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原軍哥

    這也是為什麼印度總是被稱為“一個神奇的國度”,原因吧,

    這種奇葩的事,也只有印度這種神奇的國家才能做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有這種事情發生。

    當然這也可能跟印度飛行員的出生有關係,印被俘飛行員“阿比南丹”,是印度的高種姓,天生就比普通印度人高貴,而他的父親也曾是印度的空軍總參謀長,可以說他是出生在一個“權貴之家”,而印度的種姓制度,社會階級層次非常明確,在印度你的姓氏決定了你的一切,而非其他,這也是印度的一種特色。

    在以往印度和其他國家發生衝突的時候,印度的媒體都是極力渲染,誇大事件的發生,而這次蹊蹺的是,印度媒體並沒有過分報道,反而有意淡化這件事,只是著重報道飛行員,而沒有提及關鍵的飛機,從有限的報道我們只知道印度損失了三架戰機,至於是否被巴擊落,我們發現印巴兩國政府都未有證實報道,在這件事上兩國政府好像有意對外界隱瞞什麼?

    雖然說兵家詭道也,但這也太詭道了,讓人摸不清頭腦,正因為從印巴兩國政府的閃爍推辭中,我推測印巴兩國的空中衝突,沒有外界說的那麼簡單,應是印度吃了大虧,不然已印度的本性決對會對巴進行報復,而至今我也沒看到有印空軍針對巴鐵行動的報道,說明印空軍對巴沒有信心,而巴對印飛行員種種舉動,也許是一種戰術,而這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應是“梟龍戰機”,我相信被擊落的印戰機是蘇30,也有米格,而被俘飛行員絕對就是蘇30,一箇中校,來自權貴之家,駕駛米格21,誰信,印度有230多架蘇30,難道這些飛架都是將軍在飛行,而從飛行員回國再到今天的總司令陪同上天,就能看出事件的真偽。

  • 2 # 牛頭馬面兩鬼

    印度被俘飛行員再露面,空軍總司令陪上天,為什麼被俘過“假英雄”為何侍遇如此好?圖:印度飛行員阿比納丹

    首先應該反過來想,難道只有對敵造成創傷,獲得勝利,或者戰死才能被稱為英雄嗎?不是的。年初在印巴空戰衝突中被俘的飛行員阿比納丹由巴基斯坦放回國後,在印度受到英雄的侍遇,按照印度風格是可以的,其實阿比納丹雖然被俘,但他的事蹟還是可以被稱為“英雄”的。為什麼?

    印度戰機在越境之後轟炸了巴基斯坦,這時候等侍的就是巴方的反撲,在這個十分危險狀態下,起碼阿比納丹能夠尊守軍令,駕駛戰機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巴印邊境衝突前線執戰,可以看出軍人本份沒有丟,聽命令,不怕死,你要知道阿比納丹可是個軍三代,爺爺老早是印度空軍中的元老,爸爸是印度空軍退役少將,妻子也是空軍中隊長,自己也是空軍中校隊長,出生在一個地位還不低的家庭,可是並沒有嬌生慣養,怕死。

    而且還能勇敢上最危險的前線,在印度應該是英雄了,能做到不顧危險上前線已經難能可貴了,印度可能就是要鼓勵這種危險時刻上前線的精神,可以說阿比納丹確實做到了。

    而且阿比納丹駕駛的是有“空中棺材”之稱老舊戰機米21,這更加重了此次任務的危險性,再說了每個國家培養一個有真正技術駕駛戰機的飛行員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金錢,阿比納丹能夠安然活著回到印度,已經非常不易,印度又失而復得了一個起碼能開動戰機的飛行員,飛行員本身就不是每個人能做的,也算是人中龍鳳,阿比納丹能活著回來,印度在他身上的投資起碼沒有白費保住了,至於阿比納丹被俘後在巴基斯坦一味討好巴方士兵,但也沒嚇到尿褲子,說明素質還不錯。

    在這種情況下求生存是可以理解的,有句話說的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命沒了,英雄可能對阿比納丹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阿比納丹被英雄般侍遇可以理解,想想在這個吃喝不愁的時代又有多少人願意冒著危險上前線呢?

    圖:印度高官看望阿比納丹

  • 3 # 軍武最前哨

    9月2日,印度空軍參謀長達諾亞在帕坦科特空軍基地與阿比納丹中校共同飛行米格-21戰鬥機(如下圖)

    猶記得在今年二月爆發的印巴軍事衝突中,被巴基斯坦俘虜的印度飛行員阿比納丹·瓦爾塔曼一度成為坊間熱議的物件。因為按照通常認知,飛行員駕駛的戰機被擊落、自己被俘虜應該算是一種奇恥大辱,回國後也難免被隔離或審查;但經歷了此類遭遇的阿比納丹卻是一個“例外”。

    從阿比納丹被俘的那一刻起,印度政府就將其定義為“民族英雄”,在阿比納丹被釋放當日,印度官方媒體不僅安排了現場直播,大批民眾更是準備好鮮花、橫幅、鞭炮到場迎接;印度網路上更是出現大量“致敬阿比納丹、像阿比納丹學習”的內容,甚至連阿比納丹個性的八字鬍也成了印度青年爭相模仿的物件。

    為了更好的彰顯阿比納丹的“英雄本色”,印媒還巧妙的將他的被俘、獲釋經歷歸納總結為“鋼鐵一般的阿比納丹身陷敵手48小時,卻成功逃生,終榮光歸來”。但實際上,由於一線飛行員知悉許多軍事機密,被俘後有很大的洩密、被策反的風險,所以即便釋放歸來後也應該接受相應的問詢和審查。

    而且己方戰機被擊落、飛行員被俘屬於嚴重影響士氣的負面訊息,任何國家都會盡可能的低調處理,唯有印度敢於指鹿為馬的高調宣傳並大獲成功。

    但如果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分析,被俘的阿比納丹遭到英雄般的禮遇也並非難以理解:首先,被俘的性質不同於變節、投敵,相信阿比納丹當時也很想痛擊對手建功立業,但無奈戰機效能、任務規劃甚至飛行技術略顯遜色,所以也只能無奈的被擊落、被俘......

    其次,恰好在印巴對峙接近白熱化之際莫迪正試圖謀求連任,但印度國內有很大一部分觀點認為莫迪政府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過於軟弱。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援和選票,莫迪必須儘可能的調動民族情緒,因此大肆宣傳阿比納丹就成了特殊時期下的特殊手段。

    而莫迪政府這一招確實也收到了奇效:一時間,阿比納丹不僅成了印度敢於強硬回擊巴基斯坦的代表性人物,許多印度青年甚至表示要參軍入伍,像阿比納丹一樣為國家戰鬥。

  • 4 # 江淮聖手

    每個國家都有英雄。何謂英雄?應理解為非凡出眾的人物,即能獨當一面,關鍵時刻捨生忘死,敢於為國家、民族、社會及他人奉獻的人。無疑,今年二月被俘虜的印度飛行員阿比納丹就符合這樣的要件,儘管俘虜名聲不太好聽,但並不影響英雄壯舉,如今印度空軍司令陪著他上天,就是對英雄的肯定。

    首先,阿比納丹富於犧牲精神。在國家需要軍人上前線時,作為軍三代的阿比納丹毫不猶豫,勇敢地駕機開赴戰場,在飛機遭到擊落,自己被俘時,臨危不懼,充分展示了一名軍人的良好心理素質。

    其次,阿比納丹堅守軍事秘密。在被俘虜之前,阿比納丹預感不妙,將隨身攜帶的機密檔案不是撕碎扔進池塘,就是將其吞進肚裡,絲毫不透露一丁點軍事情報,足以表明一名軍人過硬的職業操守。

    再者,阿比納丹被俘後不卑不亢。在戰機被擊落,自己落入巴控克什米爾境內後,附近村民聞訊趕來,將其打得鼻青臉腫,在這一過程中,阿比納丹沒有還手,而是保持一名軍人應有的素養,在被巴軍解救被俘後,面對巴方善舉,他給予了很高評價,釋放回國後,他積極宣傳巴軍義舉,對降低兩國仇視很有幫助。

    最後,阿比納丹作為王牌飛行員,具有示範引領作用。阿比納丹儘管做過俘虜,但他能活著平安回來,其本身就具有英雄傳奇色彩,無疑是印度國民和軍隊的一面旗幟,理所當然受到器重,享受英雄待遇,在這樣的英雄事蹟感染下,只會激發印度國民的愛國情感,振奮民族精神,為印度的繁榮發展帶來動力。

    總之,不能以失敗論英雄,更不能因為做過俘虜就將其稱為“假英雄”,這會傷害英雄自尊,在社會上起到負面影響,只要沒有犯原則性錯誤,就應該呼為英雄,繼續鼓勵其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 5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點,我也曾經非常疑惑,作為被俘人員,阿比南丹中校雖然在敵人手中表現的非常淡定,和巴基斯坦軍方的審訊人員談笑風聲,還在影片中誇讚——“巴基斯坦這邊的茶味道棒極了”。

    然而,到了後面的幾段鏡頭,貌似印度政府是不太願意看到他說出來的。

    先是把印度長期“妖魔化”物件誠懇的讚美了一番。

    然後很真實的表述了自己的見聞。

    這讓人非常納悶,雖然中校先生立場堅定,把資料啥的都給及時吃掉了,一點沒有洩露機密,但影片中卻表現出了明顯的胳膊肘往外扭的意思。比如誇讚敵人“有風度,高素質”,還深刻揭露了印度媒體“有意選擇性的醜化巴基斯坦”等等。

    說這些話不怕被清算嗎?我還真有點不解。

    當然,表面上,印度是以民族英雄的待遇和規格,非常體面的迎接了阿比南丹的歸來。畢竟,從他成了“網紅”開始,劇情就出乎意料的迅速反轉,最終又歸於了暫時和平。中校先生雖然是駕著戰機載著導彈去的,掉下來後,竟然意外化身成了和平鴿,印巴友好使者。就是裝樣子,印度方面也得認真一點吧。

    (公交車上都印了中校先生的頭像,以示崇拜)

    事實上,回國後,他老人家迅速換了一副面孔。

    阿比南丹中校返回印度後,在當民族英雄之餘,也陸續又向媒體透露了一些所謂的“細節”,而這些後續的言論,跟之前的態度,堪稱大相徑庭。

    首先是關於自己的“戰績”。據他後來聲稱,其親自操作的米格-21戰機,在被巴方的導彈擊中前,已經發射了一枚R-73空空導彈,成功擊中了巴基斯坦的一架F16戰機。

    然而,這架“被擊落”的F16和巴方飛行員,到現在還是很神秘。畢竟,目前軍事偵查手段發展的如此強大,戰機都能全球定位,如果印度真正的擊落了巴方的F16,為何連一點線索、甚至是圖片都沒透露出?貌似印度這邊,並沒有保持低調的理由。

    而且,此前巴基斯坦公開的飛機殘骸照片顯示,阿比南丹駕駛的米格21戰機掛載的導彈一枚都不少。早在巴軍方手中時,影片裡的阿比南丹自己也坦然承認,是在尋找打擊目標時被擊落的,最後不得不選擇彈射逃生。甚至,美國國防部的一位高階官員說明,經過對巴基斯坦空軍的F16戰機的清點,發現數量並未減少.......呵呵,這讓人情何以堪。

    當然,為了印度為了證明自己沒錯,嘉獎阿比南丹是必須的,更要像模像樣的把他塑造成印度的民族英雄才行。

    此外,阿比南丹還透露,外巴方曾對其動刑,威脅過他的人身。

    實際上,個人感覺,中校先生回來以後,表面上是一片祥和,背地裡可能受到了印度當局的威脅。如果他還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按當局的“授意”去發聲,他的仕途將會就此結束,甚至可能會被刻意找茬進而遭受人身迫害。

    所以,印度這邊如果堅持把米格21擊落了F16戰機這出“戲”演下去,男主阿比南丹的英雄人設,硬著頭皮也得接著去“追捧”。

    此外,還有其背後家族勢力的影響。

    中校先生來自高種姓家族,生長於軍人世家,爸爸是空軍上將,一大家子人都是印度軍方中高層軍官,說其勢力強大,一點都不誇張。

    最後是印度軍方觀念上的理解問題。

    印度是個嚴重兩極分化的社會,雖然大量底層人民困頓愚昧,但上流社會卻非常受用英國爸爸播撒的那一套理念,即至西方的軍事文化的傳統認知(俄羅斯除外)——前線官兵在失去作戰能力之後,選擇投降,保全生命,並不有損於軍人的榮譽,回國以後不會被為難,甚至還能享受一定的禮遇,被捧成英雄。像當年日本投降儀式上,就專門邀請了被日本虐待過的,遭到巴丹死亡行軍折磨的美軍被俘人員參加,他們與那些在正面戰場戰鬥的官兵們一同被視為國家英雄。

    這顯然跟咱們東方文化中,“馬革裹屍”一的信條,完全不是一個套路。

    所以,來自權貴之家的中校先生回國後,迅速成了領導邊上的“紅人”,也不是太難理解。

  • 6 # 軍事天地

    被打下來,被俘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迴歸社會,無法重新開始生活。

    "戰俘"其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群體,他們因戰爭而受罪,在他國受盡委屈和屈辱,這還不算完。很多戰俘在歸國後極難重新融入生活,這更是一個問題。印度起碼在這點上,做的還是不錯的。

    從客觀來看,一個國家對戰俘的態度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命運。而印度這樣的國家,對待戰俘的態度確實值得研究,先不討論被巴基斯坦哈桑飛行員駕駛梟龍戰鬥機,擊落的印度米格-21BIS-93戰鬥機阿比·南丹是否擊落了一架F-16戰鬥機,單單就從印度全國對待戰俘的態度上,印度國民包括政府對待英雄態度上就非常值得學習。

    在戰爭中被俘虜並不可恥,真正可恥的是那些當起了漢奸,在戰場後邊大吃大喝,畏縮避戰的人。顯然印度飛行員阿比·南丹並沒有,及時駕駛落後的米格-21BIS-93戰鬥機,勇敢的向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鬥機群衝鋒,單就是從這一點來看,印度飛行員阿比·南丹確實盡了一個軍人應經義務值得褒獎。雖然被擊落了,但並不能認為這人是“狗熊”,而印度整個環境,特別是對戰俘態度更近於西方,對戰俘的態度。

    不論是美國還是北約國家,包括俄羅斯都對戰俘保有敬意,比如蘇軍時代被巴基斯坦擊落的蘇-25飛行員,在俄羅斯獨立後當上俄羅斯副總統,而美國更是如此,著名的戰俘麥凱恩就是在“河內飯店”-越南戰俘營呆了多年,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在美國政界的地位,甚至參與了美國總統競選,並且多年在美國國會擔任議員。

    所以印度對待阿比南丹態度說明了印度人民、軍隊心態,巧合的是印度空軍總司令也在1988難被巴基斯坦空軍擊落被俘,駕駛的戰鬥機也是米格-21戰鬥機。

  • 7 # 魂舞大漠
    英雄歸來

    事件撲朔迷離,像霧像雨又像風。問題就出在印度遮遮掩掩,不肯承認戰鬥機被擊落的實事,並對自家擊落自己直升機一事,絕口不提。諱疾掩過,當然要文過飾非,不然無法達到遮掩空軍的無能,如今這名飛行員,阿比南丹,被包裝為擊落了F-16的超級英雄,而“英雄”面對媒體,談及打下F-16事,則吱吱唔唔,不能言語,舉國上下陷入一片迷醉中。編造謊言成就的喜悅,難道不擔心被實事打臉嗎?不幸的是,在神奇的印度,不會。像這樣的事,這樣的人,見怪不怪,實在太多。比如國家修改GDP統計資料,造就經濟增長世界第一,沒人不知道,但也不是多少國家寧願相信其有嗎?

    應該感謝巴方的高尚

    感謝人家大度,願意與人為善,而不是對抗,釋放敵方飛行員,顯而易見是一個友好姿態。對此,印度的媒體也有不少聲音,對巴方的善意,充滿敬意。那麼印度的政府,卻刻意鑄造一個根本站不住腳的英雄傳奇,出於什麼目的呢?還是想說印度無敵不會被擊敗,還是想表達對巴方將對抗到底呢?苦咽一杯自釀的苦酒後,識趣不再與巴方空中對抗,就是再厚顏,也不能舉動失常,不然會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失理在先,無理至極,巴方斷然出手,啪啪打臉。被打臉的事多了,不利政府形象,因此才以造神的方式,上演了一出“英雄歸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緊急求問,男生多次向女生聊天撒嬌是什麼心理,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