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16219450500

    作者介紹: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鉅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華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鉅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70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採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復活》 簡介:

    作於1889-1899年。主人翁聶赫留朵夫公爵是莫斯科克拉斯諾貝爾斯克地方議會的議員,也是地方法院的陪審員。有一次,他在審理一起毒害人命案時,發現了一名年輕美貌的妓女流寶芙。他認出了這個流寶芙實際上是多年前他在姑媽家認識的一個養女瑪絲洛娃,當時大家叫她卡秋霞。聶赫留朵夫曾經愛過她,後來又玷汙過她。法庭判處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做四年苦役。瑪絲洛娃聽到判決後呼喊自己沒罪。聶赫留朵夫心中有愧,決定幫助她上訴。他回憶過去與瑪絲洛娃在一起的時光,非常愧恨自己過去對她的拋棄,覺得如果必要的話,情願跟她結婚。他去探望瑪絲洛娃,瑪絲洛娃告訴他自己懷孕後,得知聶赫留朵夫路過當地不下火車時,去火車站去找,一節一節車廂地找,見到了在車廂裡喝酒的聶赫留朵夫,她拍打車窗,但沒有反映。她覺得自己受騙了,從此不再相信男人,而只是利用男人。聶赫留朵夫決定同瑪絲洛娃結婚,只有這樣,才能使她免除徒刑。但瑪絲洛娃不同意。聶赫留朵夫一方面把自己土地以極低的租金租給農民,然後又把租金散發給農民。之後,他來到彼得堡全力為瑪絲洛娃上訴,但遭到親友的白眼。上訴沒有成功,在炎熱的七月,他同瑪絲洛娃一道前往西伯利亞流放。他設法把瑪絲洛娃調到了政治犯的隊伍裡,在這裡,瑪絲洛娃感到自己受到了公正的待遇,性情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這裡,一個名為西蒙松的政治犯愛上了瑪絲洛娃,在愛的感召下,瑪絲洛娃復活了原來純潔、明朗的天性。西蒙松和瑪絲洛娃還準備結婚,聶赫留朵夫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為瑪絲洛娃找到自己的幸福而感到高興。然而,聶赫留朵夫對這幾個月來的耳聞目睹感到苦惱,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罪惡,後來,他在《聖經》中找到了答案:人不但不可恨仇敵,而要愛仇敵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兩條主要的平行線索和一條聯結性次要線索結構而成的,整體上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後“一切都翻了一個身,一切都剛剛安排下來”的那個時代在政治、經濟、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說透過安娜——卡列寧——渥倫斯基線索展示了封建主義家庭關係的瓦解和道德的淪喪;透過列文——吉提線索描繪出資本主義勢力侵入農村後,地主經濟面臨危機的情景,揭示出作者執著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麗——奧勃朗斯基這一次要線索巧妙地聯結兩條主線,在家庭思想上三條線索相互對應、參照,勾勒出三種不同型別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這種建築學而自豪,圓拱將兩座大廈聯結得天衣無縫,“使人覺察不出什麼地方是拱頂”。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絃。

    安娜第一次出現時的音容笑貌令人難以忘懷:她姿態端麗、溫雅,一雙濃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顯現出來。在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現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們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謎。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辦下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大官僚卡列寧。婚後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於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託在兒子身上。渥倫斯基喚醒了她晚熟的愛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膽地愛,不願像別特西公爵夫人那樣在家宴上公開接待情人;也不願接受丈夫的建議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關係,偷偷與情人往來;終於衝出家庭與渥倫斯基結合,公然與整個上流社會對抗。從此安娜失去了一個貴族婦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權利,除了渥倫斯基的愛,她一無所有,因此,她熱烈而執著地獻身於這種愛。確實,在國外,在渥倫斯基的莊園裡,安娜曾體驗過短暫的“不可原諒的幸福”。她丟棄母親的天職,但內心無法平息因失去愛子而產生的悲傷;她想昂起驕傲的頭,宣稱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卻擺脫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識。她的靈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擲的、囿於自我的對渥倫斯基的愛又不可能得到相應的感情反響,安娜絕望了,她在臨終前滿含怨憤地喊出:“一切是虛偽、全是謊言、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創作過程中有過極大變化:從一個低階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寫成真誠、嚴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女性。托爾斯泰透過安娜的愛情、家庭悲劇寄寓了他對當時動盪的俄國社會中人的命運和倫理道德準則的思考。作家歌頌人的生命力,讚揚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時,他又堅決否定一切政治、社會活動(包括婦女解放運動)對改善人們命運的作用,強調母親——婦女天職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觀的矛盾構成安娜形象的複雜性。一百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臺、銀幕、熒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動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讀者,這正說明安娜形象的藝術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則是托爾斯泰式主人公中自傳性特別強的一個人物,他在托爾斯泰的創作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在他身上藝術地再現了作家世界觀激變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從結構安排來看,列文的幸福家庭與安娜的不幸家庭互為對照,但從思想探索來看,列文婚後卻產生了精神危機,他為貴族階級自甘敗落而憂心忡忡。他研究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討人生的目的,但卻毫無出路。羅曼·羅蘭指出,列文不僅體現了托爾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觀點,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戀愛,他倆婚後的頭幾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憶的搬演。同樣,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爾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憶”。而作品的尾聲“則是作者本人趨向精神革命的過渡”。

    彼得堡貴夫人安娜是皇室後裔,大官僚卡列寧的妻子。她的哥哥奧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過著放蕩的生活。他與過去的家庭女教師發生暖昧關係,妻子道麗發覺後,非常痛苦。安娜為了調解哥嫂糾紛來到莫斯科,在火車站與近衛軍軍官渥倫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風姿和笑容中蘊含的一股被壓抑的生氣使渥倫斯基為之傾倒。

    與此同時莊園貴族列文也來到莫斯科,他已年過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決定向他青年時代就喜愛的吉提求婚,而當時吉提正迷戀著渥倫斯基,她拒絕了列文。但渥倫斯基見到安娜後就不再與吉提交往。安娜的到來使道麗和丈夫言歸於好,卻使道麗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

    列文回到鄉下,埋頭從事農業改革,希望以此忘卻個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嘗試養育優種牲畜,引進農業機器,但總不能得到應有的效益。

    安娜在歸途中發現渥倫斯基也同車而行,她心神不寧,卻又興奮,回到彼得堡後,安娜和渥倫斯基在社交場合經常相遇,在一次宴會上渥倫斯基向安娜表白了愛情。他們兩人單獨在一起時間過長,引起人們議論,回到家卡列寧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禮儀、遵守婦道。而這種官腔和說教反而使安娜關閉了心靈之門,從此她陷入情網而不能自拔。安娜與渥倫斯基的關係在賽馬會上終於暴露:當渥倫斯基的馬摔倒時,安娜的態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認了她是渥倫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寧卻要求安娜一切維持現狀,只是不許在家裡接待渥倫斯基。

    列文在農村常和農民一起勞動,嚮往過一種全新的生活,像農民一樣樸實,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場,在國外療養後即將回來,又激發了對她的愛,列文再次求婚,他們終於結合了。婚後住在莊園裡,過著美滿的生活,但是列文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農業上的各種設想常常失敗,農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種股東聯營方式,使農民和地主同樣得益,達到“以利害的調和和一致來代替互相仇視”,但各種新方法、新措施都無效。他不知道該如何生活,苦惱得幾乎自殺,最後從一個老農那兒得到了啟示:“人活著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靈魂,為了上帝。”

    安娜的處境越來越糟,她懷了孕,分娩時又患產褥熱,幾乎死去,病危時她向丈夫請求寬恕,並希望他與渥倫斯基和好,卡列寧出於基督徒的感情答應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癒後又無法繼續與丈夫生活下去,終於不等丈夫同意離婚,就與渥倫斯基一起到國外去了。在歐洲旅行三個月回來,安娜思念兒子,在謝遼沙生日時,她不顧一切撞進自己住過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兒子她激動異常,母子倆緊緊擁抱,難分難捨。直到卡列寧走進兒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離去。從此,安娜永遠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得不到離婚許可,與渥倫斯基只能是非法結合,上流社會的大門對她緊閉,處處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獨地住在渥倫斯基的莊園裡,想方設法消磨時間。當渥倫斯基一人外出時她就懷疑他另有新歡,因此兩人發生口角。一次在爭吵後安娜陷入絕望境地,一面寫信發電報,一面追隨渥倫斯基到了火車站。這時,她朦朧中想起他們第一次的相見以及當時一個工人被軋死的情景。這彷彿暗示了她的歸宿。安娜向正在駛來的火車撲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滅了,她的痛苦也永遠擺脫了。

    1805年,法國和俄國之間關係惡化,即將發生戰爭。然而在俄國上層社會,人們的生活依舊恬靜悠閒,社交舞會照常舉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決心幹一番事業,就提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奧斯特里茨,他參加聯軍與法軍的會戰並受傷。斯托夫伯爵家,他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那塔莎。愛情使他振作起來重新投入生活和事業。俄法戰爭爆發,安德烈奔赴沙場院,在波羅金塔會戰中受重傷。他忽然體會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過程。從那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靜地走到終點。

    與安德烈的故事平行發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衝動、善良真誠的年青人,憑著繼承一筆可觀的遺產,他成了上流社會矚目人物。勢利庫拉金公爵便把放蕩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嚮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淫的貴族群中屢次受挫。衛戰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並經受了戰火考驗。後被法軍逮捕。在戰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使他深受感動。在俄華人民打擊下,法軍潰敗。彼埃爾被游擊隊救出,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後,他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的秘密組織,而那塔莎則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鑑賞與評析

    《戰爭與和平》充滿信仰和對現實的領會,表現出積極、樂觀、熱愛人生和自然的進取精神。其內容規模龐大,人物眾多,精彩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動人的場面層出不窮,紛繁的事件互相交錯。整一部史詩性的作品,儘管內容複雜、卷帙浩繁,但線索清晰,結構完整。作者把當時的重大歷史事件和人們的社會生活都以“戰爭”與“和平”為中心加以安排。重要的歷史人物只在他們歷史活動的重要時刻出場,而幾個貴族家庭的歷史則是小說的基本內容。托爾斯泰以深摯的感情,優美、深刻的筆觸創作了一部壯麗、精美的文學精品。作品中的景色描繪與人物內心世界緊密相連,如奧斯特里茨的天空,春天的白樺 林都跟安德烈的心理變化密不可分。整部作品的語言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在優美的散文中插入大段雄辯力的議論,直接表達作者的歷史、哲學觀點,是這部鉅著的又一藝術特色。

    在刻畫人物形象時,托爾斯泰表明人生比一個人更強大,命運如何對待我們每個根本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積極感受。在充滿悲劇和苦難畫景的戰爭部分,他集中描寫有本能智慧的人——以“耐心”為座右銘的庫圖佐夫;快快活活上戰場、穿上乾淨的衫赴死、只求投奔造物主的農夫們;在汙濁和飢餓中為自己的憧憬而滿面笑容的法軍俘瞄。而才智過人、性格堅強、內心豐富的安德烈,感情衝動、善良真誠的彼埃爾,美麗動人、純潔自然的娜塔莎也在戰爭與和平中接受洗禮立於讀者眼前。

    小說最突出的藝術成主是那氣勢磅礴、宏大複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佈局。托爾斯泰一天才之筆,遊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他把一幅波瀾迭起又層次井然地向前推進著的歷史畫卷寫得有聲有色。有張有弛而又富於變化,構成了完整的格局。同時,作者還在該書中塑造了數以百計的性格迥異、血肉豐滿的人物。他涉及生活的各個層面,既有千差萬別的個性,又共同體現著鮮明的俄羅斯風情,令人讀來生動親切,不忍釋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豆腐的滷水可以做豆腐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