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夢家輝

    兩個記錄都是常人很難能夠起及的,個人感覺還是一百米破博爾特的記錄更難。NBA單場100分相對來說是可以能夠突破的。

  • 2 # 夜盡天明06

    這些都是特定條件下特別人員創造出來的,想突破已經很難了,但個人感覺一百米這個可能性大一點,因為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一個人破百有點太不可思議。

  • 3 # 不太會懂球

    我又來了~

    平心而論,兩個都很難以打破,若要一定分個高低,我選張大帥的100分。

    道理很簡單,根據現代籃球的打法和戰術佈置,球員與球員之間的結合能力來講,張伯倫的100或許根本難以打破,每天看NBA,那個球員一場球能砍下來60分,都會是大新聞了,更別提更高分。

    為什麼沒有選博爾特的百米世界紀錄?道理也很簡單,因為以後的運動員訓練方式和能力,加長教練的指導和牽引,博爾特的百米世界紀錄也不是說難以打破,也是有機會的。

    總結: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不同類的運動有不同的方式和道理,再講了,記錄就是用來被打破的,誰都想看到奇蹟出現的那一刻。

  • 4 # 家俊奮鬥

    一百米記錄是博爾特2009年在德國柏林創造的9秒58.基本已經達到了人類極限了。NBA單場100分由上古神獸張伯倫創造的!兩個都很難,如果非要說哪個更難,相對來說我覺得破博爾特9秒58的百米記錄比nba的單場100分更難些!田徑100米跑也出現這麼多年了,牛人多的狠,之前鮑威爾保持過9秒77的記錄,後來博爾特跑過九秒六多,再到09年記錄的9秒58,可見博爾特的實力是多麼強大,9秒58基本達到人類極限,要想超越,難度很大。nba單場100分,難度也很大,畢竟張伯倫後,nba到現在還沒人拿到過,但隨著小球風盛行,三分更多,科比曾拿過81分,他也有過只打三節60多分的,更是在退役戰以三十好幾的年齡拿到60分,平時看新聞,曾也看到過有些籃球比賽中,有人單場拿過100多分,只是不是在nba,但隨著nba不斷髮展,將來有可能會有人單場100分。所以綜合來說,我覺得一百米破博爾特記錄相對更難些!

  • 5 # 洛杉磯科比布萊恩特

    一個是跑步,一個是籃球,截然不一樣的兩個領域。其實放開來看,要想在各自領域破掉最高記錄,確實都非常艱難!除非再出現2個天才!

    100米王者記錄—9..58秒

    作為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牙買加巨星博爾特一直是很多短跑名將難以逾越的鴻溝。目前100米這項記錄的前三名都是由他保持的,分別是2008年6月1號在美國紐約創造的9.72秒,在2008年8月16日北京鳥巢創造的奧運會記錄9.69秒,以及2009年8月17日在德國創造的令人咂舌的9.58秒世界記錄。他三次參加奧運會100米決賽,全部奪魁,還有歷史排名第一的世錦賽金牌。可以說博爾特在100米領域的成就幾乎很難被後人超越。

    別人無法企及的天賦

    博爾特身高1.96米,裸足則是1.94米,他的臂展卻達到了驚人的2.20米,而他第七節脊椎骨到手臂腕骨之間的距離達到了驚人的99釐米。按照臂展與身高相似的比例,博爾特臂展與身高相差到達了26CM,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相當於博爾特跑起來靠手甩動起來的幅度完全要比別人大,如果算上博爾特1.16米的大長腿 。你可以想象他的步伐有多大,資料表明博爾特用41步即可完成百米賽跑,平均步伐為2.44米,最大步伐則可以達到2.65米,而正常情況下,其他短跑選手則都要至少45步以上才能完成100米賽跑,博爾特幾乎用1.5步的奔跑距離完成了別人2步的距離。

    再來看博爾特他的身體肌肉強度,其實可以媲美健美運動員的,大腿維度是考量肌肉指標的最重要依據。有資料顯示,博爾特這方面的資料為64.5CM,完完全全比標準值高了8CM,這就是說他的瞬間爆發力在短跑名將中是處於絕對優勢的,要知道博爾特最擅長的中途跑,幾乎可以做到持續加速,而不費吹灰之力。這樣即使在開跑之前處於落後,但是源源不斷的瞬間動力,可以讓博爾特做到輕鬆超越。

    超越博爾特,除非天才+科學?

    博爾特出生於牙買加,一個歷史上最容易出短跑高手的國家,他對自己的嚴苛要求可以說做到了極致,而且他特有的食譜體系裡面就有一種當地的山藥,聽說這種東西是助力他飛奔的一個關鍵因素。加上他對自己的訓練從不懈怠,夜以繼日的付出,可以說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加上持之以恆的科學訓練,才能讓博爾特完全成為一個另類級別的短跑名將。

    如果現階段要有人打破他所保持的世界記錄,你必須要有他的身體天賦,要有他的努力程度,要有他強大的目標自信心,而對於100米短跑來說,0.01秒的提高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功,而9.58秒的高度,從人類發展歷史這麼久來看,幾乎要封存很多年。不過如果隨著科學的持續進步,靠外界多方面的輔助因素,加上一個天賦超強之人,或許還是有機會的,只不過目前的超越,還是停留在想象當中。

    NBA單場得分—100分

    這個記錄至今已經封存了56年。1962年張伯倫代表76人隊在與尼克斯的比賽中,他全場63投36中,罰球32罰28中,砍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100分。而最終76人也以169:147大勝了尼克斯隊。由於年代久遠,我們無法透過看錄影溫習這場比賽,但是透過採訪一些曾經的名記,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張伯倫這場比賽具有極大的刷分嫌疑。

    再來看看NBA單場100分的記錄

    100分意義何在?

    首先當時76人隊的主教練弗蘭克.麥克奎爾一直相信張伯倫具有超強的得分能力,他由衷的希望張能夠創造一個記錄,所以給了張無數的上場時間 ,即使是在垃圾時間裡面。其次張伯倫隊友故意喂球給他,讓他得到了太多的進攻出手機會,你能想象一場比賽一個人竟然出手了63次?,再次張伯倫那場比賽確實命中率高的驚人,到達了57%,而罰球命中率則是87.5%,要知道那個賽季的張伯倫罰球命中率僅為50.6%,可以說那場比賽張伯倫確實狀態神勇。據說當時尼克斯球員為了不讓他得到100分,一度將球抱住推延時間,讓比賽停滯,但是76人這邊也使用犯規戰術,重新把球權奪回來,這樣比賽最後時刻出現大面積的犯規,可以說觀賞性其實並非那麼好看。如果真的論100分的含金量,其實並非真的很重,要知道當時的比賽沒有3秒法則,這樣張完全可以在內線翻江倒海。你想想如果把奧尼爾放在那個年代,其實也完全有機會去拿100分,畢竟刷分看起來並非很難。現在想想2006年科曠世屠龍創造的81分其實更難,因為那場比賽科比覺得沒有刷分的嫌疑,全部都是實打實的得分,尤其是有著大量的運動戰得分,可以說81分在某種層面上所包含的意義,遠遠要高於上古年代的100分

    100分並非觸不可及

    如果真要再次做到單場100分,其實理論上可以實現的,比如科比的81分,如果那場比賽有加時賽呢?再比如湯普森的三節60分,如果按照那天狀態他打滿48分鐘呢?就連布克都能刷上70分,可見只要給了足夠的機會,就存在可能。而如果聯盟有意需要創造一個熱點,一個話題,一個超級得分手遇上一隻魚腩防守爛到家的球隊。這樣的機遇一旦被抓住,加上對方有成人之美的意思,按照現在的節奏來看,每回合進攻次數估計只要十秒左右,那麼靠著大量的投射3分,或許未來增設4分線,都有可能破掉100分的記錄。畢竟相對來說100分,只是一個數字,你可以有很多決定因素,包括客觀與主觀的,而這些完全有機會透過人為控制做到。總結:對於博爾特的9.58秒與張伯倫的100分,其實都是在特定的機遇下創造來的,都是具有這個領域的獨特意義,目前來看,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9.58秒也許會有人再次接近,而100分受限於現代籃球的觀念,再不刷分的情況下,幾乎也很難破掉,兩者的記錄難度之大,都在一個絕對高點,只不過9.58米對於人類來說其實更具有意義,畢竟追求超越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使命!

  • 6 # D家小禹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這樣回答:

    下一個NBA單場100分的球員,大機率會比下一個破100米記錄的人更晚到來,但是破博爾特的100米記錄更難。

    下面我來解釋一下我的話,這兩個記錄都很難破,但是破起來並不是一個概念的。突破單場100分,除了實力外,運氣天時因素很重要,難以打破更多是很難遇到那種需要打破的情況,什麼時候有那個天時誰也不知道。而突破100米世界紀錄,運氣因素佔比很小,需要的是一個新的天才出現,拼的是真正的硬實力,這樣的天才比具備單場100分能力的球員更難出現,因此難度更大。

    雖然單場100分也是很多NBA球員追求的目標,然而這個目標的順位並不是很高。應該說總冠軍,FMVP,MVP,贏球這些目標都在獲得更高的單場得分之上。絕大多數球員畢生的目標都是取得更多的總冠軍,拿下一個高分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追求順帶的結果。一個球員拿下高分這個目標,大多數情況下,就連和拿下一場比賽的勝利都不對等。

    而破100米世界紀錄,是所有短跑運動員的直接目標,因為跑得越快和取得勝利是直接對等的。競爭力遠大於目標單場100分。這麼長時間沒人打破這個100分的紀錄,更多隻是因為單場100分的目標並非首要追求。

    下面再分別具體說一說:

    單場100分。

    先說單場100分,雖然很難破,但是難的原因,更多是需要一個球員努力爭取拿下100分的情況太少見了。一個籃球運動員的核心目標是獲得勝利,一個人拿下高分並不會直接為球隊帶來勝利,雖然一個人手感好,投的準,拿高分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球隊有利的,但到70,80甚至100這種奇異的高分時,則很可能是副作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一個球員那這麼高的分數。

    如果是激烈的強強對話,那麼通常也不會有一個球員霸佔太多球權,而且如果手感好到一定程度,對方也會採取包夾戰術進行限制,太依仗於一個球員,很可能會犧牲勝利。

    如果是一邊倒的比賽,而且又有一個球員手感好得出奇,那麼大機率會提前結束戰鬥,主教練也會防止受傷將這個球員換下來,時間不到也很難打出特別高的分數。

    所以事實上,大多數的NBA單場高分的出現,都是在球隊不顧勝負的情況下,專注於幫助某一球員獲得高分出現的結果。

    比如張伯倫的100分,演變到了最後費城勇士隊已經開始故意犯規以減少對方的進攻時間,為張伯倫得分贏得時間。

    再比如1978年大衛湯普森的73分,是隊友為了讓他獲得當季得分王,而採取了喂球戰術,最終湯普森所在的掘金也輸掉了比賽。

    再比如最近在2017年拿下70分的德文布克,雖然布克的天賦是有的,但是那場比賽裡,最後刷分的行為也是很明顯的,70分中28分都是最後一節取得的,太陽也為了讓布克多得分使用了犯規戰術,而且最終也輸了10分。

    所以從上面那些高分比賽也能看出,雖然取得單場高分需要球員擁有強大的得分能力,但是這種能力絕非那麼罕見,更多的是需要遇到特殊情況,與其說是100分“難得”,不如說是天時難遇。插句題外話,說到這裡,我相信很多朋友也能意識到科比的那場81分有多難得了吧。

    打破100米記錄。

    但是破100米記錄不一樣。短跑運動員的訓練就是為了跑的更快,因為跑的更快會為他們直接帶來勝利。人類的運動員們會不斷地為了突破極限而努力,所以我相信大機率會比下一個球員拿下單場100分更早到來,但是面對的更多是難度因素,打破它90%以上靠的是實力,而不是特殊天時的出現。

    比起籃球比賽的各種結果,是綜合狀態,手感,位置,戰術,判罰等等影響因素,短跑比賽能否破紀錄,基本上都是完完全全的人體天賦的體現。

    下一個NBA高分的出現很可能要得益於某種特殊的賽場情況,但100米記錄的誕生一定是實力成分為主導。更可況,像博爾特的9秒58的世界紀錄,能夠領先第二記錄9秒69搞到0.11秒之多,人類現代史中也沒有第二例。下一個能夠打破的人絕對會作為人類運動史上的英雄被載入人類運動史的史冊。難度上是無法被質疑的。

    綜上,下一個NBA單場100分的球員,應該會比下一個破100米記錄的人更晚到來,但是破博爾特的100米記錄更難。

  • 7 # 橫刀名流

    說直白點100分可以作弊刷出來,隊友對手可以幫你弄,100米速度是自身實力 實力達不到在秒錶沒誤差的情況下怎麼作弊

  • 8 # 灌籃HOOP

    一百米更難。在不服用興奮劑的前提下,這是完全考驗個人實力,最純粹的比賽。你快就是快,沒有任何理由。況且,百米記錄每提高0.1就不知道要多困難。從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選手托馬斯·伯克跑出11秒8的第一個奧運會記錄,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閃電”博爾特跑出9.69的世界記錄。百年奧運,不過只把這項人類極限的運動提高了2.11秒。2009年博爾特創紀錄的跑出9.58,就一年,整整把記錄提高了0.11秒!

    1962年張伯倫代表76人隊在與尼克斯的比賽中,他全場63投36中,罰球32罰28中,創下了至今56年無人打破的單場100分。不過,我們從其他籃球比賽都瞭解過不止一個人在大學比賽或者是其他賽場上拿下過單場100分甚至以上。2011年史鴻飛就三分球74投51中,外加 2個兩分飆下157分。2010年Nike冬季籃球聯賽廣東工業大學於廣龍單場111分。

    曾經的福建男籃外援——美籍後衛科裡·費舍爾就在2010年砍下105分(下半場72分),而他所在的球隊全場一共才得到138分。

    理論下,只要給足夠的球權,幾乎無限的出手權,防守稀鬆一點,完全衝著刷資料去,很多球員說不定都可以完成。這些拿下超過100分的球員不都是瘋狂出手達成了嗎?這項記錄之所以塵封許久,是因為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樣的契機。科比的81分,湖人還一度落後,而湯普森三節60分直接就打花了對手,比賽需要尊重對手,勝局已定的情況下,NBA的球隊教練們根本沒有讓你繼續刷分的必要。

    博爾特的一百米紀錄是刷不出來的,只有期待下一個怪物的出生來挑戰。

  • 9 # OshimaYuko48

    NBA99.99%不可能有人單場再得一百分,然而二十年到五十年內9.58秒百米肯定是會被打破的

    當然如果你說NBA刷分,那講道理的話博爾特訓練裡跑到過更好的成績也是也可能的

  • 10 # Samuel62068569

    未來的科技用藥使人類突破博爾特完全有可能。但如果沒有藉助藥物的情況下人類要突破搏爾特的紀錄,那是相當困難的,就算搏自己都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總說腿疼,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