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如果同樣是巔峰時期,呂布對趙雲極可能戰平收場。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和趙雲都是頂尖級別的高手。因為他們的活躍時期剛好錯開,始終未能在戰場上相遇,因此只能透過間接方式比較一二。而且考慮到呂布成名時,趙雲還只是一個少年,因此為了公平起見,都選他們巔峰時期進行比較。

    呂布是演義中公認的第一高手,他最出名的一戰就是虎牢關一人獨戰關羽、張飛兩個超一流武將三十回合不落下風,足見他武藝之強。不過這不代表呂布的武藝就要比關羽和張飛強出很多。

    後來呂布勾結曹豹夜襲徐州時,呂布面對醉酒未醒,狀態不佳的張飛還不敢過於進逼,只能看著張飛突圍而去看。顯然呂布對張飛也是頗有忌憚,因此他比關張二人也只是略勝一籌而已,優勢並不是很大。

    趙雲是《三國演義》中單挑次數最多,殺敵最多的武將。而且他少年時就戰平了名將文丑,穰山之戰更是一人擋住許褚、李典、于禁三人。

    文丑和顏良齊名,武藝可以和關張媲美。許褚和馬超大戰兩百多合戰平,對呂布也有一戰之力。因此趙雲的武藝不在關張之下,和呂布也是相差無幾。

    而在演義中,武藝即使相差一個層次也能打上幾十個回合,而差距不大的武將彼此交手更是經常以難分勝負,平手告終。

    所以趙雲對上呂布兩個人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分出勝負的。呂布唯一佔便宜的,大概是赤兔馬耐力好,戰久了馬力上佔些優勢而已。論真實本事,他對趙雲還真沒什麼辦法。

  • 2 # 韶華傾夢

    既然問的是雙方武將的單挑,且是以回合數來取勝的問題,那以演義中的雙方各自的戰場表現來比較一下好了。

    趙雲,原屬公孫瓚,公元200年左右才投靠劉備,成為劉備最為倚重的護衛長。在劉備於漢中晉位為漢中王之後,趙雲被冊封為五虎上將之一。呂布,是東漢末年實力較強的武將,雖然呂布在戰場上斬殺的敵將較少,但是和呂布對陣的有名武將,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其對手。而要比較雙方的能打多少回合,那就框定一個前提——兩者的實力都是處於同一巔峰狀態。

    巔峰狀態的呂布,是較為恐怖的存在。在虎牢關之戰,呂布先後斬殺方銳和穆順,擊敗武安國和公孫瓚等人後,馬不停蹄地和張飛、關羽,以及劉備三人共戰了不下於一百餘合。到了最後,才遮攔不住,以劉備為突破口,撥馬回城。

    在濮陽之戰,呂布二十合擊敗許褚,然後面對曹魏六員將的圍攻下,仍然能夠打了片刻才撥馬回城。

    從呂布面對三人,以及六人的圍攻來看,呂布的體力和武藝都是較為厲害的。畢竟,張飛和關羽,以及許褚典韋等猛將可不是吃素的,呂布要是沒點道行,是招架不住的。

    而趙雲在巔峰狀態,也是少有敵人。穰山之戰,在劉備一方處於敗勢的情況下,趙雲掩護劉備撤退,一人獨擋許褚、于禁,以及李典三人的圍攻,最後更是能夠全身而退。在長坂坡之戰時,趙雲懷抱後主劉禪,殺的七進七出。

    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而在北山解救黃忠的時候,趙雲單槍匹馬的闖入重重魏軍之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讓曹魏的五子良將張郃和徐晃都不敢與之交戰。所以說,趙雲的體力和武藝水平也是較為強悍的。

    因此,當巔峰狀態的呂布和趙雲交戰的時候,在最優的前提下,兩人可能打到一百餘合而不分勝負。

    而在呂布拿不下趙雲的時候,其可以選擇使用箭術。畢竟,呂布的箭發在演義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最為有名的莫過於轅門射戟。當然了,對於冷箭,趙雲卻是一個避箭的行家。

    在周善帶孫夫人回江東時,趙雲截江救阿斗。其曾面對周善和吳軍的箭矢,但是都被趙雲以槍一一撥開,毫髮無損。畢竟,趙雲是用槍的大家,其槍法講究攻守兼備,且以速度著稱。

    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所以說,兩個巔峰狀態下的猛將,他們若是單挑,誰都奈何不了誰,有可能以平局結束。

  • 3 # 天涯孤鴻

    三英戰呂布時,呂布正當時,那時趙雲太年輕。如果是在徐州時,兩人絕對分不出勝負。如果馬累了,雙方換馬再戰,趙雲從年齡上體能上佔優。沒了赤兎馬,呂布更無優勢。打多少天也分不岀勝負。

  • 4 # 楚塞江郎

    就《三國演義》故事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言,我個人是非常喜歡趙雲而極排斥呂布的,因為二者人品的天淵之別,決定了大多數讀者無可避免的共性認識!就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而言,誰都想違心地說句趙雲肯定能夠三招兩式就打殺了呂布那個“三姓家奴”!我就對自己說過很多遍,可這玩意兒實在也不太管用,因為實在是根本沒有辦法說服自己相信啊!

    至於“趙雲和呂布單挑戰能打多少回合逃跑”?我個人認為:如果二人同處於戰力最巔峰時期,且是生死相搏的話,趙雲最多能在呂布手下支撐六十回合,必然落敗!一百回合不退,可能就有性命之憂!有人可能要說“張飛單挑呂布還打了一百多回合而不敗,難道趙雲比不上張飛嗎?”那我只能十分抱歉地告訴你,就對陣呂布的戰力而言,趙雲不僅真的不如張飛,而且還相差太遠、太多,因為二人在戰場上攻防之時的風格不同!就“單挑呂布”而言,三國無人可比張飛更出色!在下只所以如此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一、在《三國演義》中,趙雲的戰鬥能力屬於絕對的超一流,而且其綜合戰力屬於全能型,攻擊防守能力均衡,力量、速度及技術都屬於當之無愧的超一流,演義之中罕有匹敵!但偏偏最為不幸的是,呂布恰恰也是此一型別,不僅具備趙雲所擁有的一切優勢,而且明顯比趙雲高出一個檔次。如此一來,如果二人對戰,則趙雲必然任何長處都會成為自己的短處,所有原本以為的優勢盡成劣勢,棋差一著,縛手縛腳,如何能保得了持久?只所以說其可支撐六十回合,主要是因為書中把趙雲描寫得自帶一種與生俱來的悍厲之氣,逢戰必盡力死戰力拼;而呂布的形象可能有些瞻前顧後,或時有自重身份之嫌,多數情況下不會過於死拼,甚至有限的戰鬥場面描寫從來就未見過其出盡全力苦戰過。有鑑於此,給趙雲留下了多支撐些時間的空間。

    二、趙雲雖然武藝超群,戰力卓絕,一時無兩,但實際上其特點是較為典型的“壓制控”。也就是說,子龍一生所最擅長的戰鬥方法,其實就是有針對性的“壓制”打法!就比如說:遇上力量比他大的,他就用速度壓制別人;而見到能跟他拼速度的,他則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去控制別人;當別人跟他拼技術的時候,他又用力量去限制別人。利用自身的多重優勢、再依據戰場實際需要隨時調整組合(如力量加速度、力量加技術、技術加速等等),以應戰不同的對手,就使得他在《三國演義》的戰場上如魚得水,基本是無往而不利,擋者披劘,所向無敵!

    當然,這種戰法也有著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隻適用於綜合能力低於自己或與自己同等級的對手,一旦遇到實力超過自己的敵人,那就只有受制於人的機會,而不是控制對方了!下面我們簡單看下趙雲的戰績:

    1·演義之中,被趙雲斬殺且有姓名可查的戰將共有21人:

    麴義、高覽、裴元紹、張武、呂曠、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鍾縉、鍾紳、刑道榮、劉睃、馬漢、慕容烈、朱然、金喚三結、韓瑛、韓瓊、韓琪、韓德、蘇顒,共計21人。

    以上被其所殺之人多為三流戰將,其中的大多數都是死於長坂坡一戰之中。當然,其中也有麴義、朱然那樣二流頂尖之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還有趙雲一生斬殺過的唯一可稱為名將的一流戰將、河北四庭柱之一、曾與張郃齊名的高覽。高覽之前亦曾戰平過許褚,秒殺過劉闢,嚇得劉備差點拔劍自刎。而且這些人的被殺都有一個共同點:基本上都是被秒殺!其中當然包含金量最高的高覽,一樣也是被其秒殺。這就充分說明,對於實力低於自己的對手,趙雲突襲而出的暴發力是驚人的,只要判斷準確、戰鬥策略組合得當,對實力低於自己之人,完全可以一擊必殺!

    但可以肯定的是,呂布顯然不在此列!他的必殺秘技,如果真的放在呂布眼中,恐怕只不過是些小兒科而已,甚至還有可能反為其所乘,自尋慘敗!那麼,如果在趙雲的組合技不生效的情況下,又會如何呢?

    2·演義中被趙雲生擒的戰將有:

    陳應、吳懿、祝融夫人、韓瑤等,共計4人。

    這四人的平均水平要明顯高於上一類別,尤其是祝融夫人出場時,基本曾經遍虐蜀漢眾戰將,就連魏延都已被其擊敗,但卻仍然是抵不過趙雲神奇組合功法,被其詐敗而生擒活捉。

    3·演義中敵不過趙雲而逃走的對手:張郃、李典。這一類別雖仍不抵趙雲,但顯然已經是僅在某些方面不如他,整體實力差距已不太大,所以趙雲已無法對其實現隨心所欲的完美控制,故此在其手下基本已可以來去自如,雖敗而無危矣!其中張郃可與趙雲交戰三十回合,然後招架不住時拔馬便走。

    4·與趙雲戰成平手的對手:

    (1)在河北與袁紹大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救了公孫瓚一命。書中原文如下:“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文丑的實力自不必說,官渡之戰時曾力戰張遼、徐晃二將而不落下風。趙雲“五六十合”戰平,卻被關羽“未及三合”而斬,這其中雖有人稱是“因為趙雲年少”所致,但縱算上其年齡之因素,同屬超一流檔次的戰將之間,亦不應有如此顯著之差距,這說明其力量、速度、技術等項之中,多應不如關羽!

    (2)與許褚曾經交過手三十回合而未分勝負。

    此則說明,其戰力控制之秘法,對於許褚這位免強可以儕身超一流之列的戰將而言,其作用基本已不太明顯!

    (3)隨諸葛亮北伐之時,已是暮年的趙雲(具體年齡不詳)曾經力戰年輕少壯的姜維而不勝,不得不慨嘆“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後姜維援軍趕到,趙雲不得不退走。但這場戰鬥,顯系平局。

    一值得慶幸的是,趙雲投奔劉備集團而且亦得儕身“五虎上將”之列,故其一生都沒有遇到真正對戰超一流高手的機會,更不要說對陣呂布那樣的絕頂高手了!許褚如果真要在演義中進行歸類,最合理的似應歸屬於一流+,如果免強要將其列入超一流高手的話,毫無爭議必然是敬陪末座。但就趙雲僅有的與其對戰的情況來看,其實力絕對不強於關、張等人!而包括關、張在內的超一流戰將中,是絕對沒有任何人能夠最終與呂布戰平的!據此而言,趙雲當然也不行!其實從《三國演義》戰場上與趙雲的對戰記錄來看,只要前幾個回合不被其殺、傷或擊敗,其後的戰局便會漸趨平穩,縱敗亦可安然退去。

    所以,我有理由認為,趙雲的攻擊殺傷力對呂布夠不成多大威脅,尤其是前數個回合更絕不至於傷及呂布,擋過其前幾回合、熟悉其套路後,呂布很快就會佔據較大優勢,五十至六十回合之間,至少有九成把握可擊敗趙雲。

    三、呂布只所以在《三國演義》中唯獨忌憚張飛,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張飛至少有一種能力對他形成反制,導致其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若非如此,張飛根本不可能與其大戰一百餘回合而保持不敗,反而導致呂布對自己頗為忌憚!這是常理,更是規律!張飛單挑打不過呂布,主要是因為呂布在大多方面都足以剋制、制約張飛,比如速度,比如技術,比如赤兔馬的快速反應,否則就必然會是呂布不敵張飛;而張飛只所以能成為抵敵呂布的不二人選,最大的可能便是因為他在兩個方面反制了呂布:一是力量與勇猛,二是拼命般地那種悍不畏死的氣勢。除了這兩點之外,其他方面張飛都沒有可能制約得了呂布!

    趙雲也很有力量,而且也非常勇猛,但若就此與張飛相比較的話,則明顯不及,故其不可能對呂布構成一點反制!而其他方面又無可制約呂布之特長,又憑什麼去企圖戰平呂布?

  • 5 # 純鈞LHGR

    個人以為,從《三國演義》的描寫看,呂布未必打得過趙雲。他敗在體力上和毅力上。

    不論其他作品,單說《三國演義》,呂布盡展其武藝,主要就是在虎牢關的時候。

    虎牢關一役,呂布連續打敗了方悅、穆順、武安國、公孫瓚,最後遇到了張飛、關羽、劉備。

    書中寫到,張飛與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然後關羽上陣,“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最後劉備登場。而贊詩裡說“呂布力窮尋走路,遙望家山拍馬還”,但實際上之前呂布並沒費什麼力氣,何況就算是張飛、關羽給呂布的壓力比較大,他們也沒打多少回合。

    而在《三國演義》裡,長達百餘回合的戰鬥是很常見的。戰長沙關黃對刀,第一天就互砍了一百多回合;葭萌關張飛對馬超,也是打了百餘合。最強的還得說典韋戰許褚,書中寫到“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直戰到黃昏,各因馬乏暫止。”

    再說到趙雲,那就主要看長坂坡和漢中兩次了。長坂坡單騎救主,趙雲是從四更開始,不吃不喝不歇,一直與敵軍交戰,在那種惡劣的環境、各種不利條件下,等他救出劉禪,估計最早也已經是下午了。書中雖未明言,但是趙雲的體力實在太充沛了。

    呂布雖強,但也沒能力秒殺趙雲。一旦與趙雲纏鬥起來,他的體力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三英戰呂布才打了多久?怎麼跟論“天”打仗的趙雲比?如果兩人打鬥超過二百回合,估計呂布就有點不妙了。

    再者,就是呂布的毅力問題。呂布不是個狠人,而趙雲卻是個狼滅。

    《李衛當官》裡,李衛對十三爺說的那幾句話說得太好了:“十三爺,別看你在京裡做大官,見的世面不少,可是臺上唱戲,我李衛聽得也不少。戲裡寫得一點都不錯,硬骨頭個頂個都是清官忠臣,貪官硬骨頭的,我李衛還真沒見過。”

    呂布這個三姓家奴,向來色厲內荏。雖然呂布不是什麼貪官,但是可以肯定,呂布跟“硬骨頭”三個字完全不沾邊。這麼一個被繩子捆了會喊“縛太急,乞緩之!”的傢伙能有什麼毅力?

    戰鬥就是這樣,有很多時候,戰鬥的勝利不是靠武力強大,而是靠毅力強大贏下的。

    如果呂布跟趙雲打起來,雙方都受了傷,我認為趙雲一定有夏侯惇拔矢啖睛的那種狠勁兒,受點傷也毫不在乎,跟呂布硬拼到底是絕對沒問題的。而呂布這個軟骨頭若受點傷,即使是輕傷,也足以讓他跪地祈降了。

    所以我認為,呂布很可能打不過趙雲。體力上他未必有趙雲充沛,毅力上更是完全沒法比,真的打下去,會是趙雲的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菜清湯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