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風別業

    科學與神學與方術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迷信,立即神學方術,質疑立馬科學。所以國學可以是科學的,也可以是神學的方術的。現在那些國學大師們將國學搞成純粹道德說教教材,心靈雞湯。現在搞的心學,王陽明,同樣如此。真實的王陽明是科學之父,他的心學是科學之母。他是第一位真正懂孔子的人,孔子早已關注並設法調和信與疑的矛盾,他指出知可以調和。格物致知,邏輯前提是未知。是認識論,認識論的方法論,也是實踐論。內在聯絡:未知~質疑~格物致知~再質疑~再格物致知~致良知,即真理~用真理指導言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行合一。完全是科學的套路科學步驟的雛形。王陽明所追求的,現代人已經超越他,但應該給予他足夠高的學術歷史定位使他受到世代尊敬,就像英華人尊敬牛頓那樣。不要再捧他為聖人了,沒市場!王陽明做過格竹致知,完全就是科學實驗,並已經得出物質可以無限分割的偉大結論。問題是現在有人故意故弄玄虛,吸引眼球,

  • 2 # 雄觀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先從儒家的一個學派說起,這個學派就是心學。心學的創始人是明朝人王陽明。

    自從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心學致良知的宗旨便蔓延開來,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心學有四句經典的教語: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

    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

    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

    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既然有了良知,就要按照良知去執行去實踐。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求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

    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

    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致良知,就是達到宇宙天地人的正確認識,良知,是天賦人類生命中不學而知的、不學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斷是非與善惡的能力。

    在儒家看來,王陽明所指的一種天賦的分別自己善的和惡的意向的道德意識。

    良知是倫理實踐的出發點,修身的功夫就在於,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為中的惡的意向並實施或實現自己的善的意向。

    格物致知有兩個方面含義,一是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二是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個人覺得,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致知就是達到通曉明晰的地步。

    這也是所謂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真實體現。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這話的另一層意思,按照通俗理解就是,你知道了事情的道理後,該怎麼做,就按照道理來,準備錯,這就叫知行合一。

    知道的和行動保持一致。

    我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有人說,這輩子懂得那麼多道理,但依舊沒有過好,為什麼?

    首先,這個人明白了那麼多道理,算是到了致良知的地步,而這個道理在你心目中已經明確,按照道理有計劃的執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就是格物致知。而等到去執行和實踐的時候,卻沒有按照計劃去執行,這就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覺得,致良知是格物致知的前提,格物致知是知行合一的途徑,而知行合一則是致良知和格物致知的最終結果。 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3 # 南山劉向雄

    這三者的內在聯絡,其實看看陽明先生的‘‘四句教’’就明白了: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說的是:心的本體本來是晶瑩純潔、無善無惡的;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的,即是“良知”;“為善去惡”即是在‘‘事上磨’’,去惡念,為善事。

    ‘‘知善知惡’’,是我們內心的判斷,能區分這善惡,也就是‘‘致良知’’了。

    ‘‘致良知’’之時,再去‘‘為善去惡’’,也就能達到‘‘知行合一’’。

    在不斷地‘‘格物’’(格心,使之正)過程中,良知不斷顯現,也就是‘‘格物致知’’。

  • 4 # caoxiaopeng

    王陽明先生講,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先生是悟了道的,中國文化是重視心性修養的!為什麼?就是要致良知!所謂悟道就是對心體的認知!致良知就是對心體的認知,心體本身無善無惡!無惡就是絕對的善!所以說人之出性本善!是一種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的用!良知是心體,沒有分別!外用上就有分別了,所謂知善知惡。知行合一,是良知的外用。格物知致,是修道,修心性的過程,要為善去惡。才能致良知!也就是悟到良知是無善無惡的心之體。

  • 5 # 夢露居士

    “致良知”、“知行合一”與“格物致知”都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的學說,那麼這幾個命題之間有怎樣的聯絡呢?

    首先,“致良知”其實就是“格物致知”中的“致知”,而要解釋“致知”,首先要解釋“良知”。那麼,到底什麼是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呢?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道德本能,不需要學習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比如,事奉父親時自然知道要孝,事奉君主時自然知道要忠,對待別人時自然知道要友善。這種天然知善知惡的能力,就是良知。

    良知知善知惡,但這種“知”並非知道某種知識,而是類似於“知道冷”、“知道餓”。你知道冷,就想找衣服穿,知道餓,就想找東西吃。同樣的,你知道什麼是善的,意味著你想去做,你知道什麼是惡的,意味著你不想做。王陽明認為,“想做”與“不想做”就是“行”,即“一念發動處即是行”,這便是“知行合一”的第一重意義。

    但是,你有了“行”的念頭,不代表你就會去做。如果你沒有去做,代表你的良知被私慾所遮蔽了,這也證明你並不是真正的“知”。只有你去做了,才表明你真的知善知惡。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是“知行合一”的第二重含義。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功夫了。

    所謂“致知”,就是致良知,也就是讓良知達到極致。王陽明認為,人的良知會被私慾所遮蔽,必須去除私慾,讓良知完全顯露出來,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絲毫不被灰塵染汙,此時良知才到達了極致。而想要致知,就必須格物。

    王陽明將“格”解釋為“正”,也就是讓物從不正確變為正確。“物”在陽明心學中並不指客觀事物,而是指意識的物件,即“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格物”的意思是做正確的事,也就是按照良知去做事。比如,你想到了孝順父母,那麼“孝順父母”就是一物,你只要按照良知,去做每一件你認為正確的事情,這就是“格物”。久而久之,你心中的私慾便被掃蕩乾淨了,你的良知也就恢復了完全的清明,而這一過程就是格物致知。

  • 6 # 西窗閒讀

    我說說我的觀點。

    先明確,“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體系裡非常重要的兩個觀點,還有一個是“心即理”。“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的主要理念,只算他學說的發端——他龍場悟道,創立心學,就是因為程朱理學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不符合現實。絕非其他答主所說,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一部分。傳習錄中有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想更深地理解心學,必然要從格物致知說起。

    1,先說格物致知。

    這個詞原出於《大學》,原文為“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先秦典籍裡有沒有可參考的表達,所以後輩儒學家為了這個詞的解釋可謂嘔心瀝血,抓破腦袋。從鄭玄始,到二程,朱熹,王陽明,陸象山以至於近代丁肇中都有解析。王陽明時代是程朱理學盛行時期,所以在這裡延用朱熹的解釋。他認為,事物都有其內在的道理,而人心是聰慧的是能夠掌握這些道理的。只不過事物的內在道理並不會完全顯現,需要不斷地格物,窮盡所有道理後,人對事物的理解才算圓滿通透。怎麼格物呢?就是接近它,觀察它,花時間揣摩它,這個“物”的道理和本質終有一天會豁然貫通(類似頓悟),要“格物窮理”,方能全知。(“物理”這門學科的命名就是源於此處。)朱熹這個說法對不對呢?王陽明決定驗證一番。於是他端了把椅子對著院子裡的竹子開始“格竹”,一連格了七天,累得倒地不醒也沒格出個所以然來(成語“守仁格竹”就是這麼來的)。由此王陽明開始懷疑程朱理學的正確性。

    2,再說心即理。

    “心即理”是說: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事雖萬殊,理具於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與理為二。聽起來繞口,其實好理解。一層含義是在世界觀層面上,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因為內心活動才有了它們的存在。你心中有花,才看到花的顏色姿態,心中無花,則這朵花相當於沒有存在。這和六祖壇經里老和尚解答“風吹幡動,是風動還是幡動”的禪機是一致的: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心動。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而另一層含義在面對現實事物的本質認知上,認為天下事物的內在道理其實都在心中,比如說你不會射箭,其實並不是你不會,只是這個技能潛力沒有開發,只要“事上練”,多射幾次箭,這個技能就回來了。這也就是他主張的“格物致知”——真理智慧其實一直在心中,只是被矇蔽了,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感知尋回。從而徹底背離了朱熹的“格物窮理致知”說。

    為什麼講是背離呢?朱熹與王陽明對事物認知的區別就是:朱熹認為射箭這事不難,以人的智慧,只要不斷琢磨研究,終究有一天就完全掌握這個技藝了。王陽明則說,其實人天生會射箭,只是這個技藝被潛藏了,要去實踐,技藝就能找回來。這是個取巧的說法,實際操作起來是一樣的,都要行而後知。朱熹理論之所以被王陽明遺棄,最主要是因為方法論有明顯短板。格物格物,豈能只是觀察揣摩研究以窮理,豈會窮理日漸久之就突然頓悟?那時候沒有科學一說,不能分科而學,從而不能更細微全面地理解闡釋事物的道理。所以朱熹理論敗在方法論上。這也是王陽明由模糊唯物思想徹底轉向唯心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我們現在看來,朱熹的觀念更符合科學唯物觀,更有先進性和前瞻性,更接近真理。

    3,接下來說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普通的字面意思,也就是道理和智慧想要掌握它,僅僅靠思維理解是不行的,需要去實踐它,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體驗它應用它參照它修正它,按照王陽明的說法就是“隨物而格”,知行同步,才能事事致良知。這是對儒家知行觀念的昇華,它著重強調了知與行的內在聯絡。在此之前,儒家的知是知,行是行,是割裂的,“知”來自經典師承,來自道理教化,來自“格物”,“行”是對“知”的強化,忽略了“行”可以否定、修正、完善甚至創造“知”。

    第二個意思比較深一點,要舉例說明了。比如你“知道”餓了,自然“想”吃飯,“知道”飽,自然“不想”再吃。這裡的“知道”就是“知”,這裡的“想和不想”就是“行”,他認為知和行原本就是一體的,一個人的行為一定是遵照他所認知的道理和智慧來實踐的。王陽明說“一念起處即是行”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個人“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那麼其實他還沒懂。因此,“知行合一”第二層意義就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絕對核心,是他長久以來被廣泛研究和推崇的真正原因。他提出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最佳方法,這個提法即便放在當今社會也是真理。

    4,最後再講致良知。

    王陽明得出“心即理”的世界觀,併成功解釋了《大學》裡“格物”二字之後,還要解釋一個詞就是“致知”。王陽明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即“致良知”。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在他看來,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天生本然,是一種不假外力、不學而得的內在智慧。你可能要問:既然“知”不學而得,為什麼還要“致知”呢?生來就有智慧,幹嘛還要去追求智慧?王陽明說,因為“良知”會被種種事物矇蔽,讓你遠離它,得不到它。所以要透過行中求知,知中求行,知行合一來讓良知顯現迴歸。

    總結:心即理,是王陽明心學構建的世界觀;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方法論;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價值觀。

    至於格物致知這個詞,在王陽明心學體系裡已經被“心即理,事上練。知行合一,致良知”替代了。

  • 7 # 範鯉學社

    首先,都是陽明心學觀點之一。

    其次,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最核心觀點,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完善過程,格物致知是陽明心學的學習手段。具體內容可見一下這個內容https://m.zjurl.cn/answer/6665095568932471044/?iid=60200281864&app=news_article&share_ansid=6665095568932471044&app_id=1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針灸和按摩對痙攣性斜頸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