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題目有點兒繞,咱們先捋捋——尚書序、結繩記事;甲骨文、出自史巫——題主問的,大概先是文字何來,然後是信誰的,再然後才是文獻云云,理解的可對?
一,尚書序,據說由孔安國所作。裡面說“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島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島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
這段話的資訊量很大——第一,伏犧氏,就是伏羲,在他之前的人們是結繩記事。從他開始畫八卦、造書契,於是有了文籍,後世就稱文獻。第二,自伏羲以降,重要的文獻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對應著不同時代。這是描述了一個古文獻發展史和列出了重要文獻目錄。 二,孔安國這個人很了不得。他是孔子的十世孫,活動於漢武帝年代,古文經學大師,是司馬遷的老師。當過武帝朝博士,諫議大夫、臨淮太守。武帝末年,孔府舊宅壁中出《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及《孝經》等書,為六國文字。別人皆不能讀,而孔安國識之,於是奉詔作書傳。《古文尚書》定為五十八篇,又著《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孔安國確實寫了《尚書序》。問題是,這部《古文尚書》,包括孔安國的《尚書序》,於公元300年之初的西晉永嘉之亂中佚失了。東晉元帝年間,豫章內史梅賾獻奏孔安國書傳之《古文尚書》。唐代孔穎達作疏,即後來十三經中的《書經》。《尚書》原來是由漢代大學者伏生口述,學生們以漢隸記錄而成,稱為《今文尚書》。這部梅賾獻奏的《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25篇,又從《今文尚書》中多分出4篇,而當時今文字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古文與今文合共還是五十八篇。不過,從宋代開始,就有人懷疑梅賾所獻《尚書》是偽書。到了清代,閻若璩列舉了一百多條證據證明其確為假冒;清代的丁晏還考證出造假之人是魏晉時的王肅。所以,咱們前面說了半天,《尚書序》原來是冒牌貨。
但是,假冒不一定就是偽劣。李學勤先生主持清華楚簡的整理工作,他發現,《偽古文尚書》裡一些篇章具有真實性。《尚書序》雖未被證實,其所云的觀點,如結繩記事,大可作為漢字誕生的歷史參考。 三,古時先民,是否有過一個“結繩記事”的階段?應該是有。《易.繫辭傳》亦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也說:“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結繩記事是在神農氏那個階段。怎麼記事呢?《九家易》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鄭玄、孔穎達分別也說過類似的話。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如獨龍族、傈僳族等,均有結繩記事的歷史。在國外,這種記事方法也很多見。據說波斯王大流士即曾以“結繩”作為軍令下達。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在安第斯文化裡,用在各種顏色的繩子上打結當文字用,稱為“結繩語(quipu )”,可以多達數百條繩子,打幾千個結。印加帝國時,這種方法達到鼎盛,西班牙人佔領南美后,仍沿用不短時間。直到西班牙人站穩了腳跟,才被廢止,改用拉丁文和數字。 四,結繩記事之後呢?許慎說:“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義,萬品以察。”——這是說,後來需要記的事情太紛繁,黃帝的史官倉頡,受到野獸蹄跡和鳥之爪印的啟發,發明了文字。關於倉頡,秦以前沒人提到他,到了司馬遷和班固,才說漢字是他造的。一個人造字,不太可能;說距現在5000年左右的黃帝時期始有文字,靠點譜兒。許慎下面接著說的話很有道理:“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第一,他把文字的產生,分為了“文”和“字”兩個階段,“文”是象形,“字”是形聲相益,進入表意和符號階段。第二,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如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的哈拉巴的古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已經不是漢字的初始階段,而進入了成熟文字階段,但仍然有68%是象形文字;32%是形聲字。再往後,哈拉巴文字滅亡了;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象形文字,經過閃族、腓尼基人的不斷改進,逐漸演變成了拼音文字,形成了四大字母文字系統,原來的象形文字也滅亡了。中國的古漢字,同源演進,經歷過秦時的“書同文”統一為小篆,又經歷了隸變,成為今文漢字,流傳使用至今。隸變以後的漢字,仍有象形因素,但已成為形音義兼具、以表意為主的文字;因為漢字的字詞是和漢語的語素相對應的,因此又稱語素文字。 五,說回到甲骨文。目前發現的甲骨文,是刻於獸骨龜甲的文字,距今3300-3000年左右。甲骨文是成熟漢字,國內外學者均無異議。蒐集到的5000個左右的甲骨文字中,已釋讀的2000個左右,裡面有一些是特殊的族徽、人名、地名;與金文及之後的漢字有聯絡的1490個左右。如前述及,甲骨文裡的形聲字已經佔到三分之一。作為形旁或聲旁另組新字的偏旁部首各有100餘個。甲骨文,是漢字從“文”的純象形階段,到“字”的完全成熟階段的中間環節,國內外學者亦無異議。它們的成熟,很可能與巫史——貞人集團有很大關係。第一,仍然不是哪一個人就能造出來的;第二,肯定是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的。前人有哪些呢?距今8000年左右的賈湖遺址,已經發現了若干契刻符號;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出土了不少帶有符號的陶器;距今4000年的山西陶寺遺址,發現了陶器上用毛筆所寫的“文”字,等等。仰韶和其他文化遺址,也發現了刻符或者壁畫。這些,都可能是漢字更早的源流。不妨耐心等待有新的考古發現,或許帶給我們漢字起源的更多證據。 六,再說到“文獻”。所謂文獻,是指記錄知識和資訊的一切載體。漢語裡的“文獻”一詞,源於《論語.八佾》。孔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夫子所說的文獻,還僅指夏商朝廷的書籍典章。其實,按照現代的觀點,一切原來的文字性的東西,都可以看作文獻。以往,《尚書》曾被看作是中國最早的文獻。其時,甲骨文就是更早的文獻。司母戊或者叫後母戊大方鼎,也是文獻。還有清華簡、北大簡、安徽大學竹簡、上海博物館竹簡等等,還有很多。這是中國歷史方面的一大優勢。
(圖片選自網路)
不好意思,題目有點兒繞,咱們先捋捋——尚書序、結繩記事;甲骨文、出自史巫——題主問的,大概先是文字何來,然後是信誰的,再然後才是文獻云云,理解的可對?
一,尚書序,據說由孔安國所作。裡面說“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島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島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
這段話的資訊量很大——第一,伏犧氏,就是伏羲,在他之前的人們是結繩記事。從他開始畫八卦、造書契,於是有了文籍,後世就稱文獻。第二,自伏羲以降,重要的文獻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對應著不同時代。這是描述了一個古文獻發展史和列出了重要文獻目錄。 二,孔安國這個人很了不得。他是孔子的十世孫,活動於漢武帝年代,古文經學大師,是司馬遷的老師。當過武帝朝博士,諫議大夫、臨淮太守。武帝末年,孔府舊宅壁中出《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及《孝經》等書,為六國文字。別人皆不能讀,而孔安國識之,於是奉詔作書傳。《古文尚書》定為五十八篇,又著《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孔安國確實寫了《尚書序》。問題是,這部《古文尚書》,包括孔安國的《尚書序》,於公元300年之初的西晉永嘉之亂中佚失了。東晉元帝年間,豫章內史梅賾獻奏孔安國書傳之《古文尚書》。唐代孔穎達作疏,即後來十三經中的《書經》。《尚書》原來是由漢代大學者伏生口述,學生們以漢隸記錄而成,稱為《今文尚書》。這部梅賾獻奏的《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25篇,又從《今文尚書》中多分出4篇,而當時今文字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古文與今文合共還是五十八篇。不過,從宋代開始,就有人懷疑梅賾所獻《尚書》是偽書。到了清代,閻若璩列舉了一百多條證據證明其確為假冒;清代的丁晏還考證出造假之人是魏晉時的王肅。所以,咱們前面說了半天,《尚書序》原來是冒牌貨。
但是,假冒不一定就是偽劣。李學勤先生主持清華楚簡的整理工作,他發現,《偽古文尚書》裡一些篇章具有真實性。《尚書序》雖未被證實,其所云的觀點,如結繩記事,大可作為漢字誕生的歷史參考。 三,古時先民,是否有過一個“結繩記事”的階段?應該是有。《易.繫辭傳》亦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也說:“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結繩記事是在神農氏那個階段。怎麼記事呢?《九家易》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鄭玄、孔穎達分別也說過類似的話。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如獨龍族、傈僳族等,均有結繩記事的歷史。在國外,這種記事方法也很多見。據說波斯王大流士即曾以“結繩”作為軍令下達。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在安第斯文化裡,用在各種顏色的繩子上打結當文字用,稱為“結繩語(quipu )”,可以多達數百條繩子,打幾千個結。印加帝國時,這種方法達到鼎盛,西班牙人佔領南美后,仍沿用不短時間。直到西班牙人站穩了腳跟,才被廢止,改用拉丁文和數字。 四,結繩記事之後呢?許慎說:“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義,萬品以察。”——這是說,後來需要記的事情太紛繁,黃帝的史官倉頡,受到野獸蹄跡和鳥之爪印的啟發,發明了文字。關於倉頡,秦以前沒人提到他,到了司馬遷和班固,才說漢字是他造的。一個人造字,不太可能;說距現在5000年左右的黃帝時期始有文字,靠點譜兒。許慎下面接著說的話很有道理:“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第一,他把文字的產生,分為了“文”和“字”兩個階段,“文”是象形,“字”是形聲相益,進入表意和符號階段。第二,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如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的哈拉巴的古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已經不是漢字的初始階段,而進入了成熟文字階段,但仍然有68%是象形文字;32%是形聲字。再往後,哈拉巴文字滅亡了;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象形文字,經過閃族、腓尼基人的不斷改進,逐漸演變成了拼音文字,形成了四大字母文字系統,原來的象形文字也滅亡了。中國的古漢字,同源演進,經歷過秦時的“書同文”統一為小篆,又經歷了隸變,成為今文漢字,流傳使用至今。隸變以後的漢字,仍有象形因素,但已成為形音義兼具、以表意為主的文字;因為漢字的字詞是和漢語的語素相對應的,因此又稱語素文字。 五,說回到甲骨文。目前發現的甲骨文,是刻於獸骨龜甲的文字,距今3300-3000年左右。甲骨文是成熟漢字,國內外學者均無異議。蒐集到的5000個左右的甲骨文字中,已釋讀的2000個左右,裡面有一些是特殊的族徽、人名、地名;與金文及之後的漢字有聯絡的1490個左右。如前述及,甲骨文裡的形聲字已經佔到三分之一。作為形旁或聲旁另組新字的偏旁部首各有100餘個。甲骨文,是漢字從“文”的純象形階段,到“字”的完全成熟階段的中間環節,國內外學者亦無異議。它們的成熟,很可能與巫史——貞人集團有很大關係。第一,仍然不是哪一個人就能造出來的;第二,肯定是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的。前人有哪些呢?距今8000年左右的賈湖遺址,已經發現了若干契刻符號;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出土了不少帶有符號的陶器;距今4000年的山西陶寺遺址,發現了陶器上用毛筆所寫的“文”字,等等。仰韶和其他文化遺址,也發現了刻符或者壁畫。這些,都可能是漢字更早的源流。不妨耐心等待有新的考古發現,或許帶給我們漢字起源的更多證據。 六,再說到“文獻”。所謂文獻,是指記錄知識和資訊的一切載體。漢語裡的“文獻”一詞,源於《論語.八佾》。孔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夫子所說的文獻,還僅指夏商朝廷的書籍典章。其實,按照現代的觀點,一切原來的文字性的東西,都可以看作文獻。以往,《尚書》曾被看作是中國最早的文獻。其時,甲骨文就是更早的文獻。司母戊或者叫後母戊大方鼎,也是文獻。還有清華簡、北大簡、安徽大學竹簡、上海博物館竹簡等等,還有很多。這是中國歷史方面的一大優勢。
(圖片選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