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蟬子98

    古代的城市並非沒有下水道,從西方到東方,一些較大規模的城市都是有排水系統的,現存一些古城,都遺留有排水系統,有些沿用至今,比如長安、大理等等。

    如果你坐過飛機,你會明顯的發現,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沿河甚至沿海佈局,慢慢發展壯大的。中國的黃河沿岸,有9個省的中心或者省會都在黃河邊上,長江就不用說了,也是,這是大的佈局,總而言之,河流就是最天然便利的排水溝,這個就解決了大的排水流向問題。

    至於城市內部的排水系統,大部分修有排水系統中國從殷商時期的城市就有排水系統,不過,早期的是地面的明排。後期慢慢發展成了地下排水系統。

    對於一些內陸完全沒有河流的城市,基本規模都不大。

  • 2 # 湛藍星空

    不是沒有下水道,而是古人利用自然地形走勢,巧妙精心的設計讓你看不到下水道,如果真沒有下水道那就真排不了水了。雖說古時有利用青磚的滲吸來排水,但它也是有走水道的。我想你的問題再加上一個“口”字就不矛盾了。

  • 3 # 七追風

    不要懷疑古人的智慧,聰明的華人早就把城市排水當成了頭等大事,所以,下水道是有的。

    對於一般的小村莊來說,挖個水渠就行了。但是對於有點規模的城市來說,就必有構建強大的排水系統了。

    早在中國商代,發達的城市排水系統就已經形成,看看河南偃師的商城遺址發掘,就會發現系統的排水管道。

    雖然沒有水泥,但是陶製的管道還是很好用的。

    秦漢時期,中國的城市建設也越來越精細,排水管道這種基礎設施,在考古挖掘中經常出現,看看阿房宮遺址發掘出來的排水管道,多先進。

    後面的就不說了,肯定是越來越先進,防洪防內澇這種事關性命的事情,古人怎麼能不用心呢?

  • 4 # 孫立6500828881

    古人的房屋並沒有高樓大廈,最多就兩層,根本沒有排水裝置,每家每戶的廚房用水是過擔,汙水叫潲水,餵豬,不夠豬吃的,城裡到處是收潲水的人,也有收糞水的,我小時候進城,可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吧,每天早上,到處是挑著糞桶的農民專門收糞水。因城市附近不少農民種植蔬菜,需要糞水灌溉,沒有化肥。隨著社會改革和進步,人口增加,房屋向天上延伸,才有了排水工程。

  • 5 # 漂浮菌

    古代是有下水道的哦,而且很發達。宋朝的逃犯們甚至在下水道里建立了一個地下世界。

    陸游的一本書裡有過下面這一段描述:

    “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自名為‘無憂洞’,甚者盜匿婦人,又謂之‘鬼樊樓’。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京城的下水道非常複雜,又寬又深,裡面藏了很多亡命徒,被他們叫做無憂洞或者鬼樊樓。樊樓就是當時開封城最大的酒樓。

    宋朝還有個叫劉彝的人,這個人是個非常厲害的水利專家。他當年在江西的贛州設計了一套非常先進的排水系統,這個下水道系統可以說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最完好的下水道了。到了現在還很完好通暢,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劉彝設計的這套下水道叫做福壽溝,因為管道的走向很像福、壽二字。下水道完全根據地形設計,可以讓汙水和通暢的排出去。不光各種生活汙水、遇到大雨也可以很輕鬆的排到江裡。

    就算是遇到洪水也不怕。劉彝在一千年前竟然都想出了止回閥這樣的設計,有效的防止了洪水時江水倒灌。他在排水口設計了一個巧妙的水窗,排水時可以很輕鬆的衝開水窗,但是外面的水衝過來時候就會頂住水窗進不去。結構就像我們現在用的煙道止回閥。

    而且管道里巧妙的利用了斜坡、斷面等結構,可以利用水力將管道內的泥沙沖走,不會堵住管道。到了現在,這段宋朝的下水道依然發揮著作用,為當地十萬人排放汙水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 6 # 漢周讀書

    如今又到雨季了,特別是南方城市這幾天遇到連降暴雨,到處都被淹得可以游泳了,在城裡看海也不再是難事……

    於是就看到了下面各種的場景:

    誠然,城市的大規模開發破壞了原有自然水系,不少湖塘甚至河道被填埋掉,使得城市吸納排放雨水的功能減弱,地下排水系統又跟不上,這就導致了大雨中城市產生內澇。

    然而,每到這個季節,就會在網上看到各種吹噓所謂的“德國下水道系統”的文章,比如這些:

    的確,德國城市地下管網的發達程度與排汙能力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德國城市中現代化的排水設施還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

    首都柏林市擁有總長度達到9600多公里長的下水道,其中有的已有150年曆史。柏林老城區的管道採用汙水和雨水混合排放的形式,3米高4米寬的管道,連轎車都能通行,新城區就將汙水和雨水分別處理了。下水道的排放有專門的檢測中心進行管理和排程。

    但是,每當眠眠看到各種吹噓德國下水道系統的文章時,都會覺得很不服氣,要說排水系統,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會了,而且做得也完全不差。

    中國古時候,也有人口聚集的大城市,歷史上卻很少有城市遇到暴雨而被淹的記錄,當時的城市建設有什麼高招呢?眠眠這就帶你們去幾個古城看看。

    01 江西贛州

    最為人們稱道的大概要數江西贛州了。

    在這個古城中,將近1000年前北宋時代修建的排水系統如今仍然在起著作用。當發生降水近百毫米,周邊的南昌、廣州等大城市慘遭水淹的時候,贛州市區卻沒有明顯的內澇,沒有汽車泡水。所以贛州被冠以“東方威尼斯”的雅號,是“不會淹沒的城市”。

    在宋朝之前,地處章水和貢水兩江交匯處的贛州城也是常年飽受水患之苦。

    直到北宋熙寧年間一個名叫劉彝的人來到這裡當知州。他透過實地考察,規劃並修建了贛州古城中的街道。同時根據街道的佈局和城區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勢情況,採取分割槽排水的原則,以州前大街(文清路)為分界線,修建了兩個排水主幹道系統,“縱橫紆曲,條貫井然”。因為兩條排水溝的走向形狀與篆體字“福”、“壽”二字相似,所以被稱作“福壽溝”。

    福壽溝的構造非常科學合理。古代是沒有抽水機一類機電裝置的,不可能將低處的水排向高處,也不能加快坡度較小的下水道的排水速度。

    它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度差,採用自然流向的方式,使得城中的雨水和汙水自然地排入江中。其精巧的坡度和斷面設計,還能保證排水溝內的水流有足夠的衝力,可以帶走泥沙。

    當雨季來臨,江水上漲,水位超過江邊出水口的時候,就會出現江水倒灌的情況。聰明的劉知州想出了在出水口處增加閥門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後閉之,水患頓息”。

    水窗關閉時,江水不能倒灌,就保護了城內的安全。水位正常時,贛州城內的水透過水窗,排入章水和貢水。

    如何操縱水窗的開啟和關閉呢?當時採用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將排水口附近的管道修得呈現多層斷面,坡度提高後,就有足夠的水壓能夠衝開水窗向外排水。當江水淹沒水窗時,江水壓力自然將閘門關閉;當江水水位低於水窗水位時,城內之水利用衝力將水窗閘門衝開。

    如今,全長達到12.6公里的福壽溝依然承擔著贛州老城區近10萬居民的生活排汙功能。有人測算過,以目前古城區域人口的雨水和汙水流量,即使增加幾倍也能應付而不會產生內澇,可見當初工程的建設有著充分的前瞻性。這一點是當今一些缺乏良好建設規劃而又急功近利的城市管理者需要好好學習的。

    福壽溝只是贛州城防洪排水體系的一個方面,堅固的贛州城牆還起著最好的防洪堤壩的作用。福壽溝在建造上採用明溝和暗渠結合的方式,明溝在地面,暗渠在地下。明溝與贛州城內原有的鳳凰池、嘶馬池等數十口池塘相連,形成水系。

    當暴雨來臨時,這些池塘便增加了蓄水調節的容量,減少街道被淹的面積和時間。

    不過現在的贛州也禁不住房地產經濟大潮的誘惑,填塘建房,護城河也被填平不見蹤影。市區也會出現積水淹沒車頂的情景,不過那都是出現在後建的新區。

    贛州知州劉彝因為治水有方,後來被朝廷調到京城當了“都水丞”,作為專管全國水利的官員。如今在古城贛州城北的宋城公園內,立著劉彝的銅像,還有清代光緒年間測繪的“福壽二溝圖”,人們始終記得這位造福為民的古代地方官。

    02 古都北京

    北京古城的排水工程也是很完備的。作為古都,北京城裡殿宇林立,卻很少被水淹。

    主持元大都排水工程的是水利專家郭守敬。在元大都建設時,開挖明渠暗溝,構建了交匯貫通的地下溝渠。考古發現元大都城牆夯土下,殘存有堅固的石砌排水涵洞,底部與兩壁都用石板鋪砌。頂部用磚起券。

    在中部,還裝置著一排斷面呈菱形的鐵柵,它的作用類似於現在下水道的雨箅子,用來攔截雜物。在涵洞內外兩側,還有石板鋪砌成的出、入水口。

    在西四牌樓附近地下,發現一條石條砌築的寬1米,深1.65米,長達1000多米的明渠,在透過阜內大街路口時頂部覆蓋石條。由此推測,元大都城內沿著主要的南北大街,修築有排水乾渠,並且和跟它垂直分佈的暗溝相通,形成管網狀的排水系統。

    明代北京城排水系統在元代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城內有大明壕、東溝和西溝,外城有龍鬚溝、三里河等水道,形成縱橫交錯的管網。城內的河道密度大約達到每平方公里1.07公里,全城水系總容量達到近2萬立方米。並且根據地形因勢利導,自北向南順地勢流淌,這樣不致形成積水。體現出古代北京城市建設的設計和施工的高超水平。

    前些年“北京大暴雨”發生的時候,北京故宮和它後面的北海團城卻沒有發生積水的現象。除了因為本身地勢高,內部完善的排水系統以及內城護城河、後海等河渠發揮了很大作用。

    故宮佔地70多公頃,宮殿建築鱗次節比,地面大多鋪設磚石,排水系統很完善。加上歷年的掏挖維護,五百餘年來幾乎不見暴雨積水的記載,可見排水效果非常好。

    宮城內利用自然坡降設計了縱橫交錯、明暗結合的龐大排水網路,包括乾溝、支線、涵洞、券洞等排水設施。總的排水途徑是將東西方向的支線排水彙集到南北向的乾溝內,再流入內金水河,最後匯入護城河。

    為了保證水流暢通無阻,各個院落地面預先留有落差坡度。院落正中南北走向的道路或甬道通常採取中間略高、兩邊稍低所謂“熊背”的形式。下雨時,雨水首先順著地面坡度流入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溝中。

    明溝透過臺階或房屋時,從下面的券洞穿過。院落的地面還有常見的那種錢眼狀的漏水石板可以讓雨水直接流進暗溝。而後再依次透過支線到幹線排入內金水河。紫禁城周邊的大街小巷也都建造了縱橫密佈的排水溝。

    北海南門外有一座已經有800多年曆史的團城,那其實是一座皇家城堡。團城高於地面4米多,周長只有276米。它的排水系統卻是非常的神奇:團城的城牆外找不到一個洩水口,不像通常古建築外均有洩水的石槽。

    城內地面也沒有排水明溝,即使在主要建築承光殿屋頂匯流的落水處,地面也看不到任何排水設施,仍然是平鋪青磚。可是無論雨下得多麼大,在團城上只是將地面打溼而不會產生水流。

    團城的地面為什麼能夠迅速排水?一次園林工人想給古樹施肥,揭開樹周的地磚發現了這個秘密。首先是團城上的青磚造型很特別:上大下小呈倒梯形。磚跟磚之間的縫隙沒有灰漿,縱橫方向都留有一些通道,排水效能很強。

    同時,磚下面襯砌的材料吸水性極好,類似海綿,用水管放水試驗,馬上就漏下去了,說明團城的地面從鋪裝方式到襯砌材料都是又透水又通氣的。

    下雨天,雨水透過青磚和縫隙流入地下,就像有許多微型的水庫。要是遇到大雨或者連續降雨時,多餘的雨水便會藉著北高南低的走勢流入到石質的水眼中。團城上有十多個這樣的水眼分佈在古樹周圍,並且每個水眼的下部都有一個豎井。

    豎井之間還有相連的涵洞,涵洞用青磚建成,高度在80釐米至150釐米之間。雨水流到涵洞以後儲存起來,形成一條地下“暗河”。當遇到久旱無雨時,土壤便很好地吸收這些雨水,滋潤樹木。大暴雨時,多餘的水會順著弧形走向圍繞團城的涵洞流走。

    那些水眼除了有滲水和排水功能外,還可以降低樹根附近的水位,使土壤中的水分適宜樹木生長。同時涵洞與水眼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地下通風系統,為團城內的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透氣條件。

    這就是為什麼團城上那些長在大磚縫隙中的古松柏,歷經幾百年滄桑依然生機勃勃,蔥鬱蒼翠的原因。

    這套建於明永樂年間,距今已近600年的古代集雨排水工程,目前仍在發揮作用,十分了不起。

    全國其它地區也發現了很多古代的排水設施。例如河南淮陽平糧臺新石器時代的陶水管、偃師商城的排水管設施、春秋齊國臨淄城的排水設施、唐代揚州城的水涵洞等,都展示出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者的智慧。

    03 海綿城市

    近年來,國內引入了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概念,開展建設“海綿城市”的試點。海綿城市又稱“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不僅可以解決城市洪澇災害問題,還有利於環境保護和水源的利用。

    其實無論是贛州古城還是古都北京,在它們的排水體系中,也都含有這種科學合理的“海綿城市”理念。

    海綿城市不是僅僅靠排水的模式。眼下的城市建設模式,到處都是硬化的路面,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規劃設計理念,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設施來排水。實際效果往往是逢大雨必澇,成為大中城市的頑疾。

    要消除這種現象絕非僅靠管道擴容這麼簡單,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從管道里集中快排,遇到強降雨就感覺修建再大的管道也不夠用,而且許多嚴重缺水的城市還讓寶貴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海綿城市新理念注重對天然河道、湖泊、溼地等的保護和利用,可以大大減少建設排水管道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海綿城市需要有既包括河、湖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作為緩衝。

    雨水透過這些“海綿體”下滲、滯蓄、淨化、回用,將大部分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剩餘部分水流透過管網和泵站外排。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功能,緩減城市內澇的壓力,也讓城市迴歸自然,更為宜居。

    德華人之所以花這麼大力氣搞下水道,就是為了德國聚居區住的考究舒服,所以整個排水系統,都圍繞德國居民區修。以民國名流康有為的記錄,青島的德人聚居區,簡直是風光流連忘返。而華人居住區,怎一個髒差了得,常年汙水橫流,且瘟疫傳染病橫行,走在街上臭氣熏天,根本沒法住人。

    所以,以後別再提什麼“青島德國下水道”神話了,遇到發大水,多想想我們自己老祖宗的機智和聰明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5G明年基本上在各個縣市普及,你會提前更換5G手機還是等到全面普及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