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譚宏21

    《傷寒論》應該是張仲景所寫,後人又豐富;《黃帝內經》是上古人所寫,至少有三千多年曆史,不知誰人寫的,是中國中醫的鼻祖,後世的所有中醫理論都是脈承之,包括張仲景的傷寒理論。

    中國的中醫理論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成形了,而且其思想的深刻已經非常深,以致於經過了三千多年,後輩小子們沒給其再“刨深點”,現在還在“吃祖宗的老本”。中醫上的有些新療法、新藥都是透過“刨”祖宗的“老本”得來的。

    《黃帝內經》以樸素的元氣、陰陽辯證思想為基礎。三千多年前就把人體的整個經絡、穴位找到,並以此為基礎進行人體的辯證施治。實際上,中國的周易思想、老子的道德經、五行和八卦思想,皆來自《黃帝內經》,皆與其一脈相承!即便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是脫胎於《黃帝內經》!

    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整個思維、思想形式就是來自《黃帝內經》!甚至包括中國周邊的國家,像日、韓、東南亞各國…,都受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刻影響。就連印度佛教傳到中國都“變了味”,成了“中國佛教”。

    西方的哲學體系和科學,與中國的思想體系衝突較大。但西方的哲學一支,黑格爾的辯證法,卻與華人的哲學思想有相當的“重合度”。西方的科學體系是分析的、精確的、量化的、解析表達的。目前,隨著人類認知的深入和廣大,對物質的存在形式和運動規律表達,也在進行“辯證的迴歸”,由追求、尋找精確的解析形式,轉到物質的悖論形式,自洽、完備的拓撲形式;尋找物質運動規律的函式解析形式,而變為尋找拓撲上的廣義運算,由拓撲子集給出的廣義運算。

  • 2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張仲景的《傷寒論》,始於對黃帝內經等經典的閱讀深思鑽研,這從傷寒論的序言中就可以看出。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腑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這段文字,已經寫的再明白不過了!還能有什麼疑問呢?有疑問者,唯獨的辦法,就得不承認這段序言是張仲景寫的,然後就心安理得的說,張仲景的傷寒論,與黃帝內經沒有關係。

    但傷寒論與黃帝內經的聯絡,又何止去掉一段序言就可以解除的?

    傷害論的太陽篇,實際上就是太陽寒水的簡稱,也就是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疾病的解讀。

    有機會好好看看中醫十二經絡的循行,以及十二經絡循行穴位所涉及的疾病,再與傷寒論太陽篇涉及的疾病予以對照,進一步,把傷寒論三陰三陽涉及的疾病,與十二經絡循行及穴位涉及得疾病做個詳細的對照,就知道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絡。

    既然問題如此明顯,為什麼一種傷寒論與黃帝內經無關的言論還很有市場呢?

    一種可能的原因是,一部分人是經絡無感,特別到了現代,西醫解剖學大行其道,於是經絡無感的情況下,對中醫的三陰三陽的理解,就藉助了西醫解剖學的觀念,把人體解剖開,搞個對應關係,於是就可以理解人體了。

    既然否定了中醫經絡學,加上經絡與解剖學的血管有一定的聯絡,用解剖學理解的中醫,就出現了六經不是中醫傳統的六經,而成為解剖學看到的東西。然後,很多傳統的中醫理論無法理解了,就否定掉。

    因為這樣處理,看起來也能自圓其說,於是就否定傷寒論與黃帝內經之間的聯絡,而去尋找中藥體系的連線,於是,湯液經就成了傷寒論的淵源。然後中醫體系就被肢解。

    但是,他們如果不能否定傷寒論的序言,他們如何能夠自圓其說呢?

    他們不懂經絡,不代表其它人不懂經絡,他們以為傷寒論的六經與黃帝內經無關了,不代表別人遵循傳統中醫的一脈相承的關係,認可傷寒論與黃帝內經一脈相承,就不能由此治療疾病。別人遵循黃帝內經也是對的。這就反佐他們的思路是失偏了。

    其實,他們可以按照他們的思路,但是他們不能把六經改成他們所想,他們應該重新取個名字,不叫六經,而叫其它,比如六位,這樣就不會搞亂中醫,也可以生存,成為中醫的一個門派。他們若叫六經,以為自己是對的,他們就必須證明別人的治療無效。畢竟,歷史傳承就不是他們說的樣子。否定歷史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所有質問,並給出傷寒論序言不屬於傷寒論的證明。

    隨意否認中醫經典傳承,絕不是好榜樣,無論你醫術多高,現在多麼盛行,都沒有充分的理由,只會搞亂中醫的思維體系。當然,你改名字,不用六經,那就無所謂了。中醫多一個門派,讓一些經絡無感的人有一個入門中醫的途徑/捷徑,不一定就算壞事。當然,不入中醫經典的門,終難成大醫。

  • 3 # 文化科學宗教探索者

    《黃帝內經》是一部中國古代關於自然界及人類的構成,及其變化發展規律的學問。用現代人的觀點看,是一種哲學思想,是屬於世界觀的學說。而《傷寒論》是一種方法論。從哲學觀點說,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一定的世界觀原則在認識過程和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表現為方法。方法論則是有關這些方法的理論。

    哲學思想的認知,對應我們的世界觀。譬如,現代華人,從小接受唯物主義哲學思想,那麼,對世界的認識是唯物的。古代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理論存在差異,主要是世界及人類的構成。現代物理學,對物質的構成,宇宙的形成等,已經有深刻的認知;而人體解剖學,對人體構成,也有深刻的研究。因此,大多數人認為中醫不是科學的。

    古代先賢,受當時各種限制,對世界及人類的認知有限,憑超人的智慧,創造了偉大的學說。而現代人,有先進的科學成果為依據,應該努力發展先人的學說,而不是用先人的成果,來對抗現代科學。

    《黃帝內經》也好,《傷寒論》也好,作為古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不斷髮展,才能有生命力。

  • 4 # 岐伯再世

    兩個不同理論體系!《黃帝內經》用理伏法,理大於法!《傷寒論》用經驗等同於法,再反過來去解釋理論,法大於理。

    《黃帝內經》是經文,《傷寒論》是藥方論文!能封經文說明後來者無法超越。

    《黃帝內經》著重人體執行機理,細微到每經每絡每種細胞及二十七種能量衝合併合過程。太過與不及時發病的症狀。辯證:循經(十五經脈十二絡脈奇經八脈)審部(皮、肉、經、筋、骨),判五者(神、氣、血、形、志)虛實!明陰陽審逆從。一曰治神,二曰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明臟腑血氣之診,五法俱立,萬世不殆。九針最妙,一針二灸三中藥。《黃帝內經》分十層,五層以下為有形診治,五層以上為無形通神診治,凡治大病者必與患者神明相通。

    《傷寒論》收集民間藥方,加自己的臨床經驗而注,初學者易上手,熟記湯頭歌加自己的長時間臨床,便可治病!再反過來摸索八綱四診法。

    仲景六經法與內經無關,內經循十二絡脈色脈、問診、切脈三法,望而知之謂之神。

    比如:淋巴癌,用內經循經審部法,人迎淋巴結在衝陽脈上,很易得出胃明陽脈出問題。用八綱四診根本沒法辯。

    名方溫經湯,但生薑陳醋加少許白酒,效力比溫經湯更勝。酒氣彪悍帶著薑汁入經絡飛奔,而醋酸代替胃酸化食物合併營氣,溫經同時開胃口。

  • 5 # 夕陽無限好126669730

    黃帝內經,歷史比較早期,那內容寬大,包括,生理,病理珍斷,治療,養生諸多內容,並把人體比作天地,人是一小天地。而傷寒論,以珍斷和治病為主,把人的病分為六類不同的症候,那書內原話,傷寒傳遍六經。除這六類症候,其餘的病寫入雜病論裡,這樣就無遺漏了。

    所以學習中醫,兩夲書都要讀。

  • 6 # 晚風吹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基礎理論,很少論藥。分兩部分《素問》和《靈樞》,前者是中醫基礎,後者主要講經絡針灸。《傷寒論》是開創了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先河,雖然是證對應的藥方還是以《黃帝內經》為基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湖地鐵站做地鐵到松崗地鐵站,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