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羅廖夫

    美國目前的高超音速武器的技術水平已經大幅度落後。據《簡氏防務週刊》的報道稱,美國雖然也在積極發展高超音速武器,但它仍然明顯落後於俄羅斯。在去年年底,決心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上追趕俄羅斯的美國,進行了首枚“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的試射,結果卻悲劇了。據美媒報道稱“因測試出現失誤,導致此次試驗以失敗告終”。

    這實際上說明,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上,想要在短時間內追上俄羅斯,很難!美國作為最早就提出高超音速武器概念的國家,卻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上被俄羅斯等國實現彎道超車,導致美國空有超級大國的頭銜,卻因為沒有高超音速武器,而在與俄羅斯的對抗中,屢屢陷於被動狀態。

    別看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領域上起步最早,但由於種種客觀或主觀因素,導致美國在該領域上一下子被俄羅斯甩出幾條街。所以美國在該領域上處於落後位置之際,就開始大肆渲染高超音速導彈的“無用論”。

    按照賴特的觀點,現代戰爭中,低軌道快速突防,才是撕破對方反導系統的最好方式。而高超音速導彈不但速度比不上洲際導彈,而且因為彈道過高,更容易被反導系統所攔截。

    因此,這位物理家得出的結論就是,高超音速導彈充其量就是傳統導彈的一種“進化”,而非革命性創新的結果。公眾對這種導彈的看法,實際上是源於官方的誇大其詞。官方此舉,無非就是為增大防務開支提供必要的理由。

    誠然,在這些美國專家的眼裡,俄羅斯用於維持對美國非對稱戰場優勢的高超音速導彈,就成為了欺騙國會撥款的政治手段了。這話說得不錯,但指的並非已經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上、取得驕人成就的俄羅斯,而是美國五角大樓的一種向國會要錢的慣用手段。

    但事實上,包括世界上美國在內的很多軍事家都認為,高超音速武器就是現代洲際戰爭的殺手鐧。這種能夠在大氣層中以8公里每秒速度飛行的武器,最適合在戰爭中撕破對手的反導網路,更是俄羅斯等國用於維持非對稱戰爭優勢的主要手段。

    所以,當美國某些人在貶低高超音速武器效能的同時,美國在該領域上的動靜卻搞得轟轟烈烈的,總統特朗普甚至一再將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吹噓成為所謂“水音速”的“超酷武器”,大有後來居上的架勢。

    只不過,在俄羅斯等軍事大國手中玩得特別溜的高超音速武器,在美華人的手裡卻是連連被搞砸。這就足以說明,美國某些媒體唱衰高超音速武器效能,並不意味著這種革命性武器就真的“一無所用”,而是他們服務於政治需要的一種慣用模式。

    就是因為這種武器太厲害,恰恰又是美國自己的致命短板,這對於美國及其盟友在針對俄羅斯的軍事圍堵方面,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非常之大。畢竟,俄羅斯軍隊大量列裝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夠輕而易舉撕破美國及其盟友反導網路,這給盟友所造成的恐慌,是不言而喻的。

    要命的是,美國自己至今仍與之匹敵的武器,無法對俄羅斯進行有效反制。這種局面所產生的後果,就是增大盟友對美國安全保護的懷疑,讓華盛頓今後想要號令盟友,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據美國nextbigfuture網站報道,美國可能在研究高超音速武器方面比俄羅斯等國晚5年時間,而俄羅斯等國原本開始研發的時間比美國晚幾年,但現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發展超越美國。為了不被甩的更遠,儘管美國已經將研究高超音速武器的經費增加2倍,但美軍可能不早於2023年才能接裝這種武器。所以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俄羅斯等國敢說第二,美國絕對不敢說第一,美國在該領域的排位早已落在了第三位以後。

    因此,在美軍正式列裝高超音速武器之前,美國的那些專家和媒體只能透過對這種武器效能進行貶低和棒殺,淡化這種武器對美國及其盟友所構成的威脅。目的無非就是穩定盟友的軍心,降低它們對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的恐懼心理,繼續放心充當美國遏制俄羅斯的炮灰。

    高超聲速飛行器已經成為大國重點發展的武器,包括美國和俄羅斯等國都在大力發展自己的高超聲速武器,而法國、英國、印度、澳洲、以色列等國也都在躍躍欲試,誰也不想錯過這款新時代武器,未來高超聲速打擊武器有可能構建出新的國家間戰略平衡態勢,國際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幸運的是,目前俄羅斯等國在高超聲速打擊武器研發裝備領域處於第一梯隊,擁有最高技術水平。

  • 2 # 使用者寧一南

    研發高超音速武的鼻祖是俄羅斯,這高超音速的問世,就意味著美國所有超音速武器將屈居下風,嚴重威脅美國武器在世界上的威望,加之,美國自己研發的超音速武器還未問世,在此情況下,美國武器專家,只有貶低俄羅斯的超音速武器,暫為上策,別無它法,暗地裡加速研發超音速武器,爭取早日趕超俄羅斯。

  • 3 # 東龍45

    高超音速被美國貶低主要是美國造不出也防不住,其實美國一定掌握高超音速技術,美國發射火箭進入宇宙就是證明,但是美國不掌握高超音速大氣層飛行技術,那個技術是高超音速飛行體扛的住高熱燒蝕還能制導,這個技術俄羅斯己經走到了前面,因為美國多年來沒有對手,研究轉向航母和飛機了,對俄羅斯突然來了個"左道旁門″技術有點不大適應,。

  • 4 # 銳度何老師

    高超音速武器確實是被嚴重高估了,但是,這種高估只是媒體的高估,是媒體把這種武器炒得很熱,感覺天下無敵。但實際情況是,各國對這類武器的研究,都是不溫不火地進行,遠遠沒有媒體炒的那麼熱。

    高超音速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電磁炮彈5倍音速,都算高超音速。具體點講,高超音速武器,指的是高超音速導彈。但是,彈道導彈也能達到20倍音速,它不能算在高超音速導彈裡。所以,所謂的高超音速武器、高超音速導彈指的是:

    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如果不是巡航導彈,高超音速這個武器概念就沒意義,彈道導彈幾十年前就能達到十幾、二十倍音速了,電磁炮也能達到幾倍音速。這些東西不能算是高超音速武器。

    而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的本質區別就是:巡航導彈能吸氣,彈道導彈不吸氣。

    所以說,一定是能吸氣的巡航導彈,達到5倍以上音速,才叫高超音速武器。不吸氣的彈道導彈,就是達到20倍音速,它也不是高超音速武器。炮彈就算達到5倍音速,也不是高超音速武器。

    高超音速武器一定要帶進氣口。就像俄羅斯的鋯石導彈。這類的導彈一定要帶能吸氣的衝壓發動機,能算高超音速導彈,而帶能吸氣的衝壓發動機,就是巡航導彈。不帶發動機,不吸氣,就是彈道導彈。彈道導彈再快,也不是高超音速武器。

    東風17沒有衝壓發動機,不吸氣,是標準的彈道導彈。只不過它的彈道比較特殊而已。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服役,一定會給個新編號,不可能東風15、東風16到東風17這麼排下來。俄羅斯的匕首導彈,更是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導彈的戰鬥部直接改裝的。只不過是用米格31替代火箭,本質上,還是彈道導彈,不吸氣。按預先設定的彈道,以拋物線的形式扔過去。

    高超音速武器→必須是吸氣的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炮彈不是高超音速武器→不吸氣的導彈是彈道導彈→東風17、匕首都不吸氣,屬於彈道導彈→它倆不是高超音速武器→吸氣的鋯石導彈是標準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未來應該還會有高超音速戰鬥機、轟炸機,而這些飛機也都是吸氣的。

    然後再看看這些年媒體炒高超音速武器的熱點:5-10倍音速、機動變軌不可攔截、能打擊移動目標。感覺很猛,很先進。問題是這些指標,彈道導彈都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單喊你這東西有多好,沒意義,拿出來比一下就都清楚了。

    高超音速導彈的5-10倍音速。彈道導彈輕輕鬆鬆做到,而且能達到十幾倍、二十倍。比它快得多。

    機動變軌,彈道導彈也能。現在的彈道導彈都帶有彈翼,飛行中可以調節彈翼,改變飛行軌跡,讓對手無法預測,無法攔截。

    高超音速能打移動的軍艦,彈道導彈也能。

    而且彈道導彈的射程遠超高超音速武器。以俄羅斯的鋯石為例,射程400多公里。彈道導彈是幾百公里-上萬公里的射程。鋯石這些牛X不行的高超音速導彈能幹的活,東風15其實全能幹:幾百公里-1000公里的射程、5-10倍音速、機動變軌、打軍艦。東風21能打2000公里之外的軍艦,東風26能打4000公里距離上的軍艦。把這套制導、變軌裝置下放到東風15上,打1000公里之內的軍艦,更準。

    高超音速巡航導彈跟彈道導彈比,最大的優勢的體積小,使用靈活。但彈道導彈畢竟是非常成熟的武器,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做瘦身,射程1000公里的導彈也不臃腫。陸基發射車、驅逐艦的發射管都能裝進去。給彈道導彈做瘦身的難度,肯定要遠遠低於開發高超音速武器。

    以現有的技術,完全能做出射程2000公里之內,艦載反艦彈道導彈。效果比鋯石強得多。技術難度還低。要是做出像鋯石這樣,射程400多公里的艦載反艦彈道導彈,那就更容易了。難度係數:0。

    高超音速導彈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掛在飛機上發射。

    問題是現在的戰鬥機作戰半徑1000多公里,加上高超音速導彈,也不過能打到1500公里。這活東風17、東風21也能幹。東風26的4000公里,就是高超音速導彈不能想象的了。

    但是飛機發射高超音速武器還是理論上的,實驗上成果很少,不太成功。離實戰還有十萬八千里。以鋯石導彈為例,它還是要在尾部加上固體火箭發動機,彈道導彈不吸氣的那種。依靠火箭把它發射出去,到達高空,吸氣的衝壓發動機再點火。中國的實驗貌似也是這樣。但這樣一來,高超音速導彈就不比彈道導彈小了。同時會失去體積小、使用靈活的優勢。

    做出一款射程和鋯石一樣的彈道導彈,體積不會比鋯石大到哪去,同樣可以掛飛機上。跟匕首導彈是一個概念。很小的火箭發動機+彈頭,被飛機帶到高空,然後發動機點火,導彈以彈道形式飛向目標,輕輕鬆鬆飛500公里,機動變軌,打移動目標,都能實現。

    所以現在的真實局面是,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不比彈道導彈輕巧多少,但彈道導彈的射程更遠、速度更快,同樣能機動變軌,同樣不可攔截,同樣能打移動目標。而且,同一射程級別的彈道導彈更便宜。

    尤其是對中國而言,中短程彈道導彈天下無敵,東風15、東風16、東風17、東風21、東風26實力雄厚,核常兼備,還能打軍艦。對射程幾百公里的高超音速導彈的需求非常低。

    中國在中短程彈道導彈方面,完全能覆蓋高超音速武器。而且轟20的訊息很熱鬧,隱身無人攻擊機、殲20都已經很成熟。美國有F35、B2以及在研製的B21,這些隱身裝置可以悄無聲息地接近敵人,然後投擲彈藥,還是可以取代高超音速武器。因為高超音速武器雖然快,但它無法隱蔽。是完全靠速度,明目張膽地硬闖。敵方能全程發現它。而隱身武器雖然慢,但對手很難發現。

    隱身武器和高超音速武器,到底哪個強,沒有定論。只是風格不同而已。面對隱身武器,敵人是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不知道炸彈是從哪掉下來的。面對高超音速武器,敵人是眼睜睜地看著它過來,很難攔截,很難躲避。問題是,如果未來鐳射攔截武器成熟了呢?高超音速武器的優勢就不好說了。但對於隱身武器,鐳射攔截依然很難。

    對中美而言,目前對高超音速導彈的需求很低。對於俄羅斯就更不用說了,人家有核彈。需求也很低。所以現在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並不是很著急。遠遠沒有媒體渲染的那麼熱鬧。國家那有1,到媒體這變成100。一路放大。就像前一陣俄羅斯軍艦試射超音速反艦導彈,到咱們這就變成了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再轉一手,就變成了俄羅斯戰艦試射鋯石導彈......其實人家試射的就是普通3倍音速的反艦導彈。

    高超音速武器的高估都是媒體自己高估的,國家、軍隊本身沒高估。

    高超音速武器是一個發展方向,不能放棄,但各國又不急需,所以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著。離實用還有很長的距離。

    高超音速巡航導彈能幹的活,彈道導彈、隱身武器都能幹,而且更好、更成熟、更便宜、更實用。高超音速武器真正的吸引力是咱們上面說的:高超音速飛機、戰鬥機、轟炸機。現在的探索不是為了發展導彈,而是為了發展高超音速飛機。有人駕駛、重複使用的飛機,5-10倍音速,這才是有價值的武器。想發展這類的武器,核心裝置是衝壓發動機。搞這種發動機,肯定要從基礎一步一步地慢慢來。譬如先做個小一點的,飛一下,檢驗檢驗理論,檢驗檢驗結構,收集一下資料,這在媒體的眼裡,就變成了:導彈。然後添油加醋......這導彈5-10倍音速,機動變軌,不可攔截,能打軍艦,太可怕了。

    俄羅斯搞的射程400多公里的鋯石導彈,確實比他以前的反艦導彈強,但跟反艦版的東風21、東風26能比嗎?中國要是以東風16為基礎搞一款射程1000多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是不是還比它強?

    高超音速導彈,只是升級版的巡航導彈,跟彈道導彈比,還是有著本質的差距。遠遠沒有媒體說的那麼強悍。跟隱身武器比也只是各有千秋。而且現在技術還不成熟,不比彈道導彈便宜。

    未來的高超音速飛機,在幾萬米高空飛,上打衛星,下打飛機,那才是真正可怕的。

    高超音速導彈、飛機,核心都是高超音速衝壓發動機。在5-10倍的音速下飛行,外表達到上千度,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對材料、工藝的要求非常高。這需要從基礎工作做起。發動機在幾萬米高空、幾倍音速的情況下點火,難度也要超過登月。這些工作都得慢慢來。沒有想象的那麼快。

    而且各國也可能會分兩條路走:

    第一是像俄羅斯這樣,先把導彈做出來。畢竟是一次性使用,要求不高。可以慢慢積累經驗,再發展更強的高超音速飛機。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快速有導彈來充門面。但這種導彈很貴,又不如彈道導彈管用。不過俄羅斯有自己的國情,他隱身飛機這塊差,中短程彈道導彈也只有一款伊斯坎德爾,先有鋯石也是合理的選擇。

    第二是慢慢來,一步到位,先有高超音速戰機。這樣的戰機牛得很,有很強的實用價值。然後再慢慢地把高超音速的技術下放到導彈。這樣會降低高超音速導彈的成本。不過這條路的弊端也很明顯:太慢。適合不著急的國家。

  • 5 # 雪花225490790

    1任何武器都有其侷限性,都會有缺點。

    2當你需要經費時就要說敵人強大,當你證實自己強大時就要說敵人不行,俗稱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3只有實戰才能真正顯示高超的真實效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雜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