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腦主機diy

    應該是發生了五次。

    第一次是玄武門之變公元626年7月2日,大家熟知的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王位之爭,最終結果是李世民獲勝。

    第二次是神龍政變公元705年2月20日,宰相張柬之聯合宰相崔玄暐(武周神龍年間鳳閣鸞臺侍郎即為宰相)、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聯絡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等人逼迫武則天還李唐神器於李顯。最終結果是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

    第三次是公元707年景龍之變,李崇俊是唐中宗李顯第三子,生母不詳。早年曆封義興郡王、衛王,拜洛州牧,神龍二年(706年)被立為皇太子。但因不是韋后親生,頗受猜忌。安樂公主等人也多次請求唐中宗廢掉李重俊,立自己為皇太女,李重俊地位受到威脅。神龍三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與李多祚、李承況、獨孤禕之等人發動兵變,誅殺武三思父子,而後攻打宮城,意圖殺死韋皇后等人,最終結果是被阻於玄武門外,因士卒倒戈而失敗。他逃奔終南山,中途被部下殺死,以失敗告終。

    第四次是公元710年6月,李隆基聯合姑母太平公主等人發難,衝入羽林衛軍,殺了韋后派來統領衛軍的韋瑞、韋播,佔領了玄武門,隨後縱兵殺入皇宮,斬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相王李旦和隆基父子二人掌握了軍政大權,最終威懾少帝重茂讓位,相王李旦登基,是為睿宗。

    第五次是公元712年7月,唐容宗無法適應太子與太平公主之爭,主動讓位於太子李隆基,同年8月,玄宗李隆基繼位。於是,剷除太平公主的黨羽成為當務之急,公元713年先天二年,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太平公主見大勢已去便逃入南山佛寺,後被賜死。

  • 2 # 文史劉磚家

    從高祖開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發生過四次大的宮廷政變,每一次都跟玄武門有關。

    一、玄武門政變:開啟了大唐爭奪太子之位的大幕

    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大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他的大兒子李建成自然就被立為皇太子。但在大唐建立之前和之後,秦王李世民智勇雙全,功勞很大,而且秦王府人才濟濟,李建成感覺到李世民的威脅越來越逼近,多次加害於李世民。公元627年,武德九年,李世民率秦王府幕僚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敬德、侯君集等人埋伏於玄武門,截殺正準備前往皇宮逼李淵退位的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兩路人馬在玄武門展開激烈混戰。最終李建成、李元吉被殺。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兩個月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

    其宮府諸將薛萬徹、謝叔方、馮立等率兵大至,屯於玄武門,殺屯營將軍。

    二、神龍政變 :女皇退位,大唐政權重歸李氏

    晚年的武則天沉湎享樂,寵幸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任由二人胡作非為,禍亂朝堂,引起朝中大臣不滿。公元705年,神龍元年,鳳閣侍郎張柬之(中書侍郎,當朝宰相)、鸞臺侍郎崔玄暐(門下侍郎,當朝宰相)、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聯絡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等衝破玄武門,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包圍長生殿,逼迫武則天退位。第二天,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為監國,三天後讓位於太子。四天後,李顯正式即皇帝位,是為唐中宗。十三天後,復國號為唐,武周終結。

    神龍元年正月,則天病甚。是月二十日,宰臣崔玄暐、張柬之等起羽林兵迎太子,至玄武門,斬關而入,誅易之、昌宗於迎仙院,並梟首於天津橋南。則天遜居上陽宮。

    三、李重俊之亂:才華不足以撐起野心的悲劇

    唐中宗李顯昏弱無能,復位後而皇后韋氏與武三思勾結,掌握朝廷大權。這時的太子李重俊並非韋后親生,隨著韋后勢力坐大,於是就有了廢太子的想法。李重俊終於忍不下去了。公元707年,景龍元年,李重俊聯合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假稱奉詔,率左羽林和千騎兵三百餘人衝入武三思和武崇訓的府邸,殺了武三思和武崇訓,隨即又發兵包圍了皇宮,索要韋后和安樂公主。韋后聞變,挾持中宗登上玄武門門樓,調兵鎮壓。重俊率軍攻到玄武門前,中宗對軍士宣佈重俊謀反,於是軍士倒戈,反殺了李多祚,李重俊的黨羽立即潰散,政變失敗,李重俊逃到終南山,後被追殺。

    韋庶人及公主遽擁帝馳赴玄武門樓,召左羽林將軍劉仁景等,令率留軍飛騎及百餘人於樓下列守。俄而多祚等兵至,欲突玄武門樓,宿衛者拒之;不得進。

    四、唐隆政變:李隆基掌握軍政大權

    唐中宗自身昏弱無能,皇后韋氏勾結上官婉兒、武三思等把持朝政,淫亂後宮。事情敗露,韋氏恐遭殺身之禍,於是和女兒安樂公主設計毒死了唐中宗李顯。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龍四年,唐少帝唐隆元年),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宮廷政變,率兵攻入皇宮,誅殺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徹底剿滅了韋氏集團。逼退即位不足一個月的李重茂退位,迎立李旦復辟為唐睿宗,三天後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又三天後,唐睿宗李旦退位,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

    臨淄王率薛崇簡、鍾紹京、劉幽求領萬騎及總監,丁未,入自玄武門,至左羽林軍,斬將軍韋璿、韋播及中郎將高崇於寢帳。

    從大唐618年立國到公元710年唐玄宗即位,短短93年時間,大的宮廷政變就有四次,而且每次都與玄武門有關,這與玄武門得特殊地理位置有關係。玄武門,按字面意思理解應為北面的門。在唐朝,玄武門是內廷和外朝的分界線,而玄武門正好是連線內廷和外朝的重要通道。地位作用不言而喻。城牆各門都由宮廷衛軍把守,而玄武門外就設有兩廊,宮廷衛軍司令部駐在這裡,稱為“北衙”,有著堅固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因此,政變發生時首先控制了玄武門便可以控制內廷,控制了內廷也就可以控制皇帝,從而控制中央政府。

    另外,古人設定嫡長子繼承製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皇權平穩過渡,但是唐朝一開始,李世民就透過武裝鬥爭奪取了太子之位,打破了原有慣例,似乎傳遞出一個資訊,那就是太子之位可以透過奪取得來,於是導致後世紛紛效也仿。不管是哪次政變,不管是爭奪太子之位也好,還是權利鬥爭也罷,流血的宮廷政變都是對皇權的貪求。

  • 3 # 14885143955

    唐朝出現四次政變,是封建社會帝王皇子皇孫過多,又確定皇長子繼承皇位,難免出現殘酷的宮庭鬥爭,造成兄弟相殘,父子之爭的局面。也是皇家內部上臺與下臺,為爭皇權的矛盾衝突,宮庭鬥爭充滿著腥風血雨。在古代為了皇權之爭,類式的帝王都是少見的,尤以唐代最多,這是封建帝王家夭下存在的共同弊病,隨著時代向前發展,不斷在進化與改革這些弊端。

  • 4 # 槲葉山路

     玄武門是宮城的一座城門。唐前期有四次宮變與玄武門有關,分別是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襲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神龍元年張柬之剪除張易之兄弟,景龍三年太子李重俊剪除武三思,唐隆元年臨淄王李隆基剪除韋后。就武德九年、景龍三年、唐隆元年三次宮變發生在長安宮城(太極宮)而言,除東西向有通向東宮、掖庭宮的宮門而外,南面有承天、長樂、永春、廣運、永安五門,北面除正中玄武門外,其東有安禮門。就神龍元年政變發生地東都洛陽宮而言,除通向東宮的宮門外,南面有應天、明德、長樂、洛城南門四門,西面有嘉豫門、洛城西門,北面除正中玄武門外,其東有安寧門。

    從玄武門在政變中的作用來看,發動政變的目的是除掉宮內的政敵,玄武門不易奪取,難道不能從其他城門進入宮中達到目的?那我們看神龍元年、景龍元年、唐隆元年三次政變中玄武門起的作用。

    神龍元年洛陽玄武門政變,《舊唐書 李多祚傳》記道:

    (多祚)少以軍功歷位右羽林大將軍,前後掌禁兵北門宿衛二十餘年。神龍初,張柬之將誅張易之兄弟,引多祚將籌其事。……多祚曰“苟生王室,唯相公所使。”遂與柬之等定謀誅易之兄弟。

    《舊唐書 桓彥範傳》:

    神龍元年正月,彥範與敬暉及左羽林將軍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楊元琰、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騎五百餘人討易之、昌宗於宮中,令李湛、李多祚就東宮迎皇太子。兵至玄武門,彥範等奉太子斬關而入,兵士大噪。時則天在迎仙宮之集仙殿。斬易之、昌宗於廓下,並就第斬其兄汴州刺史昌期、司禮少卿同休,並梟首於天津橋南。

                    洛陽宮

    可見,張柬之、桓彥範等是利用禁軍即左右羽林軍及其主力千騎來發動政變。之所以由玄武門進入,則和禁軍屯營的地點有關。百騎、千騎、萬騎均先後受左右羽林管轄。玄武門外的左右屯營是左右羽林軍的大本營。東都洛陽的禁衛設定與長安一樣。而李多祚“以軍功歷位右羽林大將軍,前後掌禁兵北門宿衛二十餘年”,以李多祚為首的禁軍被政變發動者收買利用,禁軍左右屯營出動最簡便的就是透過玄武門進入宮禁。

    唐隆元年政變也是如此。據《舊唐書 玄宗本紀》記: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夜率幽求等數十人自苑南入,總監鍾紹京又率丁匠百餘以從。分遣萬騎往玄武門殺羽林將軍韋播、高嵩,持首而至,眾歡叫大集。攻白獸、玄德等門,斬關而進,左萬騎自左入,右萬騎自右入,合於凌煙閣前。時太極殿前有宿衛梓宮萬騎,聞噪聲,皆披甲應之。韋庶人惶惑走入飛騎營,為亂兵所害。

    《舊唐書 中宗韋庶人傳》:

    臨淄王率萬騎自玄武門,至左羽林軍,斬將軍及中郎將於寢帳。遂斬關而入,至太極殿。後惶駭遁入殿前飛騎營,與安樂公主皆為亂兵所殺。

    這是利用萬騎劫羽林軍,就近進入玄武門以成大事。在這兩次政變中,萬騎營和羽林軍倒向了兩次政變的發動者,根本原因是張柬之的行動代表了當時李、武兩大勢力的共同意願,李隆基則聯合武氏勢力中太平公主一方,在敵我力量對比上取得了絕對優勢。景龍三年李重俊的政變,在當時沒有其他強大勢力的支援,卻要和中宗、韋后、武三思等代表的李、武兩大勢力對決,其失敗是必然的。而不是決定於是否在政變中佔據了玄武門。這在《舊唐書 中宗節愍太子重俊傳》裡交待得很清楚:

    (景龍)三年七月,(重俊)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矯制發左右羽林兵及千騎三百餘人,殺三思及崇訓於其第,並殺黨與十餘人。又令左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分兵守宮城諸門,自率兵趨肅章門,斬關而入,求韋庶人及安樂公主所在。又以昭容上官氏素與三思姦通,扣閤索之。韋庶人及公主遽擁帝馳赴玄武門樓,召左羽林將軍劉仁景等,令率留軍飛騎及百餘人於樓下列守。俄而多祚等兵至,欲突玄武門樓,宿衛者拒之;不得進。帝據檻呼多祚等所將千騎,謂曰:“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祚等,與汝富貴。”於是千騎王歡喜等倒戈,斬多祚及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於樓下,餘黨遂潰散。

    這裡明明說重俊已令成王千里分兵守宮城諸門,玄武門亦在據守之列,但中宗一到即獲得留守禁軍的擁護,可見政變成敗關鍵不在於是否首先佔據玄武門,而是在於雙方力量的對比,在於力量佔優時取得禁軍的支援。重俊一方勢單力孤,爭取不到多數禁軍的支援,只好勾結幾名將領來“矯制”調動禁軍。到中宗親臨,“矯制”不成自然土崩瓦解。而中宗之所以必須馳赴玄武門,也不是因為玄武門地勢如何重要,而在於玄武門是禁軍屯營所在地,倉促要取得自衛武力非來到這裡不可。這和唐隆元年政變中韋后“惶駭遁入殿前飛騎營”的目的正相同。不過當時韋后已為禁軍所共棄,遁入飛騎營等於自投羅網。

    左右屯營駐地的變更是在玄宗開元年間,《唐會要 京城諸軍羽林軍》條:

    開元十年九月二十七日敕。駕在京。左右屯營。宜於順義景風門內安置。北衙亦著兩營。大明北門安置一營。大內北門安置一營。駕在東都。左右屯營於賓曜右掖門內安置。兼於元武北門左右廂。各據地界。繞宮城分配宿衛。

    禁軍左右屯營既不再駐玄武門,大明宮及大內太極宮的玄武門僅各留一營兵力,此後玄武門的重要性與左右屯營駐紮時不可同日而語。中唐時禁軍左三軍在大明宮東面南邊大和門外,右三軍在西面北邊九仙門外,玄武門就更無關大局了。

  • 5 # 小川讀歷史

    剛看到這題的時候,有點懵。玄武門兵變不是隻有唐太宗李世民那一次麼,什麼時候蹦出四次來了?於是跑去查了下資料,這才明白,後面三次玄武門之變,雖然發生地點也叫玄武門,但是與唐太宗的那次並不在一個地方。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是哪四次玄武門之變吧。

    首先,是最有名的第一次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皇宮太極宮的北宮門,發動了流血政變,最終的結果是李世民及手下殺死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之後李世民進宮面見唐高祖李淵,被確認為皇太子,並在不久之後成功即位,確立年號貞觀,後人稱其為唐太宗。

    而之後的三次玄武門之變,都是發生在唐高宗時期所建立的大明宮的北門,分別是:

    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由張柬之、崔玄暐、敬暉三人所率領,趁武則天年老病重,闖入武則天寢宮,斬殺其面首張易之、張宗昌,從而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太子李顯繼位,廢除武周國號,重新恢復唐國號,並確立年號神龍,後人稱李顯為中宗。這第二次玄武門之變稱之為神龍政變。

    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由當時的太子李重俊所發起的政變。由於唐中宗李顯過於軟弱,從而使得他的皇后韋后逐漸飛揚跋扈,對內聯合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打壓太子李重俊,對外勾結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把控朝政,最終把李重俊逼反。太子李重俊假傳聖旨,率左羽林軍數百人衝入武三思的府邸,擊殺武三思父子,之後又包圍皇宮,試圖抓住韋皇后與安樂公主,韋皇后知道此事之後,挾持唐中宗登上玄武門,羽林衛看到皇帝后譁變,李重俊最終死於亂軍之中。而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卻安然無恙,並更加肆無忌憚。這第三次玄武門之變被後人稱之為景龍政變。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10年),在景龍政變之後,韋后與安樂公主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更加的肆無忌憚,居然密謀下毒,導致唐中宗李顯暴死。韋皇后轉而立溫王李重茂為新皇帝,準備效仿武則天稱制,逐步的在京城各部門安插自己的親信與子弟。但是又忌憚相王李旦(後來的唐睿宗)會反對,準備找機會先下手為強。不料訊息走漏,相王之子,當時的臨淄王李隆基果斷決定先發制人,聯合太平公主等人,衝入羽林衛,擊殺韋氏子弟,迅速的佔領玄武門。然後攻入皇宮,斬殺韋后與安樂公主,控制了軍政大權。之後威逼李重茂讓位於相王李旦,即為唐睿宗。這最後一次玄武門之變被後人稱之為唐隆政變。

    縱觀四次玄武門之變,都發生在唐前中期,都是由於繼承人的問題所產生的矛盾爆發出來的。而這四次政變所帶來的結果,在後人看來,都是非常有利於唐王朝的發展的。第一次政變,確立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絕對地位,第二次玄武門之變,終結了武則天的女帝夢。第三次玄武門之變,雖然發起者敗亡,但是也成功的根除了武則天后人在唐朝廷中的影響。第四次玄武門之變,很好的展示出李隆基的雄才大略,並給李隆基之後繼承皇位,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父》的創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