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死貧道69525045
-
2 #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這確是個新的想法,但煙霧彈遮蔽敵射界,同樣也會盟軍遮蔽士兵火力的對敵射界,造成戰場一片混亂,讓我盟軍計程車兵們找不到突擊的方向,德軍炮兵團遠端火力打擊,在防禦戰最基本的作戰戰術就是在沙灘標出了預定炮火覆蓋地點,即使戰場處在一片迷霧之中,仍舊可以進行精確的炮火覆蓋,諾曼底工事是德軍在1940年後就開始駐軍修建,他們很清楚法國沙灘上的一草一木,而對比盟軍士兵來說他們諾曼底的沙灘登陸,是完全在一種陌生的壞境下進行作戰的。
煙霧彈遮蔽敵射界,不適合在搶灘登陸中使用,因為會造成登陸部隊的集體混亂,但在內陸的進攻作戰中就非常適合,因為盟軍的戰場不會侷限在一個小小的沙灘之上,往往可以根據情報上的偵查做出預定判斷,以擾亂敵人在機槍火力和瞭望偵查塔的視野之後迂迴在敵軍側面發動突然打擊這一打法是完全可行的。
煙霧彈不適合大規模軍團發動進攻使用,因為沒有必要進行蹤跡的掩蓋,但適合區域性戰鬥和小規模戰鬥,比如坦克戰,或者小規模的突擊戰,坦克戰一般使用最多的就是在受到敵人不明火力打擊時往往坦克縱隊要透過煙霧彈掩護來改變戰場形勢,把利於敵人的戰場瞬間搞亂,之後在調整進攻方向把被動轉為主動。在進攻敵人時受到了猛烈的火力打擊損失慘重時往往在撤退時使用煙霧彈可以暫時遮蔽敵射界,有利於減少傷亡進行全面撤退。
一戰時期各國就有使用煙霧彈的傳統,但通常情況下會被敵方誤以為使用毒氣彈,可以造成敵人陣地上的人群恐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煙霧彈的大規模使用還要考慮風向的問題,諾門坎戰役中,日軍使用毒氣彈結果造成風向的突然改變,造成日軍陣地上數十人傷亡,幸虧日軍有防毒面具和及時撤離不然死傷會更大,日本人也試圖從河流裡投毒但最終水流也因為風向的改變,造成日軍3000人得了痢疾。煙霧彈是屬於特殊彈種,在使用時往往天氣上的變化也會影響使用所以二戰時期並盟軍並沒有大規模使用煙霧彈的戰例。
-
3 # 黑鬱金香966
首先,諾曼底登陸和硫磺島登陸,都是英美盟軍發起的,是攻方,對於地形不是很熟悉;對於德軍和日軍來說,是守方,一草一木都瞭如指掌。如果在此情況下用煙幕遮蔽,恐怕對己方的影響更大。
其次,諾曼底登陸和硫磺島登陸,屬於大規模行動,煙幕遮蔽不適合在這樣的大規模登陸中使用。
還有,煙幕遮蔽需要釋放煙氣,煙氣的飄散對風向的要求很高,這兩次登陸作戰要不是在海峽沿岸就是太平洋小島,風向變化難以預測。
最後,發起這兩場登陸作戰的時候,英美盟軍已經掌握了制空權,如果釋放煙幕,對於空中對地支援反而不利。
-
4 # UFO101
一、1.諾曼底登陸盟軍飛機艦炮都佔絕對優勢,只有敵方陣地上空清晰才能準確轟擊,才能發揮盟軍火力優勢,陣地煙霧反而對已經基本喪失制空權的德軍有利。2.德軍在諾曼底鋪設大量地雷、鐵絲網、鋼筋碉堡群,只有盟軍射界清晰,才能用重火力對這些障礙進行有效清除,煙霧會影響盟軍士兵視覺判斷誤踩這些陷阱。3.盟軍是百萬人搶灘登陸綿延幾百裡,盟軍各部隊突入德軍陣地進展不一,與德軍犬牙交錯,少量煙霧起不到太大作用,大量煙霧反而會造成敵我識別困難,會造成自己人炮火槍彈誤傷。4.盟軍在諾曼底戰役是突襲,如果不盡快搶佔灘塗陣地,等德軍援兵到達,盟軍的搶灘登陸有可能會遭遇失敗,煙霧同樣會對己方造成行動困難,耽誤寶貴的登陸時間,若德軍援軍抵達堡壘,盟軍傷亡反而更大。二、由於守島日軍重火力遠遠不及美軍,槍械火力也遠不如美軍,所以硫磺島的日軍一開始就基本放棄了灘塗陣地,而是集中兵力龜縮在複雜的山體叢林地底暗堡內,透過冷槍埋伏突襲的方式對付美軍。美軍的主要傷亡來自這些難以預料的暗堡偷襲,煙霧只會讓美軍更加找不到看不清這些偷襲的日軍,增加消滅日軍的難度。
-
5 # 戰略論
一般登陸作戰中防守的一方基本都已經將重機槍、火炮等主要火力進行了射擊區域的提前標定,對狹窄的海岸進行覆蓋式的射擊,所以使用煙霧彈遮擋視線的效果非常有限,弊大於利,而且對於進攻一方的艦炮掩護射擊干擾嚴重,無法迅速直接摧毀防守方的火力點,反而讓登陸部隊因敵方的火力打擊而損失慘重。
事實上在登陸作戰中最需要視野的反而是進攻的一方,一般進攻的一方都擁有大量軍艦和飛機形成絕對的火力優勢,而防守一方的海岸工事都較為隱蔽和堅固,進攻前的覆蓋式火力打擊並不能有效摧毀這些工事,往往在登陸行動發起後,那些火力點開火後才能發現,這時候就需要大口徑艦炮等重火力對這些防禦工事進行直瞄射擊才能摧毀之。所以發射煙霧彈不僅不能降低登陸部隊的傷亡,反而使防禦一方的重要火力點不能被己方重火力迅速拔除,從而導致登陸部隊的重大傷亡。
而且一般登陸行動都非常複雜,需要各兵種協同作戰,如果登陸場滿是煙霧,會給登陸行動帶來極大的干擾,在滿是地雷和障礙物的登陸場,反會讓登陸部隊遭受更多的損失,所以此法得不償失。
-
6 # 冷月說歷史
在諾曼底以及硫磺島登陸之前,盟軍曾經在法國發動過一次登陸戰,那一次就使用了煙幕彈來掩護,結果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那一次登陸戰就是迪耶普戰役。
迪耶普戰役是在斯大林的要求下發動的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按照擬訂好的“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發動了閃電般的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面對德軍勢如破竹般的攻擊,蘇軍一路潰敗,到了1942年春天,德軍已經深入蘇聯境內,蘇聯統帥斯大林面對這種不利形勢,只得要求英國首相丘吉爾立即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以緩解蘇聯當前的壓力。
當時的英國雖然擋住了希特勒想要跨過英吉利海峽的腳,但沒有因此就頭腦發熱到認為可以把自己的腳跨過去,只是同德國隔著海峽對峙。何況那個時候不僅歐洲,各地的戰爭形勢都對同盟國極為不利:在北非,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正像沙漠風暴一樣橫掃英軍;在太平洋戰場,日軍像颱風一樣席捲東南亞。所以焦頭爛額的英國根本沒有力量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去消滅強大的德國武裝力量。
儘管不能開闢第二戰場,但面對蘇聯的緊張局勢,丘吉爾還是決定幫盟國一把,在法國的某處海岸發動一次奇襲,以吸引德國的注意,讓德國統帥部不能把軍隊和物資大量調往東線戰場,好緩解蘇聯的壓力。
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在蒙巴頓將軍的主持下,制訂了一個奇襲法國的計劃,命名為“戰馬計劃”。根據這個計劃,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將派出陸海空三軍一萬餘人參加作戰。5月13日,參謀長委員會同意了“戰馬”計劃,定於7月4日實施。可是到了這一天,由於天氣惡劣,空降部隊無法進行傘降作戰,只得把日期推遲到7月8日。7月7日,在懷特島集中登船的部隊被德軍飛機發現,德國隨即出動大量飛機進行轟炸。既然行動已經暴露,襲擊計劃便不得不取消了。
“戰馬”取消了,蒙巴頓將軍又制定了下一個作戰計劃:“慶典”。
“慶典”計劃由英軍和加拿大軍組成英加聯合特遣隊,在位於英吉利海峽最窄處的法國的港口小鎮迪耶普展開一次登陸戰。
根據法國方面傳來的情報,防守迪耶普的德軍只有一個營,連同支援部隊一共還不到1400人。所以“慶典”計劃派出的英加聯合特遣隊兵力有6100多人,包括4963名加軍官兵、1000名英軍敢死隊員和50名美軍觀察員,皇家空軍也派出了飛行隊為此次行動提供空中支援。這次作戰由加拿大第2步兵師師長J·H·羅伯特少將統一指揮。
遭遇德國船隊讓奇襲變成了強攻1942年8月18日深夜,英加聯合特遣隊登上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艇,在護航艦隻的保護下,駛向了迪耶普。與還未出師就夭折的“戰馬”相比,“慶典”更是出師不利。當載著英國敢死隊的艦艇悄悄駛向法國海岸的時候,由於天色昏暗,英華人沒能及時發現一支行駛中的德國船隊,這支船隊正由德國獵潛艇護送著沿法國海岸航行,首先發現英軍艦艇的德軍獵潛艇立刻發射了照明彈,然後向英國炮艇猛烈攻擊。英國炮艇遭到重創,載著突擊隊員的23艘登陸艇也被打散。海上的戰鬥驚動了駐守迪耶普的德軍,德軍隨即進入臨戰狀態,本來計劃對迪耶普的偷襲現在不得不改成了強攻,使得登陸行動變得十分困難。
英加聯合特遣隊對迪耶普的攻擊按計劃分為兩波:第一波從東西兩側發起進攻,摧毀德軍的炮兵陣地,第二波則由主力部隊從迪耶普海灘發起總攻。
在第一波攻擊中,由於攻擊行動已經暴露,在東側的英軍第3敢死隊遭到德軍炮火的致命打擊,他們乘坐的登陸艇全部被炸沉,許多人浮屍海面,只有20多名敢死隊員游上了岸,奮力衝到德軍炮兵陣地前,與德國炮兵展開了激戰。由於人數太少,這些敢死隊員戰鬥了兩個半小時也沒能攻下這個陣地,最後不得不在其他部隊的接應下撤了回來。
比起英國第3敢死隊,負責進攻東側德軍據點普伊斯的加拿大軍隊就更慘了。普伊斯兩側是懸崖,海灘面積又非常狹窄,易守難攻,要想拿下它只能在夜色掩護下發動奇襲。可是由於行動暴露,加上登陸時天已經發亮,早就嚴陣以待的德軍用機槍迎接了這些不速之客,加拿大軍隊傷亡慘重,光犧牲的就達到了220人。居高臨下的德軍封鎖了整個海灘,殘餘的加拿大軍隊進退無路,只得舉手投降。
不過西側的進攻還算順利,英軍第4敢死隊成功登陸後,按計劃摧毀了德軍的炮兵陣地,還順便燒掉了一個德軍彈藥庫後才撤了回去。而加拿大軍不但突破了塞斯河的德軍防線,還向內陸挺進了一段,直到遇到了大批德軍,擔心被圍才不得不後撤。
煙幕導致了災難在第一波部隊登陸的時候,英軍釋放了煙幕,以掩護登陸艇免遭德軍的炮擊,可惜煙幕沒讓英國第3敢死隊躲過德軍的炮擊,反倒讓英華人自己看不清海灘上發生的情況,加上隨同登陸的通訊兵死的死,傷的傷,沒能及時發回前方的戰況,使得在“凱爾普”號驅逐艦上指揮作戰的羅伯特少將不知道東側的進攻沒能有效摧毀德軍的炮兵陣地,還按計劃釋出了總攻的命令。
當擔任主攻的加拿大部隊早已乘坐登陸艇出發,駛向迪耶普海灘之後,羅伯特才收到了在普伊斯海灘慘敗的加拿大軍隊發回的電報:看在上帝的份上,救救我們!
羅伯特大吃一驚,可是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終止行動了。
19日凌晨,當載著加拿大軍隊的第一批登陸艇開始在迪耶普海灘靠岸後,早已等候他們到來的德軍用岸炮、迫擊炮和機槍予以接待,許多加拿大士兵倒在了海水中,只有少數人僥倖衝到了海堤附近。迪耶普的海堤有10英尺高,頂部裝有鐵絲網,加上德軍機槍的封鎖,衝上岸計程車兵越不過去,被壓制在海堤下動彈不得,即使如此,他們也逃不過德軍迫擊炮的轟擊。
第二批登陸艇也到達了,艇上的跳板剛放下,前面的人就被密集的子彈打倒,後邊的人嚇得動也不敢動,最後被軍官逼著才衝出了登陸艇。同第一批一樣,第二批也只有少數人透過德軍火力網到達了海堤,同樣也被壓制在那裡,進不能進,退也不能退,在德軍迫擊炮的轟擊下絕望地祈求上帝保佑。
在迪耶普海灘西面登陸的加拿大皇家漢密爾頓團運氣要好一些,那裡建有一家海濱娛樂場,讓他們得以躲過密集的槍炮,與德軍在娛樂場裡逐屋展開爭奪戰。1個多小時後,加軍佔領了娛樂場,並以此為突破口攻進了迪耶普鎮,和德軍開始了激烈的巷戰。
在步兵之後登陸的是加軍的坦克團,這個團也同樣陷入了災難之中,他們裝備的是“丘吉爾”型坦克,這種坦克是第一次參加作戰,事實證明它們的兩棲登陸作戰效能並不好,有幾輛剛一著陸就趴了窩,成了德軍反坦克炮的固定靶。最後,27輛坦克只有15輛坦克透過工兵炸開的海堤,成功進入了迪耶普鎮。在接下來的巷戰中,這些坦克不斷被德軍反坦克炮擊毀,剩下的幾輛只得掩護著步兵撤回了海灘。
災難還在繼續當羅伯特得知皇家漢密爾頓團已經攻入了迪耶普鎮,誤以為整個灘頭陣地已經被自己的部隊控制住,於是把預備隊蒙大拿皇家燧發槍團也派了出去。該團一登陸就重蹈了前面部隊的覆轍,雖然有一個排奮力衝進了迪耶普鎮,但被德軍死死困在了那裡,彈盡糧絕之後只得投降。
與地面戰鬥一樣,天上的戰鬥對英國皇家空軍也是一場災難,在與德國空軍的較量中,皇家空軍有106架戰鬥機被擊落,損失慘重,無法實施空中掩護。羅伯特清楚此次作戰已經徹底失敗,趕緊下達了撤退命令。
被俘的加拿大士兵
參加迪耶普戰役的英加聯合特遣隊中,加軍陣亡907人,受傷568人,被俘1946人;英軍敢死隊傷亡和被俘的一共有247人,皇家空軍陣亡153人,皇家海軍損失1艘驅逐艦、33艘登陸艇和550名水兵。
這一戰實在敗得慘烈。
迪耶普戰役雖然失敗了,但它多少還是達到了斯大林要求丘吉爾開闢第二戰場的目的。納粹德國的陸軍上將庫爾特·馮·蒂佩爾斯基希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中證實了這一點:
這次登陸首先應該使德軍統帥部感到不安,並且當俄軍正面因德軍向高加索和頓河推進而處於極危險境地時,使駐法國德軍受到一定程度的牽制。不過對於盟軍而言,迪耶普戰役的意義更在於它給兩年後的諾曼底登陸帶來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迪埃普登陸在戰史上自有它的地位,我們切勿只看到可怕的死傷數字就認為它是一次失敗。它是代價巨大的,但並非無結果的武力偵察。從戰術說來,它是經驗的寶庫。迪耶普戰役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在登陸時不要使用煙幕彈。
回覆列表
為了觀察轟炸,炮擊效果,本來炮擊後就滿天煙塵。二是,在海邊,風比較大,用煙霧效果不行,再說敵方也有無線電和電話,只要前沿陣地要點沒丟,就能當觀察點,在戰前每一個炮兵陣地負責的區域都有射擊諸元標定的,只要報幾號地區就能盲射,對機槍來說只要封住幾個從沙灘上高崖的缺口,堡壘壓制沙灘,以登陸兵自身的輕裝備就很難立足,也就是希特勒被戰略欺騙了,登陸的幾個點大都是二三線的守備部隊,精銳他調,留下的很少,要是留一個軍的精銳在來個反突擊,能不能上岸都是問題。硫磺島是本本那時候已經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了,至少不能有效運用海空軍。按老美的德行能用炮彈子彈解決問題的,輕易不用人命填,也正如老美所願,登陸時一通狂轟亂炸,大部分登陸點都沒有太大傷亡,只有深入島上後傷亡在大,老美亡近七千,傷兩萬六,本本兩萬出頭的部隊少數被俘全滅,奶奶的這就叫血戰了,斯大林格勒雙方死傷總數大概在二百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