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青玉案·元夕》是辛棄疾在35歲元宵佳節寫下來的,當時南宋王朝己是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敵人已經進攻到了自已家門口,然而南宋的統治階層卻畏畏縮縮不敢應戰,卻整日沉浸於雞鴨魚肉、歌舞昇平的享樂之中來麻痺自已。

    作為愛國之士的辛棄疾看到這樣的情景只能怨恨而無助,於是在燈火輝煌繁榮喧囂的鬧市中寫下了這首詞,借用這些絢麗的辭藻來表達自已內心的悽苦。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意思是說:夜晚星空綻放的煙花就像東風吹散的繁花一樣,裝飾豪華的馬車從身旁過去都能聞到轎子裡發出來的香味,歌舞昇平就是一個通宵。

    街頭行走的樓上站著的美女們頭上都戴著閃閃的飾物,嬉笑玩鬧滿身飄香。可憐我在人群中苦苦尋找她千百回,剎那間的回首,卻發現在燈火最微弱的地方。

    未經人事的少年讀這首詞的時候只是簡單的一首愛情詩詞。只看到了元宵節夜晚鶯歌美女的祥和熱鬧景象,而自已心愛的女子就在最不起眼的那個角落裡,讓人不禁心顫了一下,感受到了戀愛的滋味。

    經過多年的錘鍊,已到中年再度讀這首詞就是一首自勉勵志的詩詞。穿過表象看本質,看到了那個多年前的夢想,在這些年的起起落落中越走越遠,最終在這一刻重新回頭,還是要回到初心,更是讓人有些心酸。

    歲月如梭已到遲暮之時,雄心壯志己然不再,這就是一首回憶詩詞。如今剩下的就是看過萬水千山之後那種巍然不動的平靜心思,有過愛情、有過奮鬥,接下來就是人生最平靜的階段了,我們只需要細細品位就可以了。

    作為民族英雄的辛棄疾出生於南宋,處於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的一生坎坷崎嶇,自幼就顛沛流離,中年時期抗金不成,心中憤懣有家不能回,就是到了晚年也沒能夠完成自已心中的理想,所以辛棄疾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他的詩詞更多的表達了期望民族興旺而鬱郁不得志的無限感概。

    解答至此。

  • 2 # 世界微塵寧愛止憎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最貼題的應該就是這首宋代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吧!

    人的一生很長,而把少年中年老年濃縮在一首詩詞中太難了,這闕詞卻從“聽雨”這一角度,透過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的場景高度概括了一個人從青年到暮年的變化,這樣寫就避免了流水賬式的敘述和長篇大論的冗長。

    少年――歌樓――紅燭羅帳

    中年――客舟――江雲斷雁

    暮年――僧舍――空階華髮

    多麼精煉,無一直接的感情描述,卻透過景物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年少時的意氣風發、中年的負重前行和暮年垂垂老去的蕭索無奈。

    這種只通過純寫景物卻讓人有高度共鳴的詩詞還有一首《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個人覺得,好的詩詞必然是精煉的,這種以景抒情的詩詞會讓人不自覺地在腦海中浮現出詩中的場景。最重要的,是詩中的真情實感引發了不同朝代千萬個讀者的共鳴,那些堆砌文字強說愁的,也就是寫字而已。

  • 3 # 王西真

    南宋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年輕的時候,歌樓上聽雨。春雨菲菲,歌笙悠揚,燭光閃閃,紅袖添香。鴛鴦帳裡,嬌妻伴眠。生活是何等的幸福美好。

    人生最好的階段是青少年的時候,也是人生花開的季節。“少年不知愁滋味”,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風流瀟灑,狂傲不羈,青春浪漫,快意人生。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人到中年 ,在遠離家鄉的小船上,聽那雨落的聲音。茫茫江面,煙雨濛濛,水天相接,連成一片。西風中,一隻落單的孤雁聲聲哀鳴。

    這孤雁不就是自己嗎?常年在外,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東奔西忙,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而今在這孤舟中,聽那“秋風秋雨愁煞人”,更感到無比的淒涼。奮鬥半生,無所建樹,前途如江上的煙雨一樣渺茫。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而今人至暮年,兩鬢斑白,獨在僧廬下聽那細雨點點。想到人世的悲歡離合,似乎總是那樣的無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隨那窗外的雨,在階前點點滴滴直到天明吧。

    詩人無奈,來到寺院,想遠離紅塵。但淒雨聲聲,還是引起了他的思緒。國破家亡,妻離子散,詩人獨自一人漂泊在外,想起失去的歲月,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酸甜苦辣,自己都嚐遍了。人生如夢,如白駒過隙,轉眼就是百年啊,還是順其自然,聽天由命吧。

    這首蔣捷的《虞美人·聽雨》,透過“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到“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再到“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十分精妙的總結了自己的一生,也是南宋王朝的縮影。這種表現形式新穎獨特,形象逼真,受到世人的青睞。

  • 4 # 老街味道

    問題:你讀過的詩詞中有哪首道盡了人的一生(少年、中年、老年)?

    前言

    一首詞寫出人生三個階段,這類作品最有名的南宋蔣捷的《虞美人·聽雨》。不過,也有其他人的作品有類似的描述。

    一、斗酒學士王績

    隋末唐初的詩人王績最愛飲酒,人稱斗酒學士。晚年時回顧自己一生,曾作詩《晚年敘志示翟處士》雲:

    弱齡慕奇調,無事不兼修。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

    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遊。

    中年逢喪亂,非復昔追求。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遊。

    風雲私所愛,屠博暗為儔。解紛曾霸越,釋難頗存周。

    晚歲聊長想,生涯太若浮。歸來南畝上,更坐北溪頭。

    古岸多磐石,春泉足細流。東隅誠已謝,西景懼難收。

    無謂退耕近,伏念已經秋。庚桑逢處跪,陶潛見人羞。

    三晨寧舉火,五月鎮披裘。自有居常樂,誰知身世憂。

    弱齡慕奇調,無事不兼修。少年時,喜歡各種知識的學習,學文明經,學武練劍,還學習占星風水之術。學有所得以後,棄繻(出關憑證)懷刺(懷藏名片)離家闖蕩,想要成就一番事業。

    中年逢喪亂,非復昔追求。王績(約589-644)中年時,正逢隋末天下大亂。不得已放棄理想,隱居避世。"青門隱",用秦東陵侯召平隱居長安青門外種瓜典故。“白社遊”,用晉朝道士董威輦典故。

    晚歲聊長想,生涯太若浮。晚年時回想,人生如旅。還是喜歡像陶淵明那樣,歸耕南畝,安居常樂。

    王績在隋末舉孝廉出仕,隋末天下大亂時棄官還鄉。唐朝武德初年,待詔門下省。在唐太宗貞觀初年,王績因病去職,躬耕於東皋山(今山西省河津縣東皋村),自號“東皋子”。貞觀十八年(644年)時,王績去世,享年五十六歲。

    二、“至寶丹"體詩人王珪

    歐門弟子,北宋名相王珪,仁宗慶曆年間的進士。

    他的一生,除了入仕之初曾經通判揚州外,其後都在汴京任職,逐步青雲而上,"不出都城而致位宰相"。

    他從登翰林到掌制誥者近二十年,朝廷的高文典冊多出其手。人稱"太平宰相"、"三旨相公"。因為詩文富麗華貴,鑲金嵌玉。因此其詩被稱為“至寶丹”體。

    王禹玉詩,世號至寶丹,以其多使珍寶,如黃金必以白玉為對(《王直方詩話》)。

    岐公詩喜用金璧珠碧,以為富貴,而其兄謂之至寶丹也(《後山詩話》)。

    王珪七言律詩《自述》詩云:

    少從客路千波轉,老入流年萬事疏。野鶴定知乘寵誤,春冰多愧踐名虛。幾思漢殿金盤露,恣閱蓬山綠字書。未報君恩成白髮,翻然江海羨吾廬。

    其詩中說,我少年時隨叔父遷居,後赴京趕考,四處奔波。成年後,幸運地進入官場,漸漸位極人臣。

    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皇帝的恩寵,如今已經白髮蒼然,又有點期望隱居避世的生活了。

    羨吾廬,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云:“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三、櫻桃進士蔣捷

    蔣捷是南宋遺民,南宋滅亡後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他和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

    蔣捷詞中,多有故國之思山河之痛,其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中,有這首《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首詞,既是蔣捷對於自己一生的回顧,也暗喻南宋的興亡命運。少年的輕狂,中年的沉鬱,老年悲傷,一首小詞寫出了人生的感慨,和故國黍離之悲。

    結束語

    用一首詩詞,寫出少年中年和老年的回顧與感慨,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王績和王珪寫的是個人的身世。

    蔣捷這首,讓我想起劉辰翁的元宵詞《寶鼎現·春月》,他寫了北宋、南宋、元朝三個不同時期的元宵節。這兩首詞一起欣賞,讀者一定會有更多的聯想。

    《寶鼎現·春月》: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臺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簫聲斷、約綵鸞歸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輦路、喧闐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還轉盼、沙河多麗。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凍、散紅光成綺。月浸葡萄十里。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裡。

  • 5 # 陶知禮

    本來想回答蔣捷的聽雨,那首虞美人的確是我心中最符合回答這個問題的詞了。不過,前面已經有人發了這個答案,那我就來答另一首我認為很符合題目的詩吧,那就黃山谷的《寄黃幾復》。

    原詩為:

    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桃李春風的少年。

    江湖夜雨的中年。

    讀書頭白的老年。

    人生的三個重要階段都在這首詩裡了。

    黃山谷跋此詩云:「幾覆在廣州四會,予在德州德平鎮,皆海濱也。」

    透過一首寄友人的詩,把自己與友人平生訴盡,既有對年少而志足的回憶,又有宦海沉浮的無奈,又有對朋友鬱郁不得志的憐惜。

    還有一首是杜甫的《贈衛八處士 》也適合回答這個問題。“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真是一語便道盡了人的一生,正也是歲月不饒人之體驗了。

    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 6 # 荒草327

    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 7 # 銀河流嵐

    謝邀!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豐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一一東晉.淘淵明。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生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勉勵自己,光明流逝,並不等人。

  • 8 # 雨蘭詩文書畫

    宋代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一詞,是我特別喜歡的。他的這闕詞可謂道盡了人的一生(少年、中年、老年)的況味。全詞如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 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這短短的一闕詞,以聽雨為切入點,寫盡了人生的種種情味,有少年的浪遊與縱情,有中年的蒼涼與隱忍,更有老年的練達與淡然,可見古人錘詞煉句的功底非凡,也可見詞境的人生滋味。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詩的境界,也是哲學的境界。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為南宋時代的詞人,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南宋覆滅,蔣捷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為“竹山先生”,因為他的詞中有名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還被稱為”"櫻桃進士"。蔣捷的氣節為時人所看重。蔣捷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為“宋末四大家"。蔣捷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著有《竹山詞》一卷。

  • 9 # 梨花園主

    我讀過的宋代傑出女詞人、李清照寫的《清平樂》,就道盡了人的一生。

    清平樂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天涯海角,瀟瀟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這一首小詞,從字裡行間看、言簡意賅、擷取少年、中年、老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畫面,生動再現了少年的歡樂,中年的悲慼,老年的淪落,對自己一生的哀樂作了形象的概括與總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T-PCR的注意事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