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標準的70後
-
2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人文主義的理論基礎是自然主義的人性論。在人文主義者看來,宗教的不合理性在於它為了神而犧牲了人,扼殺了人的自然木性,把人從現實生活中引向來世的幻想,從而磨滅了人的生機,因此,人文主義者在批判基督教時,宣揚人應當按人的本性生活。人的本性是什麼呢?人文主義者認為,物有物的自然,人有人的自然,都是自然的存在。這裡所說的自然,指的是非人造的,也不是神造的,而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性。人在過去的黃金時代,並沒有人造的法律,只是按自然的法律生活。這是人類真正而合理的生活。按自然生活,這是人文主義的人生哲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在他們看來,人的自然或人的天性,就是過世俗的生活,就是享受自然的快樂,就是對現實的物質和精神的要求。人不是一塊石頭,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是有感情和慾望的人。因此,人的自然的慾望和感情不僅不是逆天背理的而且是自然而然的。人實現自然的要求是聽從自然的指引,服從自然的召喚,這種自然的要求是無法壓制的。
人文主義者從自然主義的人性論出發,批判基督教的禁欽主義,具有一定的社會進步性。但他們這種超階級的人性論是抽象的和不實際的。在階級存在的社會里,人性都是具體的和階級的。實際上,他們所宣揚的自然主義人性是資產階級人性。
人文主義的思想核心是個人主義。在封建制度下,個人是“一定的狹隘人群的附屬物”,沒有獨立性。隨著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個人逐步擺脫了封建的依附關係,成了新生產關係中的獨立的個人,資本階級思想家即人文主義者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理想化,同時也把個人主義理想化。所以,人文主義者強調個人發展,個人價值,個人幸福,個人作用和個性解放。
由於宗教改革是人文主義思想進一步深化的結果,所以在宗教改革家的思想中,個人的信仰價值被突出出來。路德特別強調《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權威,信徒必須直接閱讀《聖經》,對聖經的的含義和解釋,應完全以個人的理解和判斷為基礎。每個人有權信仰他自己從《聖經》中所理解的東西,其他人都無權把自己對”《聖經》的信仰和解釋強加給別人。人們對《聖經》和宗教的信仰是自主的,自由的。這樣,路德就把從教會和教皇那裡剝奪下來的權威放在了個人身上,宣揚以個人為本位的宗教信仰,並體現了資產階級以個人為中心的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強烈願望。
同樣,加爾文在自己的宗教思想中,也特別突出個人主義。他認為,《聖經》是最高權威,宗教信仰應以個人閱讀《聖經》為基礎,每個人都能透過閱讀和信仰《聖經》直接與上帝相通,不需要那些神職人員作為上帝和人相聯絡的中間人。宗教應以個人的主觀努力為本位,只要個人積極努力從事社會活動,各盡其職,勤勞努力,就是實現了上帝的願望。
當然,宗教改革家們所宣揚的個人主義、是在熱愛上帝,信仰《聖經》的前提下的有限制的個人主義,它把信仰與社會實踐,個人價值與社會道德密切地結合起來,這不僅沒有引發個人主義的惡性膨脹,更沒有造成社會道德的淪喪,而且還提高了人們的民族整體意識和促進了新教道德的發展和完善。
2.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族主義是指階級和個人對民族國家所懷有的高度忠誠的心理狀態。
西歐中世紀後期,民族主義主要表現在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上。
民族國家的形成是透過聖權的加強和封建中央集權制的建立來實現的。法國和英國是其典型。
法國王權的加強是與城市實行聯盟、王權戰勝教權、剷除封建割據勢力、實現國家統一等方面密不可分的。早在腓力二世(公元1180—1223年)時期,國王就有意識地庇護王室領地上的城市,也庇護其他封建領地上的城市。城市以金錢或武力支援國王剪滅封建割據勢力相報答。王權與城市的這種聯盟在反對英國金雀花王朝的鬥爭中進一步發展。法王加強主權的鬥爭必然與稱霸基督教世界的羅馬教廷發生衝突。法王腓力四世(公元1285—1314年)為了取得封建主和城市的支援,以戰勝教皇上尼法斯八世(公元1294—1303年),於1302年召開了三級會議(僧侶、貴族和市民代表),法國的等級君主制形成。會後,腓力四世與羅馬貴族聯合,氣死了都皇上尼法斯八世。在腓力四世的操縱下,法國波爾多大主教於1305年當選為教皇,稱克力門五世(公元1305—1314年)。克力門五世把教廷遷到法國的阿維農,史稱“阿維農之囚”。王權最終戰勝了教權。到1438年,法王查理七世(公元1422—1461年)頒佈“布林日國會詔書”,宣佈法國宗教會議的權力高於教皇,有權任命出缺的主教和修道院長,不向羅馬教廷繳納上任年貢,除宗教事務外不承認教皇的其他司法權力。法國雖未完全割斷與羅馬教廷的聯絡,但實際上已實行了教會自主,從而奠定了“高盧教會”即法國民族教會的基礎。
英法百年戰爭(公元1337—1453年)雖然給法國帶來巨大的損失,但戰爭也給法國帶來某些良好結果,一是繳發法華人民的民族情緒和提高了民族意識,女民族英雄貞德以身殉國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二是進一步促進了法國的統一程序,戰前屬於英國的西南部的廣大地區(基思和加斯科尼),現在都歸併到法國。到查理八世(公元1483—1498年)執政時期,於1491年把最後一個封建割據勢力布列塔尼公國吞併,完成了法國的統一大業。法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
在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建立的同時,法蘭西民族也形成了。在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法國已具備了形成民族的一切因素。由個別的分散的封建領地形成了法蘭西王國統一的共同地域。除了地方各省語言即方言土語外,創立了統一的法蘭西語言,這種語言是在巴黎地方語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經濟關係方面,法國在中世紀後期已具有某種完整性,並形成了以北部為中心的共同市場。法國文化也顯露出自己的民族特徵,特別在文學方面,表現得最為明顯。百年戰爭同時代的人物富羅沙(公元1337—1404年),他的名著《編年史》是早期法國藝術散文的典範。路易十一傳記作者勒普·孔民的《回憶錄》具有最大的文學和政治意義,整個作品都貫穿了為法國統一而鬥爭的思想。艾斯達斯·傑桑是用法國民族語言從事創作的著名詩人。法蘭西一詞的自身意義,到這時也發生了變化。最早它專指法國北部居民,甚至專指法蘭西島上的居民(即以巴黎為中心的王室領地居民)。現在法蘭西人擴及到所有生活在法蘭西王國的居民了。
英國王權的加強和中央集權集制的建立也經歷了與法國基本類似的過程。在內戰中,西門掌握了政權,於1265年初召開了國會。人會者除了貴族和主教外,還有每都兩名騎士代表和每個城市兩名市民代表。西門失敗後,國會又成為大封建主的國家機構。1343年,國會設上下兩院,上議院是貴族院,由教俗封建貴族的代表組成。下議院是眾議院,由各郡的騎士代表和各城市的市民代表組成。這標誌著英國議會君主制的形成。議會君主制是由封建貴族政體向中央集權制政體過渡的階段,紅白玫瑰戰爭(公元1455—1485年)結束後,出身於蘭加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鋒登上英國王位,建立了都鋒王朝,這標誌著英國封建中央集權制的建立。
14至15世紀,英國民族形成的條件也已具備。領土已經統一。在經濟上,英國已形成了廣泛的民族市場,倫敦把全國大部分商品交換引向自己。英國語言的發展和統一也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績。從1066年諾曼底征服起,英國開始使用反映英國社會各個民族成分的兩種語言。國王、宮廷官員、大部分貴族都使用法語。其他基本群眾,例如農民、市民、中小封建主都說英語。英語又分許多方言,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倫敦方言。法律一般用法文編寫,法官在辦理訴訟手續時也使用法語,在學校裡法語和拉丁語可同時使用。在私生活和公眾生活中,英語占主導地位。1258年英王亨利三世號召英國居民都說英語(倫敦方言)。1362年愛德華三世規定,法庭審判案件時用英語。14世紀後半期,還出現了許多以倫敦方言為基礎的莢浯文學作品,例如,著名文學家喬叟寫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這些作品,在英國民族語言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思格斯指出:“國王的政權依靠市民打跨了封建貴族的權力,建立了巨大的,實質上以民族為基礎的君主國,而現代的歐洲國家和現代的資產階級社會就在這種君主國家裡發展起來。”資本主義是在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隨著資本主義出現而產生的資產階級在其發展的早期還是十分軟弱的。因此,它不但不反對整個封建制度,而且還支援以君主專制政體為形式的封建國家。這是因為君主專制國家最初是鼓勵工商業發展的。在這一時期中,資產階級也企圖克服割據狀態,以便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條件。
正是基幹此點,早期的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家一般都是頌揚君主專制的。例如著名人文主義者馬基雅維裡在《君王論》中,就論證了實行中央集權制的必要性。為了維護中央集權國家的利益,國王可以不守信用,不仁慈和不擇手段。法國著名資產階級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也是君主專制政體的擁護者。他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形式。他還提出了國家主權思想,認為不經任何人同意頒佈法律的權力,宣佈戰爭與和平的權力,最高審判以及其他權力,是主權的重要特徵。不難看出,博丹的國家主權論,是為國王的專權進行辯護的。
當然,在尼德蘭和英國革命的前後,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家們又紛紛從自然法的角度,批判封建中央集權制,為資產階級的共和制或君主立憲制進行歌功頌德了。這時,資產階級的民族主義就趨明朗化了。
3.殖民主義(Colonialism)
殖民主義是指對其他國家和民族進行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擴張的理論、政策和活動。早期西方殖民主義是封建擴張主義、基督教霸權主義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綜合產物。
西歐各國封建中央集權制政府一般都積極推行殖民擴張政策。西班牙和葡萄牙充當了殖民擴張的先鋒。
葡萄牙主要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和進行殖民活動。1441—1442年間,葡萄牙航海冒險家從西非海岸帶回金砂和黑奴。1442年葡萄牙從羅馬教皇那裡獲得特許狀,壟斷了西非海岸的貿易。1452年,教皇尼古拉五世授權葡萄牙國王阿爾豐索征服和統治異教徒,並宣稱異教徒是上帝“賞賜給信徒的產業”。1458年,葡萄牙國王派出一批傳教士到甘比亞,企圖使甘比亞人皈依天主教。1498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莫桑比給和印度卡里庫特港。自此,葡萄牙打著傳教的旗號,侵佔非洲和亞洲廣大地區。
西班牙在與葡萄牙競爭中,把航行方向指向西方,企圖穿越大西洋,到達印度。在國王的支援下,義大利Nautilus哥倫布於1492年西航到達美洲新大陸,為西班牙乃至整個西方的殖民活動拓寬了道路。
這兩個國家的殖民者所到之處,都被宣佈為本國的屬地。後來,兩國為爭奪殖民地而發生了爭執。經過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調停和仲裁,兩國於1494年6月簽訂條約,第一次瓜分世界。條約規定,在維德角群島以西370里加(一里加約合六公里)處,從北極到南極劃一條分界線,界線以西所發現的土地歸西班牙所有,以東歸葡萄牙所有。當麥哲倫航抵摩鹿加群島後,對該島的歸屬問題又引起爭執。1529年兩國在薩拉哥撒再訂條約。根據這個條約,西班牙幾乎獨佔了美洲,葡萄牙將亞洲和非洲置於自己的勢力範圍。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瓜分殖民地。
兩國的封建政府都祭起基督教這面神旗作殖民擴張的護身符。同時,基督教也藉助兩國的殖民擴張大力開展傳教活動。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大批傳教士湧進美洲大陸。向印第安人傳播基督教福音。在歐洲教會異端審判法庭裡起骨於作用的多明我會修士,這時又成為天主教海外傳教活動的主力。傳教士們不僅用宗教思想麻痺印第安人,讓他們附首貼耳地當殖民者的奴隸,而且還利用宗教活動向印第安人勒索錢財,從事商業,放高利貸,兼併印第安人計程車地。當時印第安人說,對付公牛,得提防它從正面衝來;對付驢子,得提防它後腿踢人,可是對付神父,得從四面八方來提防。
宗教改革之後,許多新教派也隨著英國和荷蘭等國的殖民主義勢力來到殖民地區,英國在北美英屬殖民地建立了英國國教會組織;荷蘭在新阿姆斯特丹建立了加爾文教會。基督教各派在積極參與殖民主義的傳教活動中,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宗教。
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三次主要航行的成功,開啟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新時代。歐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重要源泉是歐洲殖民主義者對亞、非、美三洲人民的掠奪。他們把掠奪來的鉅額金銀和其他財富,直接或間接地變為資本主義工業的資本。正如馬克思所說:“殖民地為迅速產生的工場手工業保證了銷售市場,保證了透過對銷售市場的壟斷而加速的積累。在歐洲以外直接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裡轉化為資本。”
西班牙和葡萄牙基本上採取舊的殖民方式,例如,建設軍事據點和商站,控制海運和壟斷東西方貿易;進行公開的赤裸裸的搶劫和販賣奴隸等。從殖民掠奪的巨量財富,大都被封建統治階級用來維持龐大的官僚機構和對外戰爭的消耗,同時也大量用在宮廷的奢侈豪華生活方面。這些錢財沒有在本國起到資本原始積累的作用。因而影響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兩國在激烈的殖民競爭中逐漸喪失優勢。
16世紀末,荷蘭、英國和法國也積極參與殖民活動。由於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很快,工業發達,國勢強盛,可以用商品和大炮開啟西班牙和葡萄殖民帝國的大門,所以,在亞、非、美各地區逐漸排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勢力。
回覆列表
我認為,西方文化有下列不足之處:
1.強調自由競爭,忽視團結合作。
與東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中強調自由競爭,個性自由,而東方文化則強調團結合作,個人利益在集體發展中得到保證。
2.強調”性開放”、”性自由”,忽視性道德。
3.強調”人權高於主權”,忽視大小、貧富國家一律平等,不干涉他國內政。
4.強調零和博弈,忽視合作共贏。
5.強調多黨制,輪流制,忽視一黨執政,多黨合作制。
6.強調街頭抗議,遊行示威,忽視國家利益。
我在報紙經常看到加拿大等國的教師,歐洲有些國家的航空人員街頭抗議,遊行示威,要求增加工資,實際上,他們的工資是比較高的,引發民眾不滿。
7.強調法治,忽視法治+德治。
8.強調民主,忽視民主+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