇軾的《浣溪沙·荷花》,四面垂楊十里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裡聽笙歌。

    喜歡這首詞的原因是雖然描述的是西湖荷花盛開的場面,但反映的卻是作者仕途寂寞的感受,全詞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比。

    蘇軾雖然被流放過多次,但是他所到之處都不忘造福當地的百姓,這種精神很令人佩服。

  • 8 # 40後17

    古代詩裡有不少描寫荷花的詩詞,如:楊萬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花別樣紅……。

    孟浩然: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等等。

    這些詩裡對荷花都有讚揚的描述,令人稱頌。但還有一首似詩非詩,似文非文的我稱之為雜詩吧,我非常喜歡和欣賞。這首詩是宋代的周敦頤寫的。題目是《愛蓮說》:全文如下: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益植,可遠觀而不可玩焉。詩人將荷花的外貌,特性,可愛之處寫的非常完美,確實使人有同感。當然花都有可愛之處,可作者卻獨愛荷蓮?那就是本文最精到之處的妙句:蓮之出淤泥而不染。這句名言在我年輕的時侯就深記於腦海。只不過不知作者是誰。我相信和我的同齡人絕大部分對這句名言都有記憶。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寓意,意思是雖然身為當官的,有權的,他們謀私利非常容易,但他們沒有貪的,一身清白。能做到這一點是多么不容易,多麼高尚啊!這是本人對這首詩的理解。謝謝!

  • 9 # 地主婆趕山

    描寫荷花的詩很多,但我會背的只有楊萬里的: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多年前遊西湖正是夏天,荷花之盛之美大概也就在西湖這樣地方了。記得那時女兒說遊西湖的樂趣之一就是拍拍照,背背古詩。當年的照片已經不在了。有幾張在上海公園新拍的照片。

  • 10 # 廉水居士

    夏日最打動我的荷花詩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釋義:時常記起溪邊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

    盡了酒宴興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進入藕花深處。

    怎麼才能出去呢?怎麼才能出去呢?划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美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

    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詞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 11 # 雪舞風華

    最打動我的是楊萬里的小池。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要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寫物於細處,讀這首詩給人一種“俏皮”感覺,我很喜歡。

  • 12 # 北名東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13 # 秋輝霽雲海L

    一:

    荷葉生時春恨生,

    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

    悵望江頭江水聲。

    二: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霜飛不散秋陰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三: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

    翠減紅衰愁煞人。

    都是李商隱的

  • 14 # 司馬情1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月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南宋傑出詩人楊萬里的一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將西湖與荷花的夏日景緻同時展現在了人們面前,最能打動人,當然首先是打動了我。

    在詩人的筆下,柔美荷花那種壯美的氣勢,那種陽剛與柔美,得到了和諧統一,這也是這首詩的魅力所在。

    在我看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象。透過“接天的蓮葉”和“映日的荷花”,讓人們從詩中感受到了西湖之美。同時也說明,夏日裡去西湖賞荷花真的是一件美事。

  • 15 # 鍾世步

    最打動我的是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詠荷詩: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月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許多詠荷詩都不表達蓮花的品質,唯有這首詩表達了蓮花的真品質,映日荷花別樣紅。我另作一首表達荷花的品質詠荷詩,由公眾點評。

    蓮花須要蓮葉配,

    出於汙泥而不染。

    花開時節飄清香,

    映日蓮花別樣紅。

  • 16 # 貝殼王1

    最打動我的那是周敦頤的"愛蓮說"其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可謂是既喻花又喻人,實乃精點之說,永世流傳。

  • 17 # 清山峻嶺常青松

    荷花滿天姿國色,天下人為花痴心,唯獨巧妙數荷花,因她國色甜蜜酥,數她風流獨無二,為愛而吐清波絲,也俊菊繽紛芳,也俊俏寒梅深情

  • 18 # 湘水南雁

    宋.周敦頤一詞《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而成為千古名句。

    “荷花仙子”,無愧歷代人們對荷蓮的讚譽。她出汙泥而不染,亭亭玉立,冰清玉潔,水靈瑩潤,富麗多彩,冷豔可人。夏,因荷蓮,也觀光旅遊熱烈。遊客在蓮池湖畔流連,文人墨客情思牽動,吐出無數詠蓮詩篇。

    我最愛隋·杜公瞻的《詠同心芙蓉詩》。杜公瞻:隋代文學家。他透過描述荷花、歌頌荷花、讚美荷花,表達了對荷花的熱愛。全詩八句40字,把荷花的色、味、情、態、品、性、神、韻表達得淋漓盡致,是自古至今在詠贊荷花詩文中難得的精篇佳品。以下為杜公作品:

    灼灼荷花瑞,

    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

    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

    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

    況復兩心同。

    杜公柔情擬人的著筆,讓人引入夢幻想象:荷蓮她那楚楚的身姿,多情的笑臉,迷人的明眸。她們柔氣豐盈、朵朵含情,那美妙的和諧,那鍾靈的薈萃,隱約著荷花的清粼、靈秀、瓊碧和曼妙。她的下端牽著婷婷的荷葉,那荷葉沾露帶雨,你會聯想起輾轉瑩翠、流光溢彩的美妙。

    荷花又名芙蓉,毛主席詩詞《七律.答友人》中深情吟詠著“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芙蓉:指湖南,也泛指全中國。蓮花花瓣枯敗後結出的湘蓮也是聞名遐邇於世界。

    隋·杜公瞻的《詠同心芙蓉詩》,讓人詠後韻味貼切、引人入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中失誤檢討書該怎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