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mkkn32126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納言、右肅政臺御史大夫。他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封內史,並於同年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後又追贈司空、梁國公。狄仁傑為官,正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1.7萬人,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中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武則天聞訊泣言之:“朝堂空也!”贈文昌右相,諡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後又封之為梁國公。(所以後世稱其為:狄梁公)。狄仁傑墓地在今孟津老城西二公里的邙山腳下,梁周村。在洛陽白馬寺大院東南,有一墓冢,墓前立有兩通古碑,一通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其實為薛懷義(武則天的面首)之墓。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

  • 2 # 老生談笑

    狄仁傑,字懷英,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也有記載稱生於唐貞觀4年,有待考證.)生於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卒於武則天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對了,武則天也是幷州人,她的故里文水縣與狄仁傑的老家太原相距只有一百多里地,兩人可以說是大同鄉。武則天與狄仁傑的交情,可能也有一點老鄉的因素。親不親,故鄉人嘛。哎,扯遠了……   狄仁傑年輕時就到長安應科舉,順利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被外放汴州當了判佐的小官,相當於副市長的秘書,期間狄仁傑遇到了他的第一個伯樂,也就是在電視劇中被他稱為恩師的閻立本,子也就是現在唐畫賣得最貴的那個,大家只知道他的畫貴,其實他在政治上的才幹也是相當不錯的,在唐高宗時做到宰相.又扯遠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閻立本認識了狄仁傑,發現狄仁傑德才兼備,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此後,閻立本就向有關方面竭力推薦狄仁傑,稱他是“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由於閻立本的推薦,狄仁傑升任幷州都督府法曹。從這時起狄仁傑開始涉足司法系統,直到後來成為名聞天下的大法官。 一個無名小卒竟會得到朝庭大官如此高的讚譽,可見其能力與品質. 狄仁傑在司法系統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他任大理寺丞的那一段時間。據史書記載,他就任大理寺丞僅一年時間,就斷積案無數,這些案子中間牽涉到一萬七千人,但是沒有一個人對他的判決提出過上訴。由此可見他的能力和品格。這期間,狄仁傑由於執法謹嚴,還與皇帝唐高宗發生了意見衝突,在司法史上留下了一個“法不阿帝”的著名故事: 事情發生在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這個名字熟悉吧?崇州案裡出現過)和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受命監造一項工程,施工隊在伐取木材的時候,不小心誤砍了唐太宗昭陵裡的一棵柏樹。現在我們看好象錯砍了老皇帝墓園子裡的一棵樹好象沒什麼大不了,在當時這可是大不敬之罪,要判刑的。狄仁傑審理之後,按律判權、範兩人應當免職。判決結果送到唐高宗那裡,唐高宗很不高興地說:“權善才、範懷義這兩個傢伙竟然砍了先皇陵園的柏樹,使朕蒙受不孝之過,怎麼可以僅僅免職就完了?一定得殺了他們。”狄仁傑據理力爭,說:“太宗皇帝制訂大唐律,是為了讓後人遵守的。如今權、範二人,按法律規定不應當處死,陛下卻硬要殺他們,這把先帝親手製訂的法律置於何地呢?難道您這樣做就是孝順嗎?”問得高宗張口結舌。狄仁傑又說:“自古都說犯顏直諫最難,但是臣以為,遇到桀、紂那樣的暴君,直諫確實很難,但是遇到堯、舜那樣的明君,直諫卻是很容易的。如今陛下為了一棵柏樹而殺兩個將軍,千載之後,後人將會怎麼評論陛下呢?所以,臣不敢奉旨殺他們,以免陷陛下於無道。”好象還一副設身處地為高宗著想的樣子。高宗給弄得無可奈何,最後只好同意維持大理寺的原判。 可惜狄仁傑在大理寺沒幹多久,就被高宗調遷為待御史。雖說從司法系統調到了監察系統。但是狄公直言敢諫、維護法律尊嚴的習慣並沒有改變。當時朝廷裡有一個左司郎中王本立,仗著高宗的恩寵,非常蠻橫霸道,作了很多壞事,官員們都不敢惹他。狄仁傑卻不管他的後臺有多麼硬,站出來毫不留情地揭發他,要求唐高宗允許把王本立交付法司審問。朝廷的官員們一看有人帶頭,也都紛紛要求懲治王本立。唐高宗本來還想回護,但是一看眾怒難犯,只好勉強同意。後來經過大理寺的審理,判定王本立罪名成立。但是唐高宗還想包庇他,說王本立是個人才,現在人才難得,看在他以往的貢獻上,就免了他的罪吧。狄仁傑聽了,義憤填膺地說:“儘管國家缺乏人才,但是難道還少王本立這樣的人才!陛下為什麼要憐惜罪人而損害法律呢?!如果您一定要曲意赦免王本立,就請把我流放到不毛之地,為日後的忠貞之士作個警誡吧!”這番話不但是義正辭嚴,簡直就象當頭棒喝,貴為高宗者也不得不屈服於正義,結果王本立最終被定了罪。   那個電視劇裡提到的越王叛亂,也是實事。而且狄仁傑與那個造反的越王李貞,還有一定的聯絡呢。把他們聯絡在一起的,是他們都擔任過豫州刺史的官職,而且還是前後任的關係。事情的起因在垂拱四年,耗資鉅萬的神都明堂修建完成,武則天令李姓諸王入京參加落成典禮。諸王心懷鬼胎,唯恐這是武則天把他們一網打盡的陰謀,通州刺史黃國公李撰、博州刺史琅琊王李衝以及李衝的父親、豫州刺史越王李貞等宗室遂起兵叛亂。電視劇裡有一個系列叫《血色江州》,裡面就與黃國公李撰(電視劇裡把李撰的名字換成了范陽王李靄)有關。按電視劇裡的說法,黃國公純屬被奸人陷害,不過歷史上的李撰卻是這次叛亂的核心人物,正是他偽造了睿宗李旦的璽書,並以此矯詔串聯了琅琊王李衝、越王李貞等宗室諸王。只是因為李沖年輕莽撞,沉不住氣,匆忙起事,致使李撰苦心經營的諸王聯盟功敗垂成。武則天派宰相張光輔率三十萬大兵前去鎮壓,不到二十天,就將這次叛亂徹底撲滅。狄仁傑被朝廷委任為新的豫州刺史,前去接管豫州。張光輔的官軍仗著平叛有功,殺戮降卒,搶掠民家,大搞株連,弄得豫州等地人人自危,苦不堪言。平叛官軍還藉口以勞軍為名,向沿路州縣大肆勒索財物。狄仁傑到任後,對過路官軍的勒索嚴詞拒絕,結果惹怒了元帥張光輔,他氣勢洶洶地說:“你這小小的州官敢輕視我這元帥嗎?”狄仁傑回答道:“作亂的本來只有一個李貞,如今李貞死了,卻出現了千萬個李貞。”張光輔追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狄仁傑凜然道:“你統領朝廷三十萬重兵,是為掃平一個亂臣李貞,可是如今亂黨已平,你卻不肯節制兵鋒,反而放縱軍隊殘害百姓,致使民眾家破人亡,這不是象河南又出現了千萬個李貞一樣麼?況且大軍到時,被叛軍裹挾計程車民,紛紛歸附朝廷,可是你們為了貪功邀賞,竟大肆屠殺歸降之人,致使天怒人怨,冤氣沖天。如果我有上方斬馬劍的話,一定先斬了你的項上人頭!“張光輔無言可答,懷恨而退,回朝之後就誣告狄仁傑桀驁無禮,出言不遜,狄仁傑因此被降為復州刺史(唐代州刺史分上中下三等,豫州刺史是上州刺史,比復州刺史的官秩要高)。武則天為替自己稱帝掃清障礙,利用越王叛亂這件事情,故意擴大打擊面,李唐宗室不論有無參與叛亂,幾乎都遭到株連。狄仁傑為無辜被株連的李氏宗親據理力爭,使很多本來要被處死的李姓族人,被改判為流放。這些被流放到荒遠不毛之地的李氏族人,一路顛沛流離,飢則無食,寒則無衣,景況慘不可言,沿路官民,無人敢施予援手。但在到了寧州地方時,當地的百姓卻熱情地招待他們,這些李姓族人不明白緣故,寧州百姓把他們帶到一塊德政碑下。原來狄仁傑曾經在寧州做過刺史,他離任時,寧州百姓為了感謝他的德政而立了這塊碑。寧州百姓說:“聽說是我們狄使君救了你們的性命,為了報答狄使君的恩德,我們也一定要好好照顧被狄使君救下的人。”李姓族人放聲大哭,跪在德政碑下,向遠方叩頭,寧州百姓也跟著他們一起行禮。   狄仁傑雖然是武周的重臣,但他心向李唐這一點卻是不錯的。電視劇裡曾經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他救助太子李顯的事蹟。在歷史上,狄仁傑也確實在扶保太子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武則天稱帝之後,接班人問題一直是朝廷兩派鬥爭的焦點。武氏宗族勢力,以魏王武承嗣為首,強烈希望由武氏後人出任太子——人選就是武承嗣自己。武承嗣為了當太子,千方百計地打擊李顯、李旦等皇子,對支援皇子派的大臣更是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狄仁傑也是武承嗣的打擊目標之一。為了一舉消滅皇子派,武承嗣與武則天手下的紅人、武周頭號酷吏來俊臣聯手,誣告狄仁傑、魏元忠、徐有功等七名重臣參與謀反,把他們逮捕下獄。來俊臣的手段誰人不知,富有謀略的狄仁傑並不和他硬頂,他利用當時的“坦白者減刑一等”的規定,一上來就爽爽快快地認了罪,來俊臣一看,認為這個人無須費心了,就把他丟在牢裡不再過問,專心對付不肯招認的大臣。狄仁傑就乘著來俊臣對自己放鬆警惕的機會,悄悄寫了一封申冤的書狀,藏在棉被的夾層裡,讓家人帶出了監獄。狄仁傑的家人持他的書狀向武則天申訴。武則天親自訊問,狄仁傑就陳述了自己的冤情。武則天說:“既然你並未謀反,那為何要在供詞中承認呢?”狄仁傑說:“如果不承認的話,臣恐怕早就死於刑笞之下了。”武則天又問:“那你為什麼又要上謝死表呢?”狄仁傑一愣:“謝死表?臣從未寫過這個東東。”武則天把謝死表拿出來一看,才弄清楚是來俊臣偽造的。原來來俊臣除了刑訊逼供獲得供詞外,還炮製了大臣們承認有罪自願請死的表章,以製造所謂“鐵案”。於是武則天下令釋放了狄仁傑等七個大臣,後來她發現這件事是武承嗣與來俊臣合夥製造的冤案,從此對這兩人也懷疑起來。武承嗣之後又曾多次尋隙找碴要害狄仁傑,武則天一概不予理會。   狄仁傑憑藉自己的機智逃生後,開始反戈一擊。一次,他利用接近武則天的機會,敦請武則天迎回被流放到房州的廬陵王李顯,重立為儲。他的說辭非常巧妙:“如果立自己的兒子,您千秋萬歲之後,可以位列太廟,子孫祭祀受享無窮。如果立自己的侄子……臣沒聽說過侄子作了皇帝,不供自己的父母,卻把姑媽供在太廟裡祭祀的。”那時武則天也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不能不慮及自己身後的待遇,而且武則天對鬼神之說非常相信,狄仁傑的話,深深地打動了她。不久,狄仁傑又一次請求武則天恢復李顯的太子之位。武則天假裝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朕把太子還給你就是了。”說著命內侍拉開身後的幃幔,只見李顯走了出來,狄仁傑驚喜交加。武則天親手導演的戲劇性一幕,令皇子派大喜過望,而武承嗣則是失望透頂,就在李顯重新被立為太子的同一年,費盡心機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武承嗣鬱悶而死。   雖然武承嗣完蛋了,但是武姓族人並不甘心失敗。另一個武氏勢力的代表——梁王武三思也開始痴心妄想,太子李顯的地位並不穩固。尤其自己和武則天都已是風燭殘年,為了確保李唐神器的迴歸,防止武氏族人蠢蠢欲動,狄仁傑精心謀劃,把一大批有才能有實力又心向李唐的大臣推薦到要害部門任職,組建了一個強有力的復唐班底,以確保在自己身後,這個班底仍然能夠朝自己預先計劃好的路線前進。果然,神龍元年(公元705年),由狄仁傑一手提拔起來的宰相張柬之,趁武則天病重時,發動宮廷政變,擁戴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大唐的天下。這時,狄仁傑已經去世五年了。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品人錄》裡對這段故事概括得非常妙,他引用林語堂先生的話說:狄仁傑這個大偵探已經理清了破案的線索,安排了故事的結局,至於逮捕人犯之類的事,就不勞他老人家親自動手了。   狄仁傑在歷史上的另一個名聲是善於舉賢薦能。“桃李滿天下”這個成語就是出自狄仁傑。他先後推薦過李嶠、蘇味道、張柬之、姚崇、桓彥範、敬暉等,這些人精明幹練,廉潔正派,後來都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影響一直延續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對於少數民族將領,狄仁傑也能知人善任。契丹猛將李楷固(這位也在崇州案裡出現過)曾經屢次率兵打敗武周軍隊,後兵敗來降,有關部門主張殺了算了。狄仁傑認為李楷固有驍將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節,於是奏請授其官爵,委以專征,武則天接受了他的建議。果然,李楷固等率軍討伐契丹餘眾,凱旋而歸,武則天設宴慶功,舉杯對狄仁傑說“公之功也。”狄仁傑推薦張柬之為相時,張已經七十多歲了,武則天也嫌張年齡太大,聽了狄仁傑的推薦後,只是委任張擔任了洛州司馬。後來武則天又一次要求狄仁傑薦賢,狄仁傑說:“我上次向陛下推薦的張柬之,陛下還沒有起用呢。”武則天說:“朕已經拔擢他為洛州司馬了。”狄仁傑答道:“可是我給陛下推薦的,是做宰相的人材,不是僅僅能當一個司馬的呀。如果陛下只想找一個能處理朝中政務的人,現在的李嶠、蘇味道他們綽綽有餘了,可是說到上馬能統帥三軍,下馬能治理國家,文武全材的能臣,我看只有張柬之一個人。”武則天終於把張柬之提升為宰相。當然了,狄仁傑推薦張柬之,部分也出自他復唐計劃的考慮。因為當時任宰相的李嶠、蘇味道都是文人出身,寫詩作文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幹這種大事膽略魄力則遠遠不夠。狄仁傑把文武全材的張柬之推上相位,也有選定他作為復唐計劃執行者的意圖。最後的結局證實,狄仁傑的知人之明一點也不是吹的。 狄仁傑在任待御史間,執法如山,鐵面無私,與左臺御史中丞(中央檢查機關的高階官員)來俊臣結下私恨,來俊臣性殘忍,經常誣衊公卿,武后陰縱甚慘,因而狄仁傑被來俊臣誣陷下獄。後貶為彭澤(縣名,在江西省北部)令。萬歲通天(公元六九六年)九月,武則天下詔,令天下勇士十萬之眾進攻契丹(當時少數民族,後建國號為遼)。十月契丹攻陷冀州(現在河北省中、南部),河北震動。 武則天調狄仁傑從彭澤到魏州(今大名)任刺史(州官),狄仁傑到魏州組織了反擊,擊退了契丹。冀州人民才免於繼續受戮殺和戰火的摧殘,並保住了唐王朝的疆土。神功元年(公元六九七年)回長安恢復相位。後又出任河北道行軍副元帥、安撫大使等職。狄仁傑在州時間雖短,但是勞苦功高,對唐王朝的社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魏州人民為給狄仁傑歌功頌德,於神功二年(公元六九八年)建造了祠堂,以報恩德。後來詞堂因亂而廢。一說因戰亂而毀;一說狄仁傑回長安,其子為所欲為,祠堂被群眾焚之。元和七年(公元八一二年)十一月,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根據相(今安陽)、衛(今汲縣)、擅(今範縣)、貝(今武城)、魏(今大名)、博(今聊城)六州人民的意願,為紀念狄仁傑的功德,在原址(位置在今大名縣殷李莊鄉孔莊村西北里許),重建了詞堂及詞堂碑。此碑由馮宿撰文,胡消書丹現重建的堂已毀。我們現在僅能看到的“人唐狄梁公祠堂碑”比最初的祠堂晚一百一十四年,距今已一千一百七十四年的歷史.(見照片,今在大名縣城東五華里) 狄仁傑於武則天久視元年(公元700年)九月病逝,朝野悽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罷朝三日,贈文昌右丞,諡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按照遺願埋葬於魏州(今邯鄲市大名縣西南臨漳縣狄丘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Linux下用一個網絡卡繫結多個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