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大東溝海戰後,北洋海軍和日本聯合艦隊方面各自產生了多份戰鬥報告,其中分別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海戰報告,以及9月21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的戰鬥詳報最具代表性。
在內容方面,總體上來說,日方的戰報相對更細緻,其形式是按照時間先後流水敘事,關於戰場的重大事件發展,都附帶有準確的時間。中方的戰報則更具有文學性,文辭修飾講究。不過在海戰基本事實上,雙方的記述都並沒有太大的出入。
因為海戰的特殊性,中、日雙方的報告都是對己方的活動記述得比較明晰,對於敵方的情況、則多是源自於觀察、推測,將其合併到一起互相印證,就能對9月17日的海戰情況有更好的認識。
下面分別列出北洋海軍和日本聯合艦隊關於黃海海戰的戰鬥詳報
先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戰鬥報告。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報告
海軍各兵艦奉調護送招商局輪船裝運總兵劉盛休銘軍八營陸兵赴大東溝登岸,於八月十七日醜刻由大連灣開行,午後抵大東溝,即派“鎮中”“鎮南”兩船、魚雷四艇護送入口,“平遠”“廣丙”兩船在口外下碇,“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十船距口外十二海里下碇。
十八日午初,遙見西南有煙東來,知是倭船,即令十船起碇迎剿。我軍以夾縫雁行陣向前急駛,倭人以十二艦魚貫猛撲,相距漸近,我軍開炮轟擊,敵隊忽分忽合,船快炮快,子彈紛集,我軍整隊迎敵,“左一”雷艇亦到,各船迴圈攻擊,堅忍相持。至未正二刻,“平遠”“廣丙”二船、“福龍”雷艇續至。“定遠”猛發右炮攻倭大隊各船,又發左炮攻倭尾隊三船,中其“扶桑”艦,三船即時離開,旋即回隊,圍繞我軍夾擊包抄,開花子彈如雨,一排所發即有百餘子之多,各船均以船頭抵禦,冀以大炮得力。敵忽以魚雷快船直攻“定遠”,尚未駛到,“致遠”開足輪機駛出“定遠”之前,即將來船攻沉。倭船以魚雷轟擊“致遠”,旋亦沉沒,管帶鄧世昌、大副陳金揆同時落水。“經遠”先隨“致遠”駛出,管帶林永升奮勇督戰,突中敵彈,腦裂陣亡。
“濟遠”先被敵船截在陣外,及見“致遠”沉沒,首先駛逃,“廣甲”繼退。“經遠”因管帶既亡,船又失火,亦同退駛。倭始以四船尾追“濟遠”“廣甲”,因相距過遠折回,乃聚圍“經遠”,先以魚雷,繼以叢彈,拒戰良久,遂被擊沉。“超勇”艙內中彈火起,旋即焚沒。“揚威”艙內亦被彈炸,又為“濟遠”當腰觸裂,駛至淺水而沉。該兩船管帶黃建勳、林履中隨船焚溺同殞。“來遠”“靖遠”苦戰多時,“來遠”艙內中彈過多,延燒房艙數十間,“靖遠”水線為彈所傷,進水甚多,均即暫駛離隊,撲救修補。“平遠”“廣丙”及“福龍”雷艇尾追裝兵倭船,為敵所斷,未及歸隊。
此時僅餘“定”“鎮”兩艦與倭各艦相搏,歷一時許,巨炮均經受傷,“定遠”只有三炮、“鎮遠”只有兩炮尚能施放。丁汝昌督同各將弁誓死抵禦,不稍退避,敵彈霰集,每船致傷千餘處,火焚數次,一面救火,一面抵敵。丁汝昌旋受重傷,總兵劉步蟾代為督戰,指揮進退,時刻變換,敵炮不能取準,又發炮傷其“松島”督船,併合擊傷其左側一船,白煙冒起數丈。
“靖遠”“來遠”修竣歸隊,“平遠”“廣丙”、魚雷各艇亦俱折回。倭船多受重傷,復見諸船並集,當即向西南一帶飛駛遁去,我軍圍追數里,敵船行駛極速,瞬息已遠,然後收隊駛回旅順。“濟遠”一船已先回旅,“廣甲”一船在三山島擱礁拖救不起。該兩船管帶方伯謙、吳敬榮業經電請分別從嚴參辦。
再看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的戰鬥詳報
本月16日,本官從大同江前橫亙於長直路岬東北的大島東的臨時錨地出發,以第一遊擊隊為前鋒,率本隊及“西京丸”(海軍軍令部長座艦)、“赤城”先開赴海洋島。17日上午6時30分,抵達該島錨地海面,遂立即派“赤城”艦前往港內偵查,未發現異常,便直奔大孤山海面大鹿島錨地。
上午11時30分許,發現東北偏東方向(艦首右側方向)有煤煙,似是數艘輪船所發出,斷定必是敵艦隊,眾官兵踴躍歡喜不已。
下午零時5分,掛大軍艦旗於桅杆頂,命令各艦進入戰鬥佈署,此時士氣益振。接著,令“西京丸”和“赤城”由本隊的右側轉移至左側航行,以免被敵攻擊。此時,在艦首的左前方向也發現兩艘敵艦,隨即下令第一遊擊隊攻擊位於右側之敵。此時,第一遊擊隊已經奔向敵陣之右翼,似將上述攻擊右側之敵的訊號錯誤理解成攻擊敵之右翼,其首先衝向敵艦隊中央,接著漸次左轉,向敵右翼衝去,本隊也只能同一行動。
此時,敵方的陣型是不規則的單橫陣或後翼梯陣,“定遠”“鎮遠”位於中央,“來遠”“經遠”型艦居其左右,“靖遠”“致遠”型又居其左右,其他小艦置於兩翼,艦數合共是10艘。
零時50分,大約在5、6000米的距離上,敵方首先對我第一遊擊隊開火,我第一遊擊隊大抵在3000米左右距離上開始應炮猛擊,並透過敵方右翼。
此時,敵陣中堅各艦分別將艦首轉向我本隊(兩翼數艦的航行已開始混亂,其航向各不相同),似欲向我軍衝擊,且不斷髮炮。
我本隊專意保持單縱陣,一邊前進一邊猛烈發射火炮。但是,殿後的“比叡”和“扶桑”被敵艦逼近,“比叡”艦長考慮到如果繼續原航向航行,可能會遭敵艦從側面而來的衝撞,於是大膽地轉向“鎮遠”和“經遠”中間貫穿而去,繼之又與數艦激戰,擺脫之後,重向本隊駛來,其戰狀頗為壯烈。此時,本隊已透過敵方陣前,漸次轉向右方,採取迂迴向敵艦隊背後的運動,此時敵艦隊已不存在所謂的陣型。(在此時,發現從陸地方向還有軍艦和魚雷艇駛出加入敵隊,據後來的報告稱,共有魚雷艇六艘,軍艦合共似新加四艘。)
此前,第一遊擊隊透過敵陣前,漸次向右轉向,但如果仍轉向右,便會與本隊殿後艦的炮火相向,所以第一遊擊隊便改向左方畫了一個大圈,左轉了16點方向,看起來,像是把本隊夾在其與敵隊之間,欲向和本隊相反的航向前進,此時是下午1時2、30分左右。
此時,本官發出訊號,命令第一遊擊隊追隨在本隊後航行,第一遊擊隊對此訊號不夠理解,企圖從本隊左側追趕、超越本隊。但是這時,本隊漸漸向右轉向,第一遊擊隊司令官最終明白他無論如何也超不過本隊,而且由於發現“比叡”“赤城”深陷危地,遂斷然反轉方向,向左轉向16點,決心救援,以極大速度向敵艦隊與“赤城”間衝去,接著,以左舷炮轟擊透過。此時,恰好與本隊形成夾擊敵艦之勢。
此時分,本隊與敵隊(在右舷方向)的距離過遠,遂暫時停止炮擊。
(此間,看到“揚威”冒著火焰從我前方透過,逃向大鹿島方向。“平遠”從我前方橫切而過,來到我隊左舷,我隊猛烈射擊之,戰況混雜,“平遠”最終發生火災。此時已過下午2時半。此時,還發現“廣丙”在“平遠”前面向陸地方向逃去。又,“超勇”在海戰開始不久即中彈起火,此時燃燒正盛。而且據稱,“經遠”也在此前後起火。)
此時,大約由第五圖變成了第六圖的形勢(此時“定遠”前部發生火災),本隊及第一遊擊隊對“定遠”、“鎮遠”等艦形成夾擊,第一遊擊隊約如第七圖那樣運動,追擊逃走的敵艦(最終擊沉“來遠”)。本隊大體如第七圖運動,攻擊“定遠”和“鎮遠”。(在第六圖時,“松島”被“定遠”的30.5公分炮擊中前部炮房,炮房及其附近受損嚴重,且發生火災,時間是3時26分。又,在此圖時(3時30分),發現敵之“致遠”(或“靖遠”)沉沒。
此間,“鎮遠”“定遠”與其餘諸艦匯合,與本隊和第一遊擊隊相距甚遠,而且漸近日落,戰鬥終於中止。當我向第一遊擊隊發出歸隊訊號時,已過下午5時半。此時敵艦已航向南方,似往威海衛逃走。然而,考慮到夜戰不僅容易導致我本隊陣型混亂,且現在敵方伴有魚雷艇隊,遂認為繼續追擊將與我不利,決定採取翌日天明後在威海衛海面斷其逃路之策。
由於“松島”受損甚烈,認為無論如何不再適合作為旗艦,所以夜間8時許改以“橋立”為旗艦,命“松島”返回吳港。遂率餘艦(此時,“西京丸”“比叡”的去向不明,據稱看到向東方航行)採取想象中大約會和敵艦平行的航線前行,以等待天明到威海衛附近截擊敵艦。但是根本沒有見到敵艦隻影,遂重返昨日的戰場(此時,“赤城”離開本隊向大同江歸航)。
在昨日戰場附近,遠遠見到有輪船冒出煤煙,還沒有見到其船體時,其就逃走不知所蹤。昨日“揚威”一邊起火一邊在淺灘擱淺,遂命“千代田”用外裝魚雷破壞其艦底,然後歸航。19日凌晨終於回到錨地,見“西京丸”及“赤城”已安全到達。聽說“比叡”艦之前已經返回這裡,後又出發經海洋島奔向前日戰場尋找本隊。
以上即是本隊及第一遊擊隊戰鬥概況。此戰中,“西京丸”與“赤城”各自被與本隊分隔,各陷非常之危險中。“西京丸”曾一度處在兩艘敵艦和兩艘魚雷艇的攻擊中,並在只有50米的地方遭魚雷攻擊,所幸魚雷從船底穿過,從一側冒出,僥倖擺脫了沉沒之難。聽說該艦艦體、煙囪、通風筒等處幾乎都受到無數彈丸攻擊,所幸從破損之患中掙脫,得以回到大同江口臨時泊地。而“赤城”也一度陷入敵艦之重圍,苦戰異常。最終,艦長等10名死亡,20名負傷,主桅折斷,原以為難免沉沒,但第一分隊長及航海長不顧傷痍,巧妙駕駛軍艦,從戰場中退卻,約3、4小時後,又重歸本隊,可謂令人不勝感慨。“比叡”的情況如前所述,苦戰中遭兩枚魚雷攻擊,所幸沒有被命中,但遭猛烈炮擊,損害甚多(據稱似有一榴彈擊中士官室,瞬間打死了軍醫長、少軍醫、主計長、看護手、看護負傷者的佈署員以及機關炮彈庫員、預備舵索員等),遂暫且迴歸大同江口錨地,將傷員託付給運輸船,又與“海門”一起再赴戰地,該艦昨日晨歸航。
戰鬥結果,敵軍“來遠”“致遠”(或“靖遠”)、“揚威”“超勇”沉沒,“定遠”“經遠”“平遠”發生大火災,其餘諸艦,均重創,這幾乎是確定無疑的了。
我艦隊的死傷及損傷情況,據各艦另紙報告,甚詳細。但“松島”無法知道其詳情,應是各艦中損傷最嚴重的。
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大東溝海戰後,北洋海軍和日本聯合艦隊方面各自產生了多份戰鬥報告,其中分別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海戰報告,以及9月21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的戰鬥詳報最具代表性。
在內容方面,總體上來說,日方的戰報相對更細緻,其形式是按照時間先後流水敘事,關於戰場的重大事件發展,都附帶有準確的時間。中方的戰報則更具有文學性,文辭修飾講究。不過在海戰基本事實上,雙方的記述都並沒有太大的出入。
因為海戰的特殊性,中、日雙方的報告都是對己方的活動記述得比較明晰,對於敵方的情況、則多是源自於觀察、推測,將其合併到一起互相印證,就能對9月17日的海戰情況有更好的認識。
下面分別列出北洋海軍和日本聯合艦隊關於黃海海戰的戰鬥詳報
先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戰鬥報告。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報告
海軍各兵艦奉調護送招商局輪船裝運總兵劉盛休銘軍八營陸兵赴大東溝登岸,於八月十七日醜刻由大連灣開行,午後抵大東溝,即派“鎮中”“鎮南”兩船、魚雷四艇護送入口,“平遠”“廣丙”兩船在口外下碇,“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十船距口外十二海里下碇。
十八日午初,遙見西南有煙東來,知是倭船,即令十船起碇迎剿。我軍以夾縫雁行陣向前急駛,倭人以十二艦魚貫猛撲,相距漸近,我軍開炮轟擊,敵隊忽分忽合,船快炮快,子彈紛集,我軍整隊迎敵,“左一”雷艇亦到,各船迴圈攻擊,堅忍相持。至未正二刻,“平遠”“廣丙”二船、“福龍”雷艇續至。“定遠”猛發右炮攻倭大隊各船,又發左炮攻倭尾隊三船,中其“扶桑”艦,三船即時離開,旋即回隊,圍繞我軍夾擊包抄,開花子彈如雨,一排所發即有百餘子之多,各船均以船頭抵禦,冀以大炮得力。敵忽以魚雷快船直攻“定遠”,尚未駛到,“致遠”開足輪機駛出“定遠”之前,即將來船攻沉。倭船以魚雷轟擊“致遠”,旋亦沉沒,管帶鄧世昌、大副陳金揆同時落水。“經遠”先隨“致遠”駛出,管帶林永升奮勇督戰,突中敵彈,腦裂陣亡。
“濟遠”先被敵船截在陣外,及見“致遠”沉沒,首先駛逃,“廣甲”繼退。“經遠”因管帶既亡,船又失火,亦同退駛。倭始以四船尾追“濟遠”“廣甲”,因相距過遠折回,乃聚圍“經遠”,先以魚雷,繼以叢彈,拒戰良久,遂被擊沉。“超勇”艙內中彈火起,旋即焚沒。“揚威”艙內亦被彈炸,又為“濟遠”當腰觸裂,駛至淺水而沉。該兩船管帶黃建勳、林履中隨船焚溺同殞。“來遠”“靖遠”苦戰多時,“來遠”艙內中彈過多,延燒房艙數十間,“靖遠”水線為彈所傷,進水甚多,均即暫駛離隊,撲救修補。“平遠”“廣丙”及“福龍”雷艇尾追裝兵倭船,為敵所斷,未及歸隊。
此時僅餘“定”“鎮”兩艦與倭各艦相搏,歷一時許,巨炮均經受傷,“定遠”只有三炮、“鎮遠”只有兩炮尚能施放。丁汝昌督同各將弁誓死抵禦,不稍退避,敵彈霰集,每船致傷千餘處,火焚數次,一面救火,一面抵敵。丁汝昌旋受重傷,總兵劉步蟾代為督戰,指揮進退,時刻變換,敵炮不能取準,又發炮傷其“松島”督船,併合擊傷其左側一船,白煙冒起數丈。
“靖遠”“來遠”修竣歸隊,“平遠”“廣丙”、魚雷各艇亦俱折回。倭船多受重傷,復見諸船並集,當即向西南一帶飛駛遁去,我軍圍追數里,敵船行駛極速,瞬息已遠,然後收隊駛回旅順。“濟遠”一船已先回旅,“廣甲”一船在三山島擱礁拖救不起。該兩船管帶方伯謙、吳敬榮業經電請分別從嚴參辦。
再看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的戰鬥詳報
本月16日,本官從大同江前橫亙於長直路岬東北的大島東的臨時錨地出發,以第一遊擊隊為前鋒,率本隊及“西京丸”(海軍軍令部長座艦)、“赤城”先開赴海洋島。17日上午6時30分,抵達該島錨地海面,遂立即派“赤城”艦前往港內偵查,未發現異常,便直奔大孤山海面大鹿島錨地。
上午11時30分許,發現東北偏東方向(艦首右側方向)有煤煙,似是數艘輪船所發出,斷定必是敵艦隊,眾官兵踴躍歡喜不已。
下午零時5分,掛大軍艦旗於桅杆頂,命令各艦進入戰鬥佈署,此時士氣益振。接著,令“西京丸”和“赤城”由本隊的右側轉移至左側航行,以免被敵攻擊。此時,在艦首的左前方向也發現兩艘敵艦,隨即下令第一遊擊隊攻擊位於右側之敵。此時,第一遊擊隊已經奔向敵陣之右翼,似將上述攻擊右側之敵的訊號錯誤理解成攻擊敵之右翼,其首先衝向敵艦隊中央,接著漸次左轉,向敵右翼衝去,本隊也只能同一行動。
此時,敵方的陣型是不規則的單橫陣或後翼梯陣,“定遠”“鎮遠”位於中央,“來遠”“經遠”型艦居其左右,“靖遠”“致遠”型又居其左右,其他小艦置於兩翼,艦數合共是10艘。
零時50分,大約在5、6000米的距離上,敵方首先對我第一遊擊隊開火,我第一遊擊隊大抵在3000米左右距離上開始應炮猛擊,並透過敵方右翼。
此時,敵陣中堅各艦分別將艦首轉向我本隊(兩翼數艦的航行已開始混亂,其航向各不相同),似欲向我軍衝擊,且不斷髮炮。
我本隊專意保持單縱陣,一邊前進一邊猛烈發射火炮。但是,殿後的“比叡”和“扶桑”被敵艦逼近,“比叡”艦長考慮到如果繼續原航向航行,可能會遭敵艦從側面而來的衝撞,於是大膽地轉向“鎮遠”和“經遠”中間貫穿而去,繼之又與數艦激戰,擺脫之後,重向本隊駛來,其戰狀頗為壯烈。此時,本隊已透過敵方陣前,漸次轉向右方,採取迂迴向敵艦隊背後的運動,此時敵艦隊已不存在所謂的陣型。(在此時,發現從陸地方向還有軍艦和魚雷艇駛出加入敵隊,據後來的報告稱,共有魚雷艇六艘,軍艦合共似新加四艘。)
此前,第一遊擊隊透過敵陣前,漸次向右轉向,但如果仍轉向右,便會與本隊殿後艦的炮火相向,所以第一遊擊隊便改向左方畫了一個大圈,左轉了16點方向,看起來,像是把本隊夾在其與敵隊之間,欲向和本隊相反的航向前進,此時是下午1時2、30分左右。
此時,本官發出訊號,命令第一遊擊隊追隨在本隊後航行,第一遊擊隊對此訊號不夠理解,企圖從本隊左側追趕、超越本隊。但是這時,本隊漸漸向右轉向,第一遊擊隊司令官最終明白他無論如何也超不過本隊,而且由於發現“比叡”“赤城”深陷危地,遂斷然反轉方向,向左轉向16點,決心救援,以極大速度向敵艦隊與“赤城”間衝去,接著,以左舷炮轟擊透過。此時,恰好與本隊形成夾擊敵艦之勢。
此時分,本隊與敵隊(在右舷方向)的距離過遠,遂暫時停止炮擊。
(此間,看到“揚威”冒著火焰從我前方透過,逃向大鹿島方向。“平遠”從我前方橫切而過,來到我隊左舷,我隊猛烈射擊之,戰況混雜,“平遠”最終發生火災。此時已過下午2時半。此時,還發現“廣丙”在“平遠”前面向陸地方向逃去。又,“超勇”在海戰開始不久即中彈起火,此時燃燒正盛。而且據稱,“經遠”也在此前後起火。)
此時,大約由第五圖變成了第六圖的形勢(此時“定遠”前部發生火災),本隊及第一遊擊隊對“定遠”、“鎮遠”等艦形成夾擊,第一遊擊隊約如第七圖那樣運動,追擊逃走的敵艦(最終擊沉“來遠”)。本隊大體如第七圖運動,攻擊“定遠”和“鎮遠”。(在第六圖時,“松島”被“定遠”的30.5公分炮擊中前部炮房,炮房及其附近受損嚴重,且發生火災,時間是3時26分。又,在此圖時(3時30分),發現敵之“致遠”(或“靖遠”)沉沒。
此間,“鎮遠”“定遠”與其餘諸艦匯合,與本隊和第一遊擊隊相距甚遠,而且漸近日落,戰鬥終於中止。當我向第一遊擊隊發出歸隊訊號時,已過下午5時半。此時敵艦已航向南方,似往威海衛逃走。然而,考慮到夜戰不僅容易導致我本隊陣型混亂,且現在敵方伴有魚雷艇隊,遂認為繼續追擊將與我不利,決定採取翌日天明後在威海衛海面斷其逃路之策。
由於“松島”受損甚烈,認為無論如何不再適合作為旗艦,所以夜間8時許改以“橋立”為旗艦,命“松島”返回吳港。遂率餘艦(此時,“西京丸”“比叡”的去向不明,據稱看到向東方航行)採取想象中大約會和敵艦平行的航線前行,以等待天明到威海衛附近截擊敵艦。但是根本沒有見到敵艦隻影,遂重返昨日的戰場(此時,“赤城”離開本隊向大同江歸航)。
在昨日戰場附近,遠遠見到有輪船冒出煤煙,還沒有見到其船體時,其就逃走不知所蹤。昨日“揚威”一邊起火一邊在淺灘擱淺,遂命“千代田”用外裝魚雷破壞其艦底,然後歸航。19日凌晨終於回到錨地,見“西京丸”及“赤城”已安全到達。聽說“比叡”艦之前已經返回這裡,後又出發經海洋島奔向前日戰場尋找本隊。
以上即是本隊及第一遊擊隊戰鬥概況。此戰中,“西京丸”與“赤城”各自被與本隊分隔,各陷非常之危險中。“西京丸”曾一度處在兩艘敵艦和兩艘魚雷艇的攻擊中,並在只有50米的地方遭魚雷攻擊,所幸魚雷從船底穿過,從一側冒出,僥倖擺脫了沉沒之難。聽說該艦艦體、煙囪、通風筒等處幾乎都受到無數彈丸攻擊,所幸從破損之患中掙脫,得以回到大同江口臨時泊地。而“赤城”也一度陷入敵艦之重圍,苦戰異常。最終,艦長等10名死亡,20名負傷,主桅折斷,原以為難免沉沒,但第一分隊長及航海長不顧傷痍,巧妙駕駛軍艦,從戰場中退卻,約3、4小時後,又重歸本隊,可謂令人不勝感慨。“比叡”的情況如前所述,苦戰中遭兩枚魚雷攻擊,所幸沒有被命中,但遭猛烈炮擊,損害甚多(據稱似有一榴彈擊中士官室,瞬間打死了軍醫長、少軍醫、主計長、看護手、看護負傷者的佈署員以及機關炮彈庫員、預備舵索員等),遂暫且迴歸大同江口錨地,將傷員託付給運輸船,又與“海門”一起再赴戰地,該艦昨日晨歸航。
戰鬥結果,敵軍“來遠”“致遠”(或“靖遠”)、“揚威”“超勇”沉沒,“定遠”“經遠”“平遠”發生大火災,其餘諸艦,均重創,這幾乎是確定無疑的了。
我艦隊的死傷及損傷情況,據各艦另紙報告,甚詳細。但“松島”無法知道其詳情,應是各艦中損傷最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