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精神科主任張雅媛
-
2 # 北京精神科主任鄧天喜
家屬及周圍人要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後精神狀態的薄弱性,幫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經常與病人談心,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現實生活,幫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鼓勵病人增強信心。
在社會生活中,要正確處理學習、工作、戀愛、婚姻、家庭及鄰居關係,碰到問題正確對待,冷靜的處理,不感情用事,遇到難解決或想不通的矛盾,可找好友或親屬幫助,爭取矛盾妥善的解決,及時的緩解苦悶,儘快消除煩惱,不要遇事苦思冥想、不要整日憂愁叢生。這些精神病的預防是較為常見的。
定期門診複查,堅持抗精神病藥物的維持治療,維持治療是預防精神病復發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還必須避免精神及各種心理因素的刺激和環境的影響,結合適當的心理治療。
每天早上對自己微笑一下,告訴自己開始快樂積極的一天,如果發現自己有了不健康的心理,就要及早找心理醫生或自己想辦法調整一下,不要等嚴重到了精神病這一步才去醫院。
-
3 # 瘦龍健康
人活在世上,本身就是件足夠幸運的事,我們有機會以生命為載體,一睹世界的風貌。
然而,生活對有些人來說,卻很不容易,有些人表面上看去風光瀟灑,其實背後都有各自的辛酸。
科學的不斷髮展,讓現在人生活便利了很多,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精神壓力,卻從來都沒有小過。
很多人都曾被精神疾病困擾過,焦慮症、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等,據估測,全球有約10億人有精神障礙。
圖片來自:ourworldindata.org
我們每天吃什麼,多數情況下,可能都是由心情決定的,今天開心了,一頓大魚大肉,明天心情不好了,又暴食一頓“垃圾”食品。
事實上,不僅情緒會影響我們吃什麼,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也會反過來影響情緒。
說起來可能有點繞,其實背後的道理很簡單。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飲食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我想先從2個故事說起。
生酮緩解神經障礙
→ 17歲精神分裂,低碳19天后,換了一個人。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國外案例,是杜克大學教授Dr Eric westman的一個患者。
C.D.從7歲開始,就經常出現幻覺,她說,那時她好像能看到骷髏,還能聽到身體裡有一種奇怪的聲音,在和她說話。
17歲那年,她講話突然變得含混不清,性格變得越發偏執,各種幻覺比以前更嚴重了,她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圖片來自:everydayhealth
過去6年來,由於越來越嚴重的精神疾病,她曾多次嘗試自殺,至少進了5次醫院。
她告訴精神科醫生,自己的自殺衝動和幻覺,醫生給她開了一大堆藥物,也在不斷完善她的藥物方案,但多數情況下作用都不大。
後來她開始嘗試低碳飲食,她把每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控制在20g以下,多吃肉和雞蛋、乳酪、蔬菜等低碳食物。
這樣吃了7天以後,回訪時,她說感覺不錯,精力恢復了一些。
19天以後,她氣色都變得完全不一樣了,她說她好像沒出現幻覺了,也沒以前那麼容易餓了。
她的用藥沒有變,唯一變化的是飲食,C.D.目前一直在踐行著低碳飲食,她不僅體重輕了,精力好了,幻覺也沒有再出現過。
→雙向情感障礙,生酮讓我重獲新生
Ole來自挪威,他在芬蘭工作的一段時間,突然感到,情緒經常由躁狂快速轉變到抑鬱,這種感覺他幾乎每週都要經歷一次。
圖片來自:sohu.com
2014年,他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不僅如此,長期的肥胖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他。
為了減肥,他從2017年1月份開始接觸生酮飲食。
他將生酮飲食和輕斷食結合起來,把飲食中的糖、水果和精製澱粉類食物剔除出去,主要吃肉類、魚類、雞蛋、堅果和 一些蔬菜,他最喜歡吃的是一種叫做Finnbiff的挪威馴鹿燉肉。
大多數時候,他將飲食控制在每天3小時內,過去的一年裡,他減去了63kg。
Ole 過去(左)和現在(右)
高興之餘,他發現,過去一直困擾他的雙相情感障礙,好像也變得穩定了很多,變得容易控制了。
“我能提前預見自己的壞情緒了,我睡眠很好,而且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了,抑鬱症好像也沒那麼嚴重了,即使抑鬱來襲,我也仍能保持對生活的興趣。”
沒想到,生酮飲食不僅幫他減輕了體重,還有效緩解了他長期的精神障礙,上天似乎額外附贈了一個禮物給他,這種變化讓他喜不自勝。
他目前在Reddit生酮論壇上定期發帖,為那些打算藉助飲食改善精神障礙的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圖片來自:m.sohu.com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今天就先分享這2個,故事畢竟是講述者的一面之詞,飲食對神經障礙究竟有沒有作用?是時候用一些科學論據來說話了。
食物,與精神狀態密切相關
全世界有超過2100萬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會影響人的思維、語言、行為和認知力。
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還會產生嚴重的幻覺和幻聽,也可能出現思維胡亂,以難以理解的混亂方式交談。
圖片來自:roll.sohu.com
鑑於這是一種精神疾病,幾十年來,很多科學家一直在大腦裡尋找解決的辦法。
科學家發現,腸道菌群也可以透過腸道與大腦的通路,影響大腦功能和行為,從而可能導致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生。
→食物透過腸腦通路影響心理健康
過去,對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屍檢研究發現,胃、小腸和大腸的炎症率分別達到50%、88%和92%。
而且,腸胃病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至少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發現,並經反覆證實了。
這表明,腸和腦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聯絡,使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精神健康產生影響。
有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可能是中間的“傳信人”,它們寄居在腸道內,負責生產大多數的5-羥色胺——一種調節情緒的化學物質。
這就代表,這些寄生在體內的微生物,可能在無形中,指揮塑造你的行為。
圖片來自:m.sohu.com
今年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個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的治療,與腸道菌群密切相關。
為了探索腸道微生物與精神疾病的關係,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員,從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個體的糞便樣本中,提取了遺傳物質,並進行了測序。
他們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腸道菌群比健康人少,而且有其獨特的細菌種類,研究人員僅透過腸道菌群就能區分精神分裂症患者與健康人。
這個發現,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2011年,有研究透過對5000名挪威人的分析,發現吃傳統肉食和蔬菜的人,比遵循現代西方飲食(大量的加工食品和快餐)的人,焦慮、抑鬱以及雙相障礙的風險更低。
這些證據充分說明,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透過腸道與大腦產生連線,對人的神經系統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說,食物會影響人的情緒和心理,這話一點都不假。
→穀物與精神疾病
在二戰期間,麵包消費量少的國家,精神分裂症的人更少;在南太平洋島的偏遠部落地區,穀物很稀有,精神分裂症很少見。
而在大量吃穀物的一些國家,精神分裂症明顯增加,從中能看出,似乎穀物與精神疾病之間隱隱存在著一些聯絡。
2015年,發表在Neuropsychiatr Dis Treat上的一個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聯絡。
研究中,受試者包括237名有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障礙的患者,年齡在30-60歲,還有404名30-60歲的健康志願者,作為對照。
透過主成分分析,得出兩種飲食模式“蔬菜”飲食模式和“穀物”飲食模式,發現,“穀物”飲食模式顯著提高了精神分裂症的風險。
另外,在2002年,一項針對6個國家的調查研究發現,糖的攝入量與抑鬱症發病率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當然,這些研究並不能說明,碳水吃多了,就一定會得精神疾病,但這種關聯性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生酮飲食可能幫助改善精神障礙
生酮飲食其實一開始,就是為治療精神疾病而產生的一種飲食療法。
早在公元前500年,生酮飲食就已經被用於治療癲癇,研究發現,它能使癲癇患者的症狀減少90%。
隨著生酮飲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有關它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與精神障礙相關的研究。
圖片來自:teenvogue.com
2014年,有研究發現,生酮飲食可能會改善抑鬱症,研究人員給一組小鼠餵食生酮飲食,另一組正常飲食。
結果發現,生酮組的小鼠後代更活躍,而且大腦的幾個關鍵部位——海馬體、小腦和新大腦皮層,都發育更好。
即使後代沒有進行生酮飲食,這些影響也依然存在。
還有研究發現,生酮飲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狀得以改善。
有關生酮飲食改善精神狀態的機理,目前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低碳生酮可以減少體內炎症,減少氧化應激,從而改善神經通路。
我們都知道,血糖對情緒影響很大,血糖頻繁而劇烈的變動很容易引起負面情緒的產生。
圖片來自:sohu.com
當大量的糖和精製碳水作為大腦主要能源時,神經通路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和葡萄糖,耗盡天然存在的抗氧化物質,導致大腦過度氧化,產生炎症。
而酮作為供能物質時,產生的自由基會減少,使神經遞質在突觸間的傳遞更高效。
另一種說法是,生酮飲食可能會促進GABA(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的產生,減少神經毒性,清除大腦迷霧,從而減輕焦慮、抑鬱等症狀。
然而,即使有很多研究發現了,生酮飲食對精神狀態的積極作用,但研究結果並不是絕對的,未來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發現。
除此之外,食物對情緒和精神狀態的影響,可研究的點真的很多,比如,一些對照研究表明,從食物裡去掉麩質,有助於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狀。
還有,維生素的缺乏,如,葉酸、維生素C和煙酸的缺乏,也會導致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惡化。
很多朋友向我反饋,低碳後,不僅減重了,大腦好像也清晰了很多,精神狀態越來越好。
長期的健康飲食,會幫助我們塑造良好的心理建設,有利於情緒的管控。
如果你最近正好有一些精神困擾,或者想得到情緒上的一些改善,你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改善飲食開始嘗試。
少吃糖和加工食品,減少食物中的麩質,多吃一些健康的脂肪和適量的蛋白質,營養跟上了,身體才會有好的回饋,幫你收穫好心情。
如果你正在服用藥物,在開始改善飲食之前,你需要先在醫生那裡做個詳細的諮詢。
最好做個完整的飲食計劃,並與醫生保持聯絡,有問題及時諮詢,切勿盲目執行。
所以,不管是為了健康,為了一個好心情,還是為了有個好身材,健康飲食都勢在必行。
當然,不建議為了減肥不折手段,把自己變成進食障礙,進入另外一個惡性迴圈。
健康、科學的瘦身最重要。
回覆列表
1、休息:適當的休息可以使人擁有好的心情,精神振奮,有效緩解心靈疲勞。
2、運動:根據調查,運動出汗可以釋放體內毒素,消減壓力,讓人感到身心輕鬆。
3、音樂:舒緩的音樂可以使人心情平靜,壓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但不宜選用悲傷的音樂,否則將會適得其反,增加悲傷情緒。
4、傾訴:日常生活中應多與親友溝通交流,排解不良情緒,疏導心情。很多精神疾病都是壓抑導致的。所以,當心裡面有不愉快的事情時,應該及時傾訴,減少壓抑,也會減少壓力。
5、旅遊:置身於優美的大自然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可以使人忘記很多煩惱,心情得到平靜,有效調節壓力。但不宜遠行,因遠行容易使人產生疲勞,常常會適得其反。
如果發現自己有了不健康的心理,就要及早找心理醫生或自己想辦法調整一下,不要等嚴重到了精神病這一步才去醫院。
總之,精神分裂症是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如何預防精神分裂症成為醫患人員所共同關注的問題。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外,預防精神分裂症的方法還有很多,無論個人使用哪種方式預防精神類疾病,只要是對自己有益的方法都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