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藥師方健
-
2 # 健康之初心血管
“腦梗”是“腦梗死”的簡稱,為多種原因引起的腦組織供血減少或中斷而導致腦細胞最終死亡。因此,血液供應的減少或中斷是腦梗死的關鍵原因。
腦梗死的發生是由於腦組織血液供應中斷或減少所致,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血栓形成:頭頸部動脈病變,如頸動脈斑塊、動脈硬化、動脈夾層或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等引起血管壁區域性形成血栓,導致血管阻塞。
第三、區域性或全身灌注不足:多種原因導致的血壓劇烈下降可導致腦部缺血,如存在區域性腦動脈狹窄則缺血可能更為嚴重。
頸動脈斑塊是腦梗死原因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頸動脈斑塊是腦梗的危險訊號,大部分的腦梗死,都是頸動脈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腦血管後引起的腦梗死。
頸動脈斑塊是由於多種危險因素導致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流中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糖塊狀結構,其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相同,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肥胖、長期吸菸、家族中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不穩定斑塊脫落形成血栓流入大腦,堵塞遠端腦動脈導致栓塞事件,誘發腦梗死等問題。
調查顯示,50歲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約佔15%,而到80歲的時候,這個比例就升到了45%左右,斑塊主要是血管內膜受損,和三高及不健康生活方式都有一定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一定的方式來預防。
1.飲食
斑塊的形成與飲食脫不了關係,預防斑塊的形成就要注意飲食要清淡,低鹽、低糖、低脂,保證充足蛋白質的攝入,控制膽固醇攝入,保證膳食纖維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忌暴飲暴食,吃的過飽。
2.積極治療自身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息息相關,因此要積極治療自身的疾病,嚴格控制好各種危險因素。
3.藥物預防
透過藥物來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是很重要的預防舉措,但是藥物選擇要合理,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不要盲目用藥。
4.調整生活作息
作息規律,不熬夜,保證睡眠,不吸菸不酗酒,積極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5.堅持適當的鍛鍊
每天進行適當運動,身體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6.定期體檢
體檢是及時發現各種危險的最有力舉措,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定期體檢。
-
3 # 李藥師談健康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做健康體檢時,如果有頸動脈彩超這一項檢查,都會發現頸動脈斑塊的問題,但出現了頸動脈斑塊,就等於離腦梗不遠了嗎?就說明腦梗的風險大大增加了嗎?還不能這麼說,頸動脈斑塊雖然是導致腦梗發生的一個風險因素,但風險到底大不大,還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具體評估。
頸動脈斑塊與心臟冠狀動脈血管上的斑塊一樣,之所以會出現斑塊問題,主要還是基於動脈粥樣硬化問題的發生,不管是頸動脈還是冠狀動脈的斑塊問題,我們都要科學辯證的來看待,雖然都是“斑塊”,但斑塊的情況不同,其風險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
之所以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還是由於沒有及時被代謝的血脂在受損的血管壁內皮下方形成堆積,最終形成的一個含有脂質核心,上方覆蓋纖維帽的血管“斑塊”,斑塊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穩定,有的不穩定,通常說來,脂質核心較小,而纖維帽較厚的斑塊比較穩定,而脂質核心大,纖維帽較薄的斑塊則更容易破裂,斑塊破裂或者潰破時,會引起血小板等凝血物質的聚集,從而形成血栓的風險, 如果是頸動脈斑塊破裂,就會有一定的機率形成血栓,堵塞腦動脈血管,從而引起梗塞性腦卒中,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腦梗的發生。
因此,不要一聽說有斑塊問題,就嚇得不行,斑塊的大小,穩定性,導致頸動脈血管的狹窄程度等,決定了不同的斑塊有不同的風險,比如說一些小的斑塊,甚至連斑塊都算不上的頸動脈內膜增生現象,就完全不必過分擔心起引起腦梗的風險,而如果是形狀不規則,低迴聲,纖維帽不完整的不穩定斑塊,則要積極的評估風險,進行更多的干預和控制,儘量減少頸動脈斑塊引起血栓梗塞腦血管的風險。
不要被頸動脈斑塊嚇住,但也要正確的認識頸動脈斑塊的發生和發展,如果頸動脈斑塊屬於低危風險的情況,同樣也要注意做好頸動脈斑塊的預防和控制,因為血管斑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注意生活調理,同時注意控制好相關指標,血管斑塊可能會停止生長甚至變小,但如果是不管不顧,生活上不注意,高血脂,糖尿病等相關慢病也不控制,穩定的斑塊一樣會繼續發展,最後發展成易損斑塊,導致更大的心腦血管風險。
想要減少頸動脈引起腦梗的風險,即使是對於低危風險的頸動脈斑塊情況,也要從生活上積極的進行調理和控制,低脂低糖飲食,加強運動鍛鍊(運動不會使斑塊脫落,完全不要擔心),控制體重,避免熬夜,戒菸限酒,這些方面,都值得長期堅持,如果有三高的問題,也要儘量的控制好,調理好血脂水平,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到2.1以下,就能夠減緩動脈硬化程序,保持斑塊的穩定;把血壓穩定的控制在130/80以下,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7.0%以下,都能夠有助於減少三高對於動脈血管的不良影響,從而減少頸動脈斑塊的發展,從而減少頸動脈斑塊引發腦梗的風險。
如果是高危風險的頸動脈斑塊,則要更加註意生活調理和相關慢病的控制,這時候,生活上的調理不能放鬆,血脂的調節要求更為嚴格,最好能夠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以下則更好,同時可以結合情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等來進行血栓的預防,對於高危風險的頸動脈斑塊,同時有可以實施手術的,也可以考慮選擇進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來去除斑塊,減少頸動脈斑塊引起的腦梗風險。
發現頸動脈斑塊問題,一定要積極的進行控制和調理,不管是風險高還是風險低,這都是我們的身體給予我們的健康警告,只有對健康存有敬畏之心,能夠嚴格自律,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時遵醫囑合理用藥,做好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才能夠更好的控制好頸動脈斑塊引發腦梗的風險,最後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頸動脈斑塊並不是引發腦梗的唯一風險因素,高血脂導致的腦動脈硬化,房顫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腦梗的發生,因此,如果想要減少腦梗風險,就應該全面的做好心腦血管健康的預防和防護,只有全面控制心腦血管風險,儘量減緩動脈硬化程序,才能夠全面的做好腦梗的預防,減少腦梗風險。
-
4 # 張壘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健康的重視,很多人每年都會進行體檢,檢查出來發現報告單寫著“頸動脈斑塊”,鄰居老李一看,哎,你這以後要腦中風的,注意了,切莫驚慌,請看過來,看看醫生怎麼說。
頸動脈斑塊的那些事1、所謂“粥樣斑塊”,其實是附著在血管內膜下的呈黃色的像小米粥樣的斑塊,它會使我們平滑的血管內膜變得粗糙不平,慢慢的造成血管管腔狹窄,當狹窄的越來越厲害的時候就會出現臨床症狀,例如頭暈等。
2、科普一下,其實很多年輕人去做血管彩超,一般不會提示說動脈硬化了、粥樣斑塊形成,倒是很多中老年人體檢報告單上經常有這麼幾個字,其實導致斑塊形成的原因主要就是各種慢性病以及一些危險因素長期作用,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肥胖、不愛運動、飲酒等,在眾多因素的作用下,動脈內皮受到損傷,血流就會開始變慢,脂類物質在血管內皮損傷處沉積,並使得血小板黏附、聚集,逐漸在內皮下層形成富含脂肪的泡沫細胞和脂肪條,並擴大融合成片而形成斑塊。
頸動脈斑塊的分類其實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硬斑塊(穩定斑塊)和軟斑塊(不穩定斑塊)。硬斑塊:它這個斑塊裡面含有較少的脂肪,表面附蓋著厚而堅硬的纖維帽,所以一般來講,是比較穩定的。軟斑塊:不同的就是這個纖維帽比較的薄,內部脂肪含量大,不僅造成管腔的狹窄,而且還會破裂、出血、脫落、阻塞血管,所以危險性是比較大的。頸動脈斑塊最常規的檢查手段-B超1、頸動脈B超是常用、實惠、無創傷的檢查手段,和其它的部位檢查不一樣,它要求患者平臥,取頭仰位,頭略偏向檢查的對側,然後醫生再把探頭放在頸部的兩側,來看看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的情況。
2、優點:它可以非常清晰的顯示出頸動脈的解剖結構,並清除的看到頸動脈血流是否通暢,血管壁是不是有異常,管腔是否存在狹窄、以及狹窄程度、範圍如何,再透過回聲的強弱以及斑塊的形態區別斑塊的性質,所以我是非常推薦這個檢查的,是一個初篩的手段,如果狹窄程度比較厲害、有頭暈症狀,可能需要臨床干預等,那麼還可以進一步做血管造影來精確定位。
3、注意了:對於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應該是要小於1毫米的,如果在1-1.2毫米之間則為內膜增厚,如果在1.2-1.4毫米之間為斑塊形成,如果大於1.4毫米,那麼就是頸動脈狹窄了,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頸動脈內膜中層的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的危險就會增加10%-15%,腦卒中的危險就會增加13%-18%,尤其是檢查提示是“軟斑塊”,一定要高度重視
4、動脈粥樣硬化其實是一種全身動脈廣泛受累的病變,頸動脈斑塊只是其中一個表現而已,但是透過頸動脈的情況基本就可以判斷身體其它地方動脈情況怎麼樣了,就像糖尿病的病人如果眼底檢查做出來提示累及視網膜了,那麼腎臟基本也就累及了,所以眼光不可太侷限,以為別的地方沒事就萬事大吉。
頸動脈斑塊和腦梗的關係1、相信透過前面我對病因的梳理接下來也比較容易理解了,也就是說在頸動脈狹窄前期,這是一個量變得過程,還沒有引起質變,一旦斑塊擴大,狹窄程度嚴重,就會有臨床症狀了。
2、狹窄往下一步發展那便是“小中風”了,專業學名又叫做“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動脈是由心臟像腦供血最主要的血管,正是因為狹窄到一定程度後就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就會出現嗜睡、記憶力下降、工作注意力不集中、頭暈漸漸的過渡到一過性的意識喪失,或者半身不能動,持續一會後又會恢復,一般最長不會超過24個小時。
3、如果出現以上這些情況還是不夠重視,血壓血壓不控制好,危險因素也不干預,反覆多發作幾次,軟斑破裂出血、暴露的脂質以及一些膠原纖維啟用血小板,啟動凝血反應,血栓形成,那就直接變成“急性腦梗死”了,這就是它的演變過程。
頸動脈斑塊的預防與處理?1、一旦形成了,那麼就是定期複查,動態觀察斑塊情況以及狹窄程度,必要時進行干預,如透過藥物或者支架等方式進行處理。
2、人到中老年,即使保養的再好,動脈逐漸出現硬化難以避免,但是你重視了那肯定要比任其發展更好,有高血壓的把血壓控制好;有糖尿病的把血糖控制好並保持穩定;有高血脂的把血脂降下來;愛抽菸、喝酒的就趕緊戒了;身體肥胖的抓緊減肥。
3、注意低鹽低脂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瓜果,保持心情愉悅,身體放輕鬆,不要太過勞累,早睡早起,平時多多鍛鍊身體,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均可。
作者寄語:每天定時更新科普內容,身邊如果有需要的朋友、親人可以把它轉發給他們看看,經常會有病人問到這一類的問題,所以今天特意查閱了不少國內外文獻並結合自身臨床經驗總結而成,如果對你有幫助,喜歡這位用心的作者,那就給我點一個免費的贊吧,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參考文獻:
1、華楊.實用頸動脈與顱腦血管超聲診斷學.北京科技出版社,1995.179.
2.周永昌.郭萬學,主編.超聲醫學.第三版.北京科技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717.
3、李有忠,胡愛雲,單秀琴.頸動脈硬化與腦梗塞的關係.中國超聲醫學雜誌,1998,14(10):26.
4、王星,周建房,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腦梗塞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診斷價值.中國超聲醫學雜誌,2000,16(9):685.
回覆列表
頸動脈是負責為腦部供血的主要血管,在長期的血液迴圈過程中,由於炎症因子刺激導致頸動脈內皮損傷,防禦功能下降,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和血小板等物質會在損傷部位積聚,並逐漸擴大,即形成了頸動脈斑塊。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頸動脈斑塊與腦梗塞有密切關係。
頸動脈斑塊為何是腦梗的危險訊號?
頸動脈斑塊形成後一方面會使頸動脈管腔狹窄,血流減少,從而引起腦部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會出現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肢體感覺異常等初期症狀,當狹窄超過一定程度,血流嚴重減少,腦血管由於缺乏血液灌注而發生缺血栓塞,相應部位的腦組織和細胞缺血壞死,就會引起肢體偏癱、口角歪斜、發音困難甚至意識模糊等症狀,即為腦梗塞。另一方面,頸動脈斑塊並非十分牢固,會在高速血流的衝擊下發生脫落,脫落的斑塊會隨著血液迴圈進入腦血管中,引起腦血管堵塞從而引發腦梗塞。所以說頸動脈斑塊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隨時可能引發腦梗,是腦梗的危險訊號,需要高度警惕。
如何預防?
1. 生活方式
頸動脈斑塊形成離不開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飲食,減少油脂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把血脂血糖和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應減肥、戒菸、限酒、避免熬夜,儘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2. 運動
適當運動可加速血液迴圈,加快血脂的清除,可防止或減緩頸動脈斑塊的出現,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發生。
3. 藥物干預
常用的藥物主要有他汀類和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從源頭上減少頸動脈斑塊的原料產生,另外還有對已形成的斑塊起穩定的作用,防止斑塊脫落。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降低了血小板對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催化作用,從而防止斑塊形成。
4. 定期檢查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頸動脈斑塊會逐漸出現,且已形成的斑塊也會不斷擴大,所以對於60歲以上,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或冠心病的人群,建議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頸動脈B超,如發現狹窄應及時治療。
腦梗塞是心腦血管系統的常見病高發病,所以發現頸動脈斑塊形成後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干預才能預防和減少腦梗塞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