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局思維
-
2 # 太極仁拳
《只有太極拳是內家拳》
內家拳就是太極拳,或者說太極拳就是內家拳。 之所以這樣說,是依據王宗嶽寫的《太極拳論》和黃宗羲所寫的《王徵南墓誌銘》。
首先應該弄明白什麼是太極拳。
王宗嶽《太極拳論》是太極拳界公認的對太極拳論述最深刻完美的著作。王宗嶽《太極拳論》對太極拳技法的描述如下:立如平準(保持自身平衡),活似車輪(身體輕靈圓活),捨己從人,不丟不頂,隨曲就伸,人剛我柔,我順人背,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彌長,退之則彌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上下相隨,粘連粘隨,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耄耋御眾。也就是做到不頂不抗,順勢而為,破壞對手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避免遭到對手攻擊,不被擊傷擊倒。
王宗嶽《太極拳論》揭示了太極拳就是後發先制順勢而為破壞對方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的防身自衛術。也就是說太極拳純粹是以柔克剛的拳術。 破壞對方平衡的結果之一就是使對手跌撲倒地。
那什麼是內家拳呢?
王徵南(1617—1669),名來鹹,字徵南,又名王瑞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武當派拳師。浙江寧波府奉化人。早年從軍,以“七矢破的,補臨山把總”,由於“屢立戰功”,官至於“都督僉事副總兵”。由於參與反清復明,事敗後隱居鄉野,“終身菜食以明其志”。 黃宗義是反清復明的志士,抗清失敗後,黃宗羲返歸家鄉,在寧波城西的白雲莊講學,結識了王徵南,兩人成為好友。
王徵南去世後,黃宗義為王徵南寫了墓銘志。宗黃羲在《王徵南墓誌銘》中寫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蓋起於宋之張三峰。
”宋朝歷史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距今700年左右。
王徵南死後七年(1675年),他的弟子黃百家(黃宗義之子)著《內家拳法》和《王徵南先生傳》,比較全面地介紹了王徵南的內家拳法。
為什麼說太極拳就是內家拳呢?
黃宗義在《王徵南墓銘志》中的這段紀實話指出了內家拳的特徵是“以靜制動,犯者應手既僕”不像外家拳(少林拳)那樣“勇”猛剛烈,“主於搏人”,亦即先發攻擊對手。同時指出由於外家拳(少林拳)“拳勇”“主於搏人”,亦即好勇猛先發攻擊對方,這就使得外家拳(少林拳)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容易讓對方“人得以乘之”,亦即容易讓對方得到後發先制順勢而為的機會,使外家拳(少林拳)手“應手即僕”,亦即失去平衡跌仆倒地。這正是王宗嶽在《太極拳論》中所描述的後發先制順勢而為破壞對方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的太極拳技法的特徵。所以說只有太極拳才是內家拳。
-
3 # 悟空63737356
外家拳講究以快打慢,力大打力小,以訓練肌肉強度和打擊速度為主要訓練內容。內家拳講究以慢打快,以柔克剛,更注重於技法的研究和整體爆發力的訓練,以意識力的訓練為主,內家拳認為意識力是一種有別於普通用力的一種更快更強的自然反應式的能量。氣功也算是這種認識的一種運用。事實上兩種練法最終達到的結果異曲同工,不過是兩條路達到共同的目標。
-
4 # 冀遂耿氏
這說法不對,練對了才是內家,練不對別說內家連家都談不上。內家是一種身體反應,拳術植根於內家,不代表你一接觸你就是內家!
-
5 # 大道無名無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內家拳的概念,才可以理順問題的主次之分,搞不清楚何為內家拳就回答太極拳是否為內家拳有點霧裡看花的感覺。
什麼是內家拳?
在中國傳統武術的分類上一直有著著“內、外”兩家的說法。
拳諺曰“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基本上從操作上完美的詮釋了兩者最大的區別。也許這樣的概述不盡全面,但“練氣或練內功”與所謂的“練筋骨”卻實實在在的說出了兩者在習練訓練之中不同路徑。
相較於外家拳本身的剛猛,內家拳的拳風更注重以靜制動、後發制人、以氣馭勁的宗旨。當然內家拳與外家拳也有聯絡,兩者皆有剛有柔,也都有仿生象形,只是兩者立意出發點不同。在《笑傲江湖》中,金庸先生將華山派內的內、外家之爭說到了極致。
內家拳太極
據陰陽、引經絡,倚道家吐納之機,練氣勁於內。我們看太極拳的動作徐緩舒暢,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練拳時要求正腰、收顎、直背、垂肩,講究松活彈抖,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有飄然騰雲之意境。清代拳師稱“拳勢如大海,滔滔而不絕”。太極拳是很重視練氣,所謂“氣”,就是修煉人體自身的精神力,這是太極拳作為內家功夫的特點之一。而在現今這個浮躁的時代,大多數練太極的包括很多傳承人都在追求末枝的動作技巧及美感,忽視了或者說是根本不懂內煉,久而久之太極拳被這些人演變為太極操,比廣播體操看起來更具有美感,賞心悅目。
當社會上有人質疑太極的技擊功用時,沉醉在自我陶醉的各路“大家”在真正的“拉出來遛”時,立刻“原形畢露”於天下,一夜之間赤裸裸的尷尬於江湖武林!誰之過?誰之錯?難道是太極之錯?
太極拳作為一個內家拳派本身沒有錯。武術自從市場化後,很多人已經丟掉了千年以來的傳統,追捧著經濟利益而去。這樣下去傳武遲早是會終結丟失在這個急功近利、皆為利來的時代!
太極拳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從其演變發展,再到其真正揚名來看,太極拳的形成顯然並非一人、一時、一地所創。作為現如今世界上習練人數最多的傳統拳種,太極拳本身在技擊的基礎是上,更融入了哲學與儒道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有著“國粹”之稱。
作為一種集武術養身為一體的精妙拳法,太極拳既有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後發先制的武術特點;亦有動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剛柔相濟,含而不露的武術風格。更有開人智慧,充人精神,壯人體魄,去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獨特養生功效。
傳世的太極拳主要流派包括: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武當、禪門等多種太極拳種類。
時代的錯覺
現代習練太極拳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如此多練太極拳的人,其中大部分人是為了強身健體,從這個角度看太極拳也確有扶正祛邪的作用。但太極拳的真功夫絕不是四五十歲的人能練出來的,過去老前輩說:二十歲多學點,三四十歲多練點,五六十歲多養點。年齡已經到了四五十歲了才想起學太極拳,有了點體會,就著書立說,甚至否定傳統理論和傳統練法,似乎有點不自量力!況且他們的這些理論往往是以階段性的經驗替代了修煉的全過程,以偏代全幾乎成了當代太極拳理論的特點。
-
6 # 太極拳道楊洪志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稱之為內家拳,主要還是練法上的區別,在太極陰陽理論的指導下,注重意念的引導作用,講究勁的執行軌跡,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節節貫穿,式式相連,練到周身高度協調並充分配合一致,陰陽相濟,圈小勁整,靈勁十足,最終達到速度極快,威力驚人,殺傷力巨大的太極拳術。
與外家拳不同的是要達到同樣效果,外家拳需要各種負重練習,簡單的動作重複做,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這種程度。它純粹是以格鬥為目的的練習,但這種極速練習的結果對身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靠格鬥賺錢養家,又需要強健身體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和提高對人身意外的防護能力,以達到同等的防身技能,所以多數人最終還是會選擇有技術含量的太極拳來作為自己健身防身的最佳運動方式。
現在的太極拳大多淪為了只能健身而失去防身作用的練習方式,原因是練習的方式方法和要領沒有掌握甚至偏離了太極拳術的練習方向,現在很多大師級別的對太極拳的認知也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大有人在,以盈利為目的的傳播是等不急真正的太極拳的功夫上身後再去傳播的,目的不同結果就會各異。
真正有功夫的太極拳老師不會以盈利為目的,傳播的是自己的品德和太極拳本身所具有的高超技藝。
要麼是真傳,要麼是不傳。這才是品質的力量。
-
7 # 使用者96993790860
所謂內家拳外家拳的劃分核心就是有修練內氣功的心法,而不是什麼陳氏楊氏武當為名稱的太極拳。如陳氏楊氏太極門派裡也有講究內外兼修的也有隻練形體拳架的,區別就在於人體內部的五臟六腑七經八脈拿什麼來練,用形體的所謂對拔拉抻或某個招式來練嗎,顯然是個大笑話。內臟和經脈只能用內氣功來練除此別無它法,凡用內功修練太極的才能稱內家太極拳反之就是外家拳至於和著音樂做形體的更不能稱做拳而是操!
-
8 # 不二斗南
武術本無內外家之分,殊途同歸,最後都是內外兼修。這個概念大學出現在近代,所謂的內家拳、外家拳,是武術練習途徑不同,外家拳側重是由外向內練,內家拳側重由內向外練,但剛開始都是以形體練習,帶動內在氣機運轉,由外牽內,以內促外,最後都是內外一融。
-
9 # 凌風者
孫式太極拳宗師孫祿堂曾說過“拳術沒有內外之分,只有人的功夫有內外之分,善於養氣者為內,不善於養氣者為外”。就算是太極拳術練得再好,不懂練氣也只是外家拳。
-
10 # 太極稱道
1、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理清內家拳開始。來,什麼是內家拳?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在清代以前沒有什麼內外之分,直到大學者黃宗羲《南雷文案 王徵南墓誌銘》一文的出現。黃宗羲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也是因為兒子黃百家是一個習武之人並且是個內家拳的高手,他的師父就是王徵南。而他的師父上溯三代便是張松溪,張松溪再往上百餘年便是大名鼎鼎的武當丹士張三峰。這段文字是這麼寫的: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 然主搏於人, 人亦得以乘之。 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 , 犯者應手即僕, 故別少林為外家, 興起於宋之張三峰。 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 夜夢玄帝授之拳法, 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三峰之術,百年以後, 流傳於陝西, 而王宗為最著。”
這段文字傳達闡明瞭幾層意思
A 內家拳的特點是以靜制動
B內家與少林有別,少林是外家
C內家拳是武當丹士張三峰興起
D內家拳厲害,可以以一敵百
E三峰之後,陝西王宗最牛
自這段文字後,人們便把明史中的張三丰與單丁擊殺百人的張三丰連線成一個人,武當道士張三丰被尊為內家拳的鼻祖,同時也是太極拳的創始人。
接著,黃百家也詳細記載了內家拳的創造方法:“張三峰既精於少林,復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黃百家的意思很明確,內家拳源於少林,是張三峰把它反過來了,成了一個全新的拳種。這個拳種的核心是以靜制動。內家拳之後,再無其他拳種出現。也就是說太極拳是內家拳的一種。
2、再來看太極拳。太極拳的源頭在哪裡?太極拳技擊理論之源就是內家拳。《王宗嶽太極拳論》也寫得很清楚“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就是以靜制動最詳細的解讀。王宗嶽還說以前的拳法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有力打無力”,意思就是利用人先本能的素質,但是太極拳可以四兩撥千斤,以慢制快,這恰好應證了黃百家說的“復從而翻之”。由此可見,太極拳的理論體系屬於內家拳是非常清晰的。
內家拳注重精氣神的訓練,注重意念,所謂用意不用力,注重後天克服本能的訓練,以柔克剛,太極拳也講究虛領頂勁氣沉丹田,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無論是拳理還是拳法都如出一轍。
以上。
回覆列表
善養氣者為內家,內家拳養身體浩然正氣。
太極的運動規律複合方圓規矩,立身中正安舒,在執行過程中始終放鬆身體,而且要求不斷的松沉,無絲毫牽強附會,這樣使得人體氣血暢通無阻,簡單的說就是促進血液的迴圈,補償人體虧損的元氣,以達到養氣的目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人體在慢動作的執行,勢必強制精神集中,透過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等動作的規範化,來達到整體的協調一致,從而是練拳者在打拳過程中,不斷的調整自我達到規矩。避免了一些頭部疾病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