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爵士時代的麻雀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主要是以虛構的方式,描繪了一幅沒有戰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勞動、平等自由,道德淳樸、寧靜和睦的社會生活圖景--桃花源,寄託了作者美好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中的美好社會,與當時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表現出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否定,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廣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陶淵明只是個文人而已,無法改變對政權的不滿,無法改變大環境,憤世嫉俗,無力迴天,也可能桃花源記就是作者內心深處追求的烏托邦,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我感覺,他內心還是比較喜歡這種生活的,好了,我要出去玩了,就寫到這吧,

  • 2 # 花眼看花

    有勇氣,可佩服,不必效法。

    有這樣一種說法:年輕時“不要怕”,年老時“不後悔”。是說年輕人做事,率性而為反而易成大事;人到老年就要坦然面對過去,感謝生活之所賜。

    以我的愚見,年輕時“不怕”似乎較容易,而年老了做到“不悔”,恐怕就難一些。

    陶淵明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大家所熟知並津津樂道的典故。對於他的棄官,不管是一時衝動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都可看做是他 “不怕”的表現——雖然這一年他41歲,不年輕了。

    那麼,對於他早年的選擇,陶先生晚年後悔了嗎?依我推斷,有可能。

    請看他寫於晚年的兩首詩:

    “……風雨縱橫至, 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飢, 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 及晨願烏遷。在己何怨天, 離憂悽目前。吁嗟身後名, 於我若浮煙。慷慨獨悲歌, 鍾期信為賢。”(《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飢來驅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門拙言辭。主人解餘意, 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 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 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 冥報以相貽。”(《乞食》)

    貧困到了如此地步,您說他後不後悔?

    再看看他的《責子》詩:“雖有五男兒, 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 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 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 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 但覓梨與慄。”

    淵明先生有學有識文采情趣過人,而幾個孩子卻都粗劣無文——什麼緣故?這是不是詩人辭官的後果?

    漢武帝的時候,竇嬰要全力營救得罪了丞相的朋友,妻子勸止他,他說:“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淵明先生自身遭罪是自釀苦酒自己喝;可是,對於和他一同受苦的孩子,他能坦然地這樣想嗎?

    《水滸傳》中武松常以“景陽岡打虎”為一生榮耀。事實上,他當初可不是本著“為民除害”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是賭氣上山的——結果,等確信有虎時,英雄好名弄成了騎虎難下之局。好在僥倖殺了虎。陶先生後來在貧困中堅辭朝廷的徵召,拒絕江州刺史的饋贈,在我看來都是騎虎難下,有硬著頭皮充好漢的嫌疑。

    就有俸祿的時候,就有免費的酒喝;不做,就難免捱餓。也許是我的視野有問題,我還沒聽說過有哪個真正的隱士是幸福的。“桃花源”不過是他們困苦中的幻象,慰情聊勝於無耳!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話應該作為先生的遺言,而不應該在剛要歸隱時就輕率地說出來。

  • 3 # 大先生的故紙堆

    我覺得,陶淵明的歸隱主要是化解自己對孤獨的恐懼。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放淵。開荒南畝際,守拙歸園田。”(《歸園田居》)

    早年的陶淵明也曾步入仕途渴望著功名利祿,終因性格“不適俗韻”,與官場相左,而順從“愛丘山”的本性退隱村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飲酒》),此時的陶淵明雖然耳根清淨,自然也是孤寂的,但他沒有執著地在人群中尋求知己,也沒有在遊宴聚會中去釋放孤寂的纏繞,而是以一種詩人的眼光在最世俗、最平凡、最真實的人生層面尋覓詩意、捕捉美麗,由此來化解人生裡的孤獨。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

    “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陶淵明在《與子儼等書》記錄著自己的田園生活。

    他也在《歸去來辭》中表達著自己的人生自在。“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息,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在陶淵明眼裡,世間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親切、洋溢著詩情畫意。浮雲、飛鳥、琴書、濁酒,欣欣向榮的草木,涓涓細流的山泉,親戚之情話,農人之叮嚀,乃至於深巷裡的一聲狗吠、一聲雞鳴、日暮黃昏中徘徊於村墟之上的一縷縷裊裊炊煙……這一切看似平凡、世俗,都足以使人心曠神怡,生命悠然,由此而進入一種“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超越之境。

    這也就是一個人的狂歡吧。

    忽然想到了“梅妻鶴子”的林和靖,他看似有梅與鶴的陪伴,其實不是一種孤單嗎?

  • 4 # 軒轅說文史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

    這首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我們在教科書中都學過的,從詩中可以感覺到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美好向往。

    同時表達了詩人在農村生活的舒心愉快,對官場卸任後所流露出的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從中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

    那麼為什麼詩人對官場會有如此的反映,作者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對詩人的影響會是怎樣的呢,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不為五斗米米折腰的陶淵明。

    大約公元365年陶淵明出生於今江西省九江市,爺爺幹過市長的職務,看來做官還是有基因的。老爸是一個仁慈,恬淡無為不求功名的人,也曾有過短暫的仕途生涯,對人生的得失看得很淡,有其詩為證。

    ..................,....................。

    肅矣我祖,慎終如始。

    直方二臺,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虛止。

    寄跡風雲,冥茲慍喜。

    ...................,....................。

    這是陶淵明的一首四言詩《命子》裡的詩句,由此看來陶淵明的恬淡無為也是有基因的了。

    從歷史的資料分析陶淵明小時候的家境應該是可以的,首先老爸是做過官的,他老爸還有一個妾,家境不是可以的情況下娶妾一般是不太可能的啦。

    受到家庭的薰陶,自小的陶淵明就是一個很愛讀書的小朋友啦。各種書籍都愛讀,諸如主流的儒家經典,那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在那個時代流行的老莊,那更是喜愛,這就無形中養成了他愛閒靜,喜歡自然,道家和儒家兼有的人生態度。

    和歷史上的那些大人物們一樣,在其小的時候都是吃過不少苦頭的啦。陶淵明也沒能例外,在八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至此家境逐漸沒落。

    到二十歲時家境更加貧困了,生長在一個世代讀書的家庭不入仕是不太可能的了。結合當下的生活狀況,陶淵明同志不得不加入了公務員的大家庭。

    幾年的公務員生涯中,由於官場的共性和他自身的個性等原因,仕途生涯一直沒有得到大的提升,隨後選擇了離職,看世界去了。

    究其沒有得到升遷的原因很可能是,工作期間經常以工作之名外出旅遊去了,有其詩為證:

    《飲酒》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這首詩所表達的就是詩人因生計所迫而入仕途,在經歷了仕途的風波之後,感到所求的仕途和功名的負累,再次產生了隱退保潔之心。

    我們的陶大詩人這次的離職真的是厭倦了仕途的生涯嗎,本人認為並非如此,當時的歷史背景是。

    東晉末年時局非常的動盪,時常有地方割據勢力對抗中央皇權的戰爭發生。陶淵明此時正在反對中央皇權的割據人物桓玄手下為官。

    他可能也看到了此人不會最終成大事,免得以後給人生留下汙點。歷史的結果正如他所料,不久就被如日中天后來取代晉朝建宋稱帝的劉裕消滅了。

    此後就是幾次的上班離職待業,再上班再離職待業,期間因老媽過世,不得不在家守孝三年,這一晃,人生就走到了四十的路口,懷著對人生的追求和家庭的責任再次入仕。

    這次的入仕是到離他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但這個縣令也只做了八十幾天,因一件官場中的一般事件再次選擇了離職。

    原來是在他上任的那年冬天,他所上任的那個郡的太守因當時所管轄的地方剛平亂不久,中央很重視官員的任職態度。

    所以就給各地方派出了督郵督促和檢查地方領導工作,陶大詩人所任職的彭澤縣當然也不例外,自然也有這樣的一位紀委到來。

    當時的督郵一般都是沒有什麼學問的,但因為是上級派來的,所以權勢還是有的,這些縣令們都是要恭恭敬敬的招待他們的。

    因為回去向上級領導彙報都是這個督郵說了算的啦,可巧的是,派到陶大詩人所在彭澤縣的這個督郵是個粗俗又傲慢的。

    這個督郵大人剛到彭澤縣的招待領導的賓館後,或許是賓館人員沒有招待好吧,立馬就開始辦公了,所辦啥事,那就是讓縣吏馬上叫縣令過來見本紀委大人。

    這位大詩人身份的陶縣令那是不吃這套的了,平日裡就是不喜歡溜鬚拍馬的人,見到這種既沒學問,又狗仗人勢的傢伙那是氣不打一處來,自然是瞧不起的啦。

    但處於當時的情況,又不能不去,於是也就準備動身前往了,他身邊的這位縣吏馬上攔住了他並告知他。

    按規定,參見督郵大人是要穿官服的,而且要佩戴整齊,否則那是有失體統,搞不好督郵在此問題上大做文章,那樣就會對縣令大人你不利呀。

    從官場的角度來說,這個縣吏說的一點也沒錯,凡是都要有個規矩,上班哪能不穿制服呢,誰知這話把個陶大詩人給激怒了。

    遂才有了這千古的名句“不為五斗米折腰!”,接下來就是封好官印,再次寫了辭職報告,這次的班只上了八十幾天就卸任了,從此開始了他徹底的歸隱生活。

    歸去來兮辭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這篇辭賦表達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的感受,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的精神情操。

    可以進一步的理解他對當時官場的厭惡和對農村生活的嚮往;從另一個角度說,應該也流露出詩人的一種“樂天知命”的消極思想吧。

    那麼這次的辭官不折腰了,只是因為那個傲慢的督郵的原因嗎,非也非也呀!其實參見督郵一事只是加速他辭官的一個很小的原因吧。

    真實的原因還是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中找了,當時已經是東晉的末年,地方的叛亂被劉裕評定以後,這些地方就都是劉裕的管轄範圍了。

    評定幾處叛亂後,劉裕完全操縱了東晉王朝的軍政大權,這時東晉的叛亂已經長達十幾年了,期間發生了無數的屠殺異己和不義戰爭。

    陶淵明天性酷愛自由,而當時官場風氣又極為腐敗,諂上驕下,胡作非為,廉恥掃地。一個正直計程車人,在當時的政治社會中決無立足之地,更談不上實現理想抱負。

    陶淵明經歷過了數十年的人生曲折,最終徹底認清了這一點。他的品格與政治社會之間的根本對立,註定了他最終的抉擇——歸隱。

    同時劉裕的野心陶淵明當然是看的出來的,陶淵明是忠於晉室的,和前不久的那次一樣,明哲保身,早點離開是非之地,給自身留個清白,從他後來所寫的詩文中是可以看出其中端倪的。

    《詠荊軻》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這首詩大約作於公元422年,那一年陶淵明五十八歲,是劉裕篡晉建宋的第三年。詩中歌頌的是歷史上所發生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那麼,這首詩的作者難道僅僅是用詩的方式書寫一下歷史故事嗎,其實詩人大多會把不好明言的內心之思附於詩文,從而來表達詩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從荊軻刺秦的故事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負的重任,結合詩人的現實無疑表達的是對劉裕篡晉的不滿。

    有人對於把這首詩說成是陶淵明忠晉報宋的看法是不贊同的,理由是,陶淵明在晉為官時並沒有很高的滿意度,“晉”也並不是他的理想王國。

    人心本身就是很複雜的,當你擁有時是一點珍惜的感情也沒有,似乎還有一些怨語,然而當哪一天突然失去,才發覺還是原來的好。

    歷史的背景也就是如此,詩人們原本就是喜歡言論自由的,在東晉時是一個言論相對開放的時代,然而到了劉宋,由於是剛篡晉不久,統治階級對於言論的把控是很嚴格的。

    主要原因是在劉裕代晉建宋前,前代的禪位君主都得以保全性命。而在劉裕稱帝后,晉恭帝司馬德文被降為零陵王。僅在一年後,劉裕便派親兵將其用棉被悶死。

    這前後一比較,人的落差就出來了,再加上陶淵明那固有的儒家思想,其實他一生所追求的原本是,疾惡除暴、捨身濟世的精神和理想。

    詩中的荊軻也正是有著這種精神和理想的綜合體現,詩人便是借歷史上所發生的事實,抒發自己內心的愛憎吧。

    自那次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統治階級又有幾次請他入仕,但都被他拒絕了。公元427年,時年六十三歲的陶淵明卒於潯陽。他去世以後,友人私諡為“靖節”,後世稱“陶靖節”。

    陶淵明

    軒轅

    性本自然詩與酒,

    焉能五斗事督郵。

    世實參透終歸去,

    不為功名為靖流。

  • 5 # 邱老虎窩

    各位 ,我也想著是對大詩人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操一通吹捧,可讀著讀著發現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好嘛!這得多慘!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種的糧食完全不夠一家人吃的。一大家子吃了上頓可能就沒下頓,真是窮瘋了。

    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小邑是哪裡呢?——彭澤縣!也就是說陶叔看大侄子寒磣成這樣了,有傷家族臉面,順手就給了他一個縣令玩玩。順帶提一嘴他爺爺陶茂,官至太守,也就是市委書記。後來他爹陶逸也做到了市長的位置,這家族是不是很厲害?不!這還遠遠不是!他曾祖父陶侃還是東晉的開國元老,官封大司馬,也就是現在的國防部長。我的天哪!官太大嚇得我這小老百姓頭暈。

    如此說來他那在安郡當太守的叔叔陶夔給親侄兒送個縣令玩是不是就不足為奇了?那問題來了,東晉的縣令是多大的官呢?會想陶老闆說得這麼慘嗎?為此我特地查閱了《東晉門閥政治》:“縣令為七品官員,俸六百石”,各位可能對古代“石”這種計量單位沒有概念,《漢書-律曆志》這樣解釋:“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東晉計量可能相較前代稍有變化,但單位容積只多不少。一石又稱一斛,一斛等於十鬥,一斗為十升。博物館根據出土的東晉鬥器進行容量實驗後認為,晉代一斗相當於現代的兩公斤,也就是說陶老闆幹縣令混上一年的話就至少可以得600*10*2=12000公斤糧食,整整6000鬥。而陶老闆的名言:“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簡直就是在拉仇恨!各位不難推算一下,陶老闆一年俸祿6000鬥,平均一天大概16、17鬥。古代一個時辰為現在兩個時辰,縣太爺是領導,一天工作絕不會超過六七個小時,就算陶老闆也是按現代公務員的標準八小時工作制上下班,也就四個時辰,平均一個時辰四鬥多米。看到了吧?陶老闆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說的不是年薪不是月薪甚至過分到連日薪都不是,是TM的時薪。

    我想冷靜冷靜!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我說陶老闆咱能不能稍微低調點,童僕列隊歡迎,這像是窮人家的活法嗎?好,現在問題又來了!陶老闆既然俸祿這麼高為何又說:“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呢?這個問題一直也迷惑了我很久,後來讀到南朝文學家蕭統的《陶淵明傳》我才明白過來,原來縣令除了俸祿之外還分有田地,田地有多少呢?貧窮又一次限制了我的想象,原文如下:“吾常得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也就是說陶總名下良田三頃(三百畝)。粳米大家熟悉,就是日常吃的橢圓形的那種大米,“秫”大家相對陌生,《本草綱目》記載:“秫字篆文,象其禾體柔弱之形,俗呼糯粟是矣。北人呼為黃糯,亦曰黃米。釀 酒劣於糯也。”噢!原來陶老闆把家裡六分之五的地用來種釀酒的作物了,然後一大家子求情好說歹說留住了剩下的六分之一種吃的口糧,這其中妻子固請種粳的“固”字證明了陶老闆有些自私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理解這句話意思:“我只要喝酒就夠啊,老婆孩子強行要我種粳米,我被逼得沒法了,就讓他們種了六分之一的地的粳米”。不是沒地種,而是地都讓酒鬼的爹釀了酒。坑爹啊!不……爹坑啊!咋好意思說個幼稚盈室,瓶無儲粟。

    說到這裡,你陶老闆的形象是不是有點熟悉?官二代,對唾手而得的官位毫不上心,似酒如命,造了一堆孩子,任性自我。幹了八十天新鮮感過去了拍屁股走人,老陶陶叔氣得夠嗆,恨鐵不成鋼。

    乾脆我們再分析為何會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繼續看《陶淵明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徵著作郎,不就”。督郵是一個官職,還有個大家都熟悉的典故:張飛怒鞭督郵。那督郵究竟是何方神聖呢?竟然讓陶老闆受如此屈辱。按東晉的官制,都郵為太守督查,官七品,位卑權重,按官職來說與陶淵明同為七品官,那為何還需要“束帶見之”呢?原來,都郵相當於現在的反貪局長或者是紀委書記,你想,市委巡查小組來了整理著裝是基本的禮儀吧?可陶老闆為何反應會如此之大呢?原因無非兩點,第一:老子家裡隨便一個都是大官,去見你就是給面子了,老子從小的都是哪一個不比你督郵的官大。第二:陶老闆喝酒作詩,根本無心理會政事,自然是爛攤子一堆,與其被人告狀不如自己先走一步,還落個不畏權貴的好名聲(陶老闆:督郵在我眼裡也配叫權貴?)。但無論是哪一點,都與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一毛錢的關係也扯不上,陶老闆你牛!寫什麼就是什麼。

  • 6 # 小酒窩60847

    陶淵明一生仕途坎坷,29歲出仕,41歲為彭澤令,在任80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尋找自己心中的那片樂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現出他對不得志的一種無奈和自我麻痺。歸隱田園,並不是他真正喜歡的生活。

  • 7 # 閒看秋風999

    宿命論決定了陶淵明的一生。

    宿命論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悠久的發展過程。子夏所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曾為陶潛所引用,也可以說是陶潛宿命論思想的概括。

    在陶潛的詩文集中,隨時可以發現這種思想的流露。陶潛的名著《五柳先生傳》、《歸去來辭》、《感士不遇賦》等文對這種思想表現得更為顯著。

    應當指出,陶潛的宿命論思想並不是認為人在世上可以無所作為,而是要人不把得失成敗放在心上,做好應作的事。

    因此,他給人以豁達的印象,有時還使人感到他清高。

    長期以來,他一直受人尊重,固然是因為他的詩寫得好,同時還是因為他的作風好,給人留下了一個好的風度。

    陶潛指出了當時社會風氣的腐朽,而士人懷才不遇只是其中的一種現象。陶潛辭官歸田和他的飲酒無度都是對於當時社會現實的消極抗爭。

    陶潛的宿命論思想也是社會情況在思想意識上的曲折反映。

    陶淵明的理想世界,是一個叫“桃花源”的地方。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武陵人在偶然的機會中到了這個地方,但在離開這個地方後,再去尋找,就找不到了。

    在生活上,桃花源居民自給自足,無論小孩或老人,都能怡然自樂。

    照此看來,陶淵明的思想明顯受到了《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影響。

  • 8 # 曉泉600

    陶淵明的歸隱山林,是由於他的本性使然,正因為他性本愛丘山,所以在妹妹去世之後,他藉此機會辭官歸隱,回家後引壺自酌,倚窗寄傲,怡然自得的生活躍然紙上,於他來說迴歸原野才是自己內心的最終歸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林外史分集介紹和大結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