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陽建高1956

    未來加拿大和美國合併成超級大帝國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就閒暇時間有時在想,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航天航空、高鐵航母的全球貫通,世界不就是一地球村嗎?

    在國際事務中,現在還是以國家為全球的社會細胞,要想世界成為地球村,那還應該把各大洲先統一了。7大洲中,南極洲現在是還沒有永久性居民的,其它6大洲最容易合併的唯有北美洲。

    北美洲有3大主要國家,即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據訊息墨西哥想加入美國,還美國國會都不批准。加拿大與美國在意識形態、文化教育、語言文字等方面都相同;經濟上都是發達國家;軍事上加拿大自願受美國保護,自己無需養兵,只要警察維護社會稚序就好;外交上加拿大與美國一鼻孔出氣;居民生活上你來我往,出國不要簽證。反正不論從哪方面看,加拿大儼然象美國的一個大州,擺在美國虎口的一塊肥肉也不怕被它吃掉,或心甘情願地讓它吃掉。

    北美洲還有一個特殊國家,北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因與美國意識形態不同,兩國自始矛盾重重,一直跟隨蘇聯社會主義老大哥。六二年古巴導彈危機,幫蘇聯老大哥部署導彈在家門口對準美國,突顯關係之鐵,感情之深。但最近古巴與美國的關係也有所好轉,若北美統一,相信古巴人民也會脫貧。

    如果加拿大和美國合併成超級大帝國,其實不要合併美國已經是超級大帝國,世界上唯一的霸權國家,全球規則制訂者,合併之後又還能霸到哪裡去?但加拿大是全球高度發達最富裕的國家,擁有頂級的生活品質,他地廣人稀,自然資源相當豐富。再加上加拿大是全世界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其海岸線長達202340公里,若按海洋基線外伸200海里專屬經濟區,那也是筆不菲的財富,若是美加合併,兩國互補,從經濟上支撐美國霸權的持久,那美國真的可以再統治世界100年!

    圖片源於網路。

  • 2 # 昂天

    美國背後利益控制者是進行人類精英管理機制集團,他們講的是實際控制(控制高科技、控制大殺傷武器、控制政治、經濟、文化、媒體),並不是為了造福整個人類。所以貧困落後的部落與民族只能做為服務他們的存在,別想加入美國。而加拿大實際控制者就是美國的背後利益集團。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航天航空、高鐵航母的全球貫通已使整個地球日益被濃縮為一個地球村。然而當全世界在經濟、資訊等方面日益一體化之時在國際政治事務中國家仍然作為全球體系的社會細胞存在,那麼在未來有沒有可能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最終實現國家的消亡呢?當然這裡的消亡不是指某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吞併,而是指隨著國與國之間聯絡的日益密切最終導致在彼此自願的前提下以平等主體的身份實現合併。應該說在長久的外來時空中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畢竟國家並不是人類社會與生俱來就存在的,按馬克思的說法:國家是階級統治的產物,是人類在特定歷史階段所形成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哥倫布登陸美洲之前生活在如今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只有部落的概念而沒國家的意識。那麼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使國家這一人類在特定歷史階段形成的產物自然消亡不是不可能,然而國家的自然消亡必然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至少在我們這一代人可以預見的未來應該是無法見到的:毫無疑問當今世界的確正處於高度的一體化程序中,然而與此同時當今世界有著20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和地區,這其中有195個是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與此同時還存在數萬個大小不等的非政府組織。在如今的國際體系中歐洲、北美、東亞、東南亞、中亞、拉美、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的區域一體化程序實際上是與全球化並存的,在我們可預見的未來這種共存現象恐怕將會長期延續。儘管世界各國在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一套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國際法準則和普遍公認的普世價值標準,然而與此同時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民族文化仍普遍存在且將長期存在。即使同為西方文明體系的國家:歐洲不同於美國,而在歐洲法國也不同於德國,更何況中國與西方的巨大差異、中國與印度的巨大差異、中國與日本的巨大差異......恰恰正是這些差異性構成了一個多元化的世界,在未來相當漫長的一段時期內這種差異性仍將普遍存在。世界一體化的程序需要世界各國之間秉承”求大同、存小異“的和平相處原則——承認彼此的差異性並尊重不同文明的多元性本身就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普世價值標準之一。

    不過美國似乎對這種多元化並不太認可,長期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一直有在世界範圍內強制推行美式價值觀的一貫做法併為此廣為詬病。當然美國推行這種美國至上的霸權主義單邊外交是有其資本的:美國的經濟總量一度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30%,軍費開支甚至達到了和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等幾個世界主要軍事大國的軍費之和不相上下的地步。我們都知道打造並供養航母需要強大的工業體系和經濟實力作為支撐,而美國居然供養了11艘航母。如果說我們對美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還缺乏直觀的感受的話,那麼美國的文化影響力其實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接觸到的:風靡全球的好萊塢大片和美劇、萬眾矚目的NBA賽事以及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眾多知名品牌......從上世紀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是從美國興起,逐漸向全球範圍蔓延的,在這場以原子能、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生物工程、海洋技術等領域為主的產業革命中美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20世紀的美國先後策劃了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只要看看美國的矽谷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美國掌握著當今全球產業的核心技術優勢。如果將全球產業鏈比喻成是生物鏈,那麼美國就像是虎豹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其他國家要麼是像豺狼這樣的小型食肉動物,要麼就是食草動物。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美國可以利用自己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優勢以剪刀差的模式剪別國的羊毛,而別國即使再怎麼心不甘情不願,可出於技術上的差距也無可奈何。舉一個淺顯的例子:有的產品儘管打著XX國生產製造的旗號,但其核心研發技術是掌握在美國手中的,處於產業鏈上游的美國就能以此為由收取高額的專利費用、商標費用。近5年來世界各國的發明專利數量資料如下:美國28.9萬件、日本22.4萬件、中國16.9萬件、德國9.13萬件。自冷戰結束以來再找不到一個比美國更頻繁介入戰爭的國家:自從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以後已先後介入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然而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大了,而所牽涉的問題也太過複雜了,所以即使強大如美國者也無法完全控制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局勢——儘管美國可以在戰場上橫掃阿富汗、伊拉克,然而在漫長的戰後重建工作中卻始終難以完全控制局勢。更何況當今世界仍存在中國、俄羅斯、歐盟、印度、日本等制衡力量,世界走向多極化的趨勢已是不可逆轉。況且即使強大如美國者也並非沒軟肋,事實上美國之所以要發動貿易戰恰恰反映的是隨著中國、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國家的發展已使美國的霸權出現了相對衰落的跡象。因此美國如果試圖以自己強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和軍事強制力締造一個統一的世界政府是不切實際的。

    美國固然不能以自己的單邊意志整合全球,那麼整合北美是否可行呢?翻開世界地圖就不難發現:美國東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從而將其與世界其他主要大國分隔開來,在美洲大陸上美國只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個國家接壤。這樣的地理條件實際上使美國處於不易遭受攻擊的環境之中。事實上美國不僅不易遭受外部攻擊,甚至還可以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圖謀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兩個鄰國。事實上美國也的確曾這樣做過:1823年墨西哥的領土面積多達450萬平方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如今全世界領土面積超過45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洲這六個,而如今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七位的印度只有329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如果墨西哥當時的領土面積能一直保留至今就是當今世界第七領土大國。然而如今墨西哥的國土面積只有196萬平方公里,這隻相當於墨西哥獨立時的43.56%左右,換句話說墨西哥獨立時一半以上的領土如今都已不在墨西哥境內。這基本上都是拜美國所賜——1948年2月美國在和墨西哥的戰爭後迫使墨西哥締結《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被迫將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美國的德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在1846年至1848年的美墨戰爭中美國又獲得了95萬平方英里的領土。1853年美國又派南卡羅來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遊說墨西哥政府出售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時任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在對此加以拒絕後仍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美墨邊界由此定型。墨西哥被美國奪走了超過一半的土地,那麼美國另一個陸上鄰國加拿大的處境又如何呢?事實上美國也曾入侵加拿大,然而加拿大人不僅成功阻止了美軍的入侵,甚至一度反攻到了美國境內:1814年8月19日由英國海軍陸戰隊和加拿大民兵組成的2500人軍隊趁大霧繞開美國海陸軍優勢攔截,迂迴到馬里蘭州海濱登陸,迅速擊敗匆匆拼湊的6000美國民兵,然後在華盛頓擊潰了500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抵抗,僅以200人傷亡的代價佔領華盛頓並於24日火燒總統府,然後揚長而去。戰後的美國總統府牆壁被燻黑,慘不忍睹,1817年美華人不得不用白灰把牆壁重新粉刷,從此才有了“白宮“的名稱。1845年美國《民主評論》雜誌的編輯約翰·奧蘇利文發明了”Manifest Destiny"一詞,漢語中將這一詞彙翻譯為“天定命運論”。奧蘇利文在闡釋這一詞彙時表示:美國優越的制度和文化賦予美華人將文明傳播到整個北美大陸的權利乃至責任。也就是說當時的美華人把囊括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整個北美大陸的整合視為上帝賦予美國的神聖天命。

    由於歷史程序中的一系列陰差陽錯最終使美國整合整個北美大陸的企圖落空,然而時過境遷之後美國在放棄以武力征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嘗試後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整合北美:1992年8月12日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1994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由此成立。正如歐洲人試圖透過歐盟這一組織實現歐洲一體化程序一樣的是:美國也試圖透過北美自由貿易區實現北美政治經濟一體化的整合。然而北美自貿區的一體化程序卻無法與歐盟相比——儘管歐盟出現了英國脫歐這樣的事件,然而歐盟主要成員國之間還是實現了貨幣、網路、人員之間的互聯互通;相比之下美國卻試圖在美墨邊境築起一道隔離牆。相比美國在美墨邊境的嚴防死守而言:美加邊境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美國和加拿大的邊境線總長在6416公里左右,但然而在如此漫長的邊境線上兩國均未駐軍,只安排有少量的邊防警察,基本可以視為是不設防的國境線。1940年美國和加拿大簽署了《美國和加拿大關於建立聯合常設防務委員會的協定》,建立了聯合防務委員會,負責研究和協調雙方軍隊組建和裝備方面的問題並進一步磋商如何確保西半球北部的防務。二戰以後加拿大加入了美國主導成立的北約組織,還和美國共同成立了北美聯合防空司令部,美國在加拿大境內設立了軍事基地用於建立雷達站、預警系統等軍事設施。加拿大北部處於高寒緯度帶的地區基本屬於人跡罕至,因此加拿大國土開發的重點地區是沿著美國邊境線的南部狹長地區。加拿大這種自然條件的限制使其註定必須優先發展同美國的貿易關係。加拿大的很多產業的發展與美國密切相關:加拿大的能源、汽車、製造業等許多重要經濟部門均為美資所控制。2017年加拿大向美國的出口額為3196.51億美元,美國對加拿大的出口額為2824.72億美元,美國和加拿大互為最大貿易伙伴,美、加兩國在經濟上的合作非常密切,兩國的經濟依存度很高。美國和加拿大都屬於英語民族國家,在文化心理上是相當接近的。1948年美國與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共同簽署了電子間諜網路協議,旨在使這五個英語國家聯盟間進行情報分享與聯合攔截敵國情報。至此這一情報共享聯盟發展成為擁有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和紐西蘭五個成員的體系,因此被稱為五眼聯盟。五眼聯盟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全世界範圍內一直進行著或秘密或公開的監視監聽等情報蒐集工作:在冷戰時期這一情報蒐集工作主要針對的是以蘇聯為核心的華約陣營,不過這並不是說情報蒐集的範圍只限定於華約成員國,事實上五眼聯盟所監測的物件包括自己的盟友以及國內企業乃至公民個人。由此可見美國和加拿大在國防、經濟、文化、情報等各領域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那麼在未來美國和加拿大有沒有可能合併呢?事實上當美國擴張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洋國家後基於陸權的領土擴張已走到盡頭,如果美國要繼續對外擴張就只能透過海洋實現,於是美國的對外擴張模式自然而然地由陸權模式轉型成為海權模式。在陸權擴張時代土地就是財富的象徵,所以陸權擴張時代美國有一種對土地的執念,也正因為如此才締造了美國如今遼闊的疆域。然而進入海權擴張時代後貿易取代土地成為財富的新來源,因此進入海權擴張時代後的美國不再直接透過赤裸裸的領土擴張作為發展自身的手段,而越來越傾向於擴張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經濟輻射力、文化滲透力。如今的美國作為以商業立國的海權國家實際上並不需要直接吞併別國的領土就能實現利用別國資源促進自身發展的效果: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石油美元霸權。美國在伊拉克戰爭後並沒公然吞併伊拉克,也沒從伊拉克運走石油,那麼為什麼還有人說美國打伊拉克是為了維護石油美元霸權呢?實際上石油美元霸權構建並不需要美國一定要霸佔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石油資源。如果我們從我們日常生活中買米買菜這樣的經濟生活出發很容易養成所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觀念,然而對於把金融戰略玩得爐火純青的美國而言:作為實物的石油並不一定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國只需要將石油和美元掛鉤,然後以石油美元為基礎建立自己的金融霸權。由於美元成為了國際流通貨幣,美國就能憑藉美元換來想要的資源,從而左右全球政治經濟走向。對美國而言:實際上並不需要對別國實現政治名義上的統治,而完全可以透過一系列經濟、軍事、文化手段實現對別國資源的掠奪——我所謂的資源不限於石油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資源,同樣也包括勞動力、智力等無形資源。也就是說美國對別國資源的控制並不需要透過在政治名義上的佔領來實現。如今加拿大盡管是獨立的國家,然而實際上在國防、經濟、情報等各領域都高度依賴於美國。美國完全不需要佔領加拿大就能在加拿大境內獲取經濟上和戰略上的巨大利益。如果有朝一日世界大同當真實現,那麼豈止是美國和加拿大,屆時全世界都會被整合為一個整體,不過在此之前只要主權國家依然還是國際社會的基本政治單元,那麼美國就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吞併一個主權國家。君不見美國就連阿富汗、伊拉克都沒公然吞併而是選擇扶植代理人間接控制,那麼對實際上已受美國高度控制的加拿大又何必冒著國際輿論譴責的風險去多此一舉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mega-3能否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起到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