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東歷史

    先說一個問題,諸葛亮為啥要統一六國呀?搞個假設的問題,還要再穿越一次嗎?諸葛亮要跟秦始皇PK是嗎?

    就當你的問題是筆誤,諸葛亮是來統一三國的。

    這個可以肯定的回答,沒這個可能。

    1、諸葛亮當時的權利不比皇帝小啊。當不當皇帝都一樣,即使當了皇帝,能調動的資源也就那些。結局是一樣的。

    2、蜀國力量太小,失掉荊州,出川就是一件難事,光是錢糧的消耗蜀國就是支付不起的。

    3、蜀國的兵力在猇亭之戰的時候,就被劉備嚯嚯光了。所謂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都沒人可以用了,諸葛亮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 2 # m風華正茂

    1西蜀位於巴蜀之地,而魏國當時處於中原之地,中原之地地大物博,人口密集,且物資豐富,而且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多年,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不管是人口,資源都已經相當豐富,西蜀地區人口稀少,資源匱乏,跟已經多年遠離戰亂的中原地區更是無法比擬。

    2當時蜀國已經丟掉了最重要的戰略要塞-荊州,當時隆中對時諸葛亮曾說命一上將率荊襄之眾伸向宛洛,荊州是當時蜀國攻取中原地區的門戶。西蜀地區本身就是易守難攻,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要集合大量部隊從漢中攻取中原地區更是難上加難,從諸葛亮六伐祁山就可以看出。

    3蜀國內部自身矛盾,當時劉備統一西蜀後,被沒有重用益州集團的人才,而是重用老部下荊州集團的人,導致益州集團與荊州集團的矛盾產生,更加得不到益州當地士族的支援,而在魏國曹操很好的融合了當地士族與自己集團的人很好的融合,得到了當地士族的支援。

    4就是諸葛亮肯定不會取而代之,諸葛亮感知劉備的三顧之恩,更不想留下千古罵名,所以諸葛亮肯給會盡心輔佐劉禪,肯定不會取而代之。

  • 3 # 簿君

    大咖好,我是迷情於三國文化的"歷史驚文",嗑嗑碎言,一齊交流。

    驚文認為,諸葛亮是極不大可能想當這個皇帝的,其實有這麼一點念頭,恐怕也只能夠埋藏於心底。

    有這麼三點,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

    劉備臨終託孤的時候,曾經囑咐過諸葛亮"若是劉禪真的扶不起來,那就取而代之。"這句話雖然講得很漂亮,但諸葛亮當時卻大為惶恐,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因為諸葛亮知道劉備已經留了一手來防止自己犯上作亂。

    再者

    蜀漢立國的口號和依仗是什麼?就是藉助劉備這個皇家姓氏,來恢復漢室。諸葛亮若是篡了位,蜀國就要易姓,以後的伐魏戰爭就會言不正名不順。而且當時蜀國大半的精英都是響應劉備的號召,對劉氏一族極為忠心,諸葛亮若是反叛肯定會引起蜀國內亂。

    最後

    在夷陵之戰後,蜀國的實力大大受損,尤其是文武精銳,幾乎損傷殆盡。此時的蜀國,這裡需要休養生息,奮發圖強,同時也十分脆弱,引得吳魏虎視眈眈。諸葛亮若是篡位,一定會有內亂爆發,蜀國將會四分五裂,國不將國。

    以上三點就是小驚文的見解了

  • 4 # 葉青漁

    劉備伐吳失敗,在白帝城永安宮託孤時說的那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那句話看看就好,真要當真你就輸了。

    諸葛亮沒有那麼傻,三國演義裡是寫諸葛聽聞此話後感動,正史裡卻是惶恐。

    如題所論。如果諸葛亮真的取劉禪而自立,他不僅不會統一三國,而且蜀漢將會立即滅亡。

    都看到諸葛亮威風的一面,可事實是諸葛亮活得相當辛苦,也正是劉備這句假惺惺的話,將孔明逼到了毫無退路的邊緣,看看劉備託孤的另一位重臣李嚴,就當明白劉備的心思。

    若諸葛亮自立,首先沒有大義名分,蜀漢將再也不可能打著興復漢室的口號來贏民心。

    再則,當時的蜀漢實際上是荊州集團、益州集團與劉備元老集團三大勢力相互掣肘。其中,劉備元老集團勢力最弱,荊州集團次之,益州集團最強。

    看似奇怪,實則事實是劉備本身集團勢力就是最弱的一方,劉備自然看出這種情況,才託孤時拉上李嚴。

    若諸葛亮自立,三大集團將會立馬陷入內鬥。劉備元老集團裡糜竺、簡雍、孫乾、趙雲、陳到、劉關張家的後人如關興、張苞等人根本不可能同意。

    劉備身前為什麼要娶吳懿之妹為妻?因為吳懿不僅是老益州集團老人,同時也是益州集團的代表,就算劉備身死,可吳皇太后還是名義上劉禪的母親。

    若諸葛亮自立,以李嚴、吳懿、黃權等人為首的益州集團怎麼可能會答應?說不定劉備集團與益州集團聯合起來對付諸葛亮。

    事實上也是如此,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幾乎主要精力就是用來對付協調蜀漢內部的各種勢力矛盾。諸葛亮的北伐可以看做是為了興復漢室,同時也可以看做是平衡這種矛盾。

    若諸葛亮自立,名義上諸葛亮是荊州集團的代表,可事實荊州集團也不是鐵板一塊,至少那位孔明自認不如的劉巴就是反對他的。

    看看諸葛亮北伐病故後指認的繼承人蔣琬、費禕、董允就知道了,全都是荊州集團的人。為什麼諸葛亮這麼安排?顯而易見的事。

    簡單明瞭的事實是,蜀漢內部是一個微縮版的三國鼎力暗中內鬥之勢。在加上馬家馬岱與魏延等中立派來看,純屬就是一鍋粥。

    所以,一旦諸葛亮自立,蜀漢將立馬陷入混戰。在這種情況下,東吳與曹魏會在那看著?也別說跟東吳結盟之內的話,諸葛亮沒有那個名義,也別小瞧旗幟的重要性。一旦諸葛亮自立,將不是三國之勢,而是曹魏與東吳的南北對峙。

    劉備不是傻瓜,諸葛亮也不是傻瓜,而古人更不是傻瓜。在這種一目瞭然的情形下,以諸葛亮的智慧,他腦袋被驢踢了才會去幹這種自立門戶的事。

    若諸葛亮自立,他也不是諸葛亮,而是司馬懿了。

  • 5 # 兔吐2

    本人不才,時間倉促,來一段。不過觀點和你們不同,怕會有很多人要罵。且不說諸葛亮當皇帝或者當臣相,就講諸葛亮隆中說,得荊益二州可三國鼎立,待天下有變,一路出秦川,一路出宛洛,天下可定也。真是一箱情願,書生之見,可實際情況呢,只能當一方諸侯,且隅而安。

    要想逐鹿中原,關中或者中原必須有你的戰略伙伴,外攻內應,奪取立足中原之地,還要爭取關中和中原的民心。提高民望,在中原核心的地方你不插手,那末只能被邊緣化。還想當皇帝,哼;看來只能當軍閥了。開始就遠離政治中心,又怎能有你的市場呢?益利就在那,你不參與,你不直面去爭理力說,又怎能分享成果,和接近政治舞臺中心,得到人們的仰視呢。理想很美滿,現實很殘酷。既然為了利益,就不能被邊緣化。今非昔比,老樹發新枝,葉貌茂盛,擴散周邊,既然而然你就是領導,不必強求。

  • 6 # 虹貓大俠

    諸葛亮取代劉禪,反而不如在丞相的位置上做的好。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內部反對

    諸葛亮在蜀中的威望雖然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援他。首先他代表的是荊州集團,益州集團和諸葛亮並不齊心,荊州派的魏延和諸葛亮也不大和睦。一旦諸葛亮取代劉禪,必然有人站出來反對,尤其是魏延。光內耗就會讓諸葛亮應接不暇。

    二、壽命和接班人

    諸葛亮接受託孤(公元223年)到逝世(公元234年)共11年時間。緣以上面所說的問題,諸葛亮穩定局面就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給予他北伐的時間並不多。諸葛亮多年無子,過繼了大哥諸葛瑾家的二兒子諸葛喬,但是諸葛喬也很早(公元228年)就去世了。後來老來得子,才有了一個兒子諸葛瞻(公元227年出生)。諸葛亮去世的時候,兒子諸葛瞻才8歲。諸葛亮將面臨比劉備託孤更困難的局面。壽命這事不能改變,不會因為替代了劉禪就能多活12年。

    三、沒有適合的統帥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的三軍統帥是姜維(姜維也是在蔣婉、費禕之後才掌權實施北伐),此時姜維還是魏華人。諸葛亮身邊並沒有合適和信任的人作統帥。稍微靠譜點的就是魏延和被劉備評價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馬謖。前面也說了,魏延和諸葛亮不大和睦,支援諸葛亮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便是支援,諸葛亮也不會放心。至於馬謖如果沒死會有多大成就不好確定,但至少現在才能不足以支援他做三軍統帥。如果內部不穩定的情況下,諸葛亮是不敢輕出的,北伐很可能擱置,更別說統一了。

    其實蜀國滅亡最大的問題在於蜀國太弱,關羽大意失荊州和劉備的夷陵慘敗留給劉禪、諸葛亮的家底並不豐厚。

    丟失荊州不但丟失地盤、錢糧、人口,更是損失了數萬的精銳部隊。夷陵之戰再次損失數萬精銳和大批的青壯軍官,水軍更是全部投降魏國。諸葛亮可用之兵只有二十萬,每次也就只能帶十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什麼大的機會,北伐難有作為。

    其次才是劉禪寵信官宦黃皓,但是前期的劉禪還是不錯的,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成就,也不大讚同北伐,但諸葛亮決定北伐之後,對他的北伐工作還是全力支援的。

  • 7 # 雪狐圭垚

    謝邀!我想諸葛亮不會廢劉禪而自立,這是因為蜀漢政權的建立是建立在東漢餘蔭之下建立的,也就是說當時東漢政權雖然明存實亡,但世上還有許許多多保漢勢力和保漢人士在為東漢重興而奔走,蜀漢政權的建立,使這些勢力和人士走到了一起。而諸葛亮只是其中代表之一。也可以這麼說就連當時的曹操,也是保漢分子其中一個,只不過是曹丕壞了曹操的整個圖謀大計!而在蜀漢政權內,雖然諸葛亮是蜀漢的軍政大臣,掌握著政治、軍事、經濟上的話語權,然而這些權利是建立在擁漢勢力這個基礎上的,一旦失去這個基礎,諸葛亮的這些話語權就象建立沙灘上的大廈一樣,頃刻崩塌。當然諸葛亮也沒這心思,這在諸葛亮前後《出師表》裡就看出來了!假設說諸葛亮自立,那他的政權很快就會被吞併,一個人就是再聰明,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是白搭!劉備很聰明,他在臨死之前把這些因素全考慮進去了,並且做了祥細周密的安排,劉禪被俘未被殺害就是劉備事先全面部局的結果!諸葛亮死後,雖有姜維力挺蜀漢,但以曹魏絕對的實力,蕩平內外交困的蜀漢政權也並非難事,雖這中間有些緣故,但綜合看來漢氣數未盡就不能盡全力而滅之。還是一個字“耗”!等到蜀漢燈盡油枯,自然也就滅亡了。諸葛亮自立別說統一三國,就說蜀漢立刻崩盤都有可能!再次謝邀!祝你生活愉快!

  • 8 # 甜冪影視劇

    大家好,我是“寧靜影像故事”,喜歡歷史,分享有趣好玩的影片給大家。

    不會。

    劉備當時託孤白帝城,將劉禪託孤於諸葛亮。劉備當時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忙哭泣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看似是信任諸葛亮,甚至說了諸葛亮可取而代之的話,其實暗藏玄機。

    諸葛亮自己是忠臣,從內心裡就沒想過要廢掉劉禪,自己當皇帝。諸葛亮也清楚,蜀國國力剛剛遭到嚴重的損耗。自己取代劉禪當皇帝,蜀國將會產生更大的動盪。劉備遺留下的老臣很多不會支援諸葛亮,蜀國的百姓也不會。蜀國百姓跟隨的是劉備劉氏家族,並不是諸葛亮。

    諸葛亮實際上的權利,只在劉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諸葛亮也發動了六次北伐,但都失敗了。即使諸葛亮做了皇帝,他也會北伐,並不會因為身份地位變了,結果就會變。

    蜀國經過夷陵之戰,國力大損,已是三國裡實力最弱的國家。加上蜀國老將所存無幾,能領兵對抗吳國,魏國的,只有諸葛亮,姜維,魏延,趙雲。人才的不足,不管諸葛亮當不當皇帝,蜀國都不會統一三國。

  • 9 # 初心如舊

    如果諸葛亮選擇當皇帝,而不是輔佐劉禪,能統一三國嗎?(邀)

    這就更不可能了。如果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公開篡位奪權,不說統一三國,估計人身安全都成問題。一個亂臣賊子,說的話誰聽,作的事人人都看不順眼,不說刺客,即就是警衛,估計都想殺了他。一個人的思想,是其一貫言行舉止的反映,不可能一下子突然改變。在託孤現場,劉備不光對諸葛亮反覆叮囑,也對李

    嚴,趙雲等做了安排,如果諸葛亮事後起了異心,不說關興,張苞等關羽張飛的後人,就是這些託孤大臣都不會答應。就像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政變,並不單單是司馬懿手段厲害,而是曹爽自己作死,事情作的過分,天怒人怨,司馬懿才藉助蔣濟,高柔等人支援,奪取洛陽控制權進而擒拿,定罪,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如果諸葛亮變心,那麼,即使諸葛亮的學生薑維,信任的馬謖,以及一批後來北伐將領,都不會贊成擁護,會群起而攻之,諸葛亮自身難

    保,那裡有啥統一三國的能力。不是這些人對劉禪多忠誠,對劉備多懷念,而是覺得諸葛亮和以前相比,變化太大,無法接受。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劉備稱帝,劉禪接班雖然也不地道,但畢竟姓劉,從傳承角度,多少能扯上劉邦,劉秀一點。可諸葛亮算啥子?一下冒出來個諸葛皇帝,自從秦始皇創設皇帝名號以來,不說截止三國,就是到清末,也沒有一個諸葛皇帝啊!這事傳出去,估計連魏國曹丕,吳國孫權都會漰潰,蜀國,魏國,吳國老百姓恐怕迷迷糊糊,不知道咋回事了。(15:25)

  • 10 # 九州歷史

    一、劉禪沒有成為諸葛亮統一三國的阻力

    諸葛亮圍住司馬懿,正要消滅他的時候,劉禪受小人蠱惑,令諸葛亮班師。你還相信《三國演義》裡的這些鬼話嗎?事實上,劉備死後,諸葛亮大權獨攬,並未受劉禪掣肘;而且諸葛亮的大部分時間在漢中度過,兩人都有充足的空間。

    劉禪是個如假包換的傀儡和兒皇帝,他喊諸葛亮為仲父,“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劉禪和政事無緣,雖為皇帝,但是,沒有最後的決定權,“政無鉅細,鹹決於亮”,諸葛亮才有最後的決定權!對於諸葛亮的北伐,劉禪是反對的,但他沒有阻止諸葛亮。

    在這種局面下,諸葛亮五次北伐,沒有拿下魏國領土,怪不得劉禪!

    二、諸葛亮不會選擇當皇帝

    第一,是沒有能力當皇帝,這是最現實的問題。蜀漢最弱,政權不穩。從外部看,魏吳強敵環伺,西邊、南邊的少數民族隨時反叛;內部來說,政治班子裡,有荊州集團、東州勢力(劉璋舊部)、本土勢力,三方明爭暗鬥,政權不穩。如果諸葛亮貿然稱帝,蜀漢陷入混亂,折騰一番之後,即便成功也會元氣大傷,亡國只是時間問題。

    第二,為個人清譽。諸葛亮的北伐旗號是繼承先帝遺志、恢復漢室江山,如果自己稱帝,可能會眾叛親離、身敗名裂。再說,能稱帝的都是梟雄,文人成事很難。

    第三,接班人問題。諸葛亮只有諸葛瞻一個兒子,他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諸葛亮給兄長諸葛瑾的信裡說“瞻今已8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對諸葛瞻不看好。在這種局面下,即便是當了皇帝,又能傳給誰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ES 2019上有哪些採用USB-C介面的行動式外接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