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些年211125391

    嚴姓 -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據南宋鄭樵《通志·嚴姓部匯考·以諡為氏》:“嚴氏,羋姓,即楚莊王之後,

    嚴姓始祖

    以諡為氏。因避後漢明帝諱,遂改為嚴氏。魏晉之際,有複本氏者,故有莊嚴二氏行於世。前漢有會稽嚴助,後漢光武友嚴光,始居南陽或新野,後居新安江側,有釣臺祠,貌存。又,蜀郡嚴遵字君平,善易,注老子。又,河南尹嚴延年,母有五子,位各二千石,號為萬石嚴嫗。”《中國姓氏尋根》一書也說“嚴是莊姓所改”並說“魏晉時嚴氏有恢復莊姓的,於是形成莊嚴兩家。”故有“莊嚴不通婚”之古訓。

    源流二

    出自戰國時秦有嚴君疾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戰國時期,秦國有一位上大夫叫嬴君疾,秦國宗室名將,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的異母弟,受封於蜀郡嚴道(今四川滎經),他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嚴君疾。  在嚴君疾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嚴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蜀郡嚴氏。該支嚴氏族人亦堅拒與羋姓嚴氏聯宗。

    源流三

    源於古嚴國,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考》記載,遠古代時有個嚴國,其華人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至今。相傳在堯帝執政時期,有一位高士名叫許由。堯帝曾經想把天下讓給他,他不接受,隱居到箕山去了。許由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叫嚴僖,就是那個古嚴國的後裔。今山東省的鄄城縣一帶,仍有一支嚴氏族人尊奉嚴僖為得姓始祖,並一直拒絕與羋姓嚴氏聯宗。

    源流四

    嚴姓名人——嚴鈺源於鮮卑族,出自丁零人姓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晉書》所載,後燕慕容盛時丁零人有以嚴為氏者。據史籍《晉書》記載,魏、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慕容部建立了後燕國,到了慕容盛執政時期(公元399-401年在位),其所控制的匈奴別支部屬中的丁零族人(敕勒)就有將姓氏漢化為嚴氏者,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主要分佈在河北地區。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巴林氏,源出元朝時期丞相巴鄰·伯顏之後裔,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巴林(今俄羅斯伯力)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rin Hala。蒙古族、滿族巴林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嚴氏、潘氏、詹氏、白氏、顏氏等。

    源流六

    源於滿族,出自明、清時期女真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①滿族嚴佳氏,亦稱雅佳氏,滿語為Ya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族、錫伯族雅佳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嚴氏、閻氏等。②滿族嚴穆吉氏,亦稱燕濟氏、顏濟氏,滿語為Yangi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嚴、顏氏、楊氏等。③滿族嚴直氏,亦稱顏之氏、顏珠氏、顏之氏,滿語為Yanju Hala,世居雅達琿春(今吉林琿春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嚴氏、顏氏、閻氏等。

    源流七

    嚴姓 - 得姓始祖

    嚴僖、嚴遂、羋旅、嚴君疾(嬴君疾)、嚴忌(莊忌)、巴鄰·伯顏。嚴忌,本莊姓,為西漢名滿四海的大學者、詞賦家,後人稱“嚴夫子”。其著述甚豐,有辭賦二十四篇,但流傳至今僅剩《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史載,東漢時,因有明帝劉莊,故下令莊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後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

    嚴姓 - 變遷

    嚴姓淵源

    嚴(Yán 嚴)姓本莊姓,為西漢名滿四海的大學者、詞賦家,後人稱“嚴夫子”。其著述甚豐,有辭賦二十四篇,但流傳至今僅剩《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史載,東漢時,因有明帝劉莊,故下令莊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後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據嚴氏族譜載:“嚴氏系出顓頊之後,以楚莊王的諡號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為莊,蓋楚莊王之後裔也。後因避漢明帝劉莊之名諱,改莊為嚴,遂以嚴為姓。”《中國姓氏尋根》一書也說“嚴是莊姓所改”並說“魏晉時嚴氏有恢復莊姓的,於是形成莊嚴兩家。”兩家原來一家,故有“莊嚴不通婚”之古訓。

    嚴姓 - 遷徙分佈

    嚴姓主要由莊姓改姓而來,故一開始就分佈廣泛。史載,先秦時期,嚴姓氏族勢小力弱,發展十分緩慢主要在西北部。到東漢以後,羋姓嚴氏的加入,發展很快,在江浙地區形成嚴嚴姓人口分佈氏的聚集區。這個時期,嚴姓多居山東、湖北、安徽、浙江一帶。另四川、雲南、貴州一帶亦有嚴姓足跡。魏晉時,西部丁零部和巴人的嚴氏同化為漢人,並在西北的馮翊、天水、華陰形成了三支望族,這是嚴姓發展的重要時期。北方嚴姓多居於陝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北方地區,其中以陝西、甘肅嚴姓最旺,嚴姓發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馮翊郡、華陰郡皆出此二地。可見,此期北方嚴姓發展之盛況。但隨著後世戰亂,更朝換代,進而導致嚴姓多南遷等原因,中原嚴姓漸沉寂,而南方嚴姓日益出鋒露鞘。到唐宋時期,嚴姓已經廣泛分佈在長江流域地區,北方嚴姓雖經戰亂,發展受到壓制但還是有嚴姓名人鳳毛麟角於史冊,如唐代太府卿嚴挺之,出華陰(今陝西華縣)。而南方嚴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時有嚴仁、嚴羽、嚴參,均邵武(今屬福建)人,世稱“三嚴”。宋朝時期,嚴姓大約有12萬多人,大約佔全華人口的o.16%,排在宋朝時的第九十九位。湖南為嚴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嚴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佈於福建、安徽、河北、山西、湖北、浙江等省。全國形成以湖南和川東為中心,沿長江向東階梯遞減的嚴姓聚集分佈帶。  

    明朝時期,嚴姓大約有37萬多人,約佔全華人口的0.4%,一躍上升為明朝第六十四位姓氏。浙江是嚴姓第一大姓,約佔總嚴姓人口的23%。浙江、陝西、江西、江蘇是嚴姓的主要聚居地,四省嚴姓大約佔嚴姓總人口的近70%。其次分佈於福建、四川、廣東等省。原嚴姓大省湖南嚴姓人口急劇減少,主要向南和向東遷移,另一嚴姓大省四川的嚴姓向北方陝西移動,這樣全國嚴姓重新形成以東南浙贛蘇、西北陝晉為中心的兩大塊嚴姓聚集區。全國嚴姓尤以湖北、江蘇、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三省姓比之全國漢族嚴姓人口數逾半。全國嚴姓的人口已達到220萬,排在全國第九十四位,大約站全華人口的0.18%。集中於湖北、江蘇、廣東、四川、浙江五省的嚴姓人口大約佔總人口的56%。其次分佈於湖南、廣西、江西,這三省的嚴姓又佔13%。湖北居住了嚴姓總人口的18%,為嚴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國已形成西起四川、東至江浙的長江流域嚴姓人口聚集區。  嚴姓人口還分佈在贛浙滬、粵瓊桂、蘇皖鄂大部、重慶、川黔湘大部、福建大部、陝西南部、甘肅中西段、青海東北,嚴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4.8%,該地區居住了大約77%的嚴姓人群。在福建東南、臺灣、湖南西端、貴州東部、雲南大部、四川西段、甘肅南部、青海東南、寧夏、陝西北部、山西西南、內蒙古西部、豫魯大部、湖北西北角、皖蘇北端,嚴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08%-0.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0%,該地區居住了大約18%的嚴姓人群。嚴姓在南韓姓氏排名中排第50位,엄(嚴)人口為:“ 116,002”,有南韓著名演員嚴基俊。

    嚴姓 - 嚴氏人物

    古代嚴君疾(?-前300)原名贏疾,又稱樗裡子。秦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因功受封於嚴道(四川滎經縣城西古城坪)號為嚴君。 遂改姓嚴。嚴忌,漢文景帝時期人,會稽吳(今蘇州吳縣),姓莊,後避漢明帝諱改嚴,以詞賦受知粟孝王,世稱嚴夫子,有傅,元配:李氏,生子一,莊助(後亦改嚴助)。嚴不識(?-前182)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將軍,助劉邦定天下。特別以擊英布功。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被封為武強侯(侯國都今河北省武強縣李家城、吳家城村址處)。嚴青翟(?-前115)嚴不識之孫,文帝時(前179-前157)襲爵武強侯。武帝時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代丞相等。嚴助(?-前122 )嚴忌之子。西漢將軍、著名辭賦家。 建元六年(前135),帶領漢軍平定閩越國(今福建一帶),自此,東南邊疆得以安寧穩定。因功出為會稽郡(治吳縣,即今蘇州市)太守,被稱讚為“會稽賢守”。後侍於內廷,為武帝文學近臣,每逢有異事,武帝命作賦頌。著有《相兒經》、《嚴助賦》等賦35篇,書已不傳。唯存《諭意淮南王》及《上書謝罪》文二篇。嚴彭祖,東海郡下邳縣(今江蘇邳州市之下邳故城)人。西漢經學家。與顏安樂同學於眭孟習《春秋公羊傳》,其後有《春秋公羊傳》嚴氏學及顏氏學。宣帝時,他被立為博士。其後任河南郡(治雒陽,即今洛陽市區)太守、太子太傅等職,為人廉直不事權貴。嚴光(前39-41),字子陵,東漢會稽郡餘姚(今屬浙江)人。少曾與光武帝劉秀遊學,有高名。後秀稱帝,欲召光為諫議大夫,光隱姓埋名於浙江富春山,以垂釣自娛。嚴佛調(117-197),東漢臨淮郡考城縣(今江蘇盱眙鐵山寺)人。中國第一位大和尚。與安息國(今伊朗)優婆塞都尉安玄共譯《法鏡經》二卷、《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卷,師任筆受。中平五年(188),在洛陽譯出《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等書,此外,又撰有《沙彌十慧章句》一書。嚴畯,字曼才,彭城縣(今江蘇徐州)人,三國吳國大臣、學者。撰寫了中國最早的潮汐學專篇《潮水論》,其子嚴武是歷史上著名的吳國圍棋棋聖。嚴植之(457-508)字孝源。建平郡秭歸縣(湖北秭歸縣歸州鎮)人。南朝教育家。齊武帝永明間(483-493年)為廬陵王侍郎。梁武帝天監初(502年)兼五經博士,師從聽講者千餘人。撰有《凶禮儀注》479卷。嚴善思(645-729)唐同州朝邑(陝西大荔縣朝邑鎮)人,天文學家。景龍(705-709)中累遷禮部侍郎。

    東漢名士嚴子陵像

    嚴震( 723-799),字遐聞,唐四川梓州(治郪縣,今四川三臺縣潼川鎮)人。政治家。唐朝藩鎮割據時期任山南西道節度使,以忠於朝廷留名後世。嚴武(726-765)字季鷹,華州華陰(陝西華陰市)人。政治家、將軍,詩人。歷劍南節度使,成都府(治成都縣,即今成都市)尹。以破吐蕃功,進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全唐詩》中錄存六首。嚴綬(746-822),嚴丹子。唐代中期名臣。山南東道節度使、太子少保、檢校司空。為政寬厚,所轄之地土馬蕃息,境內安平。嚴仁(約公元1200年前後在世)字次山,號樵溪,邵武縣(今福建省邵武市)人。南宋詩人。好古博雅。楊巨源誅吳曦,安丙惎而殺之,仁為作長憤歌,為時傳誦。有《清江矣欠集》八卷,已佚。詞三十首流世。嚴羽(約1192-1197)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世稱嚴滄浪。邵武縣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南宋詩論家、詩人。有《邵武徐氏叢書·樵川二家詩》本。《滄浪詩話》則附於詩集之後。嚴實(1181-1240)字武叔,長清縣(濟南市長清區)人。元初大將。東平路行軍萬戶,為元初漢地七萬戶之一。嚴震直(1344-1402),明代名宦,政治家,湖州吳興區織裡鎮驥村人,官至工部尚書。著《遣興集》。嚴嵩(1480-1565),字惟中,分宜縣(江西分宜縣)人。明代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弘治年間進士。嘉靖朝宰相。嵩工吟詠,所為詩古文,頗著清譽。著有《鈐山堂集》三十五卷。嚴徵(1547-1625)明代琴家。嚴訥子。字道徹,號天池,常熟(屬今江蘇)人。官至邵武知府。結琴川琴社,以京師沈大韶之長補琴川派之短。演奏風格“清微淡遠”。認為琴曲表現常突破文字之侷限,所編《松弘館琴譜》有曲無詞。嚴自泰(1610年-1689年),字去嬌,號譫思。清初官員。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生於尤溪二十三都明兜寨。清順治八年(1651年)中舉人,次年(1652年)聯捷進士。初授亳州知州,歷升陝西慶陽府分防寧夏中東三路同知。順治十七年(1660年)升戶部郎中,敕授奉政大夫。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仲秋卒,年八十歲,葬於尤溪八都火甲坑下村清坑洋。嚴我斯(1629年-1976?)字就斯,一字存庵。湖州府歸安縣(今湖州市)人。清代大臣、目錄學家、詩人。康熙三年(1664年)進士第一。官至禮部左侍郎。文章操行,為時所重。我斯詩長於華贍之作,且多近體,有《尺五堂詩刪》、《四庫總目》傳於世。嚴信厚(1838-1906),寧波人。原名經邦,字筱舫,亦作小舫。其父嚴恆,字笠舫,號石泉居士,工詩詞,善畫蘆雁。著名實業家、書畫家。著有《聽月樓詩鈔》等。近代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福州人,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曾任北洋海軍學堂教授、京師大學校長等職。譯《天演論》、《中國教育議》等,另著《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等,其中不乏有譯成別國文字,流傳國外之作。嚴寅亮(1854—1933),名碧承,字剩庵,號弼岑,貴州印江縣農場鄉陽坡村(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新寨鄉黔溪村陽坡組)人,又名“陽坡山民”、“武陵居士”,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教育家。著作有《剩廣墨試》,《嚴氏家訓》等。嚴範孫(1860-1929),浙江慈溪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學者,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先驅。嚴伯玉(1874-1942年),小名阿障,字璩,閩侯縣陽岐鄉(今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上岐村)人。三任北洋政府財政次長。嚴確廷(1887-1911),廣東省歸善(今惠陽)縣水口鎮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參加七女湖起義。宣統初年,於惠城設收壽康西藥房,暗中為革命作交通聯絡點。1910年(辛亥,宣統二年)初,在惠城開設壽康西藥房,以行醫為名,聯絡革命黨人,蒐購貯運槍枝彈藥。次年初與香港同盟會籌劃廣州起義事宜,往返於省港之間,後為清廷察覺,被官府誘捕,受盡酷刑,寧死不屈,於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發動後被清廷殺害,犧牲時年24歲。葬於廣州黃花崗,為七十二烈士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物描寫胖子跑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