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東小白板的話事堂
-
2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明朝對西域也是有收復的,只是羈縻管理而己,也不是整個西域!
也不是完全是距離太遠才放棄的,有經濟利益,國力,懶政,官員各方面原因才放棄的。
儘管朱元璋曾經在1393年打過哈密兩巴掌,但雙方還是選擇了友誼之路。
1403年,永樂皇帝派人到哈密傳旨,說自己當皇帝啦。哈密人立刻前來道喜,帶來了不少精壯戰馬。永樂自然高興,商量著能否在哈密建立一個衛,使節回答“好說,好說。”結果,中國的勢力就延伸了一步。
所以哈密衛來的容易,那麼丟起來也不心疼了!
關西七衛,是指明朝在嘉峪關以西(今甘肅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東部)設立的7個羈縻衛所,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因七衛首領皆為蒙古貴族),先後有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衛,後沙州衛內遷,在其故地又設罕東左衛。嘉靖以後完全被土魯番汗國吞併。
所以明朝對西域的管轄,最遠只延伸到了哈密一帶。
而西域的其他地區,則處於各種地面政權的控制之下。這些政權不受明朝統治,頂多也只是嚮明朝納貢。
那麼,明朝為何不收復西域地區呢?
明朝時期,西域被數個地面(地方)政權所分割。
其中,吐魯番政權佔據著高昌故地。
亦力把裡(後被葉爾羌代替)控制著塔里木盆地。
瓦剌、吉爾吉斯等部族則盤踞在天山以北。
各方政權相互征戰。還有不少中亞亂七入糟的勢力也滲和進去,還有西域大面積伊斯蘭化。
《皇明經世文編》當中對吐魯番汗國軍隊的描述“凡回夷將戰之時。有金皷旗幟行列部伍。其陣森嚴整齊,穿長甲至膝,左手懸鐵牌一面,下馬步戰,能用弓刀,自朝至夕直戰一日不退非如北虜三兩衝即退也”
從上面的描述來看明朝人對吐魯番汗國的總體戰力評價高於蒙古軍隊,吐魯番等政權還經常攻打明朝邊關衛所。
而且根據文獻記載來看吐魯番汗國跟明朝在西域的拉鋸戰打了不下百年,最終明朝放棄哈密及其他西域所置衛所,並關閉嘉峪關以防回患!
當年西漢收西域,是為了打通絲綢之路。明朝有海上絲綢之路啊!西域吸引力也大幅度降低。
開疆拓土固然是皇帝的榮譽,收回西域的代價就是那是一場舉國之戰,必然要動員全國才可以的。漢武帝徵匈奴,用光了文景積累,主要是打的太久了,戰爭的投入就是個無底洞。
後來的滿清也用了60多年才徹底解決西域。
明朝有沒有這個財力支撐長期的戰爭投入,更何況官紳也不希望皇帝去收西域的,一旦這場戰爭變成持久戰,皇帝必然會把目光瞄準官紳,因為他們有錢啊。漢武帝已經做過示範了。
而明朝從開國來財政一直緊張,到了後期都快揭不開鍋了。
最後明朝不堪其擾,最後放棄了哈密。
而且
由於戰亂頻發、百業凋零,明代的西域已經遠不如漢唐時期那麼繁榮。
根據資料統計,當時的西域大概只有40萬人口,生產力水平較低;16世紀的《拉失德史》也記載:“這裡(西域地區)甚至難以供養一支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即使控制了西域,也得投入鉅額的人力物力,付出相當大的統治成本,不划算。
從外部情況來看,明朝時期,傳統商路衰落,海上貿易興起興旺,西域的價值降低。
所以沒有經濟效益,還要投錢投國力,明朝就沒有收復西域的動力,到明後期自己難保,那就更沒搞了!
-
3 # 歷史寶藏
明朝時期嘉峪關之外的西域,基本都在明廷的統治之外,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實。
為什麼明朝不去征服西域呢?可能最根源的,還是一種領土思想問題,其實還是因為朱元璋這些人,不想去打西域。
不想去打,不一定代表不能打。
我們都知道,元末朱元璋崛起中原之時,向北橫掃,將蒙元趕出長城以外。
注意,是趕出,並不是消滅。
所以蒙古勢力一直是明代的北患。
明代也有出兵大漠,意圖消滅蒙古的打算,朱元璋和朱棣都這樣幹過,但是草原民族的機動性很強,經常打不過就跑,讓明廷也沒辦法。
那為何明代不能像清代一樣,將西域和草原納入國家的有效管轄範圍呢?答案很簡單,朱元璋等人,覺得沒有必要打那些破地方。
廣袤的西域,不像長城之內的漢地,不能大規模的推廣農業。
朱元璋等人,是農民起家的帝王,有著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
既然這些地方不能種地,打下來幹什麼。況且,打下來也不容易。勞民傷財的去遠征,就為一片不毛之地,何苦呢。
所以以農耕民族的實用視角來看,最適合的範圍,其實就是明代的兩京十三布政使司。
其他的地方,環境迥異,居民生計不同,因而文化差異也巨大。
也就是傳統時期夷夏之防觀點所言的“化外之域”。
明朝對這些農耕文化之外的地方,建長城以自守,設九邊以駐衛。
可以說明代是傳統時期農業社會的疆域思想和實踐的一個很好表現。
劍橋中國史明朝實際控制區域政區圖
-
4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比較無奈!
為什麼會這樣?好歹也是堂堂的大一統王朝,為什麼朱元璋時驅逐了元朝,深入了漠北,還攻取了雲南;朱棣時期搞定了安南,設定了奴兒干都司,就是搞不定新疆呢?
要說沒有搞定新疆也不完全對,畢竟1392年,朱元璋派宋晟打到了哈密城下,並先後設置了包括哈密在內的關西七衛,對新疆東部有了名義上的統治權。
為什麼是名義上的?因為關西七衛的首領,都是投降明朝的蒙古王爺王公們,算是國際友人,明朝實施委託管理,也叫羈糜統治。
所以所謂佔據了新疆東部就意味著統治了整個新疆的說法,基本可以算是無稽之談。
1、缺錢
打仗,是要燒錢的,但是明朝沒錢!
這就使得明朝的稅收水平一直很低,遠遠達不到供養帝國開疆拓土需要的標準。雖然明朝及時進行了貨幣改革,比如大量印刷紙幣,不過很快就因為紙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最終宣告失敗。
明朝初期到1571年隆慶開關,明朝大部分時間都在厲行海禁,明朝無法從對外貿易中獲利。
能夠收農業稅的土地,始終只有長城以內的350萬平方公里。加上明朝宗室的侵吞和自然災害,農業稅水平一直在平穩下降。
沒錢,就供養不了軍隊,還打什麼仗?
朱元璋時代,透過亦農亦兵的衛所制,暫時解決了軍隊的問題。衛所不但能自給自足,還能給朝廷交糧食,朱元璋高興地自誇道:“朕不費一粒米,而養百萬兵”。
但衛所制度作為堡壘式的防禦體系,註定無法向前開拓。而且隨著腐敗的流行,衛所制度也在朱棣之後迅速崩潰。
以衛所制度向外開拓,註定是不靠譜的設想,在不適合耕種的草原深處,西北大漠,衛所根本就難以維繫。相比之下,羈縻統治倒算是一個比較經濟實惠的方式。
2、缺地
從唐朝和清朝收復新疆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要想徹底搞定新疆,必須要保證河西走廊的絕對安全,因為河西走廊是中原和新疆的必經之地。
東西長1000公里的河西走廊,北部是蒙古高原,南部是青藏高原,自古以來都不是中原王朝的土地。唐朝在657年消滅西突厥前,唐朝已經於629年消滅了東突厥,佔據了整個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北部安全;而清朝消滅準噶爾汗國時,清朝已經於1691年征服了喀爾喀蒙古,佔據了杭愛山以東的蒙古高原。並且於1724年征服了青海,保證了河西走廊兩翼的絕對安全。
甚至到我軍進軍大西北時,也是先解放蘭州,再解放西寧和銀川保證兩翼安全,最後解放烏魯木齊。
可以說,沒有河西走廊兩翼甚至一翼的絕對安全,中原王朝想要牢牢控制新疆是不可能的。
而明朝初期由於始終無法徹底消滅北元勢力,使得蒙古高原始終為北元乃至其後的韃靼和瓦剌所佔據。
而青藏高原,雖然吐蕃各部響應明朝號召,接受明朝冊封,其中的帕竹噶舉派更是被明朝委託統治西藏地方。但是明朝始終未曾向西藏地區派出一兵一卒,更沒有向當地派出流官進行管理,這就使得明朝對青藏高原沒有實際上的統治力。
等到帕竹噶舉派因為青藏高原內部的宗教紛爭而消弭,明朝徹底失去了青藏地區。
所以,明朝時期,河西走廊的兩翼都不在明朝的實際控制中,這就意味著河西走廊隨時可能被其中一翼或者兩翼的力量侵襲甚至截斷!
而因為沒有佔據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使得明朝進出西域只能依靠河西走廊一條線路。一旦河西走廊有變,比如吐魯番汗國崛起截斷河西走廊,明朝對新疆的經營就只能終止。
明朝對西域的無為,直接導致明朝中期以後,蒙古各部擴張到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對明朝形成了“C”形的包圍。
3、缺人
明朝作為古典王朝,有著所有古典王朝共有的特點,那就是人口不多。
雖然明朝前期,土豆、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就從美洲透過西班牙殖民者帶到菲律賓,進而傳入中國。
但是,終明一朝,這些高產作物始終沒有大面積推廣,這使得明朝可供養的人口始終不多,人口始終是在緩慢增長。
到明朝末年,長城內的兩京一十三省人口達到了1.5億人(學者徐炳燐估計),這已經是明朝人口供養的極限。
而明朝中前期,人口基本都在幾千萬左右。
打仗需要人口,不僅僅是需要普通家庭提供兵員,更需要數量龐大的家庭提供兵員的後勤補給等一系列需要。
一般而言,一個士兵最低需要25戶普通家庭來保證後勤供應,這就意味著明朝想要保持在西北地區保持10萬人的軍隊,就必須要犧牲掉至少250萬戶家庭的資源。明朝初期人口以5000萬人算,則只有1000多萬戶,這就意味著1/5甚至1/4的家庭要被用在西北邊境。
要知道,明朝北方和蒙古的戰爭,在1571年隆慶和議前就沒有停止過,東南的倭寇也在不斷騷擾,對賦稅重地江南的破壞尤其嚴重。
所以可以說,明朝沒有足夠的人口供養足夠的兵員來征服新疆。此外,征服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明朝還要面臨長久佔據經營的問題,這種情況下不移民是不行的。而中原地區人口尚且不足,如何能移民西北?
事實上終明一朝,明朝統治者始終都沒有找到長久有效統治蒙古高原、西北以及青藏高原的方法,這使得明朝在邊疆地區只能實行非常不穩定的羈縻統治。
新疆地區尤其是南疆乾旱少雨,不適合農耕;且距離太遠,在明朝的邊境威脅中排在蒙古高原之後,所以明朝對新疆在內心始終是消極的!至於說絲綢之路,從來都是軍事征服的附屬品,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對外戰略的主要考量!
所以收復新疆,明朝終歸難以完成。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大國布衣
政治環境惡劣。涉及蒙古人的分佈、西面和背面的局勢。
軍事局勢不利。關係漠南的收縮、西域小國的消失、軍力的分散。
戰略意義不足。涉及到傳統漢人土地於西域的地理環境。
經濟價值的缺乏自從蒙古西征後,原陸上的絲綢之路的沿路經濟遭到極強破壞,已經沙漠化和乾旱使得這裡越來越不適合農耕名族發展。唐代的安史之亂對中原地區經濟進一步破壞,加快了經濟的重心南移;宋代時,南方收入高於北方水平,成為賦稅重地;元代復修了京杭大運河,明代又不斷的加以疏通,為的就是“南糧北運”。如果明朝進軍西域,那軍隊所需要的糧草就要源源不斷的從南方運轉,這將會造成國家沉重的經濟負擔。經濟重心南移,航海條件和造船技術的成熟,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可以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運往世界各地獲得更多的收入。漢地到西域的陸上絲綢之路已經無法對明朝產生有效的經濟利益,但海上絲綢之路完全可以替代陸上絲綢之路的經濟地位。
其次,政治環境的險惡自從明朝推翻了元帝國的統治後,蒙元殘餘勢力退避漠北,但殘餘勢力依然對明朝構成威脅。雖然朱元璋將蒙古部族打散,但朱棣的五次親征依然沒有完全摧毀蒙古人的有生力量。他們隱匿起來回避明軍的打擊,而儲存實力。
在北面的蒙古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前,貿然進入西域地區,有可能會西、北面把蒙古人逼的聯合起來。如果蒙古人從西、北面夾攻明朝廷,那明軍將被迫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處境。對於北面更接近明朝的敵人不優先處理,而深入離王朝更遠的西域作戰,這種違反“遠交近攻”的戰略方法是非常危險的。
軍事局勢不利由於北方經濟本身低落和漠南地區的荒涼,朝廷每年都要運糧給漠南駐軍,在國家財政上是一筆負擔。如果進入西域,就要從中原調集大量的兵力去分散駐守西域上的一片荒漠,且基本無險可守的各處綠洲。面對四處躲藏的對手、陌生的環境、駐軍兵力的分散、無險可守的綠洲和荒涼的沙漠。糧草供應和經濟開發的困難,這樣長期的駐紮與資源嚴重損耗,是國家負擔不起的,所以駐軍西域是非常不理智的。
戰略意義不足在明朝佔據了江南的富庶之地和傳統的漢地後,明王朝的正式行政範圍就基本穩定下來了。而在此之外的外圍區域,大多數都是荒涼和難以開發及不適和農業經濟發展。作為漢人國家,以農耕為主的國家,此時沒必要向西域的荒涼地區發展。廣袤的南方水田和北方地區足夠為明朝百姓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九邊重鎮計程車兵和長城可以護衛著境內的百姓。
我個人認為收復荒涼、無法開發經濟、不適合農耕的西域,完全沒有必要。
回覆列表
中國是個陸權國家,歷來不重視航海,想要與世界其他地區溝通就只能透過陸上,也就是絲綢之路。而控制西域可以將軍力可即的範圍前推到中亞,影響力直達西亞和歐洲。事實上,控制西域向西擴張是巔峰王朝必備的一個課題。漢唐的活力和巔峰時期國力的高度與絲綢之路密不可分。另外還有一點,從國土防衛角度來說,西域是切斷青藏高原勢力與蒙古高原勢力的重要地理屏障,控制住了西域就能有效地保護隴右河西等西北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