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聽健康
-
2 # 李藥師談健康
65歲的老年人,血壓多少算正常?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很有探討的意義,因為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血壓情況,對於血壓調控的注意事項也更多。
首先應該說明的一點是:不管多少歲,人體血壓的正常值都是舒張壓(低壓)在60~90之間,而收縮壓(高壓)在90~140之間,血壓的標準值一般是120/80,如果未超標,但高壓在130~139之間,或低壓在80~89之間,一般稱作正常血壓高值。
如果您65歲左右,血壓的高壓低壓值在前面談到的正常範圍內,壓差也沒有超過60,出現壓差大的問題,那麼恭喜您,能保持這樣的血壓水平,已經大大優於這個年齡段老年人的平均水平,說明您的血壓水平保持的很好。
而如果您65歲左右,已經是診斷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就要結合血壓升高情況和身體其他方面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情況來綜合評估高血壓的控制達標水平了。
如果是血壓輕度升高,低壓高壓都超標的情況,說明您的血管彈性還不錯,不妨試著透過控制體重,低鹽飲食,清淡飲食,堅持運動鍛鍊,戒菸限酒,保持良好作息,保持平和心態等方式來調理血壓水平,如果透過嚴格的生活調理血壓仍然無法有效控制,則建議輔以降壓藥物來調理血壓水平,對於動脈硬化程度不嚴重,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高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建議血壓的控制目標可以定的嚴格一些,如果可以能夠把高壓穩定的控制到121~129之間,低壓控制到80以下,最好是70~80之間這樣的水平,是對身體健康獲益最大的血壓水平,能夠明確的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心血管風險和腦卒中風險。
但還有很大一部分65歲左右的老年高血壓朋友,存在單純收縮壓高的高血壓問題,就是高壓偏高,而舒張壓正常,壓差偏大的情況。對於這樣的情況,通常需要考慮動脈硬化比較嚴重的情況,另外一些導致心臟瓣膜關閉不嚴的心臟病問題,也會導致高壓高而低壓不高的高血壓情況。對於這樣的情況,除了要把高壓控制下來以外,還要注意低壓不要降的過低,我們血壓中低壓,是維持心臟舒張時,身體各個臟器血供的重要壓力,因此,如果為了控制高壓,把低壓降的太低,反而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對於這樣的壓差大,單純高壓高的情況,應該更強調生活調理的重要性,前面談到的那些生活調理方式,這種情況的老年朋友應該更嚴格執行,生活調理對於血壓的調控和身體健康的獲益是全方面的,更安全的,而我們服用的降壓藥,則往往不會區分高壓低壓水平,而是會使得高壓低壓同時下降,因此,對於有此類問題的老年朋友,在用藥上應該更加謹慎,更加的注意血壓監控。
在降壓目標上,一般建議在保持低壓控制在60以上的前提下,如果能夠把高壓控制到130以下,是最理想的水平,但如果不行,不妨放寬下標準,能夠把高壓控制到140以下的達標水平,也是很好的。對於一些高齡的老年人,這個值放寬到150以下也是可以的。
我們控制高血壓,一方面是要把血壓控制下來,減少高血壓對身體的健康危害,但在選擇血壓控制水平時,也應該考慮身體的耐受性和健康獲益,能夠把血壓控制達標,同時身體的健康風險降到最低,健康獲益做大最大,才是做好的血壓控制值。
-
3 # 神經外科高醫生
其實人上了歲數之後血管硬化這個是無法避免的,而血管硬化之後就可能會造成血壓的不正常狀態,比如說相對血壓較高或者是脈壓差,相對而言比較小等等。但是也一定要明確你這種型別的血管異常或者是血管硬化,究竟是不是有一定的臨床症狀,如果確實有一定臨床症狀,比如說出現腦供血不足或者是心肌供血不足的一些表現,那麼這個時候,適當的血壓稍微高一些也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情況。比如說有可能是以收縮壓為標準,維持在140毫米汞柱左右,甚至是150毫米汞柱左右。這樣的話有可能暫時沒有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形式,或者是誘發一些其他疾病,這樣的患者有的情況下低血壓反而會誘發一些不良的臨床症狀,從而造成更加不適的反應。當然對於這樣的患者而言,積極的治療原發疾病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就是說來明確具體的病,因有的時候內科藥物治療,甚至是外科手術才能根本性質的治癒減少後續不良的風險。
因此總體上來講高血壓不可怕,一定要找到原因,有的情況下有一些原因是可以完全達到根治的,比如說最常見到的肥胖,或者是有的人可能存在動脈的重度狹窄身體代償性的高血壓,有的也可能是有嗜鉻細胞瘤從而造成的病態高血壓。明確原因之後,及時的透過相關的治療,可以有效的達到治癒,所以高血壓並不可怕,找到病因才是最重要的。
注意的事項其實相對比較多,比如說一定要減肥,這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身體目前已經處於肥胖狀態,並且合併有高血壓的患者,如果能夠把體重減下來,很多情況下,血壓也可以達到一個很有效的穩定狀態,甚至是正常。現在人們普遍體重都偏胖,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他的體脂很多都是超標的,所以如果真正的能把體重減下來,也可以有效的去減少高血壓的發生。
再有就是管住嘴邁開腿,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管住嘴就是不要吃一些亂七八糟的食物,主要還是要以低鹽低脂,高蛋白,性質的飲食為主,邁開腿主要就是勤加鍛鍊,不要每天窩在一個小地方一動不動,比如說有的人一天都在打麻將,只有吃飯的時候才動動身子,這樣是明顯不正常的。其實也並不用管什麼特殊的運動,像散步,慢跑,瑜伽,太極拳,游泳等等,這些你只要定期活動,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體魄都是可以的。
-
4 # 曉曉愛健康
老年人血壓的特點,因為血管彈性下降,高壓升高,低壓下降,脈壓差增大。
按照《基層高血壓防治指南》最新版,正常人只要非同日三次測量血壓高於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
也就是說65歲的人,非同日三次測量高壓高於140,或低壓高於90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了。只要在這個數值以下的都是正常的,這也是符合中國人群的特點。
當然每一個國家對於高血壓的標準也不一樣,日本、歐美一些國家的血壓標準要比中國的低一點,是因為他們的控制達標率相當高,比如歐美國家,他們的高血壓控制達標率非常高,而我們國家的高血壓控制達標率相當低。
血壓升高,我們需要及時把血壓降下來,降壓達標為根本,新診斷病人如果血壓不高就可以先不用藥,用藥的要考慮藥品的價格,是不是病人能夠接受,關鍵只要能控制血壓達標,藥物副作用小的情況下,都可以推薦使用。如果初次診斷,血壓不是太高的情況下,又沒有併發症,我們可以先開展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就是低脂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的運動、良好的心態,三個月後評估,血壓是否達標,如果血壓不能達標就需要繼續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藥物治療了。
優選長效藥物,平穩降壓,選長效藥物的原因是一天吃一次,避免了老年人忘記吃藥的情況。
強調長期治療依從性選擇降壓藥時綜合考慮伴隨疾病,高血壓藥物治療後就需要長期服藥,像吃飯一樣地吃,這個時候病人的依從性非常關鍵,如果他不配合,吃幾天不吃幾天,血壓很難控制達標,增加了高危因素。同時藥物治療要考慮病人的併發症和其它疾病的情況選擇適合的降壓藥物。
高血壓病人我們還需要抗血小板及調脂治療,大多數高血壓病人伴有血脂異常,就需要調脂藥物了。
高血壓病人的降壓目標正常情況下一般高血壓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如果有併發症的,比如合併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可在140/90mmHg的基礎上可能還要再降低一些。
65到80歲的老年人,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病人能夠耐受,可進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年齡≥80歲降壓目標為150/90mmHg以下。
合併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可在140/90mmHg的基礎上再適當降低。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時機。收縮壓<160mmHg,且舒張壓<100mmHg,未合併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腎臟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醫生也可根據病情及患者意願暫緩給藥,採用單純生活方式干預最多3個月,若仍未達標,再啟動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我們開始先選用一種藥物治療,逐漸增加至最大劑量,若血壓仍不能達標再加用第二種藥物,也可以一種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沒有必要加到最大劑量,就加另一種藥物。
加藥或增加藥物劑量注意觀察時間是2到4周。
只要血壓達標,哪種藥物對我們有效果我們就可以長期使用這種藥物。
儘量選用證據明確、可改善預後的五大類降壓藥物,即ACEI、ARB、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和利尿劑。
近年來由上述五大類藥物組合而成的固定劑量複方製劑, 由於服用方便,易於長期堅持,已成為高血壓治療的新模式,推薦使用。
總結:正常人的血壓只要非同日三次測量血壓高壓大於140,或低壓大於90就是高血壓了。不論血壓是否高, 我們都需要開展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就是低脂低鹽飲食、戒菸限酒、堅持運動,運動強度要足夠,最好是中強度運動,可以是快走、慢跑,每次堅持30分鐘,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就能穩定我們的血壓,如果血壓正常的還可以避免高血壓的發生。
-
5 # 全科掃地僧
65歲已經步入老年階段,對於這一年齡的人群,由於機體各組織器官功能已逐漸下降,血管彈性減退,發生高血壓的風險較中青年人群會明顯升高,但在正常血壓水平範圍和高血壓診斷方面,老年人群和其他人群一樣,都是以140/90mmHg分界,其中正常血壓範圍為收縮壓≥90mmHg且<140mmHg,舒張壓≥60mmHg且<90mmHg。
對於高血壓的診斷,老年人群和其他人群也一樣,是以我們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得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標準。高血壓(這裡指原發性高血壓)在目前醫療條件下,尚無根治辦法,屬於慢性疾病範疇,需長期進行治療,建議老年人群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內,最好在130/80mmHg以內,但對於高齡老人(特別是預期壽命較短者),可適當放寬控制目標。為了穩定控制血壓,大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規律作服藥,並注意監測和複查,以穩定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對於存在高血壓的老年人群,大家也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發生,大家應注意:①低鹽飲食,少吃煙燻食品、醃製食品等,少用醬油、味精等調味品;②嚴格戒菸,避免被動吸菸;③限制飲酒,不飲酒最好,如果難以戒酒,可適當飲紅酒等低度酒;③適當運動,每週5~7天,每次半小時以上,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要適度,避免劇烈運動;④控制體重,肥胖者(包括腹型肥胖)應注意減肥;⑤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熬夜、勞累、情緒激動等。
大家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藥物要個體化,推薦長期製劑,小劑量開始,根據血壓控制情況調整劑量,必要時使用複合製劑或聯合用藥。由於老年人多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差常較大,在選擇降血壓藥物的時候,也要注意選擇,同時,降血壓應緩慢,不宜一次降得過快。我們在正規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血壓水平變化和定期,以瞭解血壓控制情況,做出針對性調整,提高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65歲以上老年人群和其他年齡人群的血壓正常範圍都一樣,都是以140/90mmHg為分界點。一旦高血壓診斷確立,必須聽從專業醫生指導,進行規範化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
-
6 # 安全用藥衛士
65歲血壓正常值是收縮壓90一150㎜Hg,舒張壓60一90mmHg。
可能有人會問,一般血壓正常值是90一140mmHg,你怎麼說是90一150mmHg呢?說的對,對於18一60歲而言,血壓控制在90一140mmHg,61一80歲血壓控制在90一150mmHg。
大家不要訂著數學看,不達標不罷修,在特殊情況下,血壓值有時會保持高位,滿足腦供血充足。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血壓控制在140mmHg以下,美國對高血壓的要求更嚴格一些,有實驗表明血壓控制在120/80mmHg更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由此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即往有腦卒中、腦出血、冠心病、心梗、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壓控制在90一130/60一90mmHg更有利。
血壓高低最主要的是自我感覺良好,根據年齡及個人情況按正常值控制就好,自我感覺舒適就好,保持心態良好,健康的生方式,放鬆自我,用一句老中醫的話說彆著急,對控制血壓,血管有百利而無一害。
-
7 # 羅民醫生
很多人在60歲已經逐漸的退休了,原本忙忙碌碌的生活突然之間就閒了下來,對此好多人都無法適應。人到了60歲這個年齡段,不僅僅心理容易出現問題,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身體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血壓應該在60--90/100--140。
生活中老年人如果想要有效維持血壓的正常,那麼需要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飲食不當會導致人的血壓波動明顯。如果經常進食高鹽的食物,此時人的血壓就容易升高,甚至會引發高血壓。
因此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做到飲食清淡。尤其是對於老年人而言,味覺下降,更容易進食過多的鹽分。因此,最好制定飲食計劃,這樣才能保持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供給充足,同時避免血壓異常波動而帶來身體損傷。
-
8 # 晨辰家的健管師
很多人體檢檢查出血壓高,其實不同年齡的血壓標準不同,很可能對於您來說,那個血壓是正常的!來對照一下你的血壓是否正常吧!
65歲以後,標準血壓和心率是多少?有很多的因素。
目前,對於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推薦,穩定血壓分為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對於18~65歲的成年人,標準血壓要在149/90的範圍內,是正常的血壓標準;對於65歲後的老人可以稍微寬鬆些,要在150/90的範圍內。
在國外一些研究中心指出,如果老年人可以將血壓控制在120/80左右,能夠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
老年人如何保持血壓和心率正常?
飲食健康人們常說病從口入,飲食對於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年過中旬體內各項機能不斷下降,老年人一定要嚴格要求飲食。
想要穩定心率和血壓,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保證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吃一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這樣能夠減輕身體的負擔。同時老年人在生活中還要遠離高脂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經常吃這類食物會對身體產生刺激,誘發血壓上升,及早借口才能夠避免心率和血壓的波動。
儘早戒菸吸菸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血壓和心率,香菸中有多種有害物質進入體內會刺激血管,引起血壓上升。
想要將心率和血壓保持在正常範圍內,還是要做到少抽菸,及早戒菸。
香菸對身體會產生多種危害,比如對心臟造成嚴重影響。所以遠離香菸才是對我們的健康負責。如果不抽菸也要遠離二手菸環境。
合理運動血壓居高不下對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威脅,想要將血壓處於合理範圍內也要注意平時的運動。
有很多老年人,平時偷懶缺乏運動量,會引起血壓上升。如果能夠控制好運動量,透過運動的方式可以擴張血管,起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
9 # 小鳥叔叔1
65歲左右的老年人血壓,上壓135左右,下壓85左右,心率在60一8o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少鹽,少油,少糖!適當鍛練!心情平和,心態好就一切迎刃而解!
回覆列表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首先可以肯定地說,血壓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因為它對身體的影響不會因為年齡的不同而不同。那麼,血壓的高低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呢?瞭解了這些知識之後,就會知道65歲的人應當把血壓保持在什麼水平了。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血管就像是輪胎,血壓就相當於胎壓。血壓過高,年輕人的血管會產生損傷,對發生了老化的老年人的血管損傷會更大,所以老年人血壓會隨年齡的增長有升高是客觀事實,但並不等於血壓高起來對血管沒有損傷,事實上損傷會更大。
由此可見,對老年人來說保持正常的血壓是必須要做到的,甚至如果能保持在較低水平,對老化的血管有更好的保護作用,有句話說“血管的年齡就是人的壽命”,就是在提醒人們:保持好血管才能真正的延年益壽。
醫學研究證實:人體的理想血壓是小於120/80mmHg,不僅機體各項機能各處於最佳運轉狀態,對血管還不會有損傷,如果能保持在這樣的水平當然是最理想的;但人到老年,血管的老化不可避免,血壓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又無法阻止,因此能保持在130/80mmHg以下,儘可能將血壓對血管的損害降到最低應當是努力達到的目標;但無論怎樣,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都應當是應達到的最低目標。
可能有人會說,人到老年血壓超過140/90mmHg的人很多,是很自然發生的,為啥非要控制下來,不是沒事找事嗎?但有沒有想過,高起來的血壓並不會因為年齡大了就對血管的損傷網開一面,確實有些老年人的血壓不能強行控制在較低水平,原因是血管發生了比較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發生了狹窄而阻礙了血流,如果血壓過低會導致供血不足,即便如此將收縮壓控制在150mmHg以下也是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