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蕭歷史文社

    天子秋闈在封建時代是非常普遍了,在清朝的時候達到高峰,縱觀整個清朝木蘭圍獵幾乎貫穿整個清朝歷史,幾乎所有的皇帝都參與了木蘭圍獵,從清朝留下的史料來看,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休閒目的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日理萬機有些皇帝甚至一輩子離不開皇宮,而歷朝歷代都有秋闈的傳統,這也是皇帝一年都難得的休息機會,可以暫時避免朝政朝廷和國事的打擾,安心休假的最好時機,同時打獵也是古代最好的健身方式。只是這種很容易讓百姓覺得這個皇帝遊獵無度,無心國事。好在清朝政府有一個完整的制度,讓皇帝能夠在遊獵的時候不耽誤國政。

    二、 軍事演習

    透過遊獵進行軍事演習最早應該出現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剛剛即位為了訓練騎兵為後來擊敗匈奴奠定基礎。而清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以武力入主中原的朝代,清朝的皇帝自然非常注重武力。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就必須時刻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來鎮壓漢人的反抗,透過木蘭遊獵,清朝皇帝可以透過這個平臺來檢閱軍隊力,訓練軍隊,從而保持清朝軍隊的戰鬥力,維護清朝的統治。

    三、檢閱皇室成員

    滿族人非常注重武力,清朝皇帝更是這樣,縱觀整個清朝都有這麼一個傳統,那就是透過木蘭圍獵來考驗皇位繼承人。根據《清史稿》的記載:乾隆皇帝就是在康熙木蘭圍獵中走進的康熙的視野,最終幫助其父雍正取得皇位,同樣乾隆皇帝晚年,由於自己的兒子幾乎都先他而去,曾經萌發了將皇位傳給自己的綿恩,也正因為他綿恩在木蘭圍場的出色表現,然而同樣是木蘭圍場的出色表現,作為乾隆的孫子綿寧由於十歲的時候跟隨乾隆出獵時候獲得一隻鹿而最終獲得乾隆的喜愛,幫助父親取得皇位。而道光皇帝晚年也曾經用遊獵來考驗咸豐和恭親王奕訢,最終咸豐憑藉著一套悲天憫人的言論擊敗的圍獵過程表現英勇的恭親王,最終取得了皇位。這也埋下後來清朝覆滅的苦果,咸豐即位之後,清朝便開始走向滅亡。

  • 2 # 歷史勾陳

    何為“木蘭”?何謂木蘭圍場?

    “木蘭”在滿語中是“哨鹿”的意思。

    什麼是“哨鹿”呢?清代滿族人會用白樺木製成一種笛子或者口哨,用這種笛子、口哨能夠吹奏出雌鹿求偶時發出的聲音。吹奏這種笛子和口哨,引誘雄鹿出現,就叫“哨鹿”。

    所以,“木蘭”,就是用哨鹿的方式圍殺雄鹿的狩獵。後來,木蘭指狩獵,木蘭圍場指狩獵場地。

    木蘭圍場在哪裡?

    木蘭圍場,在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東北部的圍場縣,這是一個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只要走進河北圍場縣,到處可以看到掛著“木蘭圍場”,“木蘭秋彌”牌子。現在這裡有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是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也是人類避暑的勝地。

    是誰設定了木蘭圍場?目的是什麼?

    康熙大帝設定了木蘭圍場。

    康熙評定“三藩之亂”以後,看中了這塊兒美麗的塞外地域,就劃出1萬多km2的場地作為皇家獵苑,然後將場地分為72個小圍場,每次狩獵時候,選擇幾個區域狩獵,以便圍場的野獸能夠正常繁衍生息。

    目的是什麼呢?

    一是為了不忘本。滿族人祖先生活東北草原與密林中,世代過著捕魚狩獵的生活。紀念祖先。

    二是為了“肄武綏蕃”,也就是練兵習武。1640年,滿清貴族的鐵騎橫掃南北,在兵燹的餘燼中建立了大清帝國。可以說,滿族是靠武力、靠八旗子弟的驍勇善戰得到了天下,所以,有清一代,尤其是清朝前中期,非常重視強身健體,操練兵丁,皇家選擇繼承人也多以武藝論高下。

    三是政治目的:狩獵是聯絡蒙古族貴族、並向其他部族示威(展示愛新覺羅家族強大)的政治活動。

    四是休假娛樂目的:木蘭圍獵慢慢失去政治功能,成為皇族貴公出遊的活動。

    300多年過去了,木蘭圍場還保留著當年帝王狩獵的蹤跡,其中最有名的是乾隆的“打虎洞”了。據說1752年秋季,乾隆率領眾人在木蘭圍獵,看到老虎,用祖傳的虎神槍將老虎擊殺。下面這張圖儲存在承德避暑山莊——乾隆木蘭秋彌圖。

    今天木蘭圍場已經是野生動物保護區,人們嚮往的避暑聖地。

  • 3 # 當狗容易做人難

    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為了鍛鍊八旗子弟的弓馬騎射能力,開設“木蘭圍場”進行射獵活動,從此以後每年的七、八月間清朝皇帝都會在此行圍狩獵,是清朝前期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史稱“木蘭秋獮”。除了練兵外,每年的“木蘭秋獮”也是皇帝接見蒙古王公、加強聯絡的重要政治活動。

    清朝“圍獵”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當時後金剛剛征服蒙古諸部,用聯姻、結盟立誓等手段建立了初步聯絡,但是關係並不穩固。因此努爾哈赤、皇太極就舉行“圍獵”活動來加強聯絡,一方面是展示八旗精兵的勇武震懾蒙古諸部,另一方面是用打獵的機會施展各種懷柔政策,最終使蒙古貴族甘願歸順。

    滿清入關後要全力經營中原、江南地區,“圍獵”活動就暫停了,一直到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清朝在關內的統治基本穩固後才有了精力再次經營關外地區。1681年康熙北巡,在今天內蒙古昭烏達盟、卓索圖盟、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蒙古四旗的接壤處劃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圍獵場,這就是“木蘭圍場”。

    “木蘭圍場”所處的位置戰略地位重要,北控蒙古、南護京津,在此進行“軍演”能夠加強清朝對於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的管理,進而鞏固邊防。

    “木蘭圍場”經過經過前後一百多年的新建和擴建,根據不同的地形和獸類分佈分為72個小型圍區;同時為了方便皇帝出巡住宿,從康熙四十一年開始在北京至圍場的沿途設定了許多行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承德避暑山莊。每年的“木蘭秋獮”場面浩大,狩獵活動可持續半個月以上。

    每次狩獵,先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按預先選定的範圍形成一個包圍圈,並逐漸縮小,將動物往裡面趕。然後士兵吹起木製的長哨模仿雄鹿求偶的聲音,吸引雌鹿過來,雄鹿為爭奪配偶也會隨之而來,其他野獸則為食鹿而聚攏。等包圍圈縮得不能再小了,大臣就奏請皇上首射,皇子、皇孫隨射,然後其他王公貴族騎射,最後是大規模的圍射。

    “木蘭秋獮”是作為清朝前期重要的大典存在的,在康熙、乾隆兩朝最為盛行,是清朝強大國力的體現,從康熙至嘉慶140年間先後在“木蘭圍場”舉行了105次圍獵活動。道光繼位後國力日衰再也無力舉辦規模這麼大的活動,“木蘭圍場”逐漸衰落下去了。

  • 4 # 學海滄瀾

    木蘭秋圍是清代的定製。木蘭位於現在河北承德,每年秋季清代皇帝率領宗親王公大臣前往木蘭進行圍獵活動。圍獵是為了多重目的,並非簡單的檢閱八旗將士。主要目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巡邊,安邊。木蘭再往北部就是蒙古居住地區。蒙古族與滿清皇族不僅結成姻親,而且雙方軍事聯盟。然而,蒙古族內部不同部落之間也是爭鬥的一地雞毛。康熙年間持續到乾隆的準格爾擴張不斷。為了維護清皇帝的無上權威,皇帝的秋圍獵彰顯武力和解決不同部落的爭議,甚至是各方爵位的冊封很大程度上都在圍獵中實現。

    二,滿族繼承北方民族的春遊秋圍的習慣傳統。自遼代以來,四時捺波bo制度。一年四季皇帝到不同地方遊獵和處理政務。清代皇帝繼承這一習俗,春季一般到北京近郊耕種,秋天圍獵,夏季承德避暑,冬季盛京朝聖。這是滿族作為北方少數民族的重要特性。

    三,不忘滿族打天下的勇猛習性。滿族作為一支人數減少,戰鬥力強的軍事政治組織,打敗大明王朝,征服整個中國。為了維持滿族八旗子弟的勇猛和軍事技能,圍獵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秋獵也是八旗子弟體現自己軍事技能,獲取清皇帝賞賜的好機會。因此,被徵兆參加秋獵就是遇上榮譽,取得好成績更是走向晉升的好機會。

    當然,木蘭秋圍的圍場是由專門兵丁把守,周圍的一般民眾不得擅自闖入圍場,更不得打獵。否則就會收到嚴重懲罰。這些秋圍活動也形成了固定的旅遊景點,當地的生活習慣。因此,木蘭秋圍的內涵和形式極具歷史意義。

  • 5 # kissass

    (一)清王朝自設立木蘭圍場之後,每年都要在這裡以行圍狩獵的方式演練軍旅,推行“肄武綏藩”的國策,從而達到控制蒙古、震懾沙俄、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北部邊防的目的。木蘭圍場實際上已成為清政府的主要政治、軍事活動場所。就跟現在國家舉行的閱兵演戲類似吧

    木蘭圍場圖

    (二)

    清軍入關後,鑑於蒙古族入主中原後卻戰鬥力下降。而同為遊牧民族的滿族就想改變這種後果。所以開展這項活動,維繫他們的尚武精神,強調對弓馬之術的重視,甚至在圍獵時收穫多者加官晉爵,皇子甚至增加成為皇帝的機會(滿族不是立長為太子)。

  • 6 # 號角催人紅旗飄

    木蘭在滿語中是哨鹿的意思。每年秋天清朝皇帝在熱河接見蒙古各盟各旗的王公,一邊打獵射鹿一邊處理王公間的事務瞭解牛羊水草邊界安寧人口增減等,並在萬樹園賜宴吃燒烤看布庫較力等,並賞賜蒙古王公珍寶衣飾兵刃馬具等,皇帝還為有的青年王公賜婚指婚。但為什麼選在熱河不在北京呢,因為蒙古王公談痘色變,沒出過水痘的蒙藏王公活佛有很多進京覲見染痘而死。一方面水土不服一方面認為北京夏天太熱,那麼為什麼不在老家奉天呢,因為對於準格爾部等部盟相對遙遠,所以康熙決定在熱河建行宮,木蘭秋獮。

  • 7 # 滿樓書坊

    木蘭圍場位於目前河北承德以北,這也是清朝歷時兩百餘年的皇家獵苑,也是清朝各代皇帝舉行“木蘭秋獮”之所。

    所謂木蘭,即滿語之哨鹿之意,即透過哨聲引誘鹿群,進行圍獵。

    而所謂“木蘭秋獮”,即康熙年後,清朝皇帝每年或隔年都要率皇族子弟、王公大臣和八旗來此舉行圍場射獵。

    據統計,從康熙到嘉慶的一百四十多年裡,清朝共舉行木蘭秋獮105次,而類似的活動,也有著多重的意義。

    眾所周知,滿人來自關外,他們習慣了故地涼爽的夏天而難以適應北京城的酷熱,所以每到夏天,他們往往會熱河行宮(即承德避暑山莊)避暑,相當於休閒度假的性質。

    之後,一行人才會前往木蘭圍場進行“秋獮”活動,而這樣的圍獵,首先是娛樂活動,因為滿人自古以漁獵起家,舉行類似的活動也表示不忘故本。

    其次,透過圍獵活動,可以鍛鍊皇族子弟,以保持其固有的勇猛本性,而不至於陷入錦衣玉食的富足而喪失銳氣。換句話說,把他們拉到野外吃點苦。

    其三,對於參與“秋獮”的數萬名八旗官兵來說,除了護衛任務之外,圍獵本身也相當於一次演習,清朝皇帝也是要透過這種規定性的活動來考察八旗部隊的排程和軍事能力。

    其四,“木蘭秋獮”本身也有武力示威的政治目的和戰略意義。要知道,有清一朝,滿蒙是半臣屬性的結盟關係,蒙古部落對於清朝邊疆的安定至關重要。

    因此,每次舉行“秋獮”,蒙古王公也都要來參加,其中既有聯絡感情的成分,也需要處理一些冊封、調解各部落之間的矛盾等政治事務。

    從最後這點來說,“木蘭秋獮”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圍獵活動或說軍事演習,而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活動,這對於清朝的穩定有著重大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持續性的舉行“木蘭秋獮”,說明清王朝還是有活力的,在嘉慶之後,類似活動基本停頓,尤其在晚清時期,再未舉行過一次“秋獮”。

    而其中原因,多是因為皇帝年幼,或者體弱,或者不重視。由此,皇帝困守深宮,於外界幾無所聞,這對於皇帝本身的見聞和施政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 8 # 大福讀史

    這個問題需要清朝皇帝自己回答,恰好乾隆有過這麼一番解釋。1742年,準備前往木蘭圍場巡幸的乾隆帝收到一封臣下的奏摺,這位名叫叢洞的雍正朝老臣在奏章中委婉地提醒乾隆帝以政務為重,剛剛即位不要總是貪圖享樂。為此,乾隆帝專門下達了一封諭旨,告訴叢洞以及其他臣子自己的所思所想。

    “古者春菟夏苗秋獮冬狩,皆因田獵以講武事。我朝武備超越前代,當皇祖時屢次出師,所向無故,皆因平日訓肆嫻熟,是以有勇知方,人思敵愾,若平時將狩獵之事,廢両不講,則滿洲兵弁,習於晏安,騎射漸至生矣。皇祖每年出口行圍,于軍伍最為有益,而紀綱整飭,政事悉舉,原與在京無異。皇考因兩路出兵,現有徵發,時以暫停圍獵,若在撤兵之後,亦必舉行。況今昇平日久,弓馬漸不如前,人情狃於安逸,亦不可不加振厲。朕之降旨行圍,所以遵從祖制,整飭戎兵,懷柔屬國,非馳騁畋遊之謂。至啟行時,朕尚欲另降恩旨,加恩賞賚,令其從容行走,亦不至苦累兵弁。朕性耽經史,至今手不釋卷,遊逸二字,時加警省,若使逸樂是娛,則在禁中,縱所欲為,罔恤國事,何所不可,豈必行圍遠出耶?朕廣開言路,叢洞胸中所見,即行陳奏,意亦甚嘉,但識見未廣,將此曉諭知之。”——《清高宗實錄》卷136

    其一,自古以來,有志於天下的帝王都比較重視武事。況且滿洲八旗以騎射取得天下,康熙時代更是將清朝的武功推到了極致。為何滿洲八旗入關數十年還能保持戰鬥力?乾隆認為與康熙皇帝設定的木蘭秋獮活動是分不開的。試想成吉思汗閒暇時便常常帶領部下圍獵,就是為了時常鍛鍊蒙古將士,使其不至於弓馬生疏。況且清朝行圍有嚴格的制度,行圍全程等同於行軍打仗:行軍、出哨、布圍、合圍、射獵、罷圍、安營等,行圍制度裡都有嚴格的規定。參加行圍的不論是清軍還是蒙軍,若有違反者,必將會被治之軍法。如此,參加圍獵的清軍必定會得到鍛鍊。故而,雍正即位後仍然沒有停止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獮。到了後來所以停止,不過是權宜之計,只是為了調集兵力前往清朝西北和西南邊疆平定叛亂。此外,正是因為雍正朝遺留下來的邊疆問題,也使得乾隆不敢放鬆軍事。正如乾隆即位時說過的,“以皇祖(康熙)之心為心”。所以,乾隆享受著雍正勞心費力經營十三年的成果,不僅國庫充盈,而且各項軍國制度也普遍完善;故而,他不僅要維持先祖奮鬥的成果,還要做進一步的開拓。後來乾隆帝所謂的“十全武功”也是與木蘭秋獮分不開的。

    其二,進行木蘭秋獮時,無論是青海蒙古、喀爾喀蒙古、內蒙古四十九旗,還是察哈爾八旗等,這些王公們都會參加。環顧清朝周圍,唯一有能力和清朝角力者除了沙皇俄國幾乎沒有第二人。所以對於蒙古地區遮蔽中原北方的重要性,乾隆帝十分清楚。何況,乾隆正打算徹底解決雍正朝時代遺留的例如準噶爾、西藏、青海以及西南改土歸流的問題,故而乾隆十分需要蒙古地區的穩定和支援。屆時,清朝不僅可以掌握蒙古高層的最新動態、獲得蒙古王公的支援,還能清楚瞭解沙俄在清朝邊境的具體動態。最後,乾隆告訴叢洞。他自幼熟讀經史,能深刻洞悉歷朝歷代的興衰緣由。如果皇帝想要享樂,清朝疆域之廣,何必要來到木蘭圍場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基礎劍法招式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