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5099983387

    第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瑞士的身份是中立國,是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籤署的協議,瑞士在歐洲歷史上一直都扮演著中立國的角色,從來都沒有用軍事征服其他國家的行為,

    第二個原因,瑞士在二戰時期,對德國採取了妥協屈服的態度,使德國沒有下決定吞併瑞士,

    第三個原因,瑞士有德國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例如,石油,稀有金屬,等等,攻擊瑞士,可能會造成損失很大的資源,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 2 # 1995sky

    打不打怎麼打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問題?

    我打了,我能獲得什麼,我滅了你,我能得到什麼,損失多少?到底是我留著你比較大?還是我滅了你,利益有比較大

    那麼我們來看看瑞士有什麼?1.戰略資源,基本沒有。石油天然氣煤炭之類滴,咱壓根沒有。2.戰略位置,守衛歐羅巴控制亞細亞之類重要的地理位置,離咱十萬八千里啊。

    那再看看打了它有啥損失?1.全民皆兵,瑞士僱傭兵那可不是吹的,一聽希哥要開幹,瞬間整出30萬,30萬正規軍,就問你希哥怕不怕?2.哥是永久中立國,哼哼,滅我,吐沫星子變成河流。輿論都可以壓倒你

    妥妥的平頭哥啊

  • 3 # 陳皮果子

    二戰時,歐洲有兩個國家很特別,一個是瑞典,另一個是瑞士,兩者均透過中立保持了獨立,但是同樣宣稱中立的比荷盧、丹麥和挪威卻接連被德國佔領。瑞典和瑞士在二戰期間的獨立地位根源上並不是來自於中立,而是德國基於經濟和軍事上的雙重考慮的結果,即佔領和不佔領達到的效果是差不多的,甚至不佔領更為有利。

    經濟上,瑞士在二戰期間提供給德意軸心國的軍事物資超過了提供給盟軍的10倍多,因此瑞士一方面將軍隊重新佈置到易守難攻的北部阿爾卑斯山區做好對德國進攻的防備,同時又耐人尋思的將三分之二的軍隊人員投入到生產以供出口的軍工物資上。

    同時,瑞士也是德國獲取外匯的渠道,希特勒是個很精明的領袖,不可能動手砸掉自己的銀行。30年代德國透過超越式發展軍工來達到雙重目的:快速武裝大批次部隊和解決失業問題,的確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但是代價是無止境的政府負債和日常用品的相對短缺,而民眾手中則持有更多的現金,這種情況最容易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希特勒的解決方案是透過吞併和佔領周邊國家獲得外匯和黃金,這些黃金中的五分之四是透過瑞士換成可自由兌換的瑞士法郎用於購買德國所需的工業原材料和民眾所需的生活物品。

    但是,僅僅從經濟上解釋不夠的,畢竟中立的荷蘭與德國的關係更為密切,兩個國家語言非常類似而且物品流通頻繁,同時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地位一點也不亞於瑞士的重要性,透過荷蘭一樣能達到獲取外匯的目的。這裡需要考量的點在於地理位置對於軍事作戰的重要性,荷蘭對於德國的軍事戰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作為進攻英法的前沿陣地,而處於阿爾卑斯的瑞士在地圖上則相當於是德國軍事戰略的死角和盲區,尤其是1940年德軍非常順利佔領法國後。如果德軍佔領法國不夠順利,那麼瑞士的中立命運則有可能被改寫。

    談到軍事,這裡要提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論點,即瑞士的軍事恫嚇能力震懾住了希特勒。我們不懷疑瑞士軍人和國民抵禦外敵的決心,畢竟二戰開始後瑞士動員出了40多萬人的部隊,這對於一個小國而言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但是如果瑞士處於一個像荷蘭那樣的非拿下不可的位置,那麼瑞士應該是無力保持獨立的,對於德國最壞的情況是參照蘇芬戰爭,當然德國國防軍的實力是遠強於蘇芬戰爭中的蘇軍的。

    在經濟和軍事雙重考量後,瑞士和瑞典都沒被德國入侵,但是兩者都作為了大德意志經濟區的一部分。瑞典的情況和瑞士非常相似,其不僅經濟上與納粹合作,而且軍事上在納粹透過丹麥和挪威扼守住北海和波羅的海之後顯得不那麼重要。同時,瑞士也和瑞典一樣,在政治上也是和德國合作的,對於逃往德瑞邊境的人員,瑞士一律抓捕並交給德國,甚至還透過佔有猶太人在戰前的存款發財,這種做法也反映了其偽裝下的中立。

  • 4 # 奮鬥的路上

    二戰時,德國為何不攻打瑞士?

    二戰時,德國之所以不攻打瑞士的原因有很多:

    瑞士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瑞士國土面積雖不足4.2萬平方公里,但是號稱歐洲屋脊的瑞士全國地形高峻,以山地高原為主,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佔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高原(佔30%)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這不利於德國大規模陸上裝甲部隊的進攻。反而利於瑞士軍隊的防守。

    瑞士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家家戶戶都儲備大量的槍支彈藥,是歐洲槍支保有量第二的國家,瑞士兵役制度是強制性的,每個成年男子都得服兵役。二戰時瑞士全華人口不足500萬,但是二戰爆發時,瑞士軍隊一下增加到了85萬。

    瑞士對於德國不具有威脅:

    瑞士是個中立國,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方針;瑞士二戰時雖有85萬軍隊,但是與德國近千萬大軍相比完成不是一個量級,而且瑞士軍隊多以輕裝備為主,重灌備相對較少,這樣的軍隊藉著瑞士的地形之利保家衛國可以,但如果去進攻德國,那麼兩軍一交手,瑞士撐不了多久。瑞士國小,人少,資源少(主要是沒有石油,對於瑞士而言不具備對方發動戰爭的條件),當政者也沒有野心,不存在對外擴充套件的需求;瑞士與德國之間關係不錯,沒仇沒怨的,而且在二戰前後,瑞士與德國都是貿易伙伴的關係,雙方的貿易很緊密。

    同族之誼:

    二戰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位日耳曼人,而瑞士主要民族也是日耳曼人。因此出於同族的原因,德國也不會攻打瑞士,而是選擇同化瑞士。

    出於利益考量留著瑞士比消滅更好。

    二戰時德國最缺的是石油,而瑞士是一個沒什麼資源的國家,即然沒有自己想要的就沒必要費心費力去攻打了;瑞士是一個金融發達的國家,德國可以透過瑞士“洗錢”-----將搶略的黃金換成國際通用貨幣,進而變成維持戰爭各種資源;德國與義大利雖是盟友,但也得防著盟友,萬一哪天因為利益被義大利出賣背後捅刀,而瑞士剛好地處務國與義大利之間,留下瑞士之後,德國就不用時刻防著義大利了(義大利要對德國不利就得先經過瑞士)。

    總結:瑞士對於德國而言是一個沒資源、難攻打,沒威脅,有好處沒壞處的國家,以其吃力不討好的去攻打,不如同化瑞士更簡單一些。

  • 5 # 冷月說歷史

    原因當然很多,針對最主要的幾點談一談。

    瑞士是真正的中立國

    這個真正的意思是,瑞士的中立是得到承認、保證的,不像一些國家號稱中立國,但只是單方面的宣佈中立,並沒有得到國際認可。瑞士早在1674年就宣告自己是一箇中立國,此後也一直嚴守中立政策,最終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得到了大國們的承認,透過歐洲公法正式保證它的中立和領土的不可侵犯性,此後它的中立地位就一直是歐洲公法的組成部分,從未有過間斷,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和約上再次獲得了肯定。國聯成立後,瑞士決定放棄它傳統的絕對中立加入國聯,但希望保留有條件的中立,國聯理事會經討論後透過決議承認了它的有條件中立地位,即免去它作為成員國必須參加的軍事活動,只承擔對破壞盟約的國家採取非軍事行動制裁的義務。

    從1935年開始,眼看著義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亞,德國武裝進入萊茵蘭、吞併奧地利,國聯對此無力制止,集體安全已經全面崩潰,歐洲完全籠罩在戰爭陰雲之下,而瑞士在德國併吞奧地利後,更是三面與軸心國相接,危險係數大幅增加,因此瑞士政府認為,要想躲避捲入戰爭的危險,除了恢復以前的絕對中立政策,別無他法。

    德軍進入奧地利

    1938年5月14日,國聯行政院通過了瑞士的請求,同意它恢復以往的絕對中立政策,今後不再參與對其他國家的任何制裁行動。儘管徵得了國聯的同意,但是瑞士政府很清楚,只有在得到各軸心國國家的正式承認之後,躲過戰爭災難、獲得平安才算有了保障。

    由於瑞士人對納粹印象不佳,使德國認為瑞士輿論有反德傾向,所以對瑞士恢復絕對中立一事遲遲不肯表態。瑞士政府就兩國關係問題與德國進行了商談,並做了一定的讓步之後,希特勒才在1938年6月9日對瑞士新任駐柏林公使弗勒利歇爾說,德國決定尊重瑞士的中立。兩個星期後,德國發表了尊重瑞士中立的正式宣告。

    1939年8月蘇德條約簽訂後,德國入侵波蘭的企圖已昭然若揭,歐洲大戰一觸即發,瑞士政府一面希望墨索里尼能夠說服希特勒接受調停,放棄戰爭,一面把自己的中立立場再次通知歐洲列強,尤其是德國,而德國也再次申明尊重瑞士的中立。

    瑞士小心不惹怒德國引來戰火

    儘管大部分瑞士人是說德語的日耳曼人後裔,但這些人中有很多不但和其他瑞士人一樣反對納粹,更對把德國發展為極權國家的希特勒感到不滿。1937年11月,德國駐瑞士公使發往德國的備忘錄這樣寫道:“大部分的瑞士人反對我們的對外政策和德國國內的事態發展。”

    對瑞士人的反德情緒,納粹予以了反擊,一面大肆攻擊瑞士的民主政體,一面透過宣傳和慫恿在瑞士的德國僑民搞陰謀活動,試圖顛覆瑞士的組織結構。

    搞顛覆活動的主要是在瑞士的德國國社黨組織,也有受到納粹思想影響的本國組織,成員主要來自德國僑民。瑞士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防範這些人的陰謀活動,檢查、沒收流入國內的具有顛覆性宣傳的報紙和刊物,命令所有外華人把武器上繳警察局,並把一些“不受歡迎”的外華人驅逐出境。

    在二戰爆發前,這樣的顛覆組織還不多,參加的人也很少,一些德國僑民還是因為受到來自納粹的壓力才被迫加入的。可是二戰爆發後,特別是德國在西歐取得了一連串勝利後,加入這些組織特別是國社黨的人數迅速增加,而且一直到1942年都是有增無減。這些參加者有的是因為德國的勝利增加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有的是因為擔心德國會佔領瑞士,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前途考慮才與納粹合作的。

    對於這些快速擴大的第五縱隊,以及它們規模越來越大、次數越來越多的帶有煽動性的集會,瑞士政府無法禁止,因為它們的背後有德國的支援,瑞士擔心禁止會招來德國的報復,尤其擔心會招來戰爭,只能儘量對它們進行一定的管理。好在由於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很多瑞士人接受不了納粹的思想,甚至對它們的活動感到非常憤怒,所以這些第五縱隊並沒有造成什麼災難性的後果。

    總之,二戰期間,瑞士都是小心翼翼地與德國打交道,儘可能在保持中立的基礎上滿足德國的一些要求,以避免激怒它導致戰火燒到自己身上。

    瑞士做好了抵抗侵略的準備

    儘管瑞士政府一再強調自己的永久中立政策,但是他們也清楚,不能把國家安全完全放在別人遵守承諾上,發展武裝力量是中立必不可少的後盾。

    瑞士軍隊

    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到1939年9月德軍入侵波蘭為止,瑞士政府在國民支援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國家的防務,以將來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

    1933年,瑞士聯邦議會表決通過了一個撥款計劃,用來增加軍用物資,以加強軍隊的武裝,總司令魯道夫·明格還親自到全國各地進行演講,讓國民認識到重整軍備、防止侵略的重要性。

    1936年,瑞士政府通過了一項整編軍隊的法令,然後發行了第一批國家防衛公債,用籌措到的這筆資金在東北和北部邊境以及阿爾卑斯山的一些戰略要地修建了新的防禦工事,維修加固了舊的軍事設施。直到1939年4月30日為止,瑞士用於國防的經費已經達到了10億法郎。

    瑞士的戰鬥機

    在1938年的慕尼黑危機期間,瑞士一面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一面對邊境實行長期戒備,並把邊境上的道路、橋樑和隧道全部埋設了地雷。

    到了1939年初,瑞士聯邦議會又通過了一項決議,將義務服役年齡從48歲提高到60歲,並授權政府在緊急情況下不必等待議會批准即可徵召軍隊。3月16日,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又企圖吞併列支敦斯登(也是中立國),法國一家通訊社在瑞士的分社報道說德國在拉爾貝格集結了70萬兵力,意圖進攻中立國。瑞士立刻緊張起來,聯邦委員會在3月24日批准了政府徵召軍隊的緊急提案,並加緊進行萊茵河邊防工事的鞏固。德國對此大為不滿,認為瑞士受到法國的煽動而對德國採取了敵視態度,瑞士對此自然予以否認,並說自己已經把邊防設施撤除了一部分。

    8月23日,德國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歐洲大戰已經迫在眉睫,瑞士於29日宣佈全國處於服現役狀態,接著選出了來自瓦得州法語區的亨利·吉桑將軍為瑞士武裝部隊總司令。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第二天瑞士政府就命令軍隊進行總動員,並規定16-65歲的男子和16-60歲的女子有參加強制勞動的義務。

    儘管波蘭淪陷後處在了“靜坐戰”時期,沒有跡象表明瑞士將受到戰爭的威脅,但瑞士政府絲毫不敢放鬆,仍然命令軍隊一面進行緊張的訓練,一面加強防禦工事,瑞士領導人心裡清楚:必須有一支常備不懈的軍隊做依靠,保持中立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

    除了加緊訓練軍隊、鞏固防禦工事,瑞士軍方還根據國家的地形制定了防禦計劃:由軍隊防守邊境和第二道防線,民兵則扼守第二道防線後險要的山隘,這樣的防守計劃適合瑞士的地形,因為山地不利於德軍龐大的機械化部隊通行。除此之外,瑞士還計劃如果德軍侵入瑞士,就把境內兩個非常重要的隧道——聖哥達和辛普朗炸燬。

    瑞士士兵

    對於瑞士的軍力,希特勒肯定是不屑一顧的,但他得考慮瑞士的防禦計劃。瑞士是山地國家,山高林密,巖洞眾多,非常適合游擊戰,德軍要想完全征服瑞士,付出的代價肯定非常大,而且聖哥達和辛普朗隧道一旦被炸燬,連線德國和義大利的鐵路勢必中斷,在那種地形上重建隧道費時費力,如果游擊隊再不斷地進行破壞,完工的時間更不知道要延長到什麼時候,那就可能得不償失了。或許正是這個原因讓希特勒對是否侵略瑞士猶豫不決,而瑞士又小心地沒有刺激他下決心去進攻這個自己一再表示尊重的中立國,但不管原因究竟是什麼,瑞士最終逃過了一劫。

    對於瑞士來說,二戰時期的那段日子真不好過,它就像一條處在戰爭海洋裡的一條船,為了讓船身更加靈巧,能夠及時躲過風浪,它不得不拋棄一些東西,比如民主,正義,道義。不過也不能因此對它過於苛責,畢竟處在那樣險惡的環境下,不這樣做的話,恐怕就只有沉船的命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肉能長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