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男人在流浪
-
2 # 杜家
正常來說動物應該都會癢,尤其是這麼大的一個動物,不過癢的成因現在人都沒弄明白,別說去研究鯨魚會不會癢了。
我們假設這麼高階的動物也像其他動物一樣有癢的成因。那麼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鯨的四肢退化,後腿徹底不見,前肢也已退化成鰭,而且大部分鯨的鰭活動空間很小,長度也不夠,抓撓的動作做起來是非常有難度的,但是在自然界中,並不是必須依靠前肢去完成抓撓,比如~~
在比如~~
可見有沒有手都是不耽誤撓癢癢的。那麼假如有癢,鯨魚是什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大部分認為鯨魚的癢來源於寄生在它面板上的一個貝殼和鯨蝨。它們會勾住鯨魚的面板隨鯨魚四處流浪,那麼對於這些寄生蟲怎麼處理呢?首先鯨魚會在海底游泳,然後用面板蹭海底的沙石和珊瑚礁,也會飛出來落在水中,中壓力擊打面板解決癢的問題,還可以呼叫幫助,讓海鳥幫著解決。
喜歡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的問題給您。
-
3 # 科學認識論
當然會癢,幾乎所有動物都會樣鯨魚也不例外。
我們知道鯨魚因為體型非常的大,所以鯨魚身上生長著一些不屬於自身的東西,最為顯著的就是鯨藤壺和鯨蝨。
所謂鯨藤壺我們可以認為就是附著在鯨魚身上的藤壺,與其它藤壺不同的是,鯨魚身上的藤壺是鑽在鯨魚身上的。而鯨蝨是我們可以近似認為是“鯨魚跳蚤”,它不會鑽到面板內,但是會牢牢地攀在鯨身上的一些特殊部位,隨著這兩個東西不會以鯨的血肉為食,但是肯定會讓鯨魚感受到不舒服,癢是難以避免。
既然癢了就要撓,但是鯨魚不像靈長類動物有著靈活的四肢,要如何撓癢呢?很簡單摩擦就可以,例如白鯨就會河口礫石河床上磨皮,這樣不僅可以去除寄生蟲,還可以將死皮摩擦掉,所以面板老化帶來的瘙癢問題也可以順帶解決。
但不是說單單透過摩擦就可以,前面說了藤壺是直接鑽到鯨魚體內的,甚至要把鯨的面板一起切下來才能辦得到。這怎麼辦呢?很簡單找幫手就可以了,許多鳥類可以幫鯨魚解決這一問題,這種動物之間的關係在生物界是很常見的。
-
4 # 科學黑洞
圖: 鯨藤壺和鯨蝨
鯨魚雖然都長的很大很笨重但是和大多數動物一樣,自然也會癢也會痛。但是他們並不像我們靈長類動物那麼靈活癢了可以撓一撓,對於它們來說是非常難的,沒有辦法就只能挺著了。
一般鯨魚身上都長著鯨藤壺和鯨蝨,它們就像遊客一樣紮根在鯨魚身上,跟著鯨魚自由自在的遊蕩。有海水流動對於它們來說就意味著大量的食物,因為海水中含的有機質會被它們過濾掉並吸收。但是鯨魚的面板光滑,遊動的時候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為了不被摔下去,它們會深深的紮根在鯨魚的面板中,這已經不僅僅是癢了,一定是特別痛的。幾乎每頭鯨魚都會有鯨藤壺和鯨蝨伴隨著它們的一生,它們自身是沒有辦法進行清除的。但是有一些鳥類就比較喜歡鯨魚身上的美食了,它們可以為鯨魚排憂解難,撓一撓癢,但即使是鳥類對於炸進面板中的鯨藤壺也是沒有辦法的。生物學家從鯨魚身上採集鯨藤壺樣本的時候,都需要用刀割掉面板才行。
鯨魚的身上也是搭載了一個世界啊!你們有想替鯨魚排憂解難扣下來幾個的想法嗎?
-
5 # 不吃腸的大腸
應該是會癢的,鯨也會撓!
鯨不像人一樣可以用手撓癢,但是誰說撓癢癢必須用手呢?完全是可以透過別的辦法止癢的!
比如鯨會藉助河床上的石頭、泥沙來摩擦摩擦~而且摩擦止癢這一招,其他動物也會,像是熊~
另外呢,鯨魚還會透過用力躍出水面,再用力砸進海里的方法來止癢。是的,這個姿勢不是為了耍帥,是為了藉助這個巨大的衝擊力,甩掉拍死身上的寄生生物什麼的。
當然,自己難以解決的話,還有請幫手來幫忙止癢的,比如海鳥之類的。
造成鯨可能會產生“癢”這種感覺的,應該就是喜歡寄生在它們面板上的藤壺和鯨蝨了。這些小生物會牢牢的鑽在扒在鯨的面板上,很難去除。鯨魚的面板很厚,因此這些寄生的藤壺啦、鯨蝨啦其實不會對鯨魚的生命健康有什麼影響,但是大量的藤壺鯨蝨寄生,對於鯨魚來說應該還是很不舒服的,而且也會讓身上變很重,可能會影響行動。
“癢”這種感覺,其實算是一種輕微的痛感了。雖然現在科學還沒發非常清楚的知道人會產生瘙癢感的原因是什麼,但是基本能夠明確的是,癢肯定會涉及到觸覺、痛覺相關的神經纖維。鯨魚也是哺乳動物,也具有比較發達的感官和神經系統,估計因此而覺得癢,還是很有可能的。
。
。
。
。
。
。
。
。
。
(慎入!)
(圖片引起不適,我找不下去了。。。。。)
-
6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瘙癢是一種刺激的感覺,讓你想抓癢。引起瘙癢一些常見的原因是 過敏反應、 面板病、 刺激性化學物質、 寄生蟲等。 多數動物都像人類一樣會撓癢,鯨作為一種哺乳動物也會瘙癢。但鯨肢體退化成鰭,大部分鯨的鰭長度不夠,抓撓是有難度的,但是動物不是必須依靠前肢去抓癢,動物會藉助樹皮、石壁蹭癢。
瘙癢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是大腦在提示身體的這一部分不太對勁,是外來刺激,還是病變了。抓撓會造成面板破損感染,所以有些動物沒法抓撓也可能不是壞事。 鯨魚身上的藤壺和鯨蝨往往是引起瘙癢的原因。
鯨蝨本身不是蝨子,它們是寄生蟲,鯨蝨實際上是微小的甲殼類動物,它們以宿主鯨類動物為食。 為了生存,它們會把鯨魚死皮和死肉一塊塊的剝下來。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寄生蟲的數量不多的話,不會傷害它們的宿主鯨魚。 但在極端情況下,這種“和平共處”可能會失控,就像當我們遇到健康問題時,我們身體上和體內自然產生的細菌數量會失控一樣。 雖然鯨魚面板和脂肪層很厚,但鯨蝨過多就會引起鯨魚瘙癢。
與鯨蝨不同,藤壺不以鯨為食。它們更像是搭便車,用鯨魚作為交通工具,同時過濾水獲取微生物作為食物。所以藤壺本身不是寄生蟲,更準確地說是共生生物。 藤壺引起鯨魚瘙癢的原因可能是它們的附著生長方式,藤壺以類似岩石的東西深入鯨魚面板固定在鯨魚身上,以防止自己被水流沖掉。有時藤壺深入鯨魚體內幾釐米,足以引起鯨魚瘙癢或疼痛。
鯨魚前肢不能抓撓,它們怎麼解癢呢? 對於鯨蝨橫行的鯨魚來說,它們會尋找吃鯨蝨的動物 ,幸運的是,其他動物也在尋找鯨蝨吃。有一種銀色的魚,生活在瀉湖中。通常它們以海洋植物、小蝦和瀉湖中的其他微小生物為食。但是當鯨魚在附近的時候,它們以鯨蝨為食。這些小魚成群結隊去捕食鯨蝨和藤壺。
鯨魚透過去除一些寄生蟲和舊的片狀面板,有助於減少它們巨大的身體在水中游動時產生的阻力。這些魚也得到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鯨魚還會藉助岩石或珊瑚礁摩擦來去除這些藤壺和鯨蝨。鯨魚有時會透過暴曬的方式,來殺死這些生物,同時一些海鳥會落到鯨魚身上啄食藤壺和鯨蝨。
-
7 # 獵奇動物社
看到這個問題,身上就癢的舉個手~
“癢”是一種感覺,它會讓動物產生本能的抓撓動作,對於我們靈長類動物來說,撓癢癢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這是因為我們擁有修長且靈活的手臂。當然,“癢”並不是靈長類動物的專屬,許多動物都有癢的感覺,尤其是哺乳動物。比如,野豬、熊等動物身上癢的時候,雖然靠四肢無法給後背撓癢,但是它們會利用身體與樹的摩擦來撓癢。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退化了四肢的鯨類來說,它們是如何撓癢的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動物為什麼會癢?癢一般說的都是皮癢,也就是面板瘙癢,能夠引起面板瘙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蚊蟲叮咬、外界的刺激(比如靜電、高溫)、面板病、過敏、心理作用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皮癢。而且皮癢大都是神經性的,不過可能是瘙癢部位的神經,也有可能是中樞神經(比如我們聽到蟎蟲等寄生蟲時也會在心理的作用下產生區域性瘙癢的問題)。
根據生物學家的觀察看,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會有撓癢癢的動作,不同的是,對於四肢靈活的動物來說,它們是用四肢,而對於四肢短小較不靈活的動物來說,它們會接觸外力。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哺乳動物都有撓癢,但是撓癢並不是解決癢的根本途徑,比如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在過敏時是透過撓癢產生了痛覺,從而代替了癢,再比如身上因為寄生蟲導致的癢也是如此,只有解決了寄生蟲的問題,癢的問題才會從根本上解決。
鯨如何撓癢癢?鯨雖然生活在水中,而且它們已經與魚有著高度相似的性狀,但是,它們依然是哺乳動物,同樣擁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因此,鯨也是會癢的。但是相比一些有四肢可以撓癢的動物來說,鯨的四肢已經退化為更適合游泳的鰭,而鰭顯然是不能撓癢癢的。相比一些可以在陸地上藉助石頭或者樹木進行撓癢的動物來說,鯨生活的環境內沒有樹,海里的礁石又是它們主動規避的地方。那麼,鯨是如何撓癢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導致鯨類面板癢的原因
可以導致鯨癢的因素也有很多,不過,總的來說分為兩大類:傷口和寄生生物。鯨是鯨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它們的體型有大有小,生態位各不相同,尤其是一些掠食性的齒鯨,它們通常會與大型的海洋生物搏鬥,雖然勝多輸少,但是也不免會留下傷痕。比如抹香鯨作為最大的齒鯨,它吃大王烏賊時,頭部經常被大王烏賊觸手上的吸盤弄傷。雖然大多數的鯨生活在海水中,細菌較少,但是傷口同樣會被微生物盯上,所以,它的傷口與我們人類受傷後的傷口一樣,都會癢。
寄生生物同樣也困擾著鯨類,從整體上看,以鯨為寄主的海洋寄生生物主要有兩種:鯨蝨和藤壺。相比而言,藤壺主要寄生在大型的鬚鯨身上,因為它們的遊速較慢,而且大型的鬚鯨大都以浮游生物為食,這一點正好與藤壺的食物相吻合。生物學家對藤壺和鯨類的定義是偏利共生,意思就是說對藤壺有利,對鯨無害的一種寄生關係。依據是藤壺是用自身分泌的一種初生膠貼合在鯨的體表的,而且藤壺的營養獲取也不是鯨本身。但是,即便如此,藤壺在鯨身上都是成片寄生的(方便繁殖,因為它們無法自由移動),一片藤壺堵在鯨的面板表面也難保它不癢不難受。
如果藤壺對於鯨來說還有選擇性的話,鯨蝨就只能用“飢不擇食”來形容了。因為,幾乎每一種鯨都受鯨蝨的困擾,而且鯨蝨僅僅是種類就有十幾種。鯨蝨有著比較鋒利的口鉗,它可不像藤壺對鯨魚那樣“溫柔”,通常鯨蝨會選擇鯨身上一些有褶皺或者傷口的位置,用自己的口鉗將自己牢牢的固定在鯨的身體上,因此,鯨蝨對鯨的面板是有著直接的傷害的,只不過由於鯨蝨體型較小(通常只有1公分左右),所以對於大型的鯨來說,這種傷害比較小而已。不過,一頭大型鬚鯨上鯨蝨的數量可以輕鬆破十萬,這還是比較恐怖的。
鯨如何撓癢?
雖然鯨沒有可以用用老撓癢的四肢,也沒有樹木和岩石供它們撓癢,但是,它們有另外的撓癢癢的方法。
首先,鯨大都有一個習性那就是奮力跳出水面,這個動作被稱為“躍身擊浪”。這是一個不管體型大小的鯨都會,而且經常做的一個動作(藍鯨很少做),這個動作就能很好的幫助自己止癢。其原理與我們撓癢用痛覺代替癢差不多,而且躍身擊浪的動作還能在入水時,利用巨大的拍擊力將身上的寄生生物清除一部分。
其次是“請外援”。身上癢還得要解決根本問題,於是,許多鯨在換氣時,喜歡將一部分面板裸露在空氣中,這樣一些鳥類,比如海鷗就非常喜歡吃鯨身上的寄生生物,不管是藏在鯨面板褶皺裡的鯨蝨還是牢牢吸附在鯨體表上的藤壺,就沒有海鷗尖長的喙得不到的獵物。因此,許多鯨喜歡在海面上停留一段時間,目的就是吸引海鷗前來食用寄生生物。
總結鯨是一種哺乳動物,而且它們的神經系統非常發達,再加上它們也會受傷,還有寄生生物寄生於體表,所以癢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它們沒法自己用“手”撓癢,但是,一些喜歡海底覓食的鯨類也會透過身體摩擦珊瑚或者海底的方式止癢,不過,大多數的鯨通常會用躍身擊浪或者是請外援的方法來解決瘙癢的問題。
-
8 # 安得廣廈0801
所有的大型動物,不管是水裡的,陸地的,都有職業撓養師。海里的大型動物是由一些很小的魚來擔任該職,陸地的大型動物是由一些很小的飛鳥來以此謀生。在非洲塞倫蓋地大草原,我們看到,河馬會張開大嘴,讓小鳥來替它掏牙齒上的塞牙的食物。長頸鹿的背上,多時,可以擠滿十幾只小鳥。鯨和兇殘的鯊魚,享受同樣的待遇。
-
9 # 怪羅科普
簡單的答案是,鯨魚只有一種型別的癢,因為它們也需要感知一些寄生者,而它們需要浪費鉅額的能量來完成撓癢。
癢的兩種形式和不同的進化意義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我們有兩種型別的撓癢癢:一種是面板上有東西輕柔地劃過讓人感覺癢癢的,另一種是刺激腋窩或肋骨處的“癢癢肉”讓人癢而發笑。
我們先說第二種形式,抓癢癢肉在我們這邊叫作為“geji”(不知道你們那邊叫什麼),大人很喜歡“geji”小孩子,然後小孩子會不停地咯咯笑。
“癢癢肉”在動物界是非常非常罕見的,它被認為只有人類和我們最親近的靈長類動物親屬(黑猩猩、倭黑猩猩)才有這種情況。
另外一種可能有這種情況的動物是老鼠,老鼠被抓癢癢肉的時候也會發出愉悅的聲音,但並不是所有研究人員都認可這一點。
除此之外,目前沒有在任何其它動物身上發現這種能力,當然也包括了鯨魚。
“癢癢肉”被認為是作為一種社會聯絡的方式在類人猿中進化而來的,它可以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輕鬆的互動,從而促進和維護情感。
另外,一些人研究人員還認為,“geji”可以幫助小孩子磨練自衛技能,因為在與同齡人玩耍或撓癢癢時,孩子們會發展出反應來保護敏感或脆弱的區域,如頸部和肋骨等等。
©Commons
另外一種癢在動物界則非常普遍,大部分動物都會這種癢,動物進化出這種行為,是為了抵禦那些可怕的昆蟲、爬行動物,以及寄生蟲。
當這些小動物在我們面板上劃過時,面板立馬向大腦傳遞一個訊號,以癢的形式做出條件反射去清除這些小動物,避免它們對身體造成傷害。
我們被蚊子咬了之後的癢,應該是“模擬”了這種進化機制帶給大腦的反應。
雖然鯨魚生活在海洋中,但是它也逃脫不了被寄生的風險,所以它們百分百保留了這種進化機制,所以鯨魚肯定會有這種形式的癢。
在鯨魚的世界有兩個非常典型,估計是它們最討厭的“寄生蟲”——藤壺和鯨蝨。
圖:座頭鯨身上的藤壺
鯨魚身上的藤壺對鯨魚有何影響?藤壺的種類很多,在海洋中至少有1000多種,其中會寄生鯨魚的也很多,有些種類鯨魚身上甚至會同時出現3種不同的藤壺,所有這些寄生鯨魚的藤壺被認為是由海龜藤壺分化來的。
透過搭上鯨魚的便車,藤壺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全且空曠的棲息地,而且在鯨魚游泳的時候,可以有足夠的水流過它們,這樣非常有利於它們進行濾食。
鯨魚藤壺經常出現在鯨魚的腹部和背部,這些區域是它們最理想的棲息地,其中受影響較大的是須鯨,大部分鬚鯨身上都會發現藤壺,而齒鯨受影響較小。
目前尚不清楚藤壺是如何以及何時真正附著在鯨魚身上的,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它們開始是以小型幼蟲狀生物在海洋中生活並尋找或等待寄主。
座頭鯨面板被藤壺弄的千瘡百孔©Annette Teng
一旦它們靠近鯨魚,藤壺幼蟲會嵌入鯨魚面板並留在那裡,隨著它們的成長,它們在自己周圍形成堅硬的外殼來覆蓋柔軟的內部,並進一步深入鯨魚的面板以獲得良好的抓握力。
雖然單個藤壺都很小,同時它們也很難對鯨魚造成傷害,但是一整片的藤壺群總重量會非常驚人,它們可以達到450千克,估計沒人願意帶著這麼重的東西到處跑。
©Joe McKenna
除此之外,藤壺的寄生會為另外一種鯨魚寄生者——鯨蝨提供“避難所”,增加鯨魚的健康風險。
鯨蝨並不是昆蟲,它們是海洋甲殼類動物,主要就是生活在鯨魚身上褶皺和傷口處,它們會吃掉鯨魚身上剝落的面板和那些開放的傷口區域的肉。
圖:鯨蝨最喜歡寄生在鯨魚褶皺的地方
健康的鯨魚一般只有少量的鯨蝨——大約在5000只左右,這些數量的鯨蝨對鯨魚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那些不健康的鯨魚,身上會有很多鯨蝨,會對鯨魚面板造成損傷,讓鯨魚變得更加不健康。
如果我們想要知道鯨魚如何撓癢的話,其實只要知道它們是如何擺脫這兩種寄生者就知道了。
鯨蝨的體型© Kitefarrago/flikr
鯨魚如何撓癢?之所以不健康的鯨魚身上有很多鯨蝨,主要原因就是它們遊動速度變慢了,這導致更多的鯨蝨可以更好地停留在鯨魚身上。
所以,鯨魚撓癢癢的第一種方式就是快速遊動,讓水流來沖刷面板。
除了快速遊動之外,鯨魚還會躍出水面,然後讓自己重重地落在水中,很多鯨魚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簡單地玩耍,而是為了擺脫身上的寄生蟲,或者說給自己撓癢癢。
© Harold Moses/Flikr
利用海水來對付鯨蝨可能效果還不錯,但是對付藤壺就不會太理想,畢竟藤壺寄生鯨魚的目的就是希望鯨魚快速遊動來給自己製造慮食條件,它們幾乎和鯨魚面板完全粘合在一起。
為了對付藤壺,鯨魚有第二種“撓癢癢”方式,它們會把自己沉入海底或者在斷崖邊,擺動身體並在岩石上磨蹭,把藤壺給蹭下來。
除了自己想辦法之外,對於群居的鯨魚來說,還有第三種方法,那就是透過身體接觸的玩耍,讓同伴幫忙去除身上的寄生者。
鯨魚撓癢癢的方式主要就是這三種,但好像每一種方式都挺麻煩的。
最後其實,在動物界不僅是鯨魚,大部分動物想要撓癢癢都非常困難。
你會發現,即便只是簡單地撓癢癢,它們都要付出巨大的能量,想象一下一隻鯨魚要把自己龐大的身軀躍出水面需要多大的力氣。
對於人類而言,我們有著非常靈活的雙手,這讓撓癢癢變成了一件低能耗且高效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種族的天賦。
回覆列表
會癢,至於怎麼撓則是智者見智各有妙招。
癢的機制現在還沒有被研究的特別清楚,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小白鼠的癢覺機制是這樣的:癢覺資訊從脊髓到大腦傳遞通路示意圖。脊髓中介導癢覺資訊的GRPR神經元透過興奮性突觸將癢覺資訊傳遞給脊髓投射神經元,再由這些興奮性投射神經元傳遞到臂旁核腦區。按理說鯨這麼高階的生物也應該擁有癢覺,我們只能推測它的作用機制也是這樣的。
很多動物在面臨瘙癢的時候就會不自主的去撓,陸生動物一般用爪子,後背之類爪子夠不到的地方,就會找樹幹或者石頭蹭蹭,比如這頭熊:
找棵樹蹭
生活在海邊的朋友應該都見過藤壺,一般來說他們都附著在一個堅硬的表面上,比如礁石,船底,貝殼上,附著的方式就是用自己分泌的一種膠把自己粘住,但是附著在鯨身上的鯨藤壺就不能這麼幹了,因為鯨的面板是軟的,有時候還會老化脫落,如果只是粘上,那麼就有可能隨著脫皮而掉下去。所以鯨藤壺是硬生生的鑽進鯨的面板裡邊去的
鯨藤壺科的Coronula diadema(手動斜體)附著在鯨面板上的示意圖,這種鯨藤壺一般附著在座頭鯨上,也可能會附著在抹香鯨和長鬚鯨上
上者的實體圖
除了鯨藤壺,鯨身上還經常發現鯨蝨,這種寄生蟲是靠著自己帶鉤的小爪子死死的鉤住鯨的面板:
這就是鯨蝨了,注意看它腿上的那些小鉤子
鯨蝨和藤壺狼狽為奸圖,扁扁的那些是鯨蝨,圓圓的是鯨藤壺
一些遊動速度不快的大型鯨身上常常能見到這些寄生蟲:
雖然藤壺和鯨蝨並不吸食鯨的血肉,。它們寄生在鯨身上只是搭便車,在鯨遊動的時候,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但是這種寄生肯定會造成這些鯨的瘙癢
而面臨瘙癢,四肢已經退化的鯨並沒有束手就擒,有的鯨就深諳“蹭樹皮”的道理,不過它們是去蹭海底的沙石。在灰鯨身上這個例子就特別明顯,大多數灰鯨特別喜歡用身體的一側去攪動海底泥沙,來捕食藏身其中的魚,而這一側的寄生蟲數量就會格外的少,應該是被蹭掉了。
當然蹭也很難蹭乾淨,那就請外援吧:
大夫,我頭皮癢癢, 你看該怎麼處理?
除了寄生蟲之外,面板自身的老化和潰爛也會帶來瘙癢,比如我們人類的腳氣。在一些鯨身上也會出現這樣的面板疾病,比如許多白鯨就會定期去加拿大的一些河口,遊動到很淺的河口處在河底沙石上磨皮,這樣祛除了死皮也解決了瘙癢問題。虎鯨也會有這樣的行為。
一些炎症也會引發瘙癢,而熱帶地區的瓶鼻海豚會巧妙地利用柳珊瑚分泌的粘液來殺菌消炎止癢。而這也啟發了我們人類對柳珊瑚分泌液的消炎功效的研究。