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太爺
-
2 # 訣竅一點通
我覺得呢,道理能說的太多。但從實際操作來講,只要心中經常換位思考,把別人當成自己,盡力做到感同身受,然後,不斷練習,短時間能就有明顯成效。
再就是注意技巧,我舉幾個例子吧:
1、把“你聽懂了沒”換成“我講明白了沒”。
2、把“你的事怎麼樣了”換成“咱們的事怎麼樣了”。
3、把“隨便”換成“聽你的”
我覺得呢,道理能說的太多。但從實際操作來講,只要心中經常換位思考,把別人當成自己,盡力做到感同身受,然後,不斷練習,短時間能就有明顯成效。
再就是注意技巧,我舉幾個例子吧:
1、把“你聽懂了沒”換成“我講明白了沒”。
2、把“你的事怎麼樣了”換成“咱們的事怎麼樣了”。
3、把“隨便”換成“聽你的”
1
最近表弟很鬱悶,鬱悶的像要滴水的雲彩。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表弟在一家廣告公司任策劃,很多創意得到老闆的肯定,表弟很飄飄然。他有個助手叫王彤,平時兩人無話不然,有時候表弟總是給助手講自己的創意,王彤也樂得傾聽。
前幾日,有個關於企業文化的策劃,表弟接過活後把靈感不自覺得給王彤說了。
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老闆找他談話:小劉(表弟)啊,我發現王彤最近進步很快,他昨晚把自己的企業文化的策劃案給我發了電子件,我發現他是個人才啊,我看要是合適的話就用他這個方案吧。
表弟拿過方案一看怒了:老闆,這是我的靈感,這不是剽竊嗎?這是我的創意,我不能放棄這個權利,表弟平時很強勢。
一番激烈爭論後,老闆雖然弄清了策劃案的來歷,卻對錶弟有了成見。這兩天表弟明顯的感覺到老闆對他愛答不理。
表弟想不開,他對我說:明明是我的理,現在反而裡外不是人了。
我對他說:老弟,你贏了理,可堵了自己的路。老闆已經給你貼了標籤。
2
表弟很蒙圈,這怎麼被貼上標籤了。
貼標籤是人類認知的一種模式。
人類在認識世界的時候有一種方式叫“模式識別”。模式識別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智慧,大腦用模式識別找出事物的關聯性,並賦予其意義,並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比如小鮮肉、IT男,潘金蓮等。
大腦給人貼上一個標籤,就相當於把握了一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特長,也有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是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
強勢的表弟不幸被貼了負面的標籤——這是個不容易相處的人。
3
這個負面標籤讓老闆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心理焦慮。
費洛伊德認為有三種類型的心理焦慮:實因性焦慮、神經性焦慮和道德性焦慮。
其中實因性焦慮是由外部真實的威脅形成的,比如你上學經常會遇到小流氓問你要錢,家庭成員家暴。
表弟的老闆正是由於表弟的不容易相處而產生實因性焦慮。
而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有意無意間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這些調整被稱為心理防禦。
這種心理防禦隨處可見,據人民網2016年11月21日援引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當地時間20日,正在秘魯首都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會議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短暫交流並握手致意,之後各自入座參加一個圓桌會談,然而兩人在入座之前,媒體卻捕捉到了顯得有些勉強的握手鏡頭。
奧巴馬和普京正是透過這個 “尬握”進行了心理防禦。他們雖然潛意識裡否定,可是還是“理智化”握手,主動控制可能產生的情緒反應,使其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這種情況更進一步就是“見面不說話”,很多農村老大媽,罵完架以後見面不說話,就是這種理智化的處理——他們使用理智思維避免感情的表達,以此來緩解或避免焦慮。
老闆、助手對錶弟強勢性格的防禦何嘗不是如此的理智化。
4
就是不想和你多說話,看你怎麼辦?
1.運用貼標籤效應,改變自己的形象。
被人貼標籤和貼標籤效應是兩個角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為了緩解兵力不足的需求,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裡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為此,美國政府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
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並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別強調犯人們每週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後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
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
這個現象,後來被心理學家稱為“貼標籤效應”。
標籤使人產生心理防禦就是因為這個標籤有攻擊性。既然如此,這個標籤何不自己貼。
有段時間,上級認為我工作不細緻,在文字材料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錯字,原因是有一次我在列印材料上把“座談會”打成“坐談會”。經過幾次後,上級給我的標籤就是“不認真不細緻”。
為了改變這個印象,我也給自己貼了一個標籤——認真細緻的人。
於是,每次材料我都會校對兩遍,打出紙質材料,再進行認真細緻的看兩遍,有幾次著急粗心的毛病有些反覆,但經過修正,現在我真正成為了自己想做的人——認真細緻,嚴謹有度。
貼標籤效應先改變了我自己,然後又改變的上級給我貼的標籤。形象改變了,上下級關係自然融洽,自然而然的放下彼此的心理防禦。
2.用彼此的共同點解開“尬”結,消除對方社交焦慮,打破心理防禦網。
我們的認知中往往有很多偏見。在20世紀70年代,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Lee Ross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者找到大學裡的學生,問他們是否願意掛上寫著“來Joe’s飯店吃飯”的廣告牌在校園裡閒逛30分鐘,然後透過他們的體驗來測試共識問題。
實驗結果是:在那些同意掛廣告牌的人中,62%認為其他人也會同意這麼做。
在那些拒絕這麼做的人中,只有33%的人認為別人會同意掛廣告牌。
從兩組實驗者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現實生活中,我們在估計他人行為及其原因的時候總是顯示出很多可以預見的偏見,這種偏見導致了當事人的行為偏差。
這些偏差我們稱為虛假同感偏差。虛假同感偏差讓個體之間產生誤會和不理解。
我們可以用“虛假同感偏差”原理解開“尬”結。我告訴表弟:你老闆潛意識裡認為你和他的頻率不一致,要想打破僵局,只有瞭解老闆的興趣,然後研究透徹,利用機會和老闆交流,透過共同的話題消除誤會,讓你們的思維處在一個頻率上,這樣才能以改變他對你的認知偏差。
表弟還算聽話,知道老闆喜歡收藏,惡補一段文玩知識後,和老闆現在很談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