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者厚德載物
-
2 # _藷茤蕪萘灬
李建成當時的身份是太子,可以說如果不出意外,他就是下一任天子。所以李建成討厭風險,追求穩定。幹掉李世民這件事,對李建成來說風險太大。因為他不能只殺一個李世民,之後必須帶兵逼宮,發動政變,讓李淵下臺。李建成當太子當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去造反?就算一切都能成功,後世史書又會怎麼寫李建成呢?
而李世民呢,皇帝本來輪不到他做,所以冒風險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中國歷史上不知有多少人為了爭奪皇帝寶座而甘願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李世民只是其中之一。至於後世的名聲,跟當皇帝相比,算不了什麼。所以李世民有動力發動玄武門之變。
在真正的歷史上,大臣幾乎一邊倒的支援李建成,李建成也不是個無能之人,相反的他和李世民一樣非常的有才華,在絕對的優勢之下,李建成根本沒有想到李世民會那樣做,而且他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他也不會無故去殺自己的兄弟。
-
3 # 四十五度說
玄武門之變,兄弟相爭到了最後大家不得不翻臉,基本上就是從剛開始的爭奪太子之位到政變,秦王李世民取得政權後,把魏徵抓過去問,說魏徵為什麼要離間他們兄弟兩個,魏徵也是直接說,要是那小子聽了老夫的,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也就是說李世民死定了,坐在帝位的應該是他哥哥李建成。但要不說這天下沒有後悔藥,很多事情要一次性搞定,或者當機立斷,不能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李建成本人的想法!
李建成到死都是隻想保住自己太子的位置,當然,他剛開始就是因為秦王威脅到他的太子之位,才開始採取對秦王的打擊報復。秦王呢,剛開始確實想搶個太子當一下,等著繼承君位,第一次他們陷害太子的時候被李淵給查到了,奇怪的是當時李淵並沒有說啥,然後兄弟兩個就明著開搞了,所以一個守太子位,一個搶太子位。李世民在洛陽的人,完全可以帶過來打爆長安,他只是想搶個太子位,還不想做到大逆不道,但是後面遇到事情了。當時突厥來犯,要齊王帶兵去打,並要求節制秦王的軍隊,有個叫王晊的,跑過來告密,說是太子為齊王餞行的時候準備在宴會上殺了秦王,由此秦王下定決心,發動政變!此時的李建成根本沒有政變的想法,只是想保住自己已有的待遇!
魏徵到底對李建成說了啥?
魏徵,大家聽到他的故事大多應該是直言納諫,其實他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謀士。至於他給李建成的建議是啥,史書上還真沒有記載,但是呢,我猜應該和政變有關係,所以李建成才沒有接受,他還不敢把李淵搞成太上皇,不然也不會被乖乖叫進宮裡,以至於死在半道上,他覺得他的父親是想讓他繼承皇位的,所以,就有點畏手畏腳。
李世民怎麼做的?
李世民就不一樣了,天下基本就是他一個人打下來的,就當是來說,無論是名氣,實力,還是人緣,那可真的是當屬第一。玄武門第一箭,就是他射出來的,一箭封喉,李建成當場倒地,後面也是殺人兩兄弟所有的兒子,所謂無毒不丈夫嘛。
個人觀點!
其實面對歷史,我們不應該說如果怎樣怎樣,那麼結果怎樣。讀史以明智,並不是去為古人後悔!
-
4 # 人者仁義也
按照歷史記載李建成翻盤的機會其實是有的。我們只用看看史書的記載就知道翻盤點在哪裡。玄武門之變的起因
其實玄武門之變不是突發事件,李淵打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出力很大。隋末的軍閥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可以說唐朝取得天下,排列功臣的話,第一應該是李世民,這麼大的功勞以至於李淵要創造一個天策上將的職位來獎賞李世民。但是李世民還有一個身份,他是李淵的嫡次子,這使得李世民有功臣和嫡子的兩重身份,而且李世民的手下還有一大批他招募的武將和文臣,比如尉遲敬德,秦瓊,程知節,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即使李世民只想當一個太平王爺,可是這些手下也會鼓動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的直接起因是當時的突厥數萬騎準備突入長城邊塞,包圍烏城。當時的唐高祖下詔讓齊王李元吉帶領各路兵馬北征以求阻擋突厥,這個時候李元吉請求唐高祖讓秦王李世民手下的猛將尉遲恭、程知節、段志玄秦瓊等人和挑選秦王帳下精銳的兵士加入北征大軍,《資治通鑑》記載太子手下的王晊是李世民的線人,他向李世民告密,說太子和齊王密謀在大軍出發的宴席上殺死李世民,而尉遲敬德等人在北征的時候坑殺。王晊的告密不僅使得李世民不安心,李世民手下的人更不安心。以尉遲敬德為首的人開始力勸李世民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玄武門之變的過程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現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當時大臣傅奕秘密上奏道:“金星出現在秦地的分野上,這是秦王應當擁有天下的徵兆。”於是李淵召見李世民,同時還給他看李元吉參奏李世民暗養武士八百人。但是李世民反過來說李建成和李元吉和後宮的嬪妃淫亂。李淵答應李世民明天讓雙方對質。但是李淵的妃子張婕妤暗中得知了李世民密奏的大意,急忙告訴李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前往太極宮,途經玄武門。簡單說一下,玄武門在初唐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按照唐代宮廷政治生活制度,皇親國戚和大臣們覲見皇帝必須經過玄武門,玄武門旁邊有北衙禁軍,此外玄武門還有玄武門左右屯營,這是負責保衛玄武門的禁軍力量。但是當時的北衙禁軍將領常何和左右屯營的將領敬君弘和呂世衡都被李世民收買。太子和李元吉一頭衝向了李世民的包圍圈裡。
當時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馬伏擊在玄武門,但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到了玄武門之後察覺情況不對,於是往回走。此時李世民出現呼喚二人,李元吉知道情況不對,想要射殺李世民,當時的李世民也拿箭對準李建成。李元吉也許是因為心虛,也許是下不了手射殺二哥,連射兩三次,最終箭沒有射中。但是李世民一箭射殺了李建成。
這個時候,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衝入了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被林中的樹枝阻擋,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此時李元吉發現了機會迅速趕到,他奪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李建成身邊的隨從跑回了太子府,李建成的部下馮立,薛萬徹、謝叔方大驚於是率領太子府和齊王府的兩千人馬殺向玄武門,當時的玄武門將士沒有準備,多虧李世民部下張公謹一個人硬生生的關閉了玄武門的大門,左右屯營的將領敬君弘和呂世衡衝入馮立軍陣,但是全部陣亡。玄武門岌岌可危,而薛萬徹此時準備進攻毫無防備的秦王府,就在這個時候尉遲敬德提著建成和元吉的首級給薛萬徹等人看。這兩千人瞬間崩潰。
至此玄武門之變結束。
李建成的翻盤點到底在哪裡玄武門之變直接是李世民設計的,李世民秘告李淵說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可以說這個秘告極其巧妙,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這是家醜不能外揚,這導致玄武門當天的能夠來到太極宮的人只能是幾個重臣,李淵不會佈置兵力,導致宮內防守空缺,而且李元吉和李建成毫無防備。這一點太子無法翻盤。
重要的是玄武門之前,只有李元吉有兩次機會殺死李世民,這是一個翻盤點,但是李元吉沒有,造成了直接的悲劇。
李世民買通了太多太子身邊的人,又設下奇計,這導致李建成翻盤的機會太少了。
-
5 # 小清新viog
“盛唐”的繁榮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也是屈指可數,李淵父子打下了江山,讓唐朝不管是軍事、經濟、文化等在當時達到了頂峰。出現這樣的一個盛況,自然是離不開一國之主的勵精圖治、明智革新,“貞觀之治”的出現,才使得這個王朝走向了盛世。發起這一政治革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提到李世民,他能夠登上皇位,得益於他所發動的“玄武門之變”。這一場兵變,成就了李世民,也成就了一個王朝的誕生。但是李世民“逼父弒兄”的行為,也成為了他整個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汙點。其中太子李建成,也隨著他的這一兵變,永遠的消失在了唐王朝的歲月裡。其實李建成的潰敗,在“玄武門之變”前,就已經初露端倪。因為他沒有采納魏徵給他的這一妙計。不然,真的能夠保他登基皇位,坐擁這大好河山。但是他沒有采納,所以才落得家破人亡、命喪黃泉的下場。李建成能夠成為太子,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在一些歷史資料當中得知,李建成的才能一點兒都不遜色於李世民,唯一的不同便是,他沒有李世民那般決絕。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李建成的形象都是一個碌碌無為、囂張跋扈的人,但是仔細一想,在那個爾虞我詐的封建社會,皇宮就是這個封建王朝的中心,對於皇位的覬覦,是哪個皇子不想的?李淵當時還未真正建立唐王朝的時候,各方勢力對於李淵所在的地區一直都是虎視眈眈。李建成依靠著自己的謀略和膽識,也為李淵立下了不少戰功。他奉命留守在河東,更是結識了大批的有志之士和將相之才。不僅如此,李建成還是以為出色的軍事指揮官。在西河之戰、潼關之戰、長安之戰當中充分將自己那種高瞻遠矚、指揮有方的才能展現了出來。不僅僅能夠在突發情況下整治有方,對將士們也是非常好。與影視中的那種“小人”形象截然不同。在唐王朝建立之後,他鎮守長安,而且還處理朝政,可以說相當於一個大的藩鎮勢力,說是一個“小皇帝”也不為過。唐朝初期,整個國家在新制度上的建立和革新,李建成的建議和決策至關重要。他和李世民分工不同,李世民在外征戰,開疆擴土,他則是駐守後方,打理朝政事物。他與李世民可以說是都有自己的關係網,都在發展自己的勢力,此時的勢力劃分非常明確。因為李建成是太子,個人能力也是非常出眾,人脈關係更是井井有條,在眾臣眼裡,他就是未來的唐朝君主。但是李世民的出眾才能也不是蓋的,對於他成為皇帝,有些足夠的威脅。此時,他的大臣對他說,李世民早晚會影響當前的格局,必須將他趕出長安。但是李建成並沒有這麼做。那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李淵現在年事已高,他又貴為太子,只要自己不去犯原則性大錯,這個太子能保住,皇位還不早晚是他的?所以他的打算是在自己登上皇位後再除掉李世民,可以說是輕而易舉。這種威脅,不足為懼;其次,李建成做事的確頗有手段但是如果將李世民除掉的話,他所揹負的就不僅僅是除掉一個人那麼簡單,那是自己的弟弟。生而為人,作為整個國家的最高統治階層,深受儒家思想薰陶,自己不僅僅不能這麼做,還要樹立一個最佳正面的形象;李建成顧慮的還有一點,如果他就此除掉李世民,李淵會怎麼想?會怎麼去判斷李建成的為人?還放心把這個國家交給他嗎?生怕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把太子之位丟掉了,豈不是什麼都沒了!到時候反而成全了李世民,那真的是前功盡棄了。
因為這些因素,李建成就沒有采納魏徵給的計謀。反之,李世民卻沒有他那般顧慮和仁慈,不僅僅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還將他和李元吉給親手殺死,之後逼迫李淵讓位自己登基為帝。慶幸的是,李世民是一個明君,勵精圖治,唐朝上下國泰民安,達到了鼎盛。如果李建成為帝,或許也會是一代明君,但是這都是後話了。
-
6 # 資訊微觀
沒有,之前李建成有很多機會除掉李世民,但是卻沒有。後期時候,李世民更加防範,因為功勞太大,影響力太大,很多人擁護他,權利也變大,加上將士眾多,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做了準備,所以翻不了盤。
-
7 # 且愛且珍惜
隋末唐初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在隋末時期有很多地方實力,遍佈全國,李淵起兵後,實力逐步擴大,這和他的兒子李世民的貢獻是分不開的,李世民不管在軍事素質,還是在個人能力方面都比李建成強的多,並且在李世民的帳下有很多智囊和將領,沒有他們李唐的江山不會那麼牢靠,所以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李建成都會失敗,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
8 # 熱情的徐三多
沒有!第一,自以為是太子,下任皇帝遲早是他的。第二,有很多機會可以幹掉李世民,他沒有,所以,心不狠成不了大事,第三,沒有李世民胸懷以及會籠絡人心,所以,一點都沒有!
-
9 # 一葉小舟168521774
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沒有機會翻盤,這是由政變的前期策化,政變的突發性,政變的隱密性決定的。除非有其它突發事件的發生,只要是政變所涉及的當事人,全部按照李世民的計劃悉數到場,李建成就是有通天本事也跑不失敗的下場。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政變?是因為,如果不發動政變就有被殺的可能。也就是說,政變前的李世民雖有進攻,而且,李世民的手段也不可謂不高明,但是,收效甚微。
李世民想透過李淵之手把李建成廢掉。李淵卻不為所動,即便,李世民有蓋世的功勳。李淵清楚知道:太子之位是國之根本,不能輕言立廢。
沒辦法,李世民收買了李建成手下,逼反了楊文幹。這一波攻擊,李世民對時間把握之準確,計劃之設計不可謂不毒辣。李淵初聞這一訊息,果真勃然大怒,冷靜下來後卻又不了了之。李淵太聰明瞭。
政變前的一切都表明了,李建成處於優勢地位,沒有特殊的變化,大唐第二任天子之位非李建成莫屬。
也正是這種優勢才蒙避李建成的眼睛,然而,如果因此說李建成放鬆了警惕,也有點言之過早,李建成對李世民的步步緊逼併沒有放鬆。只不過他的網撒的過大,只到玄武門政變前,他的網還沒有完全合攏罷了。
而對於李世民來說,玄武門政變就是最後一次機會,如不成功就是死亡。所以,政變的預先策化,政變的過程及其細節都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所以,只要李建成,李元吉按照常規一同上朝,且經過玄武門,他們就必須死。
李建成如果想避開這致命一擊,有幾種可能。一,當天因某種原因不上朝。二,只有其中一人上朝。三,上朝時聽從李元吉建議帶上王府衛隊。
但是,這三種情況發生的可能幾乎沒有。首先,李世民上奏說他二人淫亂後宮的目的,就是讓李淵發怒,逼二人同時上朝。所以,第一種情況不可能出現。其次,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就是天意不讓他們滅亡。但偶然性太強,出現的可能不大。其三,這種情況已被李建成自己否定了,而且,也不合常規。
縱觀事件的整個過程,李建成有一個失誤的地方,就是沒有長期持久地被人監視秦王府。真有此一舉,或許能逃過這一劫。
玄武門之變的設計本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且又是出自身經百戰的李世民之手,所以,李建成敗的也不冤。
回覆列表
從李建成與李世民兄弟兩個人的性格來看,玄武門兵變發生的時候,李建成已經失去了翻盤的可能。
李建成錯過了很多除掉李世民的機會,比如李元吉幾次勸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甚至在兄弟三人聚會時在房間裡埋伏了殺手準備斬殺李世民,可是忠厚孝順的李建成擔心驚擾父親李淵拒絕了。李建成的謀士魏徵等人也建議先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也被李建成拒絕。
因此李建成忠厚的性格決定他不可能殺死弟弟李世民,他也完全沒想到自己帶大的弟弟李世民(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九歲)會翻臉無情殺害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當時李淵健在的二十多個兒子中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是竇皇后所生)
至於史書記載李建成喝酒時下毒導致李世民吐血,騎馬時用烈馬害李世民,應該是李世民篡改了史書,為自己謀殺李建成找藉口,李建成如果想除掉李世民,為什麼不讓李元吉埋伏的殺手把李世民一刀斃命,而採取下毒烈馬這樣沒有把握的笨辦法。當時京城長安的守衛軍隊都是李建成的親信將領負責,李建成要殺李世民有很多機會。
只是因為李建成根本沒有打算殺李世民,而李世民蓄謀已久,決定了李建成必敗的悲劇結局。
李建成是唐朝的開國皇太子,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合法繼承人,時間是有利於李建成的,李建成沒有必要發動兵變,只要等李淵去世自然繼承皇位。
而雄心勃勃的李世民為了奪取最高權力,已經蓄謀已久,比如楊文幹兵變就是李世民為了取代李建成的儲君地位而製造出來的。
李建成已經做了七年的唐朝開國皇太子,一直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基本都是做處理內政發展經濟防禦突厥等髒活累活,卻突然派人送一些武器給老部下楊文幹在地方上造反,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遠離京城的楊文幹既不可能推翻李淵,更不可能除掉李世民,只能把李建成拖下水。
楊文幹兵變差一點導致李建成的儲君地位被李世民取代,但李淵在宰相裴寂封德彝等人的勸說,更重要看到忍辱負重兢兢業業的李建成被冤枉痛不欲生以頭搶地出血的悽慘,李淵最終收回了廢李建成為蜀王改立李世民為皇太子的方案。
李世民看到無法用和平手段奪取政權,最終在親信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侯君集等人的鼓動下決定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害兄弟囚禁父親以奪取最高權力。
李世民為了發動玄武門兵變,進行了精心周密的準備。
比如李世民惡人先告狀,在李淵面前誣陷李建成李元吉與後宮嬪妃通姦給李淵戴綠帽子,讓李淵非常震怒,召李建成李元吉進宮與李世民對質。這是李世民精心設計的引蛇出洞計劃,讓李建成李元吉離開重兵雲集的東宮與齊王府,方便李世民實行斬首行動。
為了迷惑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甚至讓自己美麗賢惠的妻子長孫觀音婢也參加了玄武門兵變,因為李建成李元吉聽說溫柔賢惠的弟媳暨嫂子秦王妃長孫觀音婢也來到皇宮,認為她是來調解兄弟之間的矛盾,完全沒想到李世民帶著大批親信武將埋伏在玄武門對他們痛下殺手,因此李建成李元吉只帶很少幾個隨從進宮。
為了確保玄武門兵變成功,李世民還收買了守衛玄武門的武將常何等人,對李建成李元吉形成一張致命的天羅地網。
玄武門兵變發生時,李建成對李世民毫無防備,看到弟弟李世民帶著大批武將突然出現在面前感到非常意外,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被李世民一箭封喉而死。
看到二哥親手殺害了大哥,李元吉憤怒地撲向李世民,與李世民廝打在一起,李世民差一點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幸虧尉遲恭手疾眼快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