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3
回覆列表
  • 1 # 一郢

    《老子》 勇於敢則殺

    原文: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wù),孰知其故?

    翻譯:敢於勇猛的就會死於勇猛,不敢於勇猛的反而因此存活,這兩種行為的結果,有利(活)有害(殺)。天道所厭惡的,又有誰能知道呢?

  • 2 # 散落君

    這句話要結合老子的思想來理解。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是“柔弱勝剛強”,所以他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在老子看來,越是柔弱,越是能夠堅持到最後,獲得最終的勝利。越是剛強,越有可能半途翻車,銷聲匿跡。

    就像牙齒比舌頭剛硬,可牙齒一定會比舌頭先脫掉。堅持到最後的,就是那看似柔弱的舌頭。

    明白這點,再來看老子的“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意思是一致的。勇敢的、堅強的很難堅持在最後,而柔弱的反而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 3 # 羊大大羊羊羊

    勇於表現兇狠果敢的人,勢將帶來殺身之禍;勇於表現不兇狠不果敢的人,才能存活起來。這兩者有利有害。自然大道就是厭惡勇於果敢的人,這又有誰知道它的原因呢?因此即使是聖人還是很難了解這道理。自然大道不競爭而善於取勝,不說話而善於感應,不召喚而自動到來,胸懷寬廣而善於謀畫,上天所佈下的天網雖是寬廣的,稀稀疏疏,卻絲毫沒有漏失!

  • 4 # 晨林6322842661576

    老子《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意思是敢於勇猛的人就反而先死,不勇於勇敢的人反而就生存下來。

    用來比作物體,像好像越鋒芒銳利的東西就越先毀壞。例如家中鋒利的斧頭,人們總是喜歡先拿它去劈柴那它肯定先毀壞。而生繡斑斑的斧頭,人們總是不喜歡去觸碰它,它反而能安然無恙。

    用於比作人。就好像在戰場上越不怕死勇於衝在最前面的戰士就越容易被子彈擊斃。而怕死躲在後面的戰士離敵人的距離遠。子彈就打不著,反而能平安無恙。

  • 5 # 網信快訊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殫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勇氣如果用在逞強好勝上就會遭到誅殺;只有忍辱負重、收斂鋒芒、安靜謙和的勇氣才能生存。這兩種勇氣,有的得到上天的護佑,有的遭受上天的懲罰。上天的好惡,又有誰能知道它的標準呢?上天的法則就是:不用爭鬥卻善於取得勝利;不用宣揚自然是人心所向;沒有強制的號令自然成為萬物的歸宿;平和自然而眾生各安其位,一切安排都在不言中。這種法則大到包羅永珍,好象不嚴密、不精確,卻沒有誰可以擺脫它的控制。“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老子這裡提到的勇氣有兩種:一種是“勇於敢”;一種是“勇於不敢”。第六十七章說:“慈,故能勇”。可見,真正道所提倡的“勇”是來源於“慈”的,是以“慈”為根本的。那麼以“慈”為根本的“勇”又是怎樣的呢?就是“勇於不敢”。“勇於敢”一般來說就是爭強鬥狠,最終的結果不是殺傷別人就是殺傷自己。殺傷自己固然不好,殺傷別人從長遠來說也是殺傷自己,因為種下了殺機。“勇於敢”是不講“慈”的,所以是非道的行為,“勇於敢”的結果必然是遭到誅殺。“勇於不敢”就是勇於堅守“道”。“不敢”的意思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敢觸犯“道”。這比通常意義的“勇敢”需要更多的勇氣。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有人以你的生命為要挾逼著你去殺人,你是去殺還是不殺?不殺,立刻就是死;殺,至少暫時可以活著。殺和不殺,哪一種是“敢”,哪一種又是“不敢”呢? 真正的“勇於不敢”的含義是“寧捨身命,終不作惡”。一切取捨不是以自身安危得失為依據,而是完全地遵循於道,只做從道的角度上看應該做的事情。“不敢”的本質是“敬畏天道”。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聲名素佳的高僧,一天有一群人來質問他,說他讓當地一個姑娘懷孕生子了。他當然可以不承認,但是他知道如果他不承認,姑娘、嬰兒和姑娘保護的情人有可能都要死。所以他的選擇就是承認這個嬰兒是他的孩子。結果首先是被暴打一頓,差點被活活打死,好不容易恢復過來他還必須承擔起這個嬰兒的撫養責任。於是他用了十幾年含辛茹苦、忍辱負重地把嬰兒餵養大。直到那個冤枉他的姑娘良心發現承認自己的罪過,他所做的也不過是把已經長大的孩子還給他的父母。“勇於敢”和“勇於不敢”光從字面上去看沒有任何意義,要明白“勇於敢”和“勇於不敢”這中間區別的實質內容才是最重要的事。“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勇於敢”和“勇於不敢”,天所給予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待遇,為什麼呢?因為“勇於不敢”才是“同於道”——符合天道的,所以“道亦樂得之”。“勇於敢”只是非道的妄為罷了。冥冥中主宰萬物的天道又是怎樣是呢?就是:“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殫然而善謀。” 勉強地翻譯一下,就是:不依靠爭鬥也不必去爭鬥卻善於取得勝利;不用宣揚自然是人心所向,於無聲無息之中而報應絲毫不爽;沒有強制的號令自然成為萬物的歸宿;平和自然而眾生各安其位,一切安排都自然順暢、天衣無縫。 天道的一切都是依循自然的。不爭而善勝,就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爭”的道理;不言而善應,就是“天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的道理;不召而自來,就是“執大象,天下往。”的道理;殫然而善謀,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道理。“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是現在最常見的一句話。每當有大貪巨惡落入法網,人們都會這麼說。其實天網比任何法網都要精密和嚴格。天網——大道至簡之處,其實就那麼人人皆知的幾條——真所謂“甚易知,甚易行”。但是有多少人能堅守奉行呢?總是自以為聰明,可以一手遮天,心懷僥倖,以逞私慾。自古以來,順道者昌,逆道者亡。敬天者生,逆天者死。這就是自然規律,看起來好象不起眼,誰犯了都逃不脫。兩千多年前老子的語錄至今仍舊光華燦爛。

  • 6 # 不胖的半卷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勇敢的人反而會比懦弱的人先死。但勇敢和懦弱,誰更有好誰不好,民眾會厭惡誰,誰知道其中的道理呢?

  • 7 # 四季文史

    “勇於敢則殺”是什麼意思?

    字面的意思是勇敢且膽大妄為,就容易招致殺身之禍。與之對應的還有一句:勇於不敢則活,意思是勇敢但謹慎行事,往往能夠保全性命。

    一、老子的思想如何理解。

    “勇於敢則殺”語出春秋戰國老子《道德經·天網恢恢》: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倘若有勇無謀,恣意妄為,就容易招致飛來橫禍;相反,如果有勇有謀,不逞匹夫之勇,就能明哲保身,就不會招致殺身之禍。老子講究自然規律,尊重自然,尊崇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勇敢與柔相得益彰,剛柔相濟就會順應天道,就會不滅,但如果勇敢與妄相搭,那麼就會背離自然,不遵循天道,就會自取滅亡。有些人會說老子宣揚的是懦弱、膽怯、退縮的心理,是一種膽小怕事、裹足不前的現象,但其實老子的思想暗含了辯證法的思想,天道不可違不是逆天行事,而是遵循自然規律。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正有此意。

    二、歷史上諸如此類的人物例舉。

    我們知道,在古代歷史上,有勇有謀,善於明哲保身著比比皆是。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王翦便是典型。王翦與白起雖然都是秦國大將,都曾立下赫赫戰功,但二者區別明顯。 白起是秦昭襄王看中的大將,秦昭襄王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蕩平中原,強令白起發動總攻,可白起不會以柔克剛,對主子的命令妄加拒絕,導致秦昭襄王賜劍自刎。王翦則不同,他是嬴政時期的大將,此人有謀於心。在攻打強大的楚國的時候,要求帶兵60萬,否則恐敵不過對方。秦始皇不以為然,命令李信20萬大軍前去攻伐。沒成想大敗而歸。秦始皇此時想請王翦再度出山(王翦此前要兵60萬不成,就佯裝生病告老還鄉了),王翦沒有在這個時候諷刺秦始皇,也沒有對嬴政的決策妄加評論,只是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60萬大軍,同時要求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一些基業。王翦此舉不是要挾嬴政,恰恰是留個“小辮子”給秦始皇攥著。可見白起跟王翦的區別,一個有勇無謀,一個智謀勇氣都堪稱完美,所以王翦能得以善終就不足為怪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孫臏,吳起、陸遜、岳飛等。這些人物都有過歷史的輝煌時刻,有的善始善終,有的卻為奸臣所害。所以要說“勇於敢則殺”是人的本性的話,那麼其悲慘的結局往往是逞口舌之快或不會“四兩撥千斤”,要說“勇於不敢則活”是內心的真實寫照,那麼也許延續了生命,但往往卻丟失了剛正不阿,或者是不敢直言進諫。要說二者的狀態孰是孰非不可以偏概全。往往勇於不敢則活者,缺乏勇於敢則殺者的勇氣和果敢;勇於敢則殺者,缺乏勇於不敢則活者的睿智和謹慎。

    三、現實意義與思考。

    現實生活中,往往想達到“勇於敢”和“勇於不敢”的結合點很難,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是,我們在“勇於敢”的時候,要多一點對時事的研判和考證,然後再“敢於”去做,往往不至於“不活”,同樣,我們在“勇於不敢”的時候,也要多一份勇氣和自信,只要胸有成竹,只要能對事物發展趨勢作出合理判定,那麼就不妨“勇於敢”。

    是非成敗、進退取捨往往就在一剎那、就在一念間。我們在作出判斷之前,務必對事物發展的前因後果有所洞悉,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是一樣的道理,加強學習和揣摩,趨利避害,力爭在“敢”與“不敢”之間、“有所為”、“有所不為”之間找到最佳契合點,才能在為人處世上游刃有餘。

  • 8 # 靈雲子

    勇於敢者殺,是《道德經》中的句子。意思是,凡是過於剛強的,容易受到傷害或者被幹掉。

    除了勇於敢則殺,還有一句:“勇於不敢則活”。另外還有兩個兄弟:“木強則折”,“物壯則老”,都和“勇於敢者殺”是一個意思。

    中國有句話叫:“槍打出頭鳥”。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懂得先保全生命。有生命在不怕沒機會翻身。難聽點講,就是不做二百五。中國有句古話:“留作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 9 # 梧桐樹邊羽

    “勇於敢則殺”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關鍵點是我們如今理解的“勇敢”在當時是兩個意思,搞清楚這兩個字分別的意思,再結合上下文,自然就能理解這句話。

    何為勇?有超出常人的勇氣,敢於堅持自己的是非觀和判斷,並且能夠不受外界威脅和影響,正確表達出來,這叫做“勇”。

    何為敢?有勇氣,有膽量。“敢”和“勇”比起來更講究的是作為人的本能,不懼怕危險並迅速面對,是一種執行力的表現。

    所以,“勇”是有心,“敢”是行動。

    而在這句話中,“敢”更多的意思是魯莽,是一時意氣,是匹夫之勇。做事不顧及後果,硬上。

    因為這是半句話,還有對應的一句話,是“勇於不敢則活”。

    翻譯成白話就是:“有勇氣並呈匹夫之勇的人一般都掛了,而有勇氣卻知道以柔克剛的人才能存活。”

    我們可以看出來,老子對“勇”和“敢”的態度。他是贊成“勇”,反對“敢”的。這是符合老子“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理念的。

    在《道德經》另一章(具體忘了),他曾說過:“慈故能勇”,意思是勇是出自慈悲心的。比如我們批評人,那說明是有慈悲心,想希望對方改掉毛病。如果沒有慈悲心,我們何必多嘴,管他是死是活?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這其實是兩種“勇”。“勇於敢”就是“不服就幹,絕對不慫”,這是絕對地“剛”,“勇於不敢”則是“考慮再三、權衡利弊”,這是知道變通的“柔”。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和其他人發生摩擦、甚至吵架動手,那種不服就乾的人有什麼下場?打贏了進局子,打輸了進醫院。而真正有思維地人是會根據情況認慫的,避免不必要的傷害。這不是沒有原則、沒有膽量的認慫,而是在權衡利弊得失下的退讓,才能稱之為“勇於不敢”。

    在老子的理論中,至柔則是剛,至弱就是強,不敢,乃是大勇。

    這也就是莊子的“無用為大用”的理論出處,說得現代點,就好像我們如今流行的一句話:“成為一個廢物,那就肯定不會被利用”。

    那麼這是不是一種消極的觀點呢?是不是凡事都退讓就對了?也就是說真的去做一個毫無利用價值的廢物?

    當然不是的。這只是對“勇”的兩種處理方式“敢或不敢”。首要的條件還是要“勇”,而並非因為“怯”而形成的“不敢”,因為“不敢”而失去是非判斷能力。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我們看原文: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這一章為我們貢獻了一個超實用的成語:“天網恢恢”。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就是你不用去管、去爭、去論、去辯,多行不義必自斃,天道不會放過他。

    這是有態度的,並非是非不分。

    老子還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不爭是大爭,最終會取勝;沒有一句話說,但天地自然執行良好;不刻意追求,而該來的自然會來。

    這裡是指大自然的態度。而我們遵從老子的“道法自然”,具備了和自然相同的態度、順應天道,儲存自己,在天道輪迴的時候,自然就會得到好的結果。

    韓信的胯下之辱,正是這種“勇於不敢則活”的最好的例子,如果當時“敢”於意氣之爭,“勇於敢則殺”,在鬧市直接和人幹起來,歷史的走向就完全有可能不一樣了。

    儲存自己,不受到無謂之人、事的傷害,追求自己的道,這就是“大勇”。

  • 10 # 真一道子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語出《道德經》第七十三章。這兩句話,發人深省。若是單從字面上解釋和分析,往往令人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有可能產生誤解。竊以為,欲若明白這兩句話,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勇”。

    什麼是"勇“?

    知恥近乎勇,見義能為可謂勇,殺身成仁可謂勇,遇萬難志不移可謂勇,立於危牆之下而不懼可謂勇,視死如歸可謂勇……以上所說的勇,都沒有爭競之行,也沒有強力而為。雖然都是“勇”的行為,但沒有“敢”的意思。

    “勇敢”一詞,有猛浪之意,屬於草莽英雄之舉。所以《大學》也說:仁、智、勇三達德。也就是說,勇者,首先當有仁心,若是沒有仁心,難免傷天害理;勇者,當有理智,若是沒有理智,難免濫殺無辜。智勇雙全者,比如越王勾踐,勾踐雖然勇猛,但是因為時運不濟,不得不臥薪嚐膽,一直等到了時機成熟後,才興兵伐吳,一舉戰勝了夫差。所以說,“勇於不敢則活”,敢與不敢,是智者的選擇,不是弱者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該如何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