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船伕
    這是一個斷章取義的誤會

    很多名言警句流傳於民間,因為人與人學識,方言,時間等等原因,往往會出現斷章取義的現象,就如談到太極拳是常常會說到的“四兩撥千斤”,卻很少有人知道還有重要的後半句:“四兩撥千斤,千斤力在後。”如果將這句話完整理解,就非常符合中華武術的思想。就如《神鵰俠侶》中金庸借楊過深谷奇遇解毒的獨孤求敗的劍意五鏡:

    利劍無意軟劍無常重劍無鋒木劍無儔無劍無招

    是不是發現與“四兩撥千斤,千斤力在後。”意境很接近,當你已經將千斤力練到極致的時候,就會慢慢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境界,別人(初級選手)的看似兇猛的千斤力,在高手眼中自然漏洞百出,高手只需在其破綻上點以四兩力道,對手就不攻自破了!

  • 2 # 園丁爹

    肯定是可以的,不過師傅必須是真正的太極傳人,絕對不能跟外家拳師傅學,否則一輩子都是練的太極操,永遠不能入門。

  • 3 # 冰雨在胡亂的拍

    很多人都在質疑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能不能以弱勝強,能不能四兩撥千斤?因為有號稱大師的人被打假,使很多人對太極產生了懷疑!可是太極拳做為古武術,是殺人技!當然能打,而且是最厲害的拳術!當然可以以弱勝強,四兩拔千斤了!至於怎麼打?首先必須得膽大,別人進攻的時候不能只是往後退!這個時候是考驗手眼身法步的時候!當對方用拳打向你的時候,你的腳步向斜上方進步,同時身體像門柱一樣旋轉,手畫弧形黏住對手手臂,順著來勁的方向引化!牽動對手的重心!這就是四兩拔千斤!如果對手重心不穩,造成我順人背的情況,你就可以自己的內外三合都合住勁,順著對手力的方向,擊打對手的重心要害!這只是說說能不能打,怎麼打!太極拳是高明的拳術,練好了可以以弱勝強,也能四兩拔千斤!

  • 4 # 動靜之機

    秤砣雖小可壓千斤,太極拳的應用就是巧妙的找到支點,然後在合適的地方使用秤砣勁,所以稱四兩撥千斤。不懂之人莫要妄加攻擊。

  • 5 # 八寶顛

    所謂的四兩撥千斤,我瞭解了兩種,一是借力使力,以柔克剛。我們首先得了解這個柔不是完全不用力,而是柔中帶剛。師傅教我時,一再強調我要松,但又不是松得無力,要帶掤勁。這個掤怎麼理解呢?有點象彈簧,初按似乎無力,但不可能按到底,有其反彈力在。用好這個掤就能使出四兩撥千斤中借力使力來,比如對方一拳打來,橫肘撥開,因為有掤勁在,所以既不會硬碰碰一下格開,也不會讓對方打中自己,再順勢握住對方拳,然後借對方拳擊打方向“捊”,有點象“順手牽羊”,這是一種。

    再一種四兩撥千斤就是推手裡的“拿”,包含有擒拿和關節技在,拿住對方要穴關節,讓對手有力無處使,這點我瞭解得不是很多,只被我師傅一次次拿得不能動過!

    認識我太極推手的師傅很偶然,也很幸運,讓我瞭解到了傳武的奧妙,以弱勝強,借力使力,四兩撥千斤並不是傳說,但就我認為,在兩人互相推搡還沒擺開架式打時,這推手最能發揮其最大作用。說白了,就是市井街頭的流氓架,你抓著我,我抓著你,揪領口,掐脖子之類時,太極推手能發揮其瞬間制敵的作用。

    我練過幾年散手,和太極師傅對練時,抱腿摔沒成功過(事先沒說抱單腿還是雙腿)

    這就是我的回答,望高手指點。

  • 6 # 九五太極養生

    以弱勝強,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從文字上來講都是一種形容詞,並且以對比的方式來說明柔弱勝剛強的狀況,比如你說一個人跑的快,你可能說那人跑的飛快,意思是像飛一樣!但是絕對不是說這個人真的會飛!所以,四兩撥千斤,不是告訴你真的就四兩勁能撥動千斤力!

    以弱勝強,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在兵法上是一種策略,是面對敵人示弱,製造假象,誘敵深入!精通孫子兵法的都知道以弱勝強是賭博,贏家都是以強勝弱!孫子是不相信以弱勝強,那是小機率事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不會拿國家民族的命運,去賭小機率事件。

    最後咱們說一下太極拳這個問題!讓你看到的,看不到的和實際表現出來的,呈現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你不能說看到的就說它真正的樣子,你認為太極拳就必須慢慢去打人嗎?

    但是無論怎樣,練習太極拳結果和目的一樣就是戰勝對手!可是今天呢,習練太極拳者都錯誤的理解要松到極致,勁就練出來了,其實多數練到最後手無縛雞之力,談何打人呢!

    很多人認為慢慢練就能打敗別人的快,事實呢一交手就被打的滿地找牙! 可以瞭解一下楊路禪當時雙手可以平抬三百多斤的小推車,以為他一個瘦弱老頭真的可以僅用四兩勁就可以打敗那些彪形大漢嗎?

    太極拳能做到以弱勝強,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要想做到,是需要你踏踏實實練功夫的,不是打打套路,練練推手就能做到的!

  • 7 # 世界東西

    感謝邀請。答案是肯定的。這裡需要提及的是,所謂的“四兩撥千斤”,嚴格講應該是:牽動四兩撥千斤。古拳譜《打手歌》上這樣寫道: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黏連隨不丟頂。” 據認為,古譜常常把推手也稱為“打手”。

    中國的國粹太極拳,遊走於剛柔之間,動靜之中。太極拳大師陳小旺認為:太極拳講求牽動四兩撥千斤。另外,他介紹:太極拳不光講求以柔克剛,還包括以剛克剛。

    陳小旺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以柔克剛,對方不用勁,我也不用勁,兩個人比誰的柔化水平高。如果一個人的柔化水平高,就能感覺到對方的變化,那麼再抓住對方的核心,再用勁發力,這就是剛柔;他柔,我比他還柔,他很輕的來了,我還能引著他變,他進攻我,我先探聽他的勁,最後抓住他的要害地方。

    本來是以柔克剛,怎麼變成以剛克剛的呢?這是因為,有時候兩人會同時發勁。這時候,就看誰的剛勁質量好。以剛克剛,比的是誰的基本功紮實,一個強,一個弱,一樣是剛能克剛。總之,以柔克剛是基本,但並不是全面,有的時候以柔克剛,還有一些時候是以剛克剛。

    太極拳名家崔應雷認為:太極拳優點是擅長擒拿、太極推手。具體表現在: (1)技術層面:一般擒拿拿關節、太極擒拿拿的是勁路(螺旋纏絲勁);(2)思想層面: 定、隨、舍,同樣體現四兩撥千斤。

    太極推手體現在太極八法: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它是太極拳所有拳勢的基礎。太極拳技擊離不開這八種勁。五行則是:進退顧盼中定(由此立於不敗之地)。

    可以說,太極拳的特點就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

  • 8 # 太極寄暢

    所謂“四兩撥千斤”是指身法、步法,而不是用小力去撥動大力!這句話首先是個比喻,而非量化的描述,這“四兩”之力是用來感知對手的動向的,而不是去阻攔變向之意,是跟著對方的力走的,這樣才會感知到對方的力什麼時候“引進落空”了,空了也是我轉守為攻的時機,此謂“合即出”(我蓄勢已足)。“發落點對即成功”是描述發力的要領技巧,不再贅述。

  • 9 # 賈義貞

    是一種竅門,力量差的太懸殊辦不到,只是個形容詞,還不如說期待對手偶然失誤,用力過猛,自己摔倒。但機遇是0。

  • 10 # 襄陽長風

    不符合物理原理,天方夜譚,只有質量越大,壓強和慣性才越大,一個90斤的人出拳發力能和泰森那樣兩百多斤的人比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豌豆什麼時候種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