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hanyingdechibang

    我們這大西北冬天基本沒啥活動,愛喝酒的練練酒量,不喝酒的麻將桌上撒點銀子打賞打賞,有興趣的出去滑冰溜雪爬山,再不出去看那老掉牙的社火秧歌和千年不變模樣的燈籠,還有南方下海去游泳的,剩下的老阿爺老阿奶的出去守著太陽別讓溜快了,再就是串門叨叨閒話啊走走親戚了啊。想比中國基本都一樣吧

  • 2 # 嶧縣西門裡老李

    俗話說:五里路不同俗,十里路改規矩。每個地方都有自已獨特的過年娛樂節目。

    我今天介紹家鄉獨有的一個藝術品種一一嶧縣清官獨杆轎。

    它發源於古嶧縣(現棗莊市嶧城區)。獨杆轎起源是歌頌清代知縣張玉樹。據《嶧縣誌》記載:張“愛士民如師友”,為嶧縣人民做好事、做實事數以千記,十年清知縣,一片讚揚聲。在清政府貪官橫行的形勢下,張出於泥而不染,嚴明法紀,整飭吏治,“期間,民大和”。張的為人是君子的“慎獨”,為官是心貼黎民的“獨善其身”。嶧縣民眾為了歌頌張玉樹,聯手創作了清官獨杆轎這個文藝節目,大年初一抬著獨杆轎,和獅子龍燈一起到縣衙門清官拜年,以示感謝。

    獨杆轎是以4米長的竹竿作道具,以竿代轎。兩個轎伕抬縣官,轎前有兩個人手舉旗牌,旗牌上分別寫有“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字樣。旗牌前有嗩吶樂隊鳴囉奏樂開道。這一組十幾個表演者,手眼身法步調和諧,一招一式配合黙契,動態與情感息息相通,伴隨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竹竿大起大落的顫動而翩翩起舞。群體的綜合藝術表演,營造出勢如波濤的氛圍,形成上下兩層的表演局面。深受我們當地男女老幼的喜愛!是春節娛樂節目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2005年,嶧縣清官獨杆轎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予以重點保護。

  • 3 # 山東老趙在廣東

    過年的活動很多,要分人群和地域文化。北方民俗和南方民俗不同,少數民族有各自的特色活動,最大的不同應該農村與城市的區別,國內遊和國外遊。

    所以,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以前中國沒改革開放,農村就是放鞭炮看武術和舞獅或者秧歌,打牌。城市也是這樣吧。現在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各自活動也多啦!只要不違法亂紀,有點環境汙染和擾民也難理解的,主要還是國家強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安全感提升了!所以春節各種活動也五花八門啦!

  • 4 # 蘭阿姨北漂生活

    在這段歡樂的節日裡,我認為下面這些娛樂活動很好玩:

    1.家庭聯歡會:大家庭聚在一起,孩子們會爭先恐後表演節目,家長稍加策劃,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聯歡會就搞起來了。自娛自樂,其樂融融;

    2.打牌下棋:兄弟姊妹各家出代表,切磋一下技藝,引來家人圍觀,時而靜思,時而哈哈大笑;

    3.周邊遊玩:天公做美,備上飲食、帶上孩子、自由組隊,來個周邊景點一日遊,心情一定大好;

    4.觀看民俗表演:各地都有一些民間傳統的表演,如我們這裡大年初三開始有武獅子、玩旱船、踩高蹺等表演,消消食看看熱鬧;

    5.輪流宴請:大年三十和初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年初二接閨女,初三以後可以輪番坐莊,親戚串門,相互宴請。家人們都精心準備,按時閃亮登場,哈哈,不同口味的大吃大喝開始啦;

    6.朋友侃聊:平時聚少離多的好朋友也要走動走動,帶上小禮品,喝茶聊天,互通訊息,交流感情,八卦新聞,開懷大笑;

    7.娛樂場所:帶上老人孩子一起去遊樂場,先陪孩子們玩喜歡的專案,和老人們邊看邊聊,孩子老人都開心。玩累了,安排老人孩子在休閒區休息並品美食,年輕人趕快奔去挑戰極限的娛樂場地,尋把刺激,一家人各取所樂。

  • 5 # 正直與公正

    長江沖積平原,長江水,淮河水,洪澤湖水常常肆虐交匯,灘塗蘆葦,河溝遍佈,每每長江上游洪峰而到,這裡汪洋漫頂,澤國一片,大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唯恐手下大將擁兵跋扈,獨霸一方,尤其張士誠部,想出削減兵力,減少兵權的計謀,乃讓張士誠部十萬之眾卸甲歸田,去長江北部這片灘塗之地戍邊開懇,生產曬鹽,一時間,蘇州閶門外划船成行,篷布高起,順風而下,一日幾十裡,若干眾人來到這片黃海海邊的蘇北裡下河地區。北到鹽城,西到淮安,南到楊州,東到南通。張士誠部及從蘇州流放出的其它士兵,好多是山東,河南,山西之籍,這裡口音與吳儂軟語不沾一點邊,又與北邊的宿遷徐州連雲港口音不同,細細揣摩,中原口音摻雜其中。風俗也有與蘇南不同之處,過年的風俗更是熱鬧喜慶!

    年三十,一夜人團聚,家常菜餚,美酒一杯,男人小孩圍桌而座盡情品嚐,奶奶則在灶門添火,母親則炒菜做湯。濃濃的親情凝聚在那一刻。那時的除夕之夜是那麼的恬靜,沒有春節聯歡晚會的喧鬧和綁架。飯後常看到母親,祖母仍在廚房間忙碌,炒花生,炒南瓜子,炒葵花籽,炒蠶豆,還有炒青豆炒黃豆的。瓜子炒好,燒紅棗湯,炒芝麻研磨碎拌白糧豬油為餡,做湯圓,年初一有說法是不動刀,什麼菜刀剪刀,家家年三十就將初一所炒之菜洗淨切碎備用。最後打掃衛生,初一也不能動掃把,怕掃了財氣。

    小時候物質匱乏,但父母輩爺爺奶奶輩想方設法地把春節美食搞得豐盛花樣不同,初一早上,家的當家之人早早起來,洗臉淨手,菩薩佛像前放紅棗湯圓,掌燭敬香,祁求佛祖保佑家人平安。灶臺間灶王爺處也是清香一把,這時,屋門大開,放鞭炮一串,高升六個。

    隨後當家的手執把香三組去附近土地廟敬土地公公,盼求新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這時,小孩們已經開始相互走動了,小孩也開始拜年了,大人常饋贈糖果,雲片糕,瓜子,花生等。

    新年開始了,一家人都穿的新衣,家中小孩給長輩拜年,說吉祥如意的話,長輩每每給紅包,記得我小時候,爺爺奶奶給的紅包裡面有十元,二十元之鉅款,爺爺是木工工藝大師,一九五二年獲得過江蘇省先進生產工作者之榮譽,一生帶徒幾十人,當時收入也好。可知道工廠工人一個月才二十元呢!我的同齡夥伴,他們的紅包也就二元五元左右。

    紅包給了,一家人吃早飯,煮乾絲燙卜頁,蒸米團,方糕,饅頭。條件好的人家還會放上京果,麻餅,交切糖,芝麻糖幾樣點心。

    隨後左鄰右舍開始互動拜年相互走訪,小孩們則玩摜炮或火柴槍。

    九點左右往往有鄉土文藝演出,土色土香的蕩旱船,跳馬燈,舞龍燈,魔術雜技,等等好不熱鬧。那時農村人打牌少,只有過年這幾天才有空玩玩。下午往往農村孩子跑上七八里走城裡玩半天,開銷大的孩子往往壓歲紅包用得精光。

    正月初一晚上風俗吃麵條,而且第一碗要敬菩薩,點燭點香,燃放鞭炮。

    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過年初一的風俗,座標裡下河水鄉。

  • 6 # 翡翠灣舞蹈隊

    謝謝您的邀請,我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就是表演民舞,其次是跳舞,因為民舞是我們這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都非常喜歡看,我們這民舞包括——《小花挑》、《旱船》、《小推車》、《黑驢》,每一個民舞我都參演了,《小花挑》,我也挑過,演的最多的是當丫鬟,《旱船》,我背的最多,也當過丫鬟,《小推車》我也坐過,演的最多的也是丫鬟,《黑驢》我也騎過,我也抽過驢,身材決定了我的角色,因為丫鬟需要靈活一點的,身材比較苗條的,所以我當丫鬟的角色多一點,如果演員夠,我就打樂器,藝不壓身,我什麼都喜歡,但最喜歡的還是跳舞。

  • 7 # 西天一本經

    過年是全中國的盛事,每年到這個時候各地的遊子都會踏上回家的歸途,這條回家路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路。我們這邊過年有很多娛樂節目,有春節聯歡晚會、舞龍、舞獅子、做平安廟會、正月走親訪友,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比比皆是。其實與家人團圓一起過年就是最好的娛樂,最好的新年禮物。幸福中國年,開心中國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 8 # 北漂六六vlog

    我是六六,愛生活,愛記錄。

    我們老家春節活動有:

    1,吃團圓飯:首先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或者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美滋滋的吃一頓,全家其樂融融,一起享受美好的時代所帶來的生活,歌頌一年的快樂和幸福;

    3,打牌和打麻將:村裡男女老少,一桌又一桌,不在乎輸贏,只覺得過年圖個熱鬧開心的場面,人一多,話就多了,各種各樣的音調,都是為了襯托過年的喜悅;

    4,放鞭炮:這應該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了,一到了晚上12點,幾乎整個世界都沉浸在禮花和鞭炮聲此起彼伏中,為了慶祝美好的開始,感謝生活中一切的給予,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9 # 九石講故事

    我是九石老哥,是少數民族侗族。我們侗族現在過年,有以下娛樂活動:

    二、唱侗戲。在老哥小的時候,村裡每年都會唱戲,但之後因為去打工的人多了,停止了很多年。這幾年,隨著生活越來越好,村裡的戲班又組織起來了。

    三、集體做客。用我們侗族的話說就是“月也”,也叫“吃相思”,就是相鄰村寨之間集體到對方村子去做客,唱戲、吹蘆笙,殺豬宰牛,互相款待。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民間交流活動。

  • 10 # Godwithme754

    和有想法的親戚多交流,看看來年做什麼行業比較賺錢。不管幹什麼,都要把賺錢擺在第一位,給家人好的物質生活,是成年人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煎餅果子紫薯面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