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這兩句詩的作者湮沒不彰,只知道是雲南一種煙——“茶花”的煙盒上的。很多人因為這兩句話,而迷戀上這種煙。我在想,也許李白初見孟浩然時就有這樣親切的觸動吧。 唐史載孟浩然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李白仰慕他,恐怕也有二人同有俠風的因素。孟浩然亦愛酒,性疏豪。他一生經歷簡單,詩語沖淡,性格卻很豐富。遇上這樣一位素所仰慕 而又意氣相投的前輩,難怪一向狂放的李白才會收拾起不羈的狂傲,一再表示敬意。 人以群分,其實就是這樣淺顯的道理。有些人一輩子相處也只是個溫暖的陌路人,彼此點頭問好,互相關照幾句,此外,難有其他;有些人與人的相識,亦可以是花開花落般淡漠平然,彼此長久的沒有交集,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存在,待到遙遙一見時卻已是三生石上舊相識,以前種種只為今日鋪墊。相悅相知,卻沒有清晰完整的理由。 我因此可以理解李白為什麼在黃鶴樓送孟浩然時表現得依依不捨。而對杜甫,李白就沒有那樣激動眷戀的親切表示。雖然小杜對他倒是念念不忘。我覺得這和杜甫酒量小有直接關係,李白倒不是薄情,只是有時候不是個正常人,不喝酒他要死的。 想起那首著名的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前長江岸,孟浩然登船走了,李白還依依不捨地看著遠帆,悵然若失。大概也只有“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式的一見如故,才能讓一向灑脫的仙人失了常態吧。 說起來,孟浩然是個有人緣而無官緣的人,一生隱逸,倒是七分本性、三分天意的事。他四十六歲遊京師時,適逢中秋佳節,長安諸學者邀他賦詩作會。他以妙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令在座眾人拍手稱絕,紛紛擱筆不敢再寫。與這樣的輝煌、鎮定自若相比,《新唐書·孟浩然傳》中記載的他,就有點戰戰兢兢,舉止失儀了。 他曾經到王維的官署做客。恰好唐皇李隆基駕到,這位“孟夫子”生平第一次鑽到床底下,正好被皇帝看到。皇上對他印象還不錯,沒有責怪他失儀之罪,命他出來獻詩,等於直接給了他一個面試機會。結果孟浩然就上了《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詩寫的自然是好,可是獻的也真不是時候。開口就是“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這也就罷了,四十多歲人了,偶爾發點小牢騷,皇上也可以理解;可是緊接著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不明擺著排揎皇上的不是嗎?孟浩然也算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李隆基聽了果然大為不悅,說:“先生你根本就沒來求仕,我也從來沒有拋棄過先生,先生你幹嗎要誣衊我呢?”說完拂袖而去。當時不要說孟浩然魂飛天外,連王維也嚇得半死。 說來又要忍不住誇我們可愛的大唐。這事要是擱清朝文字獄那會兒,孟浩然十個腦袋也砍沒了,還能安然地出京師,回襄陽歸隱田園,“還掩故園扉”嗎?可能直接株連九族了,砍得墳頭上草都不剩一根。 我突然想到,這次獻《歲暮歸南山》的失敗是不是孟浩然的潛意識在作怪呢?他一直過著那種隱逸的生活,因為現實的逼迫不得不上京求官,不是被皇帝徵召的,總有點失意才子的感覺。合著那天見皇帝又太突然,一時懵了,本性畢露,導致他的發揮完全失常。 事後,王維也忍不住說他,說你那麼多淡然清雅的好詩,怎麼就想起來獻這一首落寞失意還滿口怨言的詩呢? 這件事讓孟浩然很黯然,不過也及時地幫他認清了一個事實——自己真不是官場上混的料。你說,像這樣一對一的歌功頌德機會,旁邊還有王維的幫襯,都能把事情給搞黃了,可能我孟浩然真的是沒官運吧?看來吳越的山水才真是我的家,我的樂土。我還是回家做我的隱士罷。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這兩句詩的作者湮沒不彰,只知道是雲南一種煙——“茶花”的煙盒上的。很多人因為這兩句話,而迷戀上這種煙。我在想,也許李白初見孟浩然時就有這樣親切的觸動吧。 唐史載孟浩然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李白仰慕他,恐怕也有二人同有俠風的因素。孟浩然亦愛酒,性疏豪。他一生經歷簡單,詩語沖淡,性格卻很豐富。遇上這樣一位素所仰慕 而又意氣相投的前輩,難怪一向狂放的李白才會收拾起不羈的狂傲,一再表示敬意。 人以群分,其實就是這樣淺顯的道理。有些人一輩子相處也只是個溫暖的陌路人,彼此點頭問好,互相關照幾句,此外,難有其他;有些人與人的相識,亦可以是花開花落般淡漠平然,彼此長久的沒有交集,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存在,待到遙遙一見時卻已是三生石上舊相識,以前種種只為今日鋪墊。相悅相知,卻沒有清晰完整的理由。 我因此可以理解李白為什麼在黃鶴樓送孟浩然時表現得依依不捨。而對杜甫,李白就沒有那樣激動眷戀的親切表示。雖然小杜對他倒是念念不忘。我覺得這和杜甫酒量小有直接關係,李白倒不是薄情,只是有時候不是個正常人,不喝酒他要死的。 想起那首著名的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前長江岸,孟浩然登船走了,李白還依依不捨地看著遠帆,悵然若失。大概也只有“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式的一見如故,才能讓一向灑脫的仙人失了常態吧。 說起來,孟浩然是個有人緣而無官緣的人,一生隱逸,倒是七分本性、三分天意的事。他四十六歲遊京師時,適逢中秋佳節,長安諸學者邀他賦詩作會。他以妙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令在座眾人拍手稱絕,紛紛擱筆不敢再寫。與這樣的輝煌、鎮定自若相比,《新唐書·孟浩然傳》中記載的他,就有點戰戰兢兢,舉止失儀了。 他曾經到王維的官署做客。恰好唐皇李隆基駕到,這位“孟夫子”生平第一次鑽到床底下,正好被皇帝看到。皇上對他印象還不錯,沒有責怪他失儀之罪,命他出來獻詩,等於直接給了他一個面試機會。結果孟浩然就上了《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詩寫的自然是好,可是獻的也真不是時候。開口就是“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這也就罷了,四十多歲人了,偶爾發點小牢騷,皇上也可以理解;可是緊接著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不明擺著排揎皇上的不是嗎?孟浩然也算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李隆基聽了果然大為不悅,說:“先生你根本就沒來求仕,我也從來沒有拋棄過先生,先生你幹嗎要誣衊我呢?”說完拂袖而去。當時不要說孟浩然魂飛天外,連王維也嚇得半死。 說來又要忍不住誇我們可愛的大唐。這事要是擱清朝文字獄那會兒,孟浩然十個腦袋也砍沒了,還能安然地出京師,回襄陽歸隱田園,“還掩故園扉”嗎?可能直接株連九族了,砍得墳頭上草都不剩一根。 我突然想到,這次獻《歲暮歸南山》的失敗是不是孟浩然的潛意識在作怪呢?他一直過著那種隱逸的生活,因為現實的逼迫不得不上京求官,不是被皇帝徵召的,總有點失意才子的感覺。合著那天見皇帝又太突然,一時懵了,本性畢露,導致他的發揮完全失常。 事後,王維也忍不住說他,說你那麼多淡然清雅的好詩,怎麼就想起來獻這一首落寞失意還滿口怨言的詩呢? 這件事讓孟浩然很黯然,不過也及時地幫他認清了一個事實——自己真不是官場上混的料。你說,像這樣一對一的歌功頌德機會,旁邊還有王維的幫襯,都能把事情給搞黃了,可能我孟浩然真的是沒官運吧?看來吳越的山水才真是我的家,我的樂土。我還是回家做我的隱士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