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清心理感悟
-
2 # 我沒消失我在追
其實父母對小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之大,對性格,人格的塑造都是最深重的,從小因為父母原因而造成的心理問題其實蠻多而且蠻嚴重的,很難恢復過來,而你所說的因為缺少關愛所造成的心理問題這個其實並不多吧。。現在的人都把孩子當寶,尤其在中國,父母為了子女都不知道要怎麼疼,有條件給最好的,沒條件也是儘量給最好的,可以說父母的一生從有了小孩子起就是再為孩子打拼了,所以反而導致現在的孩子因為在家裡太受愛護,成長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長大了也很自私。。。
如果是因為缺少父母關心,那這個孩子心中多半也就會缺少愛,連父母的愛都感受不到了,其他人可想而知,從小沒有得到一點來自別人的愛,心裡就會越來越冷漠,成年後就會對人情看的很淡,嚴重的甚至仇視開始仇視社會仇視身邊接觸的每個人,下意識的不從心底接納別人,總是把別人往壞的地方想,,,這種人就是定時炸彈,說不準哪天就會爆炸造成不可逆的後果,所以這個問題還是蠻嚴重的,想改變,我認為沒那麼簡單,首先自己要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且願意改變,多看看正能量的東西,多接觸真善美找機會跟父母溝通,敞開心扉談一談,最重要的是不能讓自己心裡沒有了愛,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冷漠的人
-
3 # 心理諮詢師劉老師
有的人成年之後發現自己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很難融入周圍的環境,有的人難以維持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有的人不斷逃離親密關係………諸此種種不一而足。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些問題呢?的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缺少養育者的關愛、或者被給予的愛過多,很可能帶來成年之後的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它可能會影響到成人後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甚至會使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我們的本性常常傾向於,將不好的東西歸結為都是別人的錯造成的。
有的人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全部歸咎為父母之錯,一直帶著怨恨的情緒對待父母,一個心中有恨的人如何能容得下愛的存在呢!同樣的情緒會瀰漫到他的周圍,曾經有一個來訪者由於小時候受到母親不公平的對待而怨恨至今,她性情孤僻,容易暴怒,把如今媽媽對她的好視為虛偽,她在懲罰母親的同時更是在懲罰自己。
有的人喜歡告訴別人他小時候的悲慘經歷,似乎只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繼續“病”下去的理由,這樣他就可以享受“病號”待遇了,可是這種獲益只是暫時性的,到頭來還是要面對一切。
我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但是有選擇如何原諒的權利;我們沒有改變自己成長環境的能力,但是我們有掌控自己未來的權利;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父母,但是我們可以善待自己。
不需要太去探究問題的原因,因為那個因已經種下,不管是誰種下的都已經不重要了,現在的自己也許並不那麼美好,如何做才能改寫這個“果”,才是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佛說:放下我執得大自在。
其實,每個人都帶著創傷活在這個世上,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心理不健康或者有心理疾病。
先學會放下,把心中的“我執”拿掉,把心中的小黑盒子開啟,讓怨和恨離開自己,先接納自己現在的不美好,讓愛的Sunny灑進來。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的態度和情緒會隨之改變,某一天你將會發現一個未知的自己,一個充滿能量內心喜悅的人。
-
4 # 妮雅在澳洲
這個因為缺父母關愛而導致的心理問題,專業的說法你要看專業的心理醫生,把心中的積鬱都釋放出來,專業的心理醫生會疏導你,這也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會花很多的錢,就看你的口袋能不能負擔了。
還有一種最簡單的方式,不花錢,花小錢: 放寬心,多想想當年父母不能在身邊陪伴你成長的情況,設身處地的為他們當年的做法想一想,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他們都不會對自己的孩子疏忽對吧?諸如此類,想深一點,多理解父母,再比較比你過多悲催得多的小孩,這樣也是一個疏導心理的方式。
不要過於責怪父母當年對你缺少關愛,不要羨慕人家的父母多麼疼愛自己的孩子,表達父母之愛的方式很多種,你父母當年,估計也是因為要賺錢養家,所以整天忙碌,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工作關係,不能經常回家或者是把你託付給家裡老一輩,當然,因為父母親婚姻出了問題,他們自顧無暇,也有可能。但無論哪一種可能,你都只能看開些,別計較,我這樣說不是想要做什麼聖母,而是,心放寬了,才會發現世界那麼大,生活那麼美好,當你有能力去欣賞身邊的小美好,你才有能力去愛這個世界。心中無愛的人是很悲催的,他/她只能活在自己的狹隘的個人世界裡,這種作繭自縛的人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更抓不住幸福。相信你不想自己永遠這麼灰暗的活著,所以我跟你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父母的成長經歷,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工作領域會導致不同層次的父母所以不要羨慕人家的父母多麼好。如果你現在個性比較自卑,不善言語,不善交際,你只能去改變你自己,比如自卑心理,尋找一下自卑的原因是什麼?比人家長得矮小?相貌難看?學歷差?說話經常得罪人於是害怕說話?沒錢?所謂缺什麼,就去補什麼,沒文化,就去進修,不進修就堅持每天閱讀,閱讀那些能增長知識量的書。沒錢就想著去改變,總能找到賺錢的方式來改變狀態的。長得矮小,就多去做做運動,把身體練得玲瓏起來,多看看時裝雜誌,選擇對的服飾,不需要名牌,但需要合適自己身高,顏色的衣服,具體如何選擇呢,比如你人面板不夠白,那就選擇白色系列,月白色系列等淺色。對著鏡子可以看得出哪些顏色適合你...... 只要記住:要改變自卑心理,靠的是底氣十足。給你底氣的,是自信心,你沒有自信心是因為你缺了東西,缺了什麼就去補充!
不要把什麼責任都推諉到父母的身上,那個對你的未來沒有幫助,你的父母也老了,他們最多也就是為你的今天的樣子感到很抱歉,如果你不能諒解他們,難受的是你,你的父母。如果你的父母文化程度低,更加不要奢望他們能夠理解父母對孩子從小就缺乏關愛造成的心理問題,他們不會懂得什麼是心理問題。他們的文化程度決定了他們對子女的愛就是:給你吃飽穿暖,也讓你去讀書了 我的父母責任就盡到了,他們可能還認為現在是到了你養我的時候了,因為你小時候是我養大的,這就是代溝!
有的人因為小時候經歷了缺愛的童年,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就更加珍惜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鼓勵,希望自己小時候缺失的在自己孩子身上彌補回來。所以,說回來這個心理問題,無論是看專業的心理醫生,還是自己摸索著走過,最終都是需要:去改變自己吧!換一種積極的心態,好好活著!
-
5 # 心和家齊
我從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角度做一些分享吧。在個案中,我會引導來訪者從以下以及各方面來做:
一、看到父母的有限成人後,我們會發現父母也不過是普通人。也曾經是小孩子。他們往往和我們一樣,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就當了父母了。
何況,以他們生活的年代來說,資訊非常匱乏,即便是現在,有那麼多好的育兒書,育兒課,很多父母不還是一樣用複製自己童年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嗎?即便是,他們自己童年時,對父母也頗為不滿。
二、看到父母本身也是匱乏的成年後,還要看到父母自己獲得的高品質的愛也很有限。如果我們童年時,需要或者說渴望從父母那裡獲得9分的愛,然而,父母自己也之獲得了3分,他(她)就給給不出了。
但是我麼你也要看到,如果他(她)給了3分,那就是他(她)的全部了。所以事實是,即便你覺得你沒有爸爸媽媽愛,事實上,你是有爸爸或媽媽愛的孩子。
很少,但是有。
三、學會做自己的好父母成年後,要發展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愛自己。你期望父母怎樣看待你、怎樣和你溝通、相處,你就怎樣對待自己。改善你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關係。
-
6 # 積極家庭教育
兒童從小缺少養育者或者父母的關愛,成年之後容易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問題,更多在於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和夫妻關係的不和諧。問題已經存在,主要看如何解決。1. 原諒父母。放下過去的一切不愉快,不要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因為心中有恨的人很難能發現愛,怨恨的情緒會瀰漫到他的周圍,隔斷了一切愛的連線。 我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但是有選擇如何原諒的權利。不需要再去探究問題的原因,因為那個"因"已經種下,如何做才能改寫這個"果",才是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
2. 接納自己。接納自己過去和當下的所有不美好,讓愛的Sunny灑進來,慢慢你的態度和情緒會隨之改變,一個充滿能量內心喜悅的自己會出現。
3. 連線世界。重新連線父母,連線兄弟姐們,連線親朋好友,連線友誼和愛,連線自己周圍的世界,重新尋找新的興趣,新的感情,新的愛情和新的生活,一個快樂幸福的世界會出現。
原諒父母,接納自己,連線世界,一個全新的你會慢慢走來。
-
7 # 廚娘夏拉
真心要解決,我想只能靠調整自己的心態,你已經找到問題所在,那剩下的就要靠自己了。
我們每個人對於童年的回憶,總是會因為自己長大後在社會中遇到的困難挫折而變得越來越不快樂,其實很多人童年是快樂的,但是現在每個人都在講自我提升,情商提升,人際關係處理能力提升,每當遇到不如意的地方,每次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都會去往原生家庭想,這是個好事,因為懂的人越來越多了,但也同樣是個壞事,因為責任都推給爸媽並不能讓我們更幸福。
我們期待的童年,是在電視上電影中看到的,爸爸媽媽陪著孩子,溫柔的有涵養的智慧的專注的,爸爸總是有著讓家裡人過得好的收入,媽媽也性情穩定,溫柔平和,每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玩耍,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有幾個人能這樣過呢?人在江湖混,哪有不挨刀?都是孩子,誰沒捱過打?誰也不比誰強多少。
長大了會明白:小時候羨慕很多爸爸媽媽能陪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慶幸自己爸媽雖然很忙,但能給自己積累很多的物質財富能讓自己輕鬆一些;小時候羨慕人家小孩想要什麼爸媽就給買什麼,長大後才知道爸媽的陪伴,是讓自己健康長大很重要的條件。爸媽不可能一直陪著我們不去賺錢,也不會為了賺錢丟掉我們。我們初中的時候,爸媽很忙,大家會很開心,因為別的孩子都羨慕自己的自由,那麼為什麼長大了就要怪爸媽了呢?還是那句,你不能夠讓你自己滿意,你對自己不滿意。你希望有個很懂教育的爸媽可以把你教育成一個快樂優秀的人,可是,有誰那麼幸運呢?
我見過很多孩子,學習不好表現不好的孩子,都在責怪自己的爸媽幼年教育,這是現在網路文化渲染後的結果。
我以前的小班長,是個女孩。責任心強情商高,學習認真老師學生都喜歡,說話懂得跟人商量,善解人意懂得老師的意圖,每次把班級交給她就很放心。但是有一天,她腫著臉來了班裡,遲到了,在我們溝透過,我知道她的身世。她的爸爸是個我們說真正的失敗者,沒有事業抽菸酗酒,打女人,脆弱,小班長的媽媽在她一歲的時候離開了家,後來,二媽來了,生了個妹妹,也走了,她帶著妹妹長到十幾歲,過著一段時間有錢一段時間沒錢的日子,三媽也要走了,她哭著告訴我他爸爸打了三媽。三媽走後,爸爸心情不好,喝完酒半夜一點多,回去教育她們,並把暖瓶砸到了牆上,碎了一床,臉扇腫了……但這個孩子從未怪過任何人,她覺得爸爸壓力很大養活她們已經很痛苦了,三個女人離開也是很大的打擊;三個媽她也都能理解,他也是個女孩,設身處地的想想都能明白。
後來,這個女孩高三的時候喜歡上一個男孩,在這個男孩回家路上的樹枝上,掛滿了小星星。男孩的媽媽找到我,我和她聊了情況。後來,她們見面了。男孩的媽媽抱著她,兩個人哭著鼻子,認了乾親。她有了媽媽。後來關係好的不得了。
最後,我想說,要擺脫這些,全都是靠自己,每個人一定都有對自己爸媽不滿意的地方,但是長大了,你才對自己的不滿,要靠自己改變。原生家庭帶來的,一樣是可以改變的。而你要做的,尤其是獨生子女時代,就是要多陪陪父母,因為我們沒有兄弟姐妹,我們只有爸爸媽媽。
回覆列表
父母給了我們那麼多關愛我們為什麼都忘了呢?我們只記得我們心裡面的創傷,記得父母對我們的不好,實際上從心理學講,傷害更能讓人刻骨銘心。人生是不停經歷創傷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從各種創傷中長大成熟起來。這和人類的生存本能有關,痛苦記憶的儲存,是人們出於保護的目的。避免將來犯同樣的錯誤,避免再次受到類似的創傷。
知道上面這些,我們就明白所有的成長,都是避免不了創傷的。創傷不是隻有你獨自有的,無論生長在什麼家庭,所有的孩子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創傷。當然,形成心理問題的創傷,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是比他們傷害更大。那麼,怎樣才能轉化為這種情緒,或者是我這種想法,能夠轉念不影響我們自己的人生呢?
這就要從挖掘我們內心的陰影開始,承認我們是一個脆弱的人,承認自己是一個膽兒小的人,承認自己性格中偏執的一面,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承認自己心中陰暗的一面。承認自己的自私,自己的小氣,承認自己的愛面子,當我們承認我們自己內心所有我們平時不敢承認的那一面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慢慢才會強大,我們才不會焦慮,我們才不會再恐懼。因為所有的焦慮,恐懼,擔心都是有一個不敢承認自己負面情緒的假我,我們裝作Sunny,我們裝作懂事,我們裝作能愛人,我們裝自己很大方,這樣我們活著才會累,才是自己心理問題的根源
因為我們的父母,他們在他們父母那裡也沒有得到他們父母的愛。他當然就不會知道怎麼樣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常常勸我的個案或者是身邊的人,我讓他們多看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我們才能夠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不同時期心理發展的多樣性。一個孩子在什麼時間叛逆,一個孩子在什麼時間是恐懼的,一個孩子的,在什麼時間是最喜歡學習的。我們怎麼樣讚美孩子的優點,我們怎樣肯定和贊同孩子的優秀品質品質。我考察過幾所大學的老師,心理學老師的孩子們都是在輕鬆簡單的環境中學習,最後,他們的孩子都會考上非常好的大學。相反的教別的學科的家長們,他們呈現兩個極端,一種是確實把孩子教得非常優秀,另一種很早就把孩子教成了一個叛逆不學習的孩子,最後搞得家長和孩子都痛苦。所以遵從人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明白這些,我們才能夠承擔起責任,我們自己才能當一個好家長,我們才能不讓我們的孩子遭受到我們一樣的傷害,如果我們真的有孩子之後,我們才能從另一個層面更理解我們的父母。
過去就過去了,我們一定要面對。此刻,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因為想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能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