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聖賢一直推崇的禮,究竟是什麼?
9
回覆列表
  • 1 # 三教一家共華夏

    什麼是禮?禮,就是理,就是言行自然合於天性,合於天理,對外能堂堂煌煌且有條有理,就是禮,這就是聖賢真正推崇的禮。說到禮,又想到我們號稱“禮儀之邦”,父母也常說要講禮,老師、國家也常教育說要講禮。後進入社會,卻常常吃虧,生悶氣,於是到痛恨起講禮了。時光流轉,時至今日,我也才知道,何謂真正的禮?

    《禮記》:“禮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而其在於人也,謂之性。其粲然而條理也,謂之禮。其純然而粹善也,謂之仁。其截然而裁製也,謂之義。其昭然而明覺也,謂之和。其渾然於其性也,則理一而已矣。”

    這一段話,清清楚楚說明了,仁、義、禮、智,它們就只是心的表面的、看得見的德行。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粲然了、純然了、截然了、昭然了,仁、義、禮、智的時候,這種渾然的行為,就是合於理的,就是可以直接看成是心的至善的行為的。

    因此,我們可以說,是心面對外界刺激時,自然應對產生出了這些外在的禮,禮只是心自然發出的。比如,面對父母,那時那刻,從心自然而然發出合情合理、恰到好處的孝敬的言行,就是孝;面對上司,那時那刻,此心自然而然發出了合情合理、恰到好處的忠的言行,就是忠;......還有面對其他等等等等的情況時,此心渾然內外,合於理,自然反應出去恰當的一切言行,就是合於禮的,就是合於理的。

    可我們又要注意,外界觸發了心,於是產生了禮,合了理,那沒有觸發呢?

    沒有觸發,那當然是,處於“靜”的狀態,處於“中”的狀態,處於“常寂”的狀態,處於“如如不動”的狀態!這就是,外面有事,我自然生髮出一個禮,外面沒事,則我自然常寂!

    因此,我們最後知道了,真正的禮,聖賢推崇的禮,只是天命罷了,只是率性罷了,只是得天理罷了。而那些所有外在的各種禮的規定,都只是為了幫助我們“率性而得道”罷了,這點要清楚!

  • 2 # 山谷大黃蜂

    禮這個字歷史悠久,屬於國學範疇,如果按時間順序或者學術角度講萬語難清。就實用角度探究一下,如果你有一個理想或者理念甚至就是一個長久的念頭,制定一個詳細計劃去實現,可以實現的過程中免不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干擾,例如身體不適、家人反對、工作內容的衝突等,如何有效兼顧理想和現實,長遠而正式的途徑就是禮,一種能夠使人保持在理想路上而不失去當下的正當實現途徑,是人類歷史發展留下來規範自己的道德律例。

  • 3 # 博山廬

    要談禮,得先有別,無別則無從談禮,禮的本意,一是符合。二是讓。禮,本身因為祭祀溝通無形而生,自古華人最講祭祀,所以,這些儀式本身就是禮。但是儀式本身最根本的內涵,是忠信,是真誠,是謙讓,這是一種尊重自然,尊重別的生靈,尊重祖先的態度,敬後能誠,誠則有禮。

    要講禮,必然得相應的心理狀態和行動模式。所以,忠信,禮之本也。

    那個時代以降,世人不知本末,只知道表面的禮節,不知內心的真誠。這樣的話,自然為了表面禮節功夫,虛飾文辭,暗藏禍心,圖其名,毀其實,既然以名壞實,那就去其名還其實也,所以太上說,“禮者,亂之首也。”

    講禮的時候不講虛禮,而是誠禮,真誠忠信,自然由內而外給人一種有禮的感覺。

    長幼有序,各行其道。道家道教皆講禮,與儒家有相同也有不同,但是核心的東西並無二致。

    華夏是禮儀之邦,不是虛言。

  • 4 # 大梁遊記

    筆者透過細緻梳理回答您的問題。

    真正的禮就是一種適當而美好的形式做法;禮能把人的分量和心意襯托出來,不一定是什麼特別的方式,就是一種心意。

    一、首先,筆者結合一些例項,讓大家體會禮的設計背後心意。

    (一)、出生取名的禮:

    筆者的名字,就是爺爺取的,雖然名字取得簡單粗暴了點,哈哈!一度極不喜歡,但筆者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話說當年,父親被爺爺叫去磨墨,爺爺要寫字了,他拿出一張紅紙,寫了[名字],我是“春”字輩,姓梁、名春光。然後抽屜裡拿出一個鎖片,金鎖片,放在一起,[這是你兒子的名字]。這個禮的設計心意在哪裡呢?只要叫我的名字,父親就能想到爺爺,這就是禮,一代一代延續,在你呼喚的時候,把一代一代的銜接、扣起來。

    (二)、弱冠成年的禮

    成年的“年”這個字甲骨文的意思就是稻子成熟了,它用來形容一個人。

    以前男孩18歲成年禮,是三頂帽子:一頂文帽,一頂武帽,還有一頂黑色的素帽。因為人的頭就是你要找的方向,給你這三個帽子,武帽就告訴你,身體要鍛鍊好;文帽就是文化要修好;那個素帽黑色的,是永遠記得樸素的意思。

    (三)、師徒之禮

    以前學徒出師,三年四個月。徒弟到老師那邊去,先早上起來倒洗臉水,倒一杯茶,然後到晚上,倒洗澡水、洗腳水,這好象是一種剝削,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整體教育。 也不能說都沒有剝削。可是有一些東西學院教不到,就是老師的價值觀、信念,老師的美學、鑑賞力。

    所以,只能跟老師傅泡在一起天天看;他在看你就趕快看,他在做你就在旁邊看,所有的教育是現場直接實物教育。但是徒弟出師的那一天,老師請你上座,他自己坐對面,然後送你一套工具,你可以畢業了。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情在義在”,每天睡一起,教的都是那種課堂上不容易講清楚的信念、美學、規矩。

    據筆者瞭解,目前只有廚師和民間工藝大師收徒,還保留部分這些禮。

    (四)、小孩見面禮

    這個筆者也很有體會。以前交通不便,家裡難得來客人。 因為小孩子,客人到家裡來,他印象很深。這個錢呢,是讓他賣一點心愛的東西,也許是一本書,也許是一本筆記本,並不是錢多少,而是因為這個記憶是珍貴的。 這是最標準的禮的設計。他是從真實的一種心境,賦予它一個意義。不是現在塞紅包,敲門磚的意思。

    二、其次,我們來看一下孔子對禮的理解,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瞭解禮的本質。

    大家知道,孔子是很尊禮的。有一次,林放問孔子“禮之本是什麼?”。

    孔子回答說: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意思是:那個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的,還不如另一個簡樸但心中悲哀之意,有真性情的。

    孔子還說過:

    “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意思就是:剛學禮樂和學很久的,未必學很久的禮就到位,禮要講“真性情”。他認為有時候碰到一個害羞,拘謹,反倒剛剛好,你能感受到他心意是充分的就行。

    當然,我們沒必要去持守這些禮俗,因為時代變了。但禮背後的那份“滿滿的心意”依然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去感受! 這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尤其現在社會人心疏離,看似各種所謂的人情世故的禮節,背後都有功利心,讓人疲於應付。

  • 5 # 浩然文史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彙,核心價值觀念就是“禮”。“禮”是指社會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及與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

    中國古代禮儀內容繁縟,《禮記》中即有“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之說。為便於瞭解和掌握這些禮儀,大致在春秋戰國時,人們逐漸按照這些禮儀的內容,進行了型別的劃分。這就是《周禮·春官·大宗伯》篇記載的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種禮儀型別,統稱“五禮”。漢代以後,歷代的國家禮制雖有所演進和變化,但基本上都圍繞這五禮的系統進行禮制建設。

    一、“事邦國之鬼神示(祇)”的吉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祇qí)。”由此可知,吉禮就是祭祀鬼、神、示(祇)的禮儀活動。所謂鬼,指人鬼,即祖先的鬼魂;神,指天神;示(祇),指地祇,即地神。如

    吉禮包括對上述天、地、人三界神靈進行祭祀的各項禮儀,如郊祀(祭祀天、地)、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蠶、祭天子宗廟、釋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禪、祭高禖等。祭祀的神靈也種類繁多。《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社稷、五祀、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先王等。今天北京尚存的天壇、地壇,就是明清時期皇帝舉行郊祀禮,祭祀天、地的場所。(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故祭天的天壇為圓形,祭地的地壇為方形)

    天壇

    二、“哀邦國之憂”的凶禮

    凶禮,是指遭遇到兇喪禍患時,人們相互間進行的哀悼弔唁、救濟撫卹的諸禮儀的總稱。《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先秦時期已實行五種型別的凶禮:“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札,以吊禮哀禍災,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三、“親邦國”的賓禮

    賓禮,是接待賓客的諸禮儀的總稱。西周時,賓禮是天子和諸侯王之間、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相互來往時實行的禮儀規範。秦漢以後,賓禮則成為中央政府與地方官員、中國與外國之間相互來往時實行的各種禮儀規範。

    《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了主要為諸侯國國君或諸侯國國君所派的使者拜見天子的八種賓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時聘曰問,殷頫曰視。”

    中國傳統的相見禮,一般是作揖或跪拜。

    清末學堂,學生向老師作揖

    隨著歐洲列強的崛起,清朝與歐洲某些國家的來往日益頻繁,賓禮的形式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最初,中國傳統的跪拜皇帝禮儀與歐洲交際禮儀可以變通,混雜並用。乾隆末,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抵華。雙方圍繞究竟是用中國傳統的跪拜禮,還是歐洲交際禮覲見清朝皇帝,發生了激烈爭執。最後經協商,由乾隆皇帝頒佈特旨,採用西禮行禮。

    鴉片戰爭後,清朝國力日衰。與英、法、美、俄等列強發生衝突時,統治者又往往屈膝求和,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因而,西方列強使節憑藉強大實力,在交往使用禮儀問題上,態度日益強硬。咸豐、同治兩朝,清廷與各國來華使節都為入覲禮儀採用華禮、西禮的問題而屢屢發生爭執。

    同治十二年(1873 年),日、俄、美、英、法、荷等國使臣聯合向清朝皇帝呈遞國書。他們要求採用西禮,特別是採用西方國家官員覲見君主的三鞠躬禮行禮。清朝一些大臣激烈反對這一提議,李鴻章力排眾議,主張應遵循“禮與時變通”、“酌時勢權宜”而制禮的原則,大致接受西方使節的要求。經過磋商,最終,上述國家的使節改用五鞠躬之禮,覲見清朝皇帝。皇帝接見外國使節,賜予茶、酒,以示恩自上出。這表明,中、外雙方各有變通,採取了一種折中的行禮方案。此後,外國使節覲見清帝,行五鞠躬禮,成為定例。

    四、“同邦國”的軍禮

    軍禮是指軍旅操演、征伐叛逆不服者等與軍事活動有密切關係的諸禮儀的總稱。

    軍禮起源甚早,據考古發現的甲骨文有關記載表明,商朝時,已經實行君主郊迎勝利凱旋的軍隊,在宗廟、社等祭祀神靈的場所,舉行獻俘告捷的禮儀。這說明,至少在商朝,已經制定、實行與軍旅相關的禮儀。

    西周時,軍禮已經比較系統、成熟。主要可以分為大師、大均、大田、大役、大封五種型別。

    清朝的田獵禮——“木蘭秋獮”,堪稱中國古代有效的融政治、軍事、娛樂於一體的典範。木蘭秋獮禮一般在每年農曆八月舉行。皇帝在離京前一天,派遣官員告祭祖廟。至圍場後,皇帝與隨行的貴族、官員、將士均在野外搭建帳篷宿營。皇帝所處的黃色帳幕,位於行營的中心。圍獵開始後,如同作戰一樣,嚴明軍紀。將士們的舉動,皆要中規中矩、前後有序。

    (清)木蘭秋獮圖

    秋獮禮畢,行獵者校點獵物,滿載而歸。舉行秋獮禮時,內蒙古各旗、外蒙古喀爾喀四部,及青海、蒙古、新疆等各部的王公貴族,皆不遠萬里前來朝覲清朝皇帝,參加秋獮禮。清朝皇帝則設盛大宴會,依尊卑長幼之序,盛情款待眾王公。透過秋獮禮,清朝統治者不僅滿足了享樂之需要,操練、檢驗了滿族貴族子弟的軍事技能,而且,透過這一方式,既密切了與周邊各部(族)的融洽關係,盛大軍容武功的炫耀,又可以有效的消除某些部族反叛、分裂的異心,宣示了清朝統治者對他們擁有不容置疑的統治權。

    不過,清朝中期以後,皇帝宗室、八旗貴族子弟多沉溺於聲色犬馬,“木蘭秋獮”也逐漸淪落為單純的娛樂專案,甚至成為清朝統治者自欺欺人的遮羞布。咸豐十年(1860年)9月,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咸豐帝,不思謀禦敵之策,反而率子弟妃嬪文武官員,以“木蘭秋獮”為名,倉皇逃竄至熱河避難,致使北京淪落敵手,慘遭浩劫。

    五、“親萬民”的嘉禮

    嘉禮是和合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慶賀性的禮儀。《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述嘉禮的型別和功能說:“以嘉禮親萬民。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禮,親成男女。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以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這些禮儀都在吉祥、歡樂的氣氛中進行,因而稱為嘉禮。

    唐朝官方修撰禮典《大唐開元禮》中,嘉禮四十卷,包括五十種具體禮儀,主要有:皇帝、皇太子、親王加冠禮,皇帝納後、皇太子、親王納妃禮,皇帝、皇后、皇太子受子弟、臣僚朝賀禮,公主出嫁禮,皇帝養老禮,皇帝冊命皇后、皇太子、親王、大臣禮,皇太子與師、傅相見禮,品官及其子婚、冠禮,鄉飲酒禮,遣使出使諸藩國、巡視諸州禮等。

    參考文獻

    1.(戰國)佚名撰、(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刻:《周禮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2.(西漢)戴聖編纂、(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疏、(清)阮元校刻:《禮記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3.(春秋戰國)佚名撰、(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刻:《儀禮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4.楊天宇:《周禮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 楊天宇:《儀禮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楊天宇:《禮記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s-2ce1582p-ir3是多少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